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开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第七百九十八章,开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下面,让我们来测试一下这台计算机的运行效果。”姜言说着,开始动手在电脑的面前开始输入一些运算命令。 随着姜言按上了确定键之后,只见计算机屏幕上数列复杂的数字和符号快速滚动,计算机开开始进行。极复杂的科学运算很快电脑上轻松完成。 接着运算的结果就被打印了出来。 “我看看,我看看。”郑教授赶紧接过来打印运算结果的纸张看了起来。 “这,这。”郑教授看着打印出来的结果,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 “怎么了老郑,难道是计算错误了吗?”看到自己的老友不吭声,李教授赶紧开口问。 “不是,不是,正确,正确,完全的正确,就是这计算的速度太快了。” “就这些数据,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那是没日没夜的算了足足一个星期,这才过多长时间,十分钟,只有十分钟。” 郑教授说这句话的时候,开始呜咽了起来。 作为一个数学科学院的人来说,没有人知道这里面的辛酸,虽然说国家已经成立了接近十年,姜言有折腾出来了不少的好东西用来出口创汇,不过相对于诺大的国家来说这些依旧还是杯水车薪,他们又有一些东西还要去外国引入。 没有像毛熊和鹰酱那样财大气粗的进行多次实验用来换取数据,咱们的科学家只能在稿纸上反复的计算,确保理论的万无一失,这样才能开始制造相应的试验品,要知道,这些东西,计算的难度有多大。 按照后世于教授的话来说,他们计算的纸张可以铺满整个隔壁,虽然看着励致不过还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辛酸,有了计算机的加入,很多的科学家就能从繁杂的计算脱身,投入更大的精力研究更多的东西,这让郑教授不能不激动。 “啊?!这……这……这,那这样算下来它的运算速度比我们现有的计算机快了十几倍!”李教授抓住了郑教授话里面的词语,推算了一下之后,直接瞪大了眼睛。 “内存容量也增大了好几倍,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姜言在旁边淡淡的开口道。 说完之后,姜言在计算机的右侧按了一下,一个软盘就出现在姜言的手里面。 软盘是计算机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的读写是通过软盘驱动器完成的。软盘驱动器设计能接收可移动式软盘,目前常用的就是容量为1.44MB的3.5英寸软盘。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作为一种可移贮存方法,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 “这個是软盘,在计算机上可以读取,它的容量有1.44MB可以储存差不多十万个汉字,可以移动。” “太精巧了,这东西竟然可以存储这么多的字,这携带也方便。”郑教授接过来软盘反复的看。 对于这东西,姜言不太感冒,不过现在的技术也只能弄出来这软盘出来,不过看到两个教授如此的推崇,姜言不以为然的撇撇嘴,在自己的那个时代,这东西早已经淘汰了数十年,后世一个普通的移动硬盘就有5个G的存储,这才哪里到哪里。 “按照今天的计算速度,我可以毫不保留的开口,咱们这台计算机的性能恐怕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刘教授把软盘放在姜言的手里面开口道。 听到作为权威的刘教授这话,众人那是相当的震惊,不过姜言还是微微一笑看着刘教授郑重的点头。 不过他心想,要是让他们知道,这台计算机还有一个配套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运算效率会更加惊人,不知道他们会有何反应。可惜,那套系统代码暂时不能展示。 在场的人选还不够可靠,那样高端的技术暴露出去,难免有泄密的风险。姜言决定,等系统开发完毕、可靠人选到位之时,再逐步展示给大家,相信那时的震撼会更甚。 现在,先让大家慢慢适应和接受第三代计算机这个概念吧。 不过对于这编程来说姜言还会继续研发,他要研发出一套汉语编程,自己后世虽然不是专业的计算编程的人,不过操控数控机床的时候,那些简单的编程自己也必须会一些,要不然无法操控。 想到后世那几个流行的编程语言,姜言的心里就忍不住骂娘,后世的编程几乎所有的都是用英语编程,市面上的汉语编程几乎很少,这英语又不是汉语字体可以随意组合就能够形成新的文字,他们的文字基本上都是先发明出来的东西,在内部还有计算机语言这个说法,后世的姜言为了学会这计算机编程,只能硬着头皮学英语,那一段时间,真的是昏天黑地,说多了都是泪啊! 谁叫人家首先发明的计算机,首先发明了编程语言,没有办法,算算时间,这第三代计算机应国外才发明了不久,自己要是首先把这计算机编程给弄出来,他们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要知道,这汉语可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这要是用来做计算机编程语言,估计能弄得那些外国人欲仙欲死,想到这里,姜言就是一脸的兴奋。 自己吃过的苦也让这一帮外国佬享受一下。 那么自己要是再弄出来一个汉语键盘就更好了,这一加一可不单纯的大于二。 这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发明时间为1981年,现在才67年,自己还有十年多的时间,当下姜言就决定把个人计算机作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收回心神姜言看着成功启动的计算机,内心充满喜悦和满足。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过,这也就代表着开始。 计算机成功之后,不少大佬都来到姜言他们研究所参观学习甚至协商,根据姜言的推算这样的计算机生产一台出来估计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经过会议决定,他们要把这计算机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大西北那边。那里情况紧急,计算工作量大,正需要一台快速精准的计算机。 不过现在这一台计算机上面的系统明显不合用,还要自己设计一个出来,所以会议结束之后, 姜言姜言立刻开始加班加点的设计一套简化的计算系统,这套系统只保留必要的运算功能,舍弃其他不需要的功能,在他日以继夜地工作,一个星期后,一个精简高效的计算专用系统终于设计完成。 这天,姜言找到一机部大领导, “大领导,大西北那边急需一台计算机,你安排一下,把这个计算机送过去。还有这个操作说明,也一起送过去。”姜言将自己编写的操作手册递给大领导。 “交给我吧,放心,我一定抓紧时间秘密送到大西北,并派人手把操作方法都讲清楚。”大领导表情坚定地说。 出了大领导的办公室之后,姜言轻轻舒了口气。相信有这台计算机帮助,大西北的科研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不过接下来需要给能够上天入地的两个单位生产新的电脑。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