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动力伞广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回档之1995第028章:动力伞广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河源城南棚户区东北是一片比南边更加老旧的居民区,因为普遍还住着最早的原住民。 其中一条巷内,门牌号为老庙街76号,同样的一分院子,一看就很有些年月的蓝砖瓦房,墙里墙外长满了夏日里正郁郁葱茏的各种菜蔬。 祖孙两个都是天刚亮就已经起床。 做饭、清扫、喂鸡…… 六点多一些,一起坐到堂屋的小桌前,开始吃简单的早饭,一人一个馒头,加一盘自家院里采摘的凉拌黄瓜,没有汤粥。 ‘喵’的一声猫叫。 一只戴‘白手套’的棕色狸花踱进屋内,胖胖的身子,亲昵地绕在老人腿边打转。 瘦小却精神的老人微笑着掰了一块馒头放下去,狸花也不挑食,扑上来就开始吃。 甘欣探手过去。 明明背对她的狸花却好像能感受到,叼着馒头躲开,换到了老人另一边脚下。 甘欣收回手,嘟囔道:“势利鬼。” 甘奶奶看向孙女:“小狸都知道你命薄,不喜欢你。” 又来了! 甘欣咬了一口馒头,边吃边反驳:“奶奶你的命也一般。” 历经世事的老人被孙女这么顶回,也不生气,笑着说道:“小狸有灵性,还知道人好赖哩,你啊,想摸它时就图个新鲜,打心里却不喜欢。” 甘欣:“……” 甘奶奶细嚼慢咽着,听到脚边又有叫声,再掰了一块送下去,看向一旁孙女,忽然道:“啥时候带回来给奶奶看看?” “不带,”甘欣立刻拒绝:“怕你把人吓到。” “你啊,这些日子心神都附到一个人身上了,”甘奶奶道:“带回来,奶奶就看一眼,若是附对了,我就是立刻闭眼也能放心。” “附什么附啊,说的我好像女鬼一样,奶奶你还是给那些小孩子看吧。”甘欣再次摇头,还补了句:“封建迷信。” 甘奶奶叹了下:“犟娃子。” 吃了饭,言语上不怎么和气的祖孙两个却是默契地一起收拾碗筷,弄停当后,甘欣来到自己西屋,再次换上那件红白格子长裙,把昨夜誊抄好的又一份小说稿子装进蓝色帆布挎包,掀帘出门。 甘奶奶正在整理院子西边的菜圃,脚边依旧绕着那只狸花。 见孙女推了车子要出门,抬头问道:“晌午还不回来?” “嗯。” “路上慢点骑,这东西才两个轮子,看着就不稳当。” “我知道了。” 离开家,这次不是去桑河医院,也不是西边的工业路,而是向南的某个少年家中。 今天已经是7月21日。 星期五。 苏杭出院已经快一周,因为医生交代头上最好不要受风,这些日子就没出门,都是甘欣和张溢主动过来。 骑车到棉纺路,拐入巷子,偶尔和这边已经越发脸熟的街坊点头招呼着,才进到苏杭家所在胡同,甘欣就见一身白裙的洪绫从家里出来,明显也要往西边去。 都不想招呼,还是相互点了下头,各走各的。 苏杭父母今天都没出门。 两个姑娘和苏全民夫妇招呼过,一起上楼。 张溢早上五点钟就被爹妈赶过来和苏杭一起晨读,已经吃过早饭,两女进门时,正在听苏杭解答一些难题。 苏杭房间,窗下多了一张宽60厘米长度足有两米的简易长桌,东边靠墙还添了一个五层的书架。 这是张溢父亲张红声帮忙弄的。 屋里最初只有一张书桌,发现儿子与苏杭一起学习不太方便,张红声就从机械厂找来了一堆铁管,焊出长桌和书架的架子,刷上红漆,搭了从木材厂一共花20块淘来的板面,就算搞定。 看着简陋,却很坚固。 苏杭也不嫌弃。 两女进门,说过几句,甘欣娴熟地走向苏杭床头的那张书桌,掏出包里的稿子,坐下后开始浏览。 先帮着他再检查一遍。 屋子里添了两张椅子,却不够四个人,洪绫也不打扰两个男孩学习,小小旁听片刻,也走向床边,坐下,似乎觉得坐着不舒服,又歪倒下来,侧身躺在明显有着少年气息的床上,还轻轻嗯了一声。 挺舒服的样子。 听到一旁传来的声音,甘欣握着圆珠笔的手紧了紧,很想戳过去。 忍住了。 三人都已经完成了暑假作业,不过,因为苏杭住院一周,张溢积累了不少问题,近些日子,每天都要花一些时间听苏杭答疑解惑,然后再开始预习高二的课程。 这么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张溢今天的答疑结束,主动起身:“那我回去了,不在这里打扰你。” 如果只是甘欣,还没什么,洪绫每天也这样凑过来,张溢就觉得很不自在。 某个姑娘实在太漂亮。 苏杭知道张溢的心态,也不勉强,想着再宅一些日子,等下月,就能出门了。 还是图书馆的氛围更好。 张溢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拎着包起身,出门前又问道:“明天周六,你怎么安排啊?” 按照最初的规划,周末休息。 苏杭指了指自己脑门:“出不去啊。” “那我就不过来了,”张溢瞄了眼竟然就那么躺到好兄弟床上的洪绫,说道:“我想去河西市场看看,买一双鞋。” 河西市场,全称‘河元城西集贸市场’。 地点在桑河北岸老城区的西边。 非常热闹的一片区域,聚集了衣服、鞋子、箱包、布料等等各种摊位店铺,还有一条小吃街,不仅河元市民,周围乡镇百姓来到城里,基本也是必逛的一个区域。 张溢一说,苏杭都有些心动。 可惜还是要待在家里。 送走张溢,苏杭走到床边,拿起桌上一本习题册在已经眯起眼睛的洪绫身上拍了下:“鞋都不脱。” 洪绫哼哼两声,蹬掉了凉鞋,收起本来搭在床沿的一双小足,还转过了身去。 似乎打算就这样睡一觉。 苏杭无奈。 这女子之前陪自己在桑河医院待了整整一周,等他出院,却没有回归正常,还是这样每天凑过来。 赖上自己一样。 本就备受邻里关注的一个大美人,如此做派,可以想见周围人的反应。 已经有老人当着苏杭的面和他爸妈开玩笑:“干脆让你家小杭把洪绫娶了算了,反正才大五岁。” 父母也只能玩笑回应。 某个女子当时也在场,脸都没红,之后还是我行我素。 而且,因为那一次撞墙的激烈反应,就算是洪绫的父母,也都不敢再多说女儿,其他人更是可以想像。 唯一敢说的一个,没再回来。 洪绫哥哥洪烽在事情发生后第三天回到家,大致弄清事情原委,安抚过父母,还来医院探望了苏杭,然后就去寻找赵雪。 毕竟是孩子的母亲。 可惜破镜难圆。 人是找到了,却是要办离婚才出现。 到底离了婚。 洪烽前两天离家重返工作岗位,短短一周时间,本就瘦高的一个人,更瘦了一圈,像个骨头架子。 大家也只能叹息。 苏杭却知道,相比曾经,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 除了…… 某个女子的心态,实在让苏杭有些琢磨不透。 没再理会洪绫,苏杭和甘欣来到窗边长桌并肩坐下,简单聊过几句稿子,他便开始最后一次修改,稍后是正式用于投稿的誊抄。 甘欣则转向预习一册高二的数学课本。 说起来,在桑河医院的一周,连续收到两份‘用稿通知’之后,就在昨天,第三份‘用稿通知’也不出所料地到来。 这次是苏杭在医院完成的那篇《花季如此这般》。 当初寄出的第四篇。 另外的第三篇,而且还是苏杭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少年刘维之烦恼》,没有回应。 苏杭也没有失望。 投四中三,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而且,关于《少年刘维之烦恼》,就算这次不中,之后再投其他就是。甚至,就算几次投稿都不中,将来也不是没有去处。 先后的三份用稿通知,已经让苏杭有了相当的信心。 关于‘出名要趁早’计划。 到时候,要出合集,把《少年刘维之烦恼》塞进去就是。 另一方面。 收到第三份‘用稿通知’,苏杭特意和父母谈了谈。 要低调了。 一次两次的,大家跟着高兴。 太多了,难免惹人嫉妒。 因此,再有这种事情,就算不去刻意地遮掩,也最好不要再像之前那样,到处宣扬。 父母都觉得有道理,答应了下来。 今天就很平静。 这么忙碌着,又一篇稿件刚刚誊抄了一半,本以为这一天就将如此,临近中午,楼下忽然热闹起来。 老家来人了。 虽然隔了几十里,常林那边还是听到消息,一起过来探望。 苏杭听到动静下楼,就见爷爷奶奶、还有二叔苏全军、大姑苏绣青和二姑苏绣红等人都赶了过来。 爷爷苏南功一共五个孩子,三男两女,其中作为老大的苏杭父亲苏全民和三叔苏全国顺利走出了中岳山脚的那个小村,三叔在隔壁固理市,却也只是个普通的国营饲料厂职工,曾经几年后同样下岗。 另外三人留在了农村。 这次是二叔苏全军开了拖拉机进城,一共只来了七个大人,没带孩子,却是又捎了两袋麦子和一堆菜蔬过来。 无论苏全民夫妇还是苏杭都能感受到亲人们蕴含其中的关切心思,颇为感动。 不过,家里却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拮据。 只是苏杭之前的300块奖学金,其实就已经相当于不少人一月的工资。 何况还有接下来的稿费。 尽力操持着招待大家的同时,不忘说起化肥厂的复工在即,以及,重点的,当然是前段时间苏杭年级第一的考试成绩,还有投稿被录用的事情。 大家听完,惊讶之余,也是高兴。 特别还看到苏杭身边竟然有两个大姑娘,爷爷更是直夸苏杭有本事。 热闹的午饭过后,二叔还让苏杭拿来自己的小说给大家看,苏杭也不腼腆,挑了一篇《花季如此这般》,当众念给大家。 如此到下午两点钟。 回去还有几十里的路程,到底不能多待。 拖拉机停在棉纺路上,一大家人站在路边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看着众人上了拖拉机后面的大斗车厢,还有父亲坚持搬上车的三箱白酒。 午前特意买来。 河元本市的桑河酒,价格不贵,质量却不错,这几个月很多人都在夸。因为爷爷日常爱喝几口,却又不舍得买,几个儿女都会想着。 目送拖拉机‘突突突’地驶向工业路,一直到转弯不见,大家才返回巷子。 爸妈走在前面。 苏杭跟在父母身后,一左一右是今天很给他长了脸的洪绫和甘欣。 说着话:“老家那边的风景非常好,现在这时节,山里还很凉快,我从小就想,如果能在山谷里的溪流边建一栋房子,夏天过去避暑,冬天还能看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意境啊,该是多好。” 这算前世一直念念不忘的一个想法,可惜到底没能实现。 曾经颠沛多年后回乡,老家那边,虽然没被划成景区,却也不再是随便什么谁都能进去盖房子的年代。 甘欣走在苏杭身边,幻想着男孩描述的情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没见过山山水水,对此也很期待。 洪绫则是懒懒的模样。 殷勤地帮着忙了一个中午,很想回去睡觉。 苏全民走在前面,听儿子叙说,想要扭头开口,到底没有扫兴。 只是笑笑。 溪流边建房…… 傻小子,你怕是不知道夏天一旦下了暴雨,山里的洪水有多凶。 不过。 嗯。 只要挑对了地方,别在溪边,肯定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也有些期待。 儿子这么出色,将来,或许能实现今天所说这些呢。 苏全民离乡多年,不知多少次,也是梦回故里。 这么说着话,回到家,刚到院中,天空就传来‘嗡嗡嗡’的响动,类似摩托车的发动机声音。 大家一起抬头看去。 声音由远及近,很快出现在视野内。 那是一张黄色的动力伞,宽阔的伞面上四个醒目的黑色大字: 桑河酒业。 另外还有八个稍小一些却同样清晰的红色字体:供销楼前,免费品尝。 眼看那张足有十米宽幅的动力伞缓缓从天空飘过,父母和身边两个姑娘都是一脸惊奇,苏杭却没太意外。 动力伞广告。 这年代很多地方都在使用的一种营销手段。 不过,想想上面的内容,结合曾经跑销售因此钻研过的一些营销门道,苏杭却微微摇头。 用动力伞营销白酒,即使加上‘免费品尝’的噱头,效果也不会太好。 白酒广告,想要起到效果,需要的是一种旷日持久。 而且,最好是近距离的旷日持久。 典型的,就是曾经最近几年的连续几个央视白酒‘标王’案例,每天的最黄金时段,贴脸输出,因而造就出商业奇迹。 至于动力伞广告。 更适合对短期事件进行营销,比如,商场开业。 这么下意识转着脑子,大家一直等动力伞飞出视野,点评几句,苏杭才转去楼上。 两个姑娘依旧跟着。 进到屋内,见洪绫再次扑到了自己床上,想着这姑娘整天这样也不是个事儿,恰好联系之前看到的动力伞广告,苏杭脑海里飘过一个念头。 然而,却是一闪而逝。 暂时没能抓住,苏杭也不纠结,上午因为亲人到访,一篇稿子还没誊完,必须加快速度,傍晚之前把稿子投出去。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回档之1995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档之1995》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档之1995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档之1995》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