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听言观行察其心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骧第390章 听言观行察其心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太史慈微微颔首不置可否,他不排斥对曹操用这样的手段,但面对陈兰这种弱小对手,如果还是采用小谋来取胜,似乎有些落于下乘。\n\n夏侯的稻田属于军屯,被毁掉后还有别的粮草填补,而全椒、阜陵两地应该是民田,一旦被毁也许就生民涂炭,那样与祸乱乡里的贼人没有区别。\n\n就在太史慈沉思之际,孙权又语重心长说道:“子义此去淮南与龙骧、张辽为邻,对于他们两人你要区别对待,龙骧兵少几乎不会主动出击,但也不要因为兄长的缘故去挑衅,而曹军在陆上的确很有优势,如不幸遭遇则快速退守城池。”\n\n“那末将到历阳的任务”\n\n“只需保持现状,守住巢湖水道就行。”\n\n“哦”\n\n太史慈以为孙权会持续攻略淮南,自己作为前线将领会有很多机会立功,没想到依旧是被动防守不能出击。\n\n“听闻子义育有一子?不知现在年岁几何?”\n\n面对孙权的突然提问,太史慈先是一愣,跟着说道:“犬子太史享,刚满十四周岁,不知主公”\n\n“呵呵,原来令郎即将成年,我想说历阳毕竟属于前线,子义携家眷同行若不放心,可将妻儿安顿至吴县后方”\n\n不待孙权说完,太史慈便摇头婉拒:“那样太麻烦主公,末将打算带在身边,早晚还可以教导督促。”\n\n“其实.”\n\n张昭打断孙权笑道:“将军思虑周全,你弓马娴熟、武艺无双,比起把家眷安置在吴郡后方,还是把享公子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更妥当”\n\n“多谢长史体恤。”\n\n面对太史慈抱拳致意,张昭捋须笑道:“吾子比令郎长十岁,对于教养子女还颇有心得。”\n\n张昭借机把话题引向子女,与太史慈、虞翻唠了一会家长里短,让没有儿女的孙权插不上话。\n\n过了一会杯盘狼藉,孙权便让虞翻送太史慈去对岸上任。\n\n孙权看着两人登船过江,马上就黑着脸转身盯着张昭,沉声质问:“我有意把子义家眷安顿在吴,到了逢年过节才好行赏赐,张公刚才何故打断我话?还擅自替我做主?”\n\n张昭苦涩一笑,解释道:“主公的好意,太史将军未必能领,你将其家眷安顿在吴,非但不会让他感激,还容易让其产生误会,以为主公想扣留人质”\n\n“我没有。”孙权急忙解释。\n\n张昭摇头对曰:“主公的心意,老臣自然知道,但太史将军未必会知,昔日令兄收降之初,都任其家眷同行,我刚才若不打断阻止,太史将军必然误会,这对镇守淮南极为不利。”\n\n“那是我鲁莽了?”\n\n孙权皱起眉头,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孙河出任庐江太守期间,妻儿家眷也都留在后方,说顺嘴了没想太多。\n\n现在回味张昭的话,孙河是宗室子弟不会生疑,而太史慈则是外姓降将,对‘扣押人质’应该极为反感。\n\n张昭见孙权醒悟,捋须笑着安慰:“主公年纪尚轻可以理解,幸好老臣刚才及时制止,太史将军应该不会多想。”\n\n“不管他多不多想,对于子义这种人才,我应该有所补救才是”\n\n孙权皱眉想了想,突然灵机一动问道:“太史享虚岁已经十五,我那个年纪已经娶妻,我把兄长之女指他为妻?”\n\n张昭听后吞了吞口水,连忙提醒孙权:“太史享年龄是够了,但伯符之女还不足十岁,这桩亲事是不是提得太早了?”\n\n孙权答曰:“她的年龄虽不够,但是可以先定下来,也好让子义知道我的诚意。”\n\n张昭摇头解释:“我知主公喜爱太史将军,但是您这样急躁可使不得,主公不是经常外出射猎么?过分靠近猎物会惊跑对方,唯有慢慢靠近才能遂愿。”\n\n孙权挠了挠额头,露出沉思的表情。\n\n“操之过急了?”\n\n“嗯。”张昭颔首补充:“按说这是主公家事,我本来不该多嘴的,但伯符将军既然不在,他女儿出嫁这么大事,您是不是该请示吴夫人?”\n\n“呵呵,是啊”\n\n孙权摇着头一阵苦涩,心说自己这江东之主也太憋屈,家里家外都有人能管着,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全自己做主。\n\n见太史慈的战船拍浪远去,孙权冲张昭招手示意:“该交待的也交待了,咱们也登船启程回吴吧”\n\n张昭点头附和:“也好,今日天色尚早,此时从牛渚出发,傍晚就能赶到宛陵,叔弼(孙翊)已经赴任半月,可以顺道去看看他。”\n\n“此去宛陵不顺路,三弟上任时间太短,等他做出一些成绩来,我再去巡视也不迟,让水手们奋力摇橹,争取赶到阳羡过夜,不行就宿在阳。”\n\n“唯”\n\n见孙权一口回绝,张昭连忙拱手应下。\n\n孙权、张昭返回吴郡,并没有等着虞翻一起,因为虞翻有自己使命。\n\n安顿太史慈部曲及家眷,总共算起来将近两万余人,除了与历阳县令正式交接,还要算出这支军队日常的开支情况,他回去之后要先送来一批补给。\n\n七月下旬,历阳百姓趁着天晴忙着收稻,到了八月阵雨大风轮流来,成熟的稻谷有可能烂在田里。\n\n太史慈在这期间完成交接,他并没有按孙权的嘱咐,直接去打陈兰的主意,而是一边派军队帮着百姓收稻,一边派出斥候往两县打探情况。\n\n上次和孙权在临江亭见面,虽然孙权表现出礼贤下士,但总忍不住与孙策对比。\n\n孙权武艺与孙策差太远,他们一个人豪迈开朗、一个人内敛有城府,相较之下太史慈更喜欢孙策。\n\n孙策在对付刘勋的时候,虽然也用计将其主力调出皖县,但也真刀真枪完成了攻城,不像孙权一门心思都是小伎俩。\n\n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心。\n\n像孙权这样小家子气的主公,真能让我实现远大的理想?\n\n他站在稻田边沉思,再次问自己这个问题。\n\n太史慈受过母亲良好的家教,贪慕虚荣、投敌背主的事,他是绝对做不出来的。\n\n像咸鱼一样活着,太史慈也不甘心。\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汉骧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骧》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骧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骧》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