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开工,一小部分人的觉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第四十三章开工,一小部分人的觉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朝堂上的博弈,风云变幻。 前一刻还是平定大同叛乱的大功臣,下一刻就已经进了诏狱。 很快。 锦衣卫,医官和税吏司三个衙门的人,开始了一场学习新的记账法的风潮。 而朱载坖正痛并快乐着。 印刷作坊的订单,不断地疯涨。 银子也哗啦啦地往兜里流淌。 不是没有人学着印刷票据,奈何少了一个数字编码这种技术性很高的程序,印出来的票据就没多大用处。 手工填写,耗时费力,还防伪性能不强,容易造假。 不得已之下,只能连作坊一起打包给了朱载坖接手。 “殿下,皇上想要让咱们来修建京师外城,还一两银子都不出,咱们怎么能够负担得起?” 陆绎之前赚钱有多么的高兴。 现在要花钱的时候,就有多么的痛苦。 不是他舍不得,而是根本就办不到。 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还要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除非动用国库,花费几百万两银子能有点雏形。 想要一次性全部建好,最少一千万两银子投进去才见效。 “怕什么?” 朱载坖一点都不慌。 搞建设赚钱,许多皇帝都这么做过,譬如说修建皇陵。 可以让一个不毛之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人口过万的县城。 尽管朝廷在花钱,可当地的百姓们得到了实惠。 其中的关系,没多少人深究过,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懂得房地产有多么的恐怖。 “刘敬堂你来说,本殿下手中,现在有多少现银?” “回禀殿下,一共有一百三十五万两银子。” 刘敬堂再次翻看了一下手中记录本上记录的数字。 “够了,咱们一段一段地修建,你现在就去招人,有经验的工匠银子每个月三两,经验丰富的还可以往上加,做帮手出苦力的,每个月也要银子给足,就按照现在最高的工价上涨一半。” 朱载坖不敢长得太多。 人数一旦多了起来,长得太多最后算下来他自己根本就付不起工钱。 “咱们真的要这么做?” 陆绎完全看不出盈利的地方在哪里。 若能够赚钱的话,也不会轮到他们来做了。 “废话,这么赚钱的买卖,现在不做,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做?” 朱载坖一翻白眼。 他本来还想在各个县城小打小闹的,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好事。 就是所需要的配套设施,还得继续先行建起来。 可惜的就是,他搞的那个研究大院,目前为止还没有弄出水泥这一产物。 所以还是得用土办法来建设。 “不过建设的范围还得再大一点。” 为了解决往后的人口问题,嘉靖给出来的设计方案,明显太小家子气了。 “还要再大?” 陆绎瞪大了眼睛问道。 "对,再大点,街道最起码得要五两马车并排通行,才算合适。" 很快朱载坖就下达了命令。 “重新找人设计,务必要把排水,公测也要合理的设计上,免得刚刚建成没多久,就闹得乌烟瘴气。” 花银子,谁不会? 刘敬堂心里嘀咕着,连忙用竹子削尖的笔,蘸了点墨水,在记录本上记录了记下来。 于是京城谈论的消息又变了。 刘清源头条变成了,裕王殿下扩建京师的传言。 大家都想看看这位大明现在有名的财神爷,到底会怎么去做。 第一天招人。 第二天依旧是招人。 一连五天时间,都是招人。 一度让京师都没有闲人上街,似乎每个人都有了工作,消息传出去之后,使得周围县城许多没地,也快要吃不上饭的人,都开始往京师聚集。 接下来不断地开办工坊和窑厂。 有烧砖的,也有烧石灰的。 另外一些就是木料加工和石料加工。 通惠河,属北运河水系,亦名通济河,元时为金水河,又称大通河,现在又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玉河。 是漕运业最发达的水道。 元末明初上段从白浮村神山泉至瓮山泊的一段废弃,又把城内水道改建,只剩下东城外下游一段。 为了节省人力和开工速度。 朱载坖终于祭起了水力机械。 河道离元大都土城遗址最近的位置,接连建起了十三座水利磨坊,然后跟着改造成了打铁,加工木料和加工石料的地方。 朱载坖的计划,很快就在朝堂上通过了。 不花一两银子,就能够得到一个扩展的比原来更大的外城,怎么可能没有人不同意。 “宗安兄,宗安兄!” 正在巡视河道木料加工的男子,闻言扭头看去,只见一名身穿锦衣卫服饰的汉子,提着一瓮酒就走了过来。 “沈兄,今日不执勤吗?” 沈速笑着问道。 在沈炼家中读书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被介绍给了陆绎认识。 一来二去,听说现在工地上缺少人手,就自告奋勇地前来主持工作。 水车他是见过的,但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水车加以改装,能够代替人力。 “今日休沐,特来看看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裕王殿下身边有能人啊,看看这些,若是运用在了锻造铠甲和兵器上面,咱们大明的军械费用肯定会减少一半还多。” 沈速已经不是第一次感叹了。 从小在读书之余,就练就了一手雕刻的绝活,初时没有工具,他就将一块小铁片磨得极为锋利,作为刻刀。 偶然得到一根尺把长的楠木,沈束将其做成“文具一,大匣三,小匣七,壁锁二”,又用棕竹数片做成扇子,其精致程度,连专业匠人都自叹不如。 自然而然的,对于读书人嗤之以鼻的奇技淫巧,并没有多少偏见。 正因为如此,才更能深刻地感受到,机械的力量到底有多么的巨大。 一根木头,一块巨石。 很快就能经过水力切割成自己需要的形状。 “有这么夸张?” 沈炼是不懂这些的。 让他领军打仗还可以,聊这种在他的书本上不会出现的东西,就两眼一抹黑了。 “不是夸张,走,带你看看锻造工具的额地方。” 说完沈速就带着沈炼往另一处工坊走去。 老远就能够听到叮叮铛铛的声音传来,密集的打铁声,是及时做工坊中个,最嘈杂的地方。 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有收入的地方。 每天打造出来的斧头,镰刀,菜刀,不计其数。 能够自用的,就内部消耗。 产出过多的,就放出去买卖。 价格便宜质量好,根本就不愁销路。 “沈大人,前面你可以进去,外人不行。” 刚刚走到门口,就见到守在外面的一名汉子往前一挡,拦住了两人的去路。 沈速一愣,一拍额头。 “哎呦!一时激动,忘了规矩,抱歉,抱歉!” 连连道歉,沈速一脸尴尬地再次领着沈炼往回走。 “忘了说,现如今各处水利作坊,都还是机密重地,下次申请到了可以带人进去的资格再带你去看看,” 沈炼也不以为意。 没有见过那种震撼,还没有从心里认识到这种机密的重要性。 “没事,本就是来请你喝酒的,顺便也把赵锦和徐学诗叫上。” “恐怕不行,除了开榜中进士我们可以立卡之而立之外,其他时间都得待在宿舍里面哪都不能去。” 沈速摇了摇头。 “为什么?” 沈炼好奇的问道。 “为了保密,这里只要参与了水利工坊的人,都有保密协议,咱们想要聚聚的话,也可以在食堂进行,那个地方的饭菜还是不错的。” 沈速解释了一句,反而让沈炼产生了好奇心。 “行。” 食堂。 对于吃这一块,朱载坖还是很大方了,有养豚场,除了卖肉之外,和用猪毛制作牙刷之外,也有不少不容易卖出去的地方。 于是就都拿到了食堂里,给做工的人,一点伙食上的补贴。 对于大多是一辈子都没有尝过肉味的人来说,这里就是天堂。 沈速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是工匠们吃完饭干活的时候。 “若是来早一点,这里的人多的,根本就没处坐。” 沈速介绍着食堂的环境。 “来一盘干煸肥肠,一盘爆炒豚肝,一盘爆炒腰花,再来一碟子茴香豆。” 赵锦熟练地点菜。 沈炼愣愣的听着,看着。 陌生的菜名,还有陌生的环境,让他根本就看不出这里是所谓的食堂。 说是许多酒楼,在卫生方面,都比不上。 “这几个菜,花费几何?” 愣愣的沈炼,不由地问道。 瞧着已经上桌子的菜肴,色香味俱全。 “五钱银子足够了,对于平常百姓们来说很贵,但对于那些有钱的老爷们,还是很便宜的,今日也就沈兄带了酒来此,我们还真舍不得来吃一次大餐。” 沈速说的玩笑话。 他一个月的银子,有五两。 而五钱银子的价格,也是对外的价格,他们这些一直在工地上的人,需要付出的价钱最少要减一半。 听说,二殿下已经决定,在开工之后,最先建造的就是酒楼。 “二殿下还真是为百姓们着想颇多。” 沈炼不由地叹息道。 京城中,有钱人也不少。 可能够真的对底层百姓们好的,不多见。 酒过三巡之后。 沈炼忽然醉眼朦胧的说道。 “是啊,我已经决定,这次不管是科举中了,还是不中,都会留下来跟着裕王殿下做事。 做官不就是为了天下百姓们能够过得好吗?现在我已经在做了,何必再去舍近求远。”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父亲是嘉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父亲是嘉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