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竟然是真方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第76章 竟然是真方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始皇帝二十八年,徐福上书,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其上或有神仙居住,欲往东海寻找仙山,为始皇帝求不死之药。\n\n经过数年筹备,制造大舟,组建舰队,准备食粮,衣履,各项补给物资,至始皇帝三十三年冬,终于成行。\n\n因秦历以十月为始,故冬为四季之首。而至始皇帝三十三年元月时,方士欺瞒始皇帝之事发。\n\n始皇帝乃遣章平统率大秦水师,冒险出海,纵使损兵折将,损失甚重,亦不得返,誓要抓住徐福乃罢!\n\n而此时大秦水师已至扶桑以南,无人知徐福居然出现在琅琊外海!\n\n马船狭小轻盈,然而若是仅有一人划浆,其速度自然不会快到哪里去。\n\n而徐福显然亦不以体力见长,他再度努力划了几下,便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整个人甚至都没力气继续坐着,而是无力地躺倒喘息。\n\n只是纵使已经躺倒在船上,他的头依然勉力抬起,目光焦急地在海面上逡巡。\n\n然而片刻之后,他终于颓然地放低头颅,拍着船舷大哭。\n\n“仙山,为何弃吾而去?”\n\n他自冬时出海寻找仙山,已有近半年。\n\n半年来餐风露宿,虽然东海日常风平浪静,然而再怎么说东海亦是大洋,绝非安全之地。\n\n这半年来,他遇到过吞舟之大鱼,亦曾于海上遭遇风暴,甚至还碰到过所谓龙吸水。又因地理不熟,不慎撞上海中礁石等,与各种危险擦肩而过。\n\n然而,一直到他流落到身畔只有一艘小小的马船,依然不曾找到海上仙山。\n\n数日前,徐福的食水便已尽,所幸他于海上飘零已久,对海中之物颇有了解,而周边海域又多礁石小岛。徐福找到了一个有很多螃蟹的小岛,靠着生吃螃蟹勉强填饱肚子。\n\n然而螃蟹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而且徐福还是生吃,本以为自己将死在岛上,身体成为螃蟹食粮,却不想昨夜躺平等死之时,忽然见远处霞光冲天!\n\n已经衰弱到了极致的徐福奋发了最后的力量,当即爬上马船,朝着霞光进发!\n\n马船虽然是小船,对一个人来说还是有些大。\n\n尤其是马船本就为大秦水师的战船,它本就不是一个人操作的,连浆都是排桨,而非渔民小船上的摇橹。\n\n是故,花了大半夜外加半个上午的时间,徐福仅仅划着马船朝着霞光前进了不到十里。\n\n且说是徐福划过来,倒不如说他乃是借着海浪漂过来,划桨只是为了调整方向而已。\n\n而他越是靠近霞光的方向,心头便越是火热。\n\n因为他一路行来,遇到了颇多大鱼,这些大鱼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其中不乏血盆大口,一口便可吞舟的恶鱼之属。\n\n然而这些大鱼皆对头顶的徐福视而不见,只顾向着霞光的方向游去。\n\n而且,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借着霞光,徐福亦可看到有大鱼高高跃起,溅起漫天水花。\n\n而霞光周围的雾气亦极为神异,隐约可见天地变幻之景色。\n\n然而,就在徐福好不容易抵达这片海域,霞光却突然消失!\n\n整个海面,只剩下一片朦胧的水气,无论是高高跳起的大鱼,抑或是可变幻世间的雾气,尽皆消失不见!\n\n而他此时已然精疲力竭,再无力前进半寸,只能随波逐流。\n\n且,就算他还有力气,能够返回螃蟹岛,亦不过是再苟延残喘数日而已。\n\n仙山啊!\n\n徐福脸上眼泪肆意横流。\n\n他知道,先前所见之霞光,必然与神仙仙山之属有关!\n\n而他为了寻访神仙,不惜以身犯险地,原以为便是神仙亦感其诚,知自己将死,特意在自己死前得偿夙愿。\n\n然而,却是恍如一梦。\n\n“吾此生果无仙缘乎?”\n\n他声音悲怆,初时撕心裂肺,不多时便变得低沉。\n\n显然疲累绝望之下,已然开始进入昏睡。\n\n就在此时,一个声音,于他的头顶响起。\n\n“徐福,尔欺瞒于始皇帝,致使天下方士遭遇浩劫,如何尚敢言尔之仙缘?”\n\n纵使是在昏迷中,徐福心头仍是一惊!\n\n这个声音宛如洪钟大吕一般,如天地般厚重,又如云雾般飘渺。\n\n“余不曾欺瞒于始皇帝。余不曾要始皇帝之金珠,亦不曾染指六国美女。唯一所求者,仅仅只是让始皇帝造大舟,让余得以出海寻访神仙仙岛,为始皇帝求取不死之药!”\n\n他不由自主地开口。\n\n“如此说来,尔是真方士?”飘渺厚重之音再起,两种感觉极为矛盾,却无比和谐。\n\n“余当然是真方士!余所求着,唯仙缘而已!”\n\n徐福再次不由自主地回答,他只觉得在这个声音之下,自己内心的一切想法皆无可遁形。\n\n“尔可曾求到了?”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徐福不由自主地悲从心来。\n\n“不曾!”\n\n区区不曾二字,道尽了无数苦楚。\n\n一声叹息声响起,那个声音再响。\n\n“尔为何流落至此?”\n\n“余十二月十五奉始皇帝之命出海,借季风一路东行,一路经历风暴,迷途,等诸多变故,元月七日至扶桑!”\n\n“因船队损失甚重,又不曾发现仙山,都尉橥不欲返秦,亦不愿再随吾出海,欲领军士并三千童男女自立于扶桑。”\n\n“橥欲杀余,余仅得一船人逃归大洋,欲穷东海以访仙山。然月前,遇龙吸水,余之大舟撞礁石破碎。幸存之人不得不改以马船为座舟。”\n\n“然过数日,余牵星失误,误入吞舟鱼群,龙吸水后残余之数十人尽入鱼腹。余之卫士冒死跳下与巨鱼搏杀,余侥幸独活。”\n\n纵使是在昏迷中,徐福亦忍不住痛哭流涕。\n\n他只觉得无尽的疲惫涌上心头,满腔的委屈与不甘,不知道向何人诉说。\n\n他乃是琅琊人氏,自小便在海边长大,听多了仙山的传说。\n\n随后他又师从于鬼谷子,学阴阳,学符,学术,于琅琊地颇具声望。\n\n始皇帝二十七年,大召天下方士。徐福虽然亦知丹术,然而他所喜的乃是观星,精通牵星之术。而生平最大的愿望,便是出海寻访传说中的仙山。\n\n故始皇帝二十八年,徐福离开琅琊,应召入咸阳。随后便向始皇帝进言,欲寻访海上仙山,找神仙求药。\n\n仙山的传说在琅琊流传已久,琅琊县乡民口口相传,绘声绘色,皆言祖上曾见过海中仙山。\n\n其中既有高悬于天上的,亦有天气极其晴好之时,于琅琊台,珠山等高处看到海中极远处隐约露出的仙岛。\n\n旁人听过便罢了,然而徐福不同,他学阴阳,知牵星!\n\n牵星里有一个关键的知识,那便是看星星高度,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来确定方位。\n\n故此,徐福虽然作为秦人,尚且不知道脚下乃是一个大球,有曲面,亦不可能理解这种理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运用角度这个关键因素。\n\n便如琅琊人出海打鱼时,岸边之人若是一直盯着看,会发现渔船前行一段距离后,船身就开始隐没在水线之下。\n\n随着渔船渐渐进入海中,若是天气晴好,便可见到渔船一步步彻底隐没到水线下的景象。\n\n此时若是登高,又可以重新见到整艘船。\n\n船如此,那么仙山,是不是亦如此?\n\n若是海上仙山距离琅琊台甚远,那么无论天气如何晴好,它都在水线之下,根本不可能为琅琊人所看到。\n\n而既然能看见,说明仙山距离琅琊并不远,就在琅琊外海!\n\n而且极有可能,就在琅琊外海百五十里范围!\n\n这是徐福根据牵星术算出来的,对此徐福很有信心。\n\n而事实亦验证了他之猜想。\n\n只可惜,终究还是功亏一篑。\n\n一路上风暴,巨鱼吞舟,龙吸水,疫病……\n\n原本皇皇船队,最后仅仅只剩徐福一人以生螃蟹为食,挣扎求生。\n\n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见仙缘。\n\n然而,却不得靠近!\n\n……\n\n说话的,自然是秦天。\n\n他方才问徐福时,用了一点道音,而且他本身就已经通命术。虽然不到一眼便看透一人前世今生的天人之境,但是确保无人可以在他面前撒谎还是没问题的。\n\n老实说,他亦有一丝好奇。\n\n作为穿越者,秦天本就记得徐福东渡的历史知识,而他此次至琅琊,曾听起乡民谈论起徐福出海之事。\n\n当是时,近十巨舟横列,帆影遮天蔽日。\n\n三千童男女皆身着白衣,徐福亦是峨冠飘飘,颇有仙人气象。\n\n没想到数月之间,便沦落到如此地步!\n\n他此时负手立在马船船头,看着已然昏迷的徐福,目光之中,颇有感慨。\n\n方士之属,来源于昔日楚地之巫。\n\n而楚巫乃是学古之神人天人遗法,虽然只是鬼神小道,然而归根结底,和炼气士亦算是同源,毕竟都是修天人之道。\n\n只可惜末法时代来临,炼气士于大秦仅仅只剩下秦天一根苗裔,而巫之后裔,方士,亦已经日薄西山。\n\n连他们的道统都已经失去了,从原本的天人正道,转而成了寻仙!\n\n甚至于寻仙亦不可得,变成了招摇撞骗之徒!\n\n侯生之流如此,徐福亦如此。\n\n然而此时此刻,秦天却发现,自己似乎误解了徐福,天下人亦误解了徐福。\n\n徐福,居然是一个虔诚求仙的真方士!\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