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秦将第三十章: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王离很年轻,二十出头,高八尺二寸,因为常年食肉的缘故,身材很壮硕,衣服下鼓鼓囊囊的,全是一块块肌肉。 但与魁梧的身材相比,王离的面容却很清秀,而且颇显白皙,乍一眼看去给人很大的反差感。 赵佗在宫中时和王离有一面之缘,当初刺秦风波后,秦王便是让他引赵佗出殿。 所以赵佗很自然的就和这位年轻郎卫搭上了话。 “王君,不知大王召我何事?” 王离微微一笑,摇头道:“吾不知。不过定不会是坏事,否则前来召你的就不是我了。” 赵佗也跟着笑,同时打量着这位历史留名的人物。 王离。 上将军王翦之孙,秦之大将王贲之子。 父祖皆是秦之栋梁,所以王离一加冠,便被召入郎卫中,随侍秦王左右,只等资历积累足够,或是秦王一个念头,他就能外放为将或是成为某地主官。 将来,他更能继承王翦、王贲的爵位,不需要努力都能站在这个帝国的顶层。 但了解过秦末历史的赵佗知道,这位名将之后的下场并不好。 在秦二世胡亥赐死公子扶苏,又囚杀蒙恬之后,整个秦帝国的长城军团都交给王离掌控。 没过多久,天下大乱,王离奉诏南下剿灭叛军,围攻巨鹿城。 那一战,举世震惊,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威名。 项羽破釜沉舟,一战大破秦军于巨鹿城下,掳秦将王离。 从此,这位名将后代消失在历史舞台中,只留下后世的一句评语。 贲、离继出,三代无名。 名将世家,传不过三代。 不过此刻的王离虽然有着出身名将世家的傲气,但对赵佗的态度还不错,估摸着是根据秦王的态度来的。 赵佗趁势与他拉近关系,两人一路上倒是相谈甚欢。 马车飞驰,没过多久便直入咸阳。 赵佗发现咸阳城里的氛围变了。 上一次他随荆轲来这里,咸阳的庶民黔首大都很兴奋,走在街上的人们脸上都带着自豪的神色。 在上将军灭亡赵国后,燕王对秦国感到惧怕派遣使者朝贡,愿意割地乞和,这对秦人来说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秦王又摆出九宾之礼的排场,让整個咸阳上下都弥漫在一股喜庆的氛围中。 结果事情突变,使者化身刺客,在朝堂公然行刺秦王。 这还了得,派遣刺客行刺,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是侮辱! 燕国无耻,该当诛灭! 荆轲被当众车裂的时候,每一户咸阳居民都去观看了,将一口口唾沫吐向那该死的刺客残尸。 如今,不仅是咸阳,整个秦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好战的情绪。 荡平燕国! 群情激愤,无数秦人嚎叫着,他们愿意走上战场,将燕国毁灭。 “不愧是未来的秦始皇,这手段果然厉害。” 赵佗将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忍不住赞叹起来。 在他告奸之后,秦王本可以直接派人将荆轲擒获,不用让自己陷身危险中。 但秦王没有,他反倒将计就计,大胆的利用荆轲刺杀来转移秦国内部的矛盾。 要知道,秦国连年征战,数年间连续亡韩灭赵,战果很大,但自身付出的伤亡也不小。 特别是赵乃强国,在武安君李牧没有被郭开杀死前,他就是秦军的噩梦,就连王翦也不是李牧的对手,秦军在邯郸外损兵折将,伤亡不少。 所以灭亡赵国后,秦国内部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都兴起了一股厌战情绪,特别是以昌平君为首的外戚势力,他们希望秦王能暂时延缓征伐速度。 这就是为什么王翦屯军中山,却一直没有渡过易水攻燕的原因,秦国内部本身就已经出现了意见上的不统一。 而如今,随着荆轲之事爆发,那股厌战情绪瞬间被清扫干净,秦国上下只有一个念头。 灭燕! 谁敢说个“不”字,谁就是秦国的敌人! 赵佗跟着王离入了宫门,但不是去上次召开大朝会接见燕使的咸阳宫,而是后面的一处偏殿。 在得到秦王的召令后,赵佗在门口脱下鞋履,小心翼翼的踏入殿中。 宫殿里的地面铺着绘有凤鸟纹的方砖,走在上面凉悠悠的。 特别是在这寒冬季节,一丝丝冷气不停顺着脚底板往身上走,让人不得不打起十分的精神。 赵佗看到,秦王正坐在榻上,低垂着头,认真阅读着手中的简文。 工作狂啊! 据说秦始皇一天至少要批阅100斤以上的竹简,按一根竹简重1两,30字来算。 他一天的阅读量至少也在五万字以上。 后世甚至有人怀疑,秦始皇之所以死的早,和他如此工作积劳成疾有关。 “如果把纸发明出来,不知道会不会给我赐爵。” 赵佗心里嘀咕着,但他现在也只是想想。 造纸岂是件容易事? 他虽知道大体的方法,但毕竟是纸上谈兵,还需大量的试验,更需要很多人手和时间才能弄出来。 就在赵佗心中各种乱想的时候,秦王已放下手中简牍,珠旈后的双眸静静的看着赵佗。 “拜见大王。” 赵佗恭敬行礼,跪坐在一旁。 秦王直入主题:“李斯说你想去从军。” 赵佗连忙点头:“唯。臣虽年少,但亦有几分气力,愿意投效沙场,为大王一统天下的大业奋战。” 秦王对此不置可否,他淡淡说道:“不想入学室学法么?” 赵佗一惊。 学室。 是秦国除了军功之外的另一条入仕途径。 秦以法治天下,自然需要大量法律专业的人才,所以便诞生了学室这一东西。 入学室者被称作“弟子”,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比如免除徭役兵役。 学室弟子师从于吏,除了学习书写姓名和认识名物之外,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明习法令。 他们要把法律文书背的滚瓜烂熟,并且灵活使用,在经过一番考察和实习后,若是合格,便能被任命为官吏,直接进入仕途。 可以说,学室这条路和后世的科举有相通之处,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当官为吏,无性命之忧,不需要像获取军功爵一般在战场上与人搏杀。 而且,学室这东西不是一般人想进就进的。 《秦律·内史杂》有言:“非史子殹(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 不是“史”的儿子,不准去学室学习,违反者属于犯罪! 秦王让没有资格入学室的赵佗,进入学室,本就是一种恩宠。 但赵佗只是略微思索,便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咬牙道:“大王好意臣已心领。但臣不愿埋首学室中,甘愿入卒伍拼杀,搏取军功。” 秦王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他略带戏谑的说道:“所以,你想上战场。并非是为了什么统一大业,而是想要立功拜爵。” 秦王看穿自己,赵佗亦丝毫不怯。 他昂首道:“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秦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秦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秦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