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干菜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徐婉宁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干菜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翠芬张开手,从林母怀里将耕鸣接了过来。 望着儿子酣睡的模样,翠芬红着眼眶说道:“耕鸣,你先跟林奶奶和哥哥姐姐们再玩儿几天,等你们回京市了,爸爸妈妈再接你回家。” 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耕鸣睁开朦胧的睡眼,用两根藕节似的胳膊环住翠芬的脖子,用小奶音奶声奶气地说道:“爸爸妈妈一路顺风,耕鸣会乖乖听话,不给林奶奶和婉宁阿姨添麻烦。” 翠芬用连接贴了贴耕鸣的额头,拿着行李,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孙厂长的车就在小路口等着,拉着翠芬和耕鸣直奔火车站。 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初五。 这一日,是林家祭拜先祖的日子。 “阿宁,你今年情况特殊,就不要上山了,我和林安荃荃带着孩子们去祭拜就行了。” “妈,我不去会不会不合适啊?” “有啥不合适的?祭拜先祖再重要,那也没有活着的人重要。再说了,又不是只祭拜这一年,明年后年你再去就是了。听妈的话,别犟。” 怀着身孕不能祭拜先祖,是华国约定俗成的规矩。 有些人认为孕妇会冲撞了先祖,再坏了自家的风水。 但林母则担心,去祭拜的过程中,会对徐婉宁不好。 这份爱,是发自内心的,徐婉宁不能不接受。 趁着林母带着林安林荃去后山祭拜的间隙,徐婉宁将几个哥哥召集过来,“我等会儿要去村子里跟乡亲们收一点干豆角干土豆夹之类的,你们跟我一起吧,要不然东西太多我一个人拿不住。” “跟你一起没问题,但是阿宁,你要那些东西做什么?” “当然是吃了!虽然这段时间猪肉炖粉条和熬菜你们已经吃腻了,但有一说一,干豆角和干土豆夹这些晒干的菜,煮在火锅里才是一绝。到时候就分成两份儿,往酒楼送一份,剩下的给咱们二号店留下,也算是铜锅涮的一个特色。” 徐婉宁还是直接找上了大队长,让大队长帮她传话。 “你要干豆角?这玩意儿我家多的是,回头我让你婶子给你装两口袋,你拿去吃就是了。” 徐婉宁谢过大队长的好意后,解释道:“大队长,我在京市开了一个酒楼这事儿您知道的,京市人每吃过咱们黑省的干菜,所以我想多买一些带去京市,一来能丰富我酒楼的菜单,二来,也是让咱们黑省的一个特色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黑省。” 闻言,大队长忙道:“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用喇叭喊一句,让有干菜的人都拿着自家的干菜来大队部集合。对了婉宁,你要哪种干菜?” “一共有多少种干菜?” “最常见的就是干豆角和干土豆夹,除此之外,还有茄子干,萝卜干,笋干,梅菜干,黄瓜干,红薯干,雪里红干,干香菇,这些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连梅菜干都有?” 梅菜扣肉的食材这不就来了吗? 虽然她也会做梅菜干,但实在太耗费精力了,所以一直没做过。 但既然乡亲们有现成的,她多收一点,回去教大厨们做梅菜扣肉,又是酒楼的一大特色。 “这样吧,梅菜干和雪里红干相对比较难做一点,我就按照一毛钱两斤的价格来收,其次就是干香菇,笋干和茄子干,一毛钱三斤,至于干豆角,干土豆夹,萝卜干和黄瓜干,红薯干,这些就以一毛钱五斤的价格来收。大队长,您觉得这个定价怎么样?” 怎么样? 当然是太好了! 香菇后山就能摘到,再不济,自己也能种,但因为香菇能吃出肉的味道,又容易佘水分,所以价格肯定是要比黄瓜这一类的要高一些。 而红薯干这些的,只要人不是懒汉,光是自家自留地里长出来的,就足够一家老小顿顿吃还有的剩,也就是费些工夫而已,卖给徐婉宁却能挣到钱,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儿。 所以,大队长通过喇叭将这个消息传给村民们后,不大会儿工夫,就相继有人提着大麻袋到了大队部门口。 “你后边排队去,我先来的!” “明明就是我先来的,你没瞧见我的口袋都摆在你前面吗?插队的明明是你!” “哎你打算卖什么啊?” “当然是梅菜干,雪里红和干香菇了,就属这三样最值钱!” 徐婉宁看着闹哄哄的人群,只觉得脑仁儿疼。 大队长见状,呵斥道:“都给我安静点儿!谁再叽叽喳喳的,就把自家东西都拿回去,一根都不收!” 到底钱的威力大,大队长吼了一嗓子后,最场面顿时安静下来了。 徐婉宁让几个哥哥和嫂子站成一排。 每个人手里都还拿着一个木板,上面用铅笔写着一个干菜的名字。 “瞧见他们手里拿着的木板没?要卖啥,就在前面排队。” “这写的啥啊?我一个字儿都看不懂。” “这个木板上写了四个字,应该是雪里红干吧?但是我家偏偏没有雪里红干,哎,真是可惜!” 徐婉宁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村里大多数人都不认字儿,她还是有些想当然了。 “你们听我的指令排队!” 大队长站出来,率先指着坐在凳子上的徐婉宁,“婉宁这儿收的是梅菜干,要卖梅菜干的到这儿来排队。这边依次是雪里红干,干香菇……” 有了大队长指路,队伍逐渐分开了。 但也有人遇到了点小麻烦。 “大队长,我拿了好几种干菜,我应该怎么排队啊?” “你人可以不排,让你的麻袋排就是了!麻袋里装的啥,就排在那个队伍里!” “大队长,婉宁收多少斤干菜啊?干豆角的队伍排这么长,会不会到我们这儿,就不收了?” 徐婉宁回答道:“不会,有多少我收多少。你们家里如果还有干菜的话,可以把麻袋放在这儿排队,赶紧回家去拿,我全都要。 全都要这三个字,对于今天的大江村村民来说,无异于是最动听的话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徐婉宁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徐婉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徐婉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徐婉宁》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