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新军事体系的建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公务员第一百五十章新军事体系的建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一百五十章新军事体制的建立 军队本身就是一种组织形式。想要发挥出战斗力,不仅仅需要战兵,也需要辅兵,甚至需要民夫等等。 古代战争,几十万人大战,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很有可能不过是几万,乃至几千人的精锐决战。剩下的不过是兵败如山倒而已。 即便打仗,真正开战的也不过几日光阴,但是在战斗之前的筹备,军队运动,后勤规划,军队训练,远比真正作战的时间要长的多。所以,统领几万,几十万大将,需要一整套班子来帮助自己管理军队。 这就是所谓的开府。 古代人很多官员名号,都有开府仪同三司。而这个权力,在后来也成为了谋朝篡位的标配。如此一来,也渐渐被限制了。而五代以来,对于军队限制更多。 让一个统兵几十万大将军,有开府的权利,让很多人立即想到,刘裕,萧道成,陈霸道等人。 对于朱雄英来说,这是对于皇权的明显威胁。 对于何夕来说,他想要的未来朝廷,也不是一个军政府。 这都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但是,现实已经走到了这一点了。 冷兵器时代,统帅几十万大军征战的难度很大,是以有了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等人。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班底,在政府与军中的关系网,私人的幕僚团。这才能支持指挥几十万大军的重任。 但是而今进行改革之后,二百里宽面的推进。这还是有一条运河作为主动脉。以及河北地区多为平地,并没有其他的地形问题,遇见的问题,还少。 但是即便如此,所遇见的问题更多。而且想要要灵活的使用火器,作战单位,只会更小。 需要指挥的任务更多。不仅仅加大了对将领的要求。也加大了对指挥总枢的要求。 但是不如此,根本支持不了这样规模的战事。 参谋体系,也就应运而生了。将私人幕僚改变为军官体系。从而从更大的程度上整合力量。强化指挥能力。才能更好的调动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 何夕将自己对于参谋的设想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雄英。这是结合了他的在这个时代的一些想法,也有后世的一些模板。 叶沈听了暗暗惭愧。心中暗道:「我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而朱雄英听了却很有兴趣。 他此刻最感兴趣的其实并不是,设立参谋体系对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大的提升空间。而敏锐的感觉到了权力制衡作用。因为按何夕的说法,主将的命令也必须与参谋部达成一致才能下达。 虽然说,参谋部是主家的下属。但是内阁还是皇帝的下属。 在官场上,官职并不代表一切,否则以小制大,又怎么成为了明代的祖宗家法。 皇帝对于军队失控的担心从来是存在的。 而今,一旦建立起参谋部体系,从最小营开始。就要设一到两个营参谋。卫就要设参谋部了。军一级与总指挥就更不要说了。而参谋本身,还可以细分为情报参谋,作战参谋,炮兵参谋,后勤参谋等等。 几乎将主将的权力分割殆尽。主将只有最重要的决断权。. 这种情况下,从原来的军队为主将所有,变成了主将为军队所有。这种情况下,即便主将有什么想法,他还真能做出来吗?他一个人想要造反,是万万不可能瞒得过参谋部的。因为没有参谋部,主将是无法调动军队的。 这种情况下,军队失控的可能性就太低了。 控制一个人,很多时候不好控制。但是控制一群人,反而有很多的办法。 仅仅是出于这一点 ,朱雄英就支持这个想法。 朱雄英说道:「好。就按姑父的来办。」 叶沈说道:「大人,按大人的说法,而准备编练八个军。其中一个骑兵军,一个炮兵军。需要的参谋太多了一些。恐怕一时间找不到这么多人啊。」 何夕淡然说道:「下令让,辽东三校,与国子监,还要刚刚建立的武学所有学生全部到沧州集合。将他们填充到整个参谋体系之中。暂时用吧。」 做一个合格的参谋,需要有多能力。但是最基础的就是计算统计分析。 虽然这些学生们刚刚入学,但是有数学底子,凑和的用吧。将来大浪涛沙,说不定能出一些名将来。 朱雄英听了何夕这话,内心有一些不舒服。但也无可奈何。 因为大战在即,大的编练不会有了。 这种将原来的方阵改为横阵,与纵队。根本不用训练,因为都是最基础的。增加参谋,增加军一机构,增加卫一级别的指挥人数等等。这些编练,是不涉及最下层的将士的。 改动并不会大。 最大的变动,就是增加了参谋体系。 从而今将原来的军事指挥一条线,变成了两条。朱雄英本想借此增加他在军队之中的影响力。但是奈何,他夹带里没有人。只能用何夕的人。 如此一来,何夕在军队之中的影响力,将来会越来越深。 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毕竟现在首先要做的十打仗,打胜仗。只有胜利的才有接下来的一切。 朱雄英也只能说道:「好。」 ------ 南军大营之中。 傅友德拿着从北边来的密信,思路许久,让盛庸过来看这些密信。 这些密信并不是一个人写的。 毕竟前文说过,南北双方彼此之间藕断丝连。 之前北军的变动,让傅友德印象深刻。所以他密切关注北军的动向。北军这么大的动作。涉及的人数太多了。根本没有任何保密的可能。 于是,傅友德知道也不足为奇。 盛庸看完之后。傅友德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盛庸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棘手。很棘手。」 傅友德说道:「你说说的难在什么地方?」 盛庸说道:「难在北军有这么多的合格的军官?难在北军有这么多火铳?下一战不好打了。」 傅友德叹息一声,说道:「难在我想学,也没有办法学了。」 这就是一个矛盾。 傅友德可以亦步亦趋的学习北军。毕竟很多军事上的变化,对于南北双方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想要知道,没有不知道的。但是傅友德并不知道的,支撑整个军事体系的背后是什么? 在北京,何夕的学问是显学。 何夕说重视科学,重视数学。那么数学就是北京一方,从小学到国子监的必修课。而搞蒸汽机的张宗德,而今也是国子监教授,在北京被当成名家。 而在南京是不一样的。 在南京,何夕的一切学问都是异端邪说。 在南京,即便何夕带来的一些好处,也只能被动的用,决计不能主动的去搞。 如果不是,北方战争的需要,如果朱允炆登基之后,没有战争,不出三五年,太平铁厂就要关门大吉了。 对于士卒来说,从冷兵器作战改为火器作战,说难,也难。但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将来来说,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火器作战之中。勇敢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勇敢,那是被人打成马蜂窝的命。 需要理解火 力使用。这就牵扯到了数学。 而数学这东西,大部分南军将领都不愿意多看一眼,似乎多看一眼,就脏了自己的眼睛一样。 支撑十几万大军,大量的数学人才。在傅友德这里根本没有用。盖因何夕作为天下最著名的算术名家,天下所有精通算术的人都算他是徒子徒孙。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公务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公务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公务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