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崎太香,潞王不想回中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万历佑明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崎太香,潞王不想回中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成梁这么说后就看向了王锡爵和沈鲤等人。 沈鲤这时沉思了一会儿后,就先说道:“照枢相的意思,将来这日本西面部分,应由朝廷中央直接统治!东面部分,则划分成若干藩国,藩国之间,还要保证诸藩亲疏不同。” “这样,就能使得整个日本虽然将来会为汉土,但政权依旧处于分裂状态。” “后世之君,将来若要削藩也容易,或不削藩,因为统治成本高要弃土、进行战略收缩,也能保证这日本很难统一,进而能让后面想有所作为的继任之君,能更方面的继续攻略此地!” 沈鲤说到这里就看向李成梁:“可是如此?” 李成梁颔首。 王锡爵这里也点了点头,说道:“日本岛屿太多,又太狭长,朝廷直接统治全部地方,以现在的条件,的确难以做到!” “而要想将来在征服这里后,将其全部消化,怎么也得数代人,现在的确只能部分归流部分羁縻!” “没错!” “譬如,岭南虽在秦时就被统一入中华,但彻底归流还是在两宋。” “西南如今才开始大规模归流!” “对一地兵戎之胜,往往只是开始,彻底消化一地为汉土,且真正实现有效统治,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昔日交趾布政司被弃,原因就在于过于急切,强行归流,以至于叛乱难弭、味同鸡肋。” 李成梁跟着阐述了几句,又道: “日本也是一样,虽说一衣带水,但在戚家驸马爷研究那种的无线电出现之前,内外交通要实现的代价还是太大!” “所以,现在只派大军进行征伐,倒是没有问题,无非是一锤子的买卖而已;但要在当地永驻官军,设置流官,就很难及时知其变故。” “尤其是江户以东!” “因为交通太长之故,派去的流官迟早都会也变成土官。” “与其这样,还不如仿太祖,在这样的边远之地,既封塞王,也设流官,使其互相制衡。” “这样朝廷即便政令一时不能速达,也能避免其做大。” “何况,还有西面部分的朝廷所驻大军时刻看着。” 沈鲤跟着说道。 李成梁点头,且指了一下地图上后世日本关东地区茨城的位置:“这常陆国就在江户以东,有田五百余万亩,如今该国藩主是不愿意接受我大明统治的强硬派,正好我大军正在征讨德川氏,也就完全可以在拿下江户,直接将常陆国变成我大明卫国。” 王锡爵听后于这时说道:“我赞成!” 沈鲤点头:“我也一样。” “我没意见,无非是常陆国变成卫国,倭国大名变成我皇明藩王。” “只是卫王毕竟是第一个于海外就藩的藩王,既然要确保就藩顺利,且能在将来吸引其他宗藩愿意去海外就藩,那卫藩地区当经营的好才是,故当慎重选择卫王就藩地的督抚官。” 吏部尚书王遴这时跟着说道。 “自然,我推荐让搢伯(邢玠)总督卫王就藩地。” 李成梁这时说了一句。 “搢伯任过东瀛巡抚,熟悉东边诸夷,是能胜任。” 而其他公卿也都表示赞同。 李成梁因此便道:“既如此,就奏于陛下。” 朱翊钧在得知这个方案后,就道:“那就封卫于该地,改常陆国为大明本州布政司开平府,令邢玠总督本州,晓谕征讨德川氏的麻贵部大军,让他们务必将倭寇干净,便于卫王就藩,而卫王可待海上季风合适时,先去东瀛暂驻,然后再去常陆国就藩。” “遵旨!” 现在的大明官军正在统帅麻贵率领下于本州高歌猛进,势若破竹,且在万历二十四年的冬季进抵到京都附近。 京都的天皇为之惶恐,忙派人送降书于麻贵,表示自己无意称皇,也无意允许德川立幕府。 麻贵则直接下令斩杀了来使。 因为朱翊钧已明确下旨给他,对于倭国皇族必须消灭干净,以向天下人证明,这世界只能有一个皇。 所以,麻贵也就没有要接受天皇投降之意的意思。 在麻贵统兵进攻倭国京都期间,卫王也在拜别朱翊钧后,正式登船,出海往东瀛而来。 由于大明现在经常有船只往来于东瀛与宁波之间,所以基本上出海去日本没有什么风险。 所以,卫王也就顺利到达了东瀛,且在东瀛见到了被圈禁在这里的原潞王朱翊镠。 “陛下的意思,只要你肯写一封悔过书,就可以让你回去。” 卫王还向朱翊镠转达了朱翊钧的话。 朱翊镠则道:“我不写,我也不想回去,这里这么繁华,汉化的倭人也很恭顺,比中土舒坦多了。” 卫王这时也立在临街阁楼上,看向热闹繁华的长崎城,因见这里人流如织、皆着汉家衣裳,更有店铺密集成云,处处皆见汉家文字,而虽是天寒时间,犹见粉红娇娃于各处青楼画舫内轻舞红袖以揽人,也就跟着说道:“这里的确看上去没那么荒芜萧索,竟大似江南!” “是吧?” “所以,我干嘛要回去,还不如在这里老老实实被关到死。” 朱翊镠说着就躺在了榻上,一边让倭女给自己敲腿,一边闭着眼闻着这倭女身上的淡淡体香,而不一会儿就鼾声如雷。 作为隆庆和李氏的次子,他和历史上的万历性格倒是有些类似,挺喜欢摆烂的。 卫王见此也就没再劝,只也在长崎暂时待了下来,而等麻贵大军征伐的消息。 麻贵现在已率领大军进至京都兵库地区。 整个京都的统治层更加惊慌不已。 自丰臣秀吉所率联军被大明所率联军打得大败后,德川家康因提前爆发的关原合战而成为了真正的幕府,但丰臣家族的势力倒也没有完全被消灭。 整个日本依旧处于四分五裂的时代。 不过,因为德川家康刚刚结束关原合战,还没来得及分化外迁效忠丰臣家族的大名。 所以,京都一带的实权依旧在丰臣家族手里。 同样。 如今大明征讨德川氏,不仅仅要消灭德川氏,还有顺道消灭丰臣氏的势力。 理由是丰臣氏本就属于大明的敌对势力。 从丰臣秀吉被朱翊钧下旨为谋逆者开始,丰臣家族已经是大明的敌人。 万历二十四年东,十月。 明军这边就进抵到了姬路城,且用上百门火炮攻下了姬路城外城。 被赐姓丰臣的木下家丁被迫开本丸城门也就是内城请降。 而明军在占领姬路城后,倒没有急着发动进攻,去大阪城。 因为天气太冷,且大军已是人困马乏,后勤也需要重新补给,便只在姬路城休整,且派人招降丰臣家族。 而握有京都地区统治实权的丰臣家族,还不知道天皇已经秘密请降。 他们只在收到明军劝降的消息后,而才开始为要不要投降而激烈讨论着。 但最终丰臣家族没有选择投降,因为他们的实际掌权者浅井茶茶知道自己一旦投降,自己三岁的儿子丰臣秀赖肯定会性命不保。 所以,浅井茶茶要求一干大臣必须护住大阪,而不得投降。 恰巧,如今的丰臣家族也已是文臣做主,武将反而居其次,而文臣们素来是讲究唯君命是从的,也就使得丰臣家族在大明王师到来时,还在企图负隅顽抗。 不过,丰臣家族也知道明军实力强大,也没打算孤军奋战。 所以,浅井茶茶还是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以丰臣秀赖的名义,要求德川家康派兵增援京都大阪。 但德川家康拒绝了丰臣秀赖的要求。 原因是德川家康自己所在的江户地区也在遭受明军水师的袭扰,他怕援兵一派,就导致明军会重点进攻自己江户地区。 而且。 德川家康现在还有些想借明军之手消灭丰臣家族势力,而利于自己将来更好的通过外谄明国内除主战派的方式,继续坐拥倭国半壁河山。 所以,德川家康选择了拒绝,甚至还依旧在背地里给明国示好说,他拒绝了丰臣秀赖的增援要求,以证自己没有打算和明国为敌的心思。 因为德川家康表现的非常苟,麻贵也就选择执行枢密院给他的先灭丰臣家族再灭德川氏这一套方案,而只下令让沈有容率水师继续袭扰炮轰江户一带海域,最多试探性登陆,而不必强行登陆江户。 不过,这也给了德川家康一种好像明军也不是特别强,自己真能通过苟的方式,再将来继续做日本实际统治者的错觉。 但京都这边,臣服于丰臣家族的许多大名可没有这种错觉,即明军也不是特别强的错觉。 他们已经被明军打得屁股尿流,而不停的向大阪方告急。 有如木下家丁这些大名已经选择了投降。 在麻贵率大军于姬路城休整期间,卫王则结束了渡海来了松山。 但卫王一到松山,两侧民房内突然冲出大量着汉衣的倭人,持起太刀就朝卫王杀来。 卫王当场吓得脸色煞白如涂漆。 “护驾!” “护驾!”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万历佑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万历佑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万历佑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万历佑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