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为国不惜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第143章 为国不惜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备连那宋朝都是羡慕的。\n\n“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是《尚书》当中的感叹。\n\n就比如光武皇帝复汉,能作为治国参考者,唯有前汉以及仅存一十四年的秦。\n\n到了这李世民治国,能遍揽四百年大汉之功错,能详观二百年门阀之祸乱,还能看那前隋旧事以自省。\n\n宋朝就更是如此,以千年史册作考,上能革除前朝之弊,下能延展先贤之智。\n\n虽然吧,这宋朝不知为何,似乎完全没学到汉唐的武功。\n\n但宋朝大兴科技之法,光幕也说绝大多数都是传承并改进先辈之草创。\n\n最近孔明之劳累,刘备也是看的见的。\n\n《墨经》《论衡》等少有人看的典籍被孔明勘误校正,并尝试将其中所载之理梳理条目。\n\n《九章》《周髀》也被孔明重新抄录研习,并以通俗之言释之,择其中简易之算法,请刘巴授于小太学。\n\n若孔明能如宋朝一般有千年青史为参鉴,何至于如此辛苦?\n\n如今光幕给了他们这群先行者参考后来者的机会,刘备是完全不打算错过的。\n\n再简单再无聊的事迹,对此时的他们来说也是一笔财富。\n\n【唐灭东突厥之后,周边国家一时间噤若寒蝉,连忙给二凤上了一顶“天可汗”的高帽子戴。\n\n但吐谷浑的可汗伏允站出来表示:李世民算个毛!劳资想抢就抢,你能奈我何?\n\n吐谷浑是隋朝时就在蹦的老牌势力了,兴盛时候控制了半个河西走廊以及西域大片地图,时常纵兵掠边。\n\n但终隋一朝,对吐谷浑基本是处于无可奈何的状态。\n\n毕竟吐谷浑的老巢海拔三千米算得上高原,而且熟悉地利,打不过就先藏起来,等你粮草耗尽再出来恶心你就是了。\n\n杨广在位时就起大军征伐过吐谷浑,虽然胜了,但一分钱好处都没捞着,反而在大军粮草耗尽后被吐谷浑骑脸打到了河套,杨广还没啥好办法。\n\n也因此伏允对于中原皇帝并不在意,而且早期二凤为了攒钱报渭水之仇多有忍气吞声,这让伏允更加膨胀了:\n\n天可汗,就这?\n\n东突厥灭亡后,伏允一边派使者去长安送点陈芝麻烂谷子表示天可汗真厉害,一边骚扰掠边不断。\n\n而在外交上,吐谷浑更是将天可汗的面子当擦脚布。\n\n面对二凤派来问责的使者鸿胪丞赵德楷,伏允大手一挥直接扣留,送去西域种西瓜了。\n\n接着面对唐朝接连派来的十几波使者,伏允一边敷衍,一边手脚不停的接连打下了鄯州、兰州、廓州等地,随后才不情不愿的放回赵德凯。\n\n634年,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成立西海道,命段志玄为行军总管讨伐吐谷浑,并命契党项等部落配合唐朝的军事行动。\n\n这次讨伐取得的效果与杨广如出一辙,伏允在失败后迅速领军后撤。\n\n段志玄领着大军在青海折腾了一个月净吃饭看风景了,敌军一个都没找到,最终粮草吃的差不多了,被迫撤回。\n\n结果段志玄还没返回京师呢,吐谷浑再度冒头袭击武威的军情就已经送到了长安。\n\n面子彻底挂不住的李二凤咬牙切齿:\n\n本想以天可汗的身份与们相处,可换来的却是蹬鼻子上脸。\n\n我摊牌了,我有灭国上将李靖,乖乖洗好脖子等死吧!】\n\n灭国上将?李靖品味了一下,心中大乐,虽然比之陛下的天策上将更加直白,但威风啊。\n\n而在另一边,李已经在义愤填膺的请战了:\n\n“真乃不知死活之辈。”\n\n“如今颉利刚擒,不宜妄起刀兵,臣请将五千骑,必擒伏允于殿前,讨不臣扬国威全圣颜。”\n\n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瞧了眼这位战意盎然的将军,摆了摆手。\n\n对于李的心态他可太明白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李靖的自信,五十岁方开始扬名。\n\n如今才不过三十六岁的李正处于黄金期,此前灭辅公时,李就在给李靖当副手,灭东突厥时,李还在给李靖当副手。\n\n此前李或许不会说什么,但如今被光幕盖章认定唐初三大名将之一,李的心思自然就活泛起来了。\n\n而看着旁边一脸沉思的苏烈,李世民忽然起了心思:\n\n“定方,若遣你为行军总管,需多少兵马?”\n\n苏烈被点名,看了看李,然后认真道:\n\n“臣有光幕提点,仅需三千精骑足矣!”\n\n事实上三千当然不够,李所说的五千骑也差得远,吐谷浑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n\n但可以的话先夺了这个行军总管的名头,然后大不了私下给陛下认错再多要点兵。\n\n而且……苏烈记得很清楚,义父高雅贤就是被李所斩。\n\n虽然如今此事已经翻篇,但要是有呛一下李的机会,苏烈也绝不放过。\n\n李世民对这些自然都门清,于是轻巧带过话题:\n\n“宵小之辈何劳兴师动众,且观药师如何破敌。”\n\n同时在心里,李世民也给这伏允画了个叉。\n\n如果说颉利是拥十万骑志得意满,那这伏允就是妥妥的拎不清。\n\n真以为坐拥高原,通熟地理就立于不败?\n\n百骑司已经从胡商口中诱出数种克服高反之法,千牛卫也已经带着蔗糖乔装前去验证,并收集资料。\n\n而且若论地理,如今光幕所展示地图定然比伏允汗帐中挂的更为清晰。\n\n李世民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捉到这伏允便让他和颉利做个邻居,好好相处。\n\n【实际上从明哲保身的角度来说,李靖是不适合当征伐吐谷浑的主帅的。\n\n五十岁灭萧铣,五十二岁平辅公,五十八岁征颉利可汗。\n\n八年时间连灭三国,虽然头上有李世民压着很难功高震主,但确实很容易引起非议。\n\n李靖自己也很懂,所以在灭东突厥官至宰相后,李靖基本不发表意见,尽量降低自己存在感。\n\n并且在当了四年宰相后就以“腿疾”为名,请罢宰相,李世民也准许了这位六十岁老将的请辞。\n\n就此来说,李靖的一生已经足够圆满了。\n\n此时真正为难的是李二凤,毕竟段志玄被吐谷浑溜着玩儿之后,不论是为了大唐颜面还是节省国力考虑,新的将领必须要能够确保一战而胜。\n\n而若论李二凤觉得最靠谱的,还得是李靖。\n\n但当时李二凤已经准许了李靖的请辞,要是再强行征召,他自己都觉得脸红,于是便耍了个小心思。\n\n不过两天,长安城便传出来一条流言:\n\n哎,你听说了没?咱们陛下昨天看着吐谷浑的战报都哭了!\n\n啊?为啥啊?\n\n还能为啥,段将军战败了呗,听说陛下还哭着说要是代国公在,怎会受如此折辱?\n\n这个消息的指向太过明显,但所有人也都知道,李靖并不是非去不可。\n\n毕竟本就有伤病在身,此时还是严冬,并且还要爬高原,一个六十三岁的老人那真是一个不注意就没了。\n\n而且李靖已经大圆满了,此战胜了也就多一些根本不缺的名誉,败了就要万劫不复晚节不保。\n\n但不愧是李靖,消息传入他耳,当即就上门去找房玄龄,主动请战。\n\n李世民大喜,任命李靖西海道行军大总管。\n\n而李靖也不负众望,耗时四个月,吐谷浑灭国。】\n\n甘露殿众臣子第一时间用眼角余光打量他们的陛下。\n\n李世民脸色发红,感觉这事儿自己好像还真能干出来,于是第一时间赞叹道:\n\n“药师为国不惜身,真乃大义!”\n\n“四月殄灭,韩白卫霍实不能及!”\n\n于是众人只能暂时不纠结陛下的一哭一叹,一起夸起李靖大义来。\n\n李靖谦虚一笑,一一回礼称此乃为将者应有之义,算不得什么。\n\n同时还不忘为同僚找补道:\n\n“段志玄亦乃良将,只恨吐谷浑獠辈狡诈。”\n\n旁边的李面色哀怨:陛下考虑一下我啊,我也可以的!\n\n苏烈则是实实在在的的羡慕了。\n\n眼前这位老将军的身影在他眼里变得无比高大:\n\n此等灭国之术,谁不想学?\n\n也不知道老将军喜欢什么?有空定要多走动一下。\n\n不过自己那匡道府的俸禄属实不多,不然去求一求陛下?\n\n坐在小马扎的王玄策只感觉自己在听天书。\n\n吐谷浑他也听过,毕竟其从隋朝就为祸河西,而河西与关中毗邻。\n\n因此长安的商贾对这吐谷浑也是恨得咬牙切齿,但按光幕所说,被这位老将军四个月就打灭。\n\n对于陛下的赞叹王玄策也是深以为然:如此战功,古之名将弗有也。\n\n这个才二十三岁的县丞,对所处的大唐,悄然间有了新的认知。\n\n……\n\n成都府衙中,张飞已经在嘟囔了:\n\n“这老将军也忒猛,六十三岁还能四月灭一国。”\n\n“二哥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也是就用了俩月。”\n\n“与其相比,俺跟大哥都成了不会打仗的了。”\n\n刘备斜视一眼,有心想争辩一下,不过想起来自己六十二岁与那陆逊夷陵相持半年最后惨败。\n\n于是决定还是不说什么,免得这三弟口无遮拦。\n\n而另一边孔明则是一挥羽扇,看着赵云若有所思:\n\n“欲图北方,定要有一支无匹骑兵!”\n\n赵云没说话,只是满眼的战意盎然:\n\n未来,果真还是骑兵的天下!\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