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我上我也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骧第267章 我上我也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古代信息闭塞,武将想要快速出名,只能像关羽斩颜良般,有着惊人的壮举。\n\n夏侯虽是曹操臂膀,但战绩没有任何闪光点,有的都是比较丢人的记录。\n\n人皆慕强,他在其它诸侯眼里没什么存在感。\n\n孙权不清楚夏侯实力,听完鲁肃介绍也只微微点头,并没有当场拍板定案,但内心已经打定出兵的想法。\n\n龙骧都能击败的货色,自己还不手拿把掐?\n\n“子敬言之有理,我会立刻召群臣商议.”\n\n孙权话到一半,忽又蹙眉追问:“施淝渠六月凿通,这两月我可以调动兵马,筹备战船和粮草,就怕大军行至寿春,曹操会弃袁绍来援,或者这期间已击败袁绍.”\n\n鲁肃摇头笑对:“吴侯担忧过了,袁绍虽在官渡战败,但仍雄踞北方四州,论实力比曹操还要强,官渡之战打了快一年,此次怎会两个月就结束?若曹操中途主动撤兵,袁绍定会乘胜追击,怎么都对江东有利。”\n\n孙权深以为然,自言自语道:“看来我得尽快派人北上,把江东攻寿春之意告知,就当给袁绍一点信心。”\n\n“此计甚妙,袁绍若得江东策应,必在战场死死咬住曹操,吴侯正好可以渔利。”鲁肃拱手附和。\n\n“全凭子敬提点.”\n\n孙权谦虚之际,多疑使他又萌生一丝顾虑,便调转话锋向鲁肃请教:“子敬,若此次我与袁绍合攻曹操,得胜之后袁绍岂不趁势南下?江东会不会白忙活一场,到头来为他人作嫁?”\n\n鲁肃听得一怔,心说你小子在想啥?没出兵就想着分赃?即便袁绍真能趁势攻入中原,那也是该人家的。\n\n袁绍与曹操主力在北方决战,可你对付夏侯都还思前想后。\n\n就这样的胸怀,也配入主中原?\n\n鲁肃心里在揶揄,表面还得忽悠住孙权。\n\n“吴侯担心也有一丝可能,但此战对江东机会更大,攻打夏侯把守的寿春,一定比击败曹操主力容易,您只要能快速拿下寿春,再凭借江东战船的机动性,顷刻间就能兵临许都,到时则可取代曹操掌控朝廷,用曹操的办法挟天子令诸侯,就算改朝换代也无不可”\n\n听到改朝换代,孙权如坐云端。\n\n这四个字,对有野心政治家,吸引力太大。\n\n不得不说,鲁肃刚才的推论逻辑合理。\n\n孙权认为自己控制天子,自然能拥有曹操拥有的一切,即便不能很快称帝,也能以朝廷名义征讨四方,最后称公称王应该不难。\n\n孙权喜不能自已,离席走到鲁肃面前,握住其手,满眼郑重:“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n\n“此乃吴侯天命,即便没有鲁肃,您也能成就伟业。”\n\n若不是龙骧再三叮嘱,鲁肃怎会说此违心之语?他素来不喜用言语诡计,但为了汉室复兴大计,龙骧都愿意豁出‘两面三刀’的名声,自己有些牺牲也在所难免。\n\n孙权顺水推舟,再次拉拢鲁肃:“男儿建功立业正当时,子敬今日为我谋划霸业,何不长留我身边,也好早晚请教。”\n\n“这个.”鲁肃尴尬低头:“我记得前次说过,老母适应淮南气候,现在恐不宜离开合肥,再者龙将军依附江东,肃也算吴侯之人,在不在身边无所谓,还免去您身边人嫉妒.”\n\n孙权听后恍然大悟,心说难怪鲁肃不想来吴,原来不想被张昭、周瑜等人嫉妒,他轻抚着鲁肃后背,也画出一张饼。\n\n“子敬要尽孝,我也不便阻拦,等将来入主许都,我再召你入朝为官,到时可不准推辞。”\n\n“”\n\n鲁肃委婉应下,心中却道孙权痴人说梦。\n\n真以为打下寿春,就可以打下许都?曹操不会留兵守备?广陵陈登会熟视无睹?\n\n按照此前与刘晔、龙骧的分析,孙权在寿春构成军事威胁,只能让北方战场的曹操分心,直接受益者是袁绍,间接受益者是刘备。\n\n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曹操、袁绍、孙权三家拼斗,能让势力最小的刘备捡漏,龙骧这样算计煞费苦心。\n\n孙权喜得良策,遂留鲁肃在吴,盛情款待两日,期间又找张了解夏侯。\n\n张在许都任过御史,对河南尹夏侯有了解,便向孙权客观表达了看法,言夏侯担任河南尹非常称职,但除了少年时为老师杀人,再拿不出过人的勇武记录。\n\n救鄄城被吕布小兵诈降活捉,救小沛被吕布大将高顺击败,蕲县追桥蕤被曹性射瞎左眼.\n\n一桩桩,一件件,都显得夏侯不擅武略。\n\n孙权信心倍增,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涌上心头。\n\n刚刚送走鲁肃,孙权便召集群臣,商议出兵寿春。\n\n从孙策脱离袁术开始,江东几乎年年都有战争,战争对于钱粮的消耗巨大,令本地士族苦不堪言,都渴望休养生息、蓄积财富,然而孙权不给他们机会。\n\n孙权在庐江大开杀戒,主要原因就是震慑江东士族,表明自己和兄长孙策一样,我是个狠人。\n\n此时攻打寿春,等于和曹操宣战,江东此后无宁日。\n\n江东士族只想守住地位和财富,不想为孙家人的野心掏空自己,却也忌惮孙权在庐江的作为,于是示意张昭出来反对。\n\n孙策托孤张昭辅政,为了快速稳定江东政局,张昭与士族们相互妥协,彼此之间达成了默契,也有不少利益交换。\n\n张昭拿人手短,第一个站起来劝孙权。\n\n“主公,各地山越叛乱未平,广陵陈登之患没除,江夏黄祖威胁仍在,此时北上时机未到,不如广积钱粮、休养生息,待剪除后患,再进图中原不迟。”\n\n张昭话音刚落,左司马顾雍、会稽功曹虞翻等人皆出班附和。\n\n见众人异口同声,孙权纳闷张昭和本地人混在一起,于是冷声回问:“张公所言之后患,不知几时可以剪除?”\n\n“不太好说.这种事岂有固定年月?主公只需励精图治,早晚必有机遇.”\n\n张昭捋着斑驳胡须轻轻摇头。\n\n孙权见状把长袖一展,身体往前倾了倾,再问:“人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袁曹大战这种机遇,我兄长去年遇到过一次,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次,张公认为以后还会有么?”\n\n“这”\n\n张昭拈须摇头:“尚未可知也”\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汉骧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骧》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骧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骧》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