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去闹,去中都闹!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零一章、去闹,去中都闹!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俄罗斯皇太子来到东方,打了一场失败的战争,在一份割让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n\n而大明的国土也因此而抵达了北冰洋的海岸线.当然了,现在并没有任何一名大明的士兵或是官员抵达了北冰洋的沿岸。\n\n事实上俄罗斯帝国所谓的拥有过西部利亚的统治权,也只是依托着河流建立的零星的城堡,然后强迫城堡周围的土著部落向其缴纳皮毛作为税贡而已。\n\n真正能够实际掌控的地方并不多。\n\n“皇上,这地图上这么一大片就是咱大明的了?”\n\n林大公都有些恍惚。\n\n在地图上。\n\n大明的版图增加了一大片,直接向北拓展了数千里。\n\n到了极北之地。\n\n“现在不过是一些不毛之地,暂时也,没多大的价值,不过可能有些不错的矿产资源,最大的价值在于黑龙江流域全属我大明!”\n\n朱皇帝笑道。\n\n“皇上,给俄太子这么多武器,万一”林大公有些担忧道。\n\n“没什么万一的,他就算反悔又如何?到了大明手里的土地就没有吐出去的可能。”\n\n林大公点了点头。\n\n如此看来。\n\n俄罗斯很可能会发生一场宫廷政变。\n\n而他们也即将利用从东方获得的武器发动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n\n少了俄罗斯人的力量,反法联盟少了俄罗斯人的力量,也不知道能不能压得住法国\n\n但如论如何。\n\n欧洲要乱起来这事就是明摆着的了。\n\n海面上的西班牙舰队被驱逐。\n\n北面的俄罗斯大军战败,签下了城下之盟。\n\n大明西面的平西王藩军也进入了中亚。\n\n印度虽然还在打仗。\n\n但由于印度人民实在是太好统治了。\n\n大明印度诸侯们在得到了地盘之后都过的太舒服,没有了多少继续奋斗的劲了。\n\n以至于现在的印度是三龙二虎的局面。\n\n三龙是三条外地过江龙。\n\n分别是大清印度总督勒保,大明印度诸侯联盟,不列颠印度殖民地总督府。\n\n而二虎就是本地的两头病虎,马拉塔联盟和莫卧儿帝国。\n\n勒保进入印西北之后,被大明印度诸侯联军打得喘不过气来的不列颠印度总督府一下子就找到外援了。\n\n两边一联手,倒是让孙士毅不敢轻举妄动。\n\n而且印度还可以扩张的地方很多。\n\n三方势力暂时偃旗息鼓,都开始朝印度土著人民下手了,看来是要先苦一苦印度人民。\n\n总之。\n\n进入到大明光复五年。\n\n大明周边的大的战争基本上已经没有了。\n\n威胁也完全解除。\n\n天下也似乎进入了一个可以休养生息的时候了。\n\n大明皇帝也在这一年的春天离开了北都南下中都。\n\n大明朝廷也转移到了中都。\n\n这似乎就意味着北方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n\n在国内的报纸上。\n\n开始连篇累牍的报道朱皇帝的开疆拓土的伟大武功。\n\n“哼!东西南北连番大战,真是穷兵黩武!”\n\n成都。\n\n鹤鸣酒楼上。\n\n一名年轻人看着报纸上的宣传,冷笑一声说道。\n\n“杜兄,有消息么?朝廷还是没有改考纲?”\n\n“没有消息,应该是改不了了。”\n\n“没搞头咯,我们四川人咋就啷个命苦啊。”\n\n“好不容易在四川开科举了,不考四书五经,考什么算学,西学,礼学,兵学,这是读书人能学得会的吗?”\n\n“不考了!不考了!”\n\n一群读书人模样的儒生们或是唉声叹气,或是群情激奋。\n\n这些四川的儒生们其实盼望着科举许久了。\n\n除了西域之外,四川是最后被大明收复的省份了。\n\n其实也不是四川有多少清朝的驻兵。\n\n纯粹是乾隆彻彻底底的把四川卖了,卖给了大大小小的士族,在四川形成了大量的“军阀”。\n\n要清理起来可不容易。\n\n主要是朱皇帝不想给这些“军阀”太多的利益,直接派兵又容易造成太大的死伤(四川老百姓的死伤),因此四川的事情就拖到了光复四年年中,右丞相顾松亲自领兵四川梳理地方,各地的军阀们见大明来硬的,才纷纷解散军队投降,四川地方才算是解决。\n\n因此,现在的四川并没有推行“秀才为官,官衙下乡”的政策。\n\n而是基本上保留了基层士绅的统治格局。\n\n而四川一省的科举到光复四年年末才开始筹备。\n\n科举对于读书人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了。\n\n但是因为在除了四川之外的其他南方省份,科举都已经考了两三次了,也改进了两三次,有那么个循序渐进的过程。\n\n所以也没闹出什么乱子。\n\n但这一次在四川的科举对四川读书人的冲击太大了主要是内容。\n\n朱皇帝是个急性子,也没怎么管四川读书人能不能接受,就直接要求四川和其他南方各省接轨。\n\n考一样的内容。\n\n同时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科举复习材料在四川分发。\n\n这引起了四川儒生们的强烈反弹!\n\n和两江、两广、闽浙、湘湖等地的相比,这个时候的四川更加封闭,四川儒生士大夫的头脑也更为保守,再加上现在四川地方也没有什么秀才为官来管着,地方上的“自由程度”要比起南方其他省份都要大得多。\n\n都有点接近明末的时候的东南士林的自由度了。\n\n四川本地大儒们纷纷在报纸上登文反对新学是反对新学,不是反对科举。\n\n要求科举继续延续八股取士的传统,只能从四书五经上出题。\n\n同时在成都,还有人创造性的发明了“大字报”。\n\n用大字报来发表看法,攻击新学。\n\n这种新型斗争方式,迅速风靡全川。\n\n四川的每个县城都有人贴了大字报。\n\n攻击新学。\n\n舆论的酝酿之下。\n\n开始出现了“罢考”、“请愿”的呼声。\n\n罢考就是拒绝去考这次的四川省科举。\n\n而请愿。\n\n就是要号召四川士子去中都向皇帝请愿!\n\n“依礼!大明臣民有请愿之权!我等四川士子必须要前往中都,向皇帝请愿!”\n\n“朝廷要亲贤臣远小人!亲孔孟圣贤之道,远歪门邪道!”\n\n“中华自有直指本性的大道,何需在学什么西学、算学、兵学、礼学。”\n\n鹤鸣楼内。\n\n众四川士子纷纷嚷嚷了起来。\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