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潜越进朝鲜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万历佑明第一百四十一章 潜越进朝鲜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朱翊钧前世到底不是专业研究明清史的,对明清的人物早年经历不够清楚,主观上又没多大兴趣去了解关于努尔哈赤这些满洲贵族的起家历史,也就只知道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后的事。 因而,朱翊钧也就不知道,努尔哈赤现在已经在李成梁麾下,和其弟弟舒尔哈齐,成了李成梁的家奴。 何况,努尔哈赤现在的名字也不叫努尔哈赤,还是叫李成梁给他取的名字——李如彘。 另外,因为李如彘现在也只是一个普通家丁,许多章奏公文上也没他的名字,即便有零星记录,朱翊钧也不清楚。 所以,朱翊钧现在都还不能从辽东的奏报中知道任何关于努尔哈赤的信息,乃至他现在能在奏报上看到的几个女真比较有势力的头领名字,都不是他后世熟悉的建州左卫女真的人物。 正因为此,李如彘现在还能平平安安的当着李成梁的家丁,给李成梁做些传令之类的活。 只是,李如彘现在毕竟还只是一个李家家奴,而不是后世威胁明廷且让明廷屡次大亏而丢辽阳、沈阳、广宁等要地的奴酋。 因而,他在将门出身的把总马世龙面前,也就得下跪回话。 马世龙因他表现得乖顺,倒也没为难他,就只点了点头,然后对张国忠吩咐道:“带上你的这些兵,一起去。” 张国忠不由得道:“可他们才回来不及,弓马都还没重新熟悉呢。” “到都司后再熟悉也不迟!打高丽用不着多少百战老卒!” 马世龙回道。 张国忠又指了那些蒙古女孩:“那这些胡女?” “全部解手!跑了也不怕,去高丽后,不愁没婆姨!” 马世龙说后就打马而回。 李如彘也上马跟着去了。 而张国忠就对钟长东笑道:“钟老哥,你们运气好,这么快就赶上立功的机会,而且是去打见到数十胡骑就会吓得屁滚尿流的高丽。” “那我宁肯去打胡骑!” “这位把总老爷忒瞧不起人!说的好像我们这些才逃回来的军户就要差些似的,谁不是好汉一样?!” 钟长东这些恼怒地说了起来。 张国忠道:“马把总是河套的人,将门武举出身,又是靠对战俺答立功升迁到这里,瞧不起我们这些辽东破落军户很正常,等你们立功,他就会正眼瞧伱了。” “尤其若得了蟒玉,那些天上文曲星投胎的文官老爷也得看在天子的面上尊重几分。” “那有谁得了蟒玉?” 钟长东好奇问道。 张国忠回道:“我只看见小总爷腰上有一块。然后其他普通军户得的,就只听到军报上有文吏念过了。” 朱翊钧在设立枢密院后,就让枢密院设立军报,且招募普通读书人充为文吏,去军中负责给基层官兵读军报,让官兵知道有哪些官兵立功得了表彰和宣读天子的一些重要谕旨,以示天家慈恩。 这样既是增加普通读书人的就业机会,避免科举不如意后就走歪路,如因为读了书懂些蛊惑人的方法而搞什么邪教,或者直接策动一些流寇变成坐寇,也是鼓励基础官兵积极地杀敌立功,知道皇帝的存在,而达到巩固皇帝兵权的目的。 所以,张国忠一个总旗官也能知道什么代表军功章的蟒玉。 …… “因只是问罪,而非据土归流,故以鄙人看,辽东可抽铁骑两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义州后,就当挥师沿海边平地,过安州、平壤,再经黄州下汉城,而不必沿途攻打其他关隘。” “只是沿途,平壤难攻,只靠骑兵恐不足以拿下易守难攻的平壤城,故最好抽山海关吴将军之五千步兵一同去为好,如此平壤则不足为虑,汉城也不足为虑。” 辽东都司衙门。 李成梁在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李松面前汇报起了自己关于问罪朝鲜的具体构想。 李松沉吟片刻后道:“这样一来也就是两万五千兵马。” 接着,李松就问李成梁:“以宁远伯看,几个月可达汉城,令李氏赔罪成功?” “最多两个月,最少一个月,关键就看平壤何时能下。” 李成梁回道。 李松点了点头:“大军合计两万五千余人,每人一日食粮一升五合,马匹和骡子就得两万六千余匹,每一匹日给料豆三升,把总以上等官与其马另算,每日要粮三百七十石,要料豆七百八十石,两个月则要粮两万两千余石,豆料四万六千余石。” “同时还得在各新占之地,留谷与豆料以备不测,这样的话,拿下义州和平壤后,得留谷两万五千余石,豆料要留三万多石,多余的作为就地用民夫和所俘之战马用。” 李成梁接着又说道。 李松则摆手道:“这些不是问题,朝廷清楚,我们也清楚,辽东都司储备粮食和豆料是足用的,得益于清丈田亩,漕粮北运不少,何况朝鲜义州等地不可能没有府库储存,现在问题是,只两万五千兵马真的够一举克平壤,而攻下汉城吗?” “抚院勿虑!” 李成梁拱手回了一句,就道:“两万五千余兵马已足够!毕竟辽东还得留兵防蒙古、女真;” “何况,锦衣卫这边,不是已经因准备征倭一事而早增加细作于朝鲜各地吗,抚院可请许缇帅派负责朝鲜锦衣卫诸消息打探的人与鄙人一同过江,策动城内锦衣卫细作作为内应,或许可以不战而下诸城,而收奇效。” “本院正有此意。” 李松点首,就看向驻辽东负责辽东一带敌情打探的锦衣卫指挥佥事许茂橓:“缇帅以为如何?” 许茂橓虽然是直属锦衣卫,但在辽东是听李松节制的,而为巡抚李松随时提供情报支持,所以,他也就拱手回道: “宁远伯所言没错,眼下在朝经商的汉人不少,也多愿意主动为我锦衣卫提供情报,这次攻朝,他们肯定也愿意为内应,而立功得一官位,毕竟对于我汉人而言,经商赚钱还是不如立功封官够光宗耀祖的!” “那好,方略就这么定下来!” “至于内应,就请许缇帅这边去策动,只要立功,本院就给他们请功封官!” “本院这就行文枢密院与蓟辽总督周部堂,调山海关吴惟忠部五千南兵,同宁远伯所率辽东铁骑一同过江,且请其受宁远伯节制。” 李松说着就让自己幕僚立即执笔写公函。 半个月过后,在枢密院的回函与蓟辽总督周泳的回函快马皆到的同时,山海关参将吴惟忠也已收到蓟辽总理戚继光的调令,而已开拔往辽东都司而来。 等到十一月中旬,吴惟忠就率南兵到了辽东都司。 而李松因此再次召集诸将议事,问李成梁和吴惟忠道:“眼下大军已是箭在弦上,二位可还有要补充的?” 吴惟忠道:“请用辽东水师运我部大公子所铸重炮,沿海运行,或将来有用,即便无用,也可以留着将来驻兵时添置使用。” 李松点首:“可以。” 李成梁则道:“鄙人无他议,只是兵贵神速,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这次是为到汉城问罪,非灭朝,故为尽快突破沿途要隘,当先令骑兵迅速趁夜渡江先拿下义州,再回军护粮,等吴将军部进抵义州,则骑兵再突袭安州,直到进抵不能突下之坚城为止,所以这次当是兵马先动、粮草后行。” “水无常势,兵无常法,就依宁远伯所言。” 李松说着拿出圣旨来,宣布了李成梁为提督入朝诸军务、而吴惟忠以征朝副总兵官听其节制的旨意。 接着,李成梁在次日全身披甲地带着吴惟忠和李如松等见了自己辽东诸将和营帐外的中下层官兵。 马世龙、张国忠、钟长东等辽东边军官兵,此时都穿着崭新布面甲与棉甲站在这里,皆是虎背熊腰、精神抖擞。 而李成梁在扶着腰带,持刀瞅了诸将一圈后,就沉声道:“参将杨寰!” “卑职在!” 杨寰出列拱手单膝跪在了李成梁面前。 李成梁执一令牌给了杨寰:“你部先立即潜渡江面,拿下义州,到时候以三声炮响为号,会有城中内应响应你!” “遵令!” 于是,当夜,杨寰便带着所部骑兵,人衔木披白毡,马卸铃缠白布,趁雪光月色,从冰冻了的鸭绿江渡过去,而潜越到了朝鲜义州城边。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万历佑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万历佑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万历佑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万历佑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