第四十九章 裂痕(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热血三国之水龙吟第四十九章 裂痕(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丁辰顿时笑了,“其实,我阿姐仰慕先生久矣。她虽不擅音律,可是却很喜欢听。先生所创曲谱,流传甚广,我阿姐非常喜欢。若知道我未能保护先生周全,她定不会饶我。” 原来如此! 蔡邕这一下,算是真的放心了。 就在这时,远处来了一队人马,为首正是庞德。 他远远看到丁辰,忙催马赶过来,翻身下马,快走几步到了丁辰跟前,插手行礼。 “主公总算是回来了,若再不见你,高将军非撕了小将不可。” “令明,咱们营地在何处?” “依照主公吩咐,高将军建好营地之后,把主营让给了温侯。 我们如今驻扎旋门关外,距离此地不远。” “找几个人,推车。 要小心一点,千万别损坏了车上的简书……” “遵命!” 庞德立刻招手,示意身后士兵过来推车。 丁辰则搀扶蔡邕上了另一辆马车,而后对蔡琰道:“蔡娘子,请上车吧。” “哼!” 蔡琰看了丁辰一眼,飘然蹬车。 一阵香风从丁辰的身边掠过,丁辰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登徒子!” 蔡琰脸一红,轻声骂道。 ++++++++++++++++++++++++++++++++++++++++++++++ 成皋,虎牢关联军大营。 袁绍终于赶了回来,但时局已发生了变化。 在吕布退守旋门关后,远在梁东的孙坚,却遭遇了一场致命打击。 时,李肃自荥阳撤退,张邈等人不敢追击。 孙坚得知消息后,却大为恼怒,认为张邈等人不足以成事,错失了击败凉州军的大好时机。 竖子不足与谋! 孙坚破口大骂,而后自梁东提兵追杀。 却不想,广成关守将徐荣,与李肃早有安排。 他们在梁县城外设伏,待孙坚兵马抵达之后,伏兵四起,杀的孙坚大败。孙坚几乎是全军覆没,与数十骑突围而走。孙坚好戴赤帻,就是红色的头巾,在战场是极为醒目。结果,他就被徐荣给盯上了,一路追杀……眼见无法甩脱徐荣,孙坚手下大将祖茂便站出来,把那赤帻讨要过来,带着人引开了徐荣,才使得孙坚自小路逃脱。 然则,孙坚是跑了,可是祖茂却未能幸免,被徐荣追上,当场斩杀! 这让孙坚万分悲恸,发誓要为祖茂报仇。 他向联军借兵,却不料张邈等人用各种借口推脱。 最后,还是鲍信愿意借给孙坚三千兵马,但是与孙坚而言,三千兵马也只是杯水车薪。 孙坚,也因此和诸侯生出了间隙。 他和诸侯之间,本就有矛盾。 而今这裂痕越来越大,更使得联军开始分裂。 袁绍返回联军之后,忙派人前去安抚孙坚,同时严厉斥责张邈等人。 张邈还好说,主动向孙坚认错。 可是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却相互推诿,互相指责,旋即反目成仇…… 在吕布撤军后的第八天,刘岱突然派大将王肱袭击桥瑁,并将桥瑁当场斩杀。 东郡,本就归属兖州所治。 桥瑁被杀之后,刘岱旋即命令王肱为东郡太守,也使得诸侯联军,趋于崩溃的边缘。 对此,袁绍也非常恼怒。 好在他这次去邺城,与韩馥取得了谅解。 在三思之后,他召集诸侯齐聚成皋,商议事情。 “绍与韩使君讨论过,而今我们虽联盟讨董,但还是缺少一个真正可以令天下英雄信服之人。今,弘农王被害,而陛下年幼,又为董卓胁迫,相隔关塞,不知生死。 有道是,天下不可一日无君。 我以为,当另立新帝,主持大局,共同讨伐董贼,方可一战功成。” 另立新帝? 曹操在一旁闻听,不禁眉头一蹙。 袁绍这是想要做什么……此前董卓废立汉帝,已经是破坏了纲纪。 而今,汉帝尚在,他又要另立新帝,莫非别有用心? 在联想到之前袁绍的种种行为,使得曹操心生疑虑。只是,袁绍而今是盟主,他虽有心反对,也不敢站出来。刘岱已经杀了桥瑁,他若站出来,焉能保证,袁绍不杀他? “诸侯成不得大事,阿兄若想成就事业,还需设法退出,积蓄力量,方可有所作为。” 那天晚上,丁辰对他说的话,在脑海中回响。 也许,是时候退出了! 曹操此次刷威望,已经差不多了。 事实上,那天他驰援公孙瓒,并主动掩护公孙瓒撤离。公孙瓒回来之后,对他是赞不绝口。而诸侯对待曹操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假情假意,而今变得郑重许多…… “我不同意!” 袁术起身,大声反对。 “本初此举,与董贼有何分别。” “公路还是太年轻了,我之所以做这个决定,乃是为大局着想。 我以为,幽州牧刘虞乃汉室宗亲,且德高望重,可以为帝。此当年我离开洛阳时,弘农王秘密与我的印玺,言若能找到合适人选,便可取而代之。今弘农王为董贼所害,而陛下年幼,更不知生死……庙堂为董卓把持,不立新帝,如何能正名?” 幽州牧刘虞? 好像,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只是你随便拿出一块玉印,就说是弘农王赠与,未免也太可笑了吧。 之前会盟时,不见你拿这块玉印说事。现在却拿出来,给人的感觉,实在是…… 可是,却无人敢提出异议。 “诸君,以为如何? 我与韩使君已经商议妥当,万事俱备,只待刘使君答应。不过,刘使君性情耿直,还需诸君赞同……这样吧,若是同意的,就请表示一下,我也好与刘使君联系。” 说完,袁绍不停向曹操使眼色。 曹操心里腻歪极了,对袁绍这种行为,简直厌恶到了极点。 他不能反对,但也绝不会赞成。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时候谁赞成,会被天下人唾骂。 所以,曹操只能哈哈大笑,却不肯发表意见。 曹操不肯站出来,其他人也没有任何动作,让袁绍犯了尴尬。 他只好说:“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就是同意了。 如此甚好,我这就命人与刘使君联系。” “本初,另立新帝先放在一边,我想知道,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公孙瓒阴沉着脸,大声道:“董卓迁都长安,把洛阳富户尽数迁移,令天下人不满。 刘使君是否愿意为新帝,且先不管,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那董贼得逞吗?” “是啊,董贼不死,我等必成天下人笑柄。” 孙坚对董卓恨之入骨,听了公孙瓒的话,也大声响应。 袁绍的脸色变得难看了……可不管是孙坚,还是公孙瓒,都是那种兵强马壮的诸侯。 他就算想翻脸,也要考虑一下后果。 所以,袁绍只好暂时忍耐下来,强笑道:“伯珪、文台忠勇可嘉,实乃天下人楷模。 既然如此,就请两位为先锋,若谁可以先入洛阳,便为首功一件。” 袁术一旁听了,却面积抽搐一下,看着孙坚的目光,也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 曹操回到了营地,感觉疲惫不堪。 一场议事,到最后却变成了闹剧,让他无比的失望。 他真的想退出了! 联军这些人,没有一个是想要真正扶立汉室的,所有人心里面,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甚至可以猜想到,就算他们兵进洛阳,也不会改变大局。 董卓已经带着汉帝前往关中,难不成让这些人继续出兵,讨伐关中吗? 在曹操看来,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主公,可有歇息?” 曹操睁开眼,沉声道:“是奉孝吗?” 说着话,他便站起身来,“进来吧。” 帐帘随即挑起,只见郭嘉带着一个青年文士,迈步走进帐来。 那青年衣衫华美,器宇不凡。 进入大帐后,他拱手向曹操行礼道:“颍川荀彧,闻公大名,特来相投,还望公不吝接纳。”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热血三国之水龙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热血三国之水龙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热血三国之水龙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热血三国之水龙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