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第88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而在对苏凉有所防备之后,杨凯也并不觉得自己就真的能够轻松地拦下这个头脑灵活又同时有着灵活的滑行能力的少年。 苏凉注意到了前方杨凯对自己的防备,但是他并不在意——像是杨凯这样对他有所防备的选手简直太正常不过了,在全国联赛阶段或是世界杯预赛阶段那种对手几乎不对他设防的情况,在他的职业生涯只可能是极少数,随着他的实力逐渐被认同,像是这种在赛场上随时被防备,可供他超越的机会越来越少的情况,是势必无法避免的。 解说席上,廖雨薇看着赛场上选手们相互之间的观察试探,冷静道:“目前看来,赛场上的选手们绝大多数还是滑得比较冷静克制的。” 至于‘绝大多数’以外的那一位就不用说了。 目前赛场上的比赛进行到了第五圈,刘宇恒仍旧保持着绝对的领先位置,在最前方领滑中。 但是谁都知道,他的这个领滑只会是‘暂时’,现在的赛场正在等候一个‘破局者’的出现,来打破这片平静。 真正的破局者会是谁? 很快这个答案就已经揭晓! 是本场比赛之中唯一的一个被判进半决赛的选手——他因为所处的道次太不理想,再加上这一场半决赛的参赛人数共有8人,在开赛时的混乱阶段,就算是想要超越到前方也很困难,于是他选择了坠在最后的位置跟滑。 而他的跟滑不可能保持到最后,以他的能力和这一场比赛对手的情况,如果他不选择在较早的时机开始争夺前方的位次,那么等待他的只有失败。 所以他的选择,只有一个——拼了! 于是在进入第五圈开始,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拉到外道开始超越! 而他拉到外道的这一举动,当即打破了赛场上的平静,身处在后方最后三位的选手同时都摆到了外道上,前方苏凉身后的石文辉在这时也动了起来,于是一时之间,这组比赛当前的第四名、第六七八名选手都同时挤到了外道上,导致外道上出现了罕见的大拥挤。 在这样拥挤的情况下,选手们想要超越当然是千难万难。 特别是第四位的石文辉——他拉到外道之后尝试向前加刀超越,但是他前方的苏凉也在这时适时调整了自己的滑行路线。 那种仿佛被一个脑袋背后长眼睛的怪物盯着的感觉,让石文辉一阵无力,完全找不到向前超越的机会。 而石文辉找不到超越的机会,他和苏凉两人的路线又同时封堵住了后方那三位‘大堵车’选手的超越路线。 以至于石文辉看起来简直像是在苏凉的操控下在为他护滑一样,苏凉仅仅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就进行了一场完美的‘操盘’,让他身后的5名对手无能为力,只能放弃了这一场刚刚掀起了微澜的‘争夺战’。 “真的太精彩了!”林方正在快速解读完赛场上苏凉的‘操盘’之后,没忍住先赞叹了一句。 赛场上的选手人数众多,这原本应该是一场难度较大的比赛,就像是上一场的半决赛,同样有8名选手参赛,于是从大约第四圈开始,就不断地有选手在交替位置,选手们之间的超越一度让人目不暇接。 这样的比赛让人看得十分痛快,但是对于选手本身来说,不断的尝试超越、拉外道大圈、加刀提速,这都是急剧消耗选手体能的行为。 如果有可能,哪个选手不想轻轻松松的滑行到最后呢? 而眼前的赛场上,苏凉似乎就做到了这一点——每当后方选手有任何动静时,他似乎都能够适时拉到外道控制后方选手的路线,让后方的选手难以超越。 倒不是说苏凉真的就后脑勺上长了眼睛,而是他清楚的知道,比赛的过程中有哪些阶段是最适合超越的——他能够做判断,他的对手同样能够做判断。 虽然说不是所有选手都有像他一样超凡的滑商,但是大家的普遍智商都是合格的,又没有几个人是真的傻,当然是会选择在比如直道上或是入弯出弯这些关键阶段来进行超越了。 但是入弯阶段他锁内道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除非对手直接在入弯时敢不降速甚至加刀超越,否则就必然会被他挡在身后。 而出弯阶段他的习惯也是会收稳内线。 谨慎滑行,不错过任何机会,也不被任何人抓住机会——这是他一惯的信条。 在他这样稳定的操盘下,对手想要超越,就只能是耗费体能从更外道拉大圈,凭借绝对速度向前冲刺。 但如果对手拉大圈,他也并不介意从内道加刀提速。 总体来说,一旦苏凉选择控制,对于他的对手来说,这就会是一场让人非常难受的比赛。 眼前的这一场就是。 可在前面10圈,难受的只是他身后的对手,当比赛进行到第11圈时,就已经进入到了最后三圈的范畴。 最前方的刘宇恒在今天的前十圈比赛中,几乎是在以速度滑冰的状态在滑行的,没有人对他发起冲击超越,他身后的混乱战局又都已经被苏凉阻挡。 他所做的就只是单纯的滑行——哪怕从第八圈开始他的体能逐渐不支,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今天的状态很不错,自己锁内道控线的能力很不错,让后方的杨凯和苏凉没有找到任何超越他的机会。 这真是一个美妙的错觉和误会。 而这个错觉和误会在进入到第11圈之后,终于逐渐消失。 比赛进入到底11圈,刘宇恒的体能消耗已经过于巨大,这让他的圈速一降再降。 一开始杨凯还在耐心等待,在刘宇恒的滑行速度已经太慢了之后,杨凯也不打算等待了——超越。 如果他这时候不超越,那么后方的对手也该忍不住超越了。 毕竟比赛进行到最后阶段,单圈圈速去到了9秒5开外,这种速度不超还等什么速度再超? 于是,就在刘宇恒仍旧认为自己哪怕滑行速度下降但对后方的控制还很好的情况下,杨凯二话不说地摆到了外道,然后只是一个提速就直接超越到了刘宇恒的前方。 苏凉原本打算再等等,但是杨凯已经跑了,如果按照刘宇恒的速度继续等下去,那么这场比赛的胜负就没有悬念了。 于是他趁着刘宇恒过弯时的一个失误,也不拉外道,直接从内道就超过了前方的刘宇恒,将刘宇恒留给了后方的其他选手。 紧接着,石文辉也顺利超过了刘宇恒,然后是石文辉身后的选手…… 原本处于第一位的刘宇恒,只在这短短的一圈之内,突然之间就被甩到了第六位上——等他反应过来之后,他的体能也早已经没有办法支撑他继续超前超越了。 而刘宇恒身后的两个对手也是因为在之前的比赛中连续尝试超越失败,体能几乎耗尽,不得不对这一场比赛选择了放弃。 刘宇恒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就在不到十秒的时间里从第一位变成了‘失败阵营’中的一员。 赛场外,教练指挥席上,来自黑省的教练此时还没放弃刘宇恒,他在大声喊着让刘宇恒不要放弃,向前冲——哪怕注定要输了,你好歹拿个不错的成绩和名次回来啊!! 可是刘宇恒现在虽然听到了教练的声音,他的体能却也已经不允许他继续保持高强度的滑行和超越了。 就在刘宇恒状态失守的同时,赛场上的比赛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对抗时刻。 现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杨凯、苏凉与石文辉三人。 杨凯当前其实也已经很疲惫了,但是这种疲惫与刘宇恒比起来那又轻松得多,毕竟他全程跟滑,前有刘宇恒领滑,后有苏凉在控线,实际上他也是这场比赛之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他知道,自己只要能够稳稳地守住最后一圈半,不要被苏凉超越,那他就稳拿第一了。 但是绝对谨慎的控线就代表着他入弯和出弯的速度不会太快,而他也是在自己入弯的同时,感受到了来自右侧的一个身影。 ——是苏凉! 在他入弯减速锁内道的同时,苏凉选择了在外道进攻,并且他在外道超越时完全没有任何准备减速的意思! “这个弯道!苏凉是全速在滑行!” 解说席上,廖雨薇的声音里也透露出了惊讶。 虽然苏凉的弯道能力已经毋庸置疑,但是他们还是很少看到苏凉在弯道阶段不锁内道而是从外道上对对手进行超越! “苏凉对于这一场半决赛的胜利显然抱着巨大的决心!” 林方正对于苏凉的选择也十分惊叹,在看到苏凉的高速过弯后,他的心里也默默道——这一场半决赛最终的胜利者,没有悬念了。 正如林方正所想,苏凉的这一次超越直接将杨凯的优势碾压殆尽,然后他在最后的一圈之中稳稳地守住了自己的位置。 当苏凉的冰刀刀尖越过终点线的那一刻,现场也爆发出如雷的掌声与欢呼声—— 解说席上,廖雨薇也激动地大声宣布:“这一组男子1500米半决赛中获得第一的选手是——” “苏凉!” 第75章 在亲眼看着苏凉在过弯时以不降速的完全速度超越自己时,杨凯的心中对于这场比赛的胜负也已经有了同样的猜测,不过杨凯在最后的时刻仍旧没有放弃,全力在向着前方尝试追逐,在最后的直道冲刺时,也竭尽全力地将刀尖尽可能地伸向终点线。 只可惜,最后的胜利者仍旧是苏凉。 在确定苏凉比自己先一步过线后,杨凯朝着苏凉所在的方向竖起了拇指——厉害! 这种赞美无关乎年龄,只关乎实力。 他在全国联赛时没有和苏凉正面交手过,这一次的正面交手,他算是败得心服口服。 其实国内的各个省队中,如杨凯这样的选手还不少,他们实力基础不错,但是国家队的入队考核名额有限,所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还是有一部分实力较为出众的老将从始至终都没能进入国家队。 这些选手从来不认为自己真的就比国家队队员的实力差,心里想的都是‘只要有机会,就能把国家队的对手拉下马’。 杨凯就是这样一个已经到了老将的年纪但是仍旧不服输的选手。 早前听说苏凉进入国家队的经历,杨凯也曾经觉得国家队选人进队太随意了,直到后来知道了苏凉的一些成绩,杨凯对于苏凉的看法才逐渐平和下来。 如今又在赛场上亲自和苏凉对决过,那种曾经有些看不惯的想法已经被杨凯抛到了脑后。 心服口服,确实是心服口服——他刚刚比赛过程中没有太关注身后的对手,可是他也不是刘宇恒那种脑子,他在察觉到后方始终没能够形成对领先选手的有力冲击时,就已经猜到,一定是有人在他的后方对于那些对手形成了强有力的控制。 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在今天的滑行过程中这样的轻松而没有压力。 当然,这份‘轻松’在最后也付出了他所应该付出的‘酬劳’。 杨凯赞叹地看着苏凉,心里已经完全收回了过去对于苏凉进入国家队的轻松程度的怀疑——如果这样的选手都没能进入国家队,他才要对国家队的选材标准感到质疑。 苏凉也接收到了来自杨凯的称赞,他也认真地对杨凯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很有实力的老将,在能力稳定发挥的情况下,不比叶开承凌俊勇来得差。 他曾经听他爹念叨过无数次——一个项目想要彻底地发展起来,首先当然需要项目之中能够出现一个绝顶的天才,天才的光辉是普通运动员所无可比拟的,天才强大的实力和个人魅力将会吸引无数人对于这个项目的追求与向往。 但是一个项目也不可能只有天才,还需要有无数的普通选手和一些不那么耀眼的天才存在。 他们会是这个项目的基础,也是不可动摇的基石。 这些普通的选手或许终其一生也很难站到太高的赛场上,但是正是有着他们一代代的传承,他们会成为一个又一个的火种,退役之后,在体校、在基层队伍,一点点的散发出他们的萤火之光,挖掘、教导新的天才选手,共同推进着这个项目走向更高的水准。 对于苏凉,蒋一波最郑重的教导就是:认真对待、尊重你的每一个对手。 “谢谢。” 苏凉认真地对杨凯点头致谢。 杨凯也愣了一下,然后又更真诚地笑了起来。 他接触过不少‘少年天才’,有的天赋未必如何高,但是脾气眼光已经是一等一的高,对待他们这些老将,只认为他们是‘没有能力已经到了职业生涯末期的家伙’,觉得自己迟到会超过他们这些老将。 于是从态度上多少都会带出一些让杨凯看不顺眼的地方。 难得让他看的比较顺眼的,大约也就是孙睿翔那几个小家伙了——不过二翔那个家伙,说真的大约是完全没有这种意识,纯粹就是二,林永胜和周奇奇也都是好孩子,把他当做前辈看待。 但是眼前的苏凉,就是非常认真地将他当做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对手——不是什么前辈什么老将,就是纯粹的对手和对手之间的尊重。 感受到苏凉的这种态度,杨凯笑了起来,举手示意苏凉要个他击个掌。 解说席上,林方正和廖雨薇看到冰面上正在击掌的杨凯和苏凉后,也都笑了起来。 “看来杨凯是非常欣赏苏凉了,这场比赛,他们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惜英雄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