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坑兄弟,玻璃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第四十七章坑兄弟,玻璃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朱载圳显然也是有点小聪明的。 见到自己二哥好奇,也不往下说,只道:“二哥若是不和我比上一场,小弟我是不会说的。” 说完还期待地看着朱载坖。 按照自己的经验,自己绝对会忍受不住别人说话说一半的,不然一天都不会开心。 即便是后来,从被人的口中知道了结果也是一样。 “不说就憋在肚子里吧,说得你二哥稀罕似的。” 朱载坖立刻就不再好奇。 正如朱载圳了解他一样,他也很了解朱载圳。 若是一个不用多久就会被别人知道的秘密,朱载圳要是不在他的面前显摆出来,连续好几天都会吃不下饭。 眼看着朱载坖真的要走。 慌了神的朱载圳却一步上前拦着道:“二哥难道真的不想知道原因?” 朱载坖一翻白眼道:“爱说不说,已经中午,走,吃饭去。” 纠结了没有多就的朱载圳,只能选择说出原因。 听罢朱载坖目瞪口呆。 “自家父皇的后宫可真热闹。” 他已经能够想到,嘉靖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不是说王贵妃的做法不对,而是手段太粗糙,任谁都能够猜到主使人是谁。 没见到,朝中的大臣们都在看好戏,没有亲自下场吗? “谁说不是,若是我以后长大了,绝对不要娶那么多的媳妇。” 朱载圳信誓旦旦地说道。 “嘿嘿!等你长大了,恐怕就不这么想了。” 朱载坖一阵坏笑,让一旁的朱寿媖大为不满。 “你又要教坏三弟了,三妹今日可也是在的,说话小心点。” 不提醒,朱载坖还真就没有想到,存在感特别低的朱禄媜。 “行,听大姐的。” 瞧见害羞的朱禄媜,怯生生地躲在众人身后,朱载坖从善如流。 反正他自己觉得还是一个肯听劝的人。 “对了,今日你们怎么会都出来了?父皇就这么放心?” 很快,朱载坖又想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上次因为把所有人带外去劳动了一次,他就被从宫里,一下踢到了宫外,再来一次的话是不是连京城都待不下去了? “就是父皇批准,我们才敢一起出来的,说是要咱们几个好好的聚一聚,感受一下兄弟之情,若不是还有两个妹妹,因为年岁太小,也是要出来看看外面的。” 朱寿媖还是很开心嘉靖的这个决定。 宫内自从少了朱载坖,就无趣得很了。 整天不是读书,就是读书。 完全没有玩耍的机会。 朱载坖心中了然。 是生怕自己的子女们,到了最后为了皇位自相残杀。 尽管皇家无亲情。 嘉靖作为父亲,还是不想看到儿女们走到这一步。 “不说了,先尝尝我府内的膳食,过后再去看看我给你们准备的礼物,本来是要过几天,一起送进宫给你们玩耍的,既然来了,走的时候就一起带上。” 裕王府的膳食,如今在京城很出名。 连皇宫的御膳房,都在学习。 而新开的聚贤楼,更能证明这一点。 可对于朱载圳他们来说,朱载坖给的礼物,才是最稀奇,最重要的。 一个魔方,就能让人爱不释手。 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接下来的几天,朱载圳他们都住在了裕王府中不想回宫了。 外面确实好玩。 吃的也是最美味的食物。 看了皮影戏,赏了耍猴的赏银。 也吃了新鲜的冰糖葫芦,听了宫内听不到的说书。 直等到太子朱载壡赶来,都知道继续留下来的时间不多了。 “我是不会死来迟了?” 进门朱载壡的第一句话,就让众人齐齐地翻了个白眼。 “你来得太早了大哥,若是迟几天,我们还可以多在外面玩耍几天,在宫里每天读书,读得脑壳疼。” 没有谁喜欢读书。 朱载圳更是如此,若不然也不会想起练武了。 对他来说,出力气都要比读书用脑子简单。 “嗯!明白了,下次我会来得更早一些。” 朱载壡龇牙咧嘴地威胁道。 瞬间就没有人敢发牢骚了。 “其实,大哥也可以在外面多待几天的,回去就说一直找不到人。” 朱载圳想了想建议道。 借口不靠谱。 可所有人都认为还不错,就连朱载堉也觉得没问题,陪着他们玩耍的朱载坖就更加不会去拆穿了。 反正入了宫,受罚的也不会是他。 京城的科举舞弊流言,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就导致了朱载坖的工坊招人的时候,不少的落榜书生们都来应聘工作。 不但可以赚点钱,养家糊口。 还可以沾点运气,来年中举。 而朱载坖的风评,就在这种情况下,渐渐地好转了起来。 一晃就是一半个月过去。 流连忘返的一群人,把京师的各个角落都逛了遍。 只等到黄锦黄公公,找上门来才罢休。 回宫的时候,准备了两辆马车,拉着不少的玩具,其中朱载坖还很贴心地暗中多装了两根藤条。 当夜,据说太子和三皇子的惨叫声,响彻云霄。 就连往后过了三日,才能够去文华殿进学。 只是偶尔听见太子和三殿下,商量着下次出宫,要怎么好好地感谢二殿下云云。 而朱载坖也恢复了往日忙碌的生活。 三月。 随着大把的银子撒出去。 外城扩建的速度再次提升,并且对占有了百姓土地,有给了巨大的赔偿,一套足够一家五口人居住的新房子。 还有一间店铺。 财神转世的传言,再一次被确定了下来。 除了赚钱厉害之外,散财也很大方。 而对于采购奶牛的计划,不得不加快速度了。 “陆绎,让你派人前去大同接洽,事情办得怎么样?” “回殿下,大同现在的兵力不足,关外的牧民们很难安全地把牛运送进来。” 朱载坖一愣。 然后脱口而出道:“大明的九边之一,大同已经成了这个鬼样子了?” 没有足够的兵力威慑外敌。 迟早要被人打进来不可。 “朝中的大臣们就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边关的问题?” “殿下,你是知道的,那些人捞钱还可以,治理地方就不行,更何况是带兵打仗。” 陆绎是亲自跑了一趟的。 见识到什么苦寒之地。 他能够出生在京师,就是他的命好。 “秦王是什么态度?” 朱载坖继续追问道。 “秦王的身体一直不好,自从到了大同就在家中休养,所有的大小事务,都是大同官员们在办理。” 朱载坖张了张嘴。 想要吐槽两句,都不知道从何处开始。 “人到用时方很少,咱们手上有没有大同那边的人手?” 朱载坖不得不放弃依靠别人的想法,还得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人手才行。 “没有,而且原来的那三位进士,也要去往地方上做官了,若不是有许多的落榜书生们给撑起了作坊,人手的缺口问题,还要更大一些。” 朱载坖头疼地在屋内转来转去。 “不过听我父亲说,朝堂上有风声传出,说是要加大和蒙古的贡市。” 想了想,陆绎也把自己听来的小道消息说了出来。 “就凭大同的那些官兵?贡市之后,守得住哪些财富?” “这个,那个,对了沈速他们下午在聚贤楼请客,想要问一下殿下,用不用赴宴?” 陆绎不敢说朝廷的坏话。 尽管那都是事实。 只能挑了一个,并不是多重要的事情,来转移朱载坖的关注。 “不用了,免得又被人说三道四,对了,有没有说,这三人要去哪个地方做官?” “沈速是留京为礼科给事中,赵锦外放为江阴知县,徐学诗进为刑部主事。” “去告诉赵锦一声,以后有机会的话,本殿下会在他的县城,花点银子?” 朱载坖思索了一下,三个进士,只有一人外放。 这里面也就徐学诗的官职高一些,是正六品。 其他两人正七品。 而在正七品当中,又数得赵锦最低。 不管如何,人家沈速也是京官。 陆绎知道朱载坖说的花点银子是什么意思。 只要看看,京师外城扩建,就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一点银子到底是多少。 正说话间,就见到许绅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平时都是很注意养生的一个人,朱载坖都没有见过许绅这么狼狈过。 “许大人,出了什么事,这么着急的?” 仔细地想了想,不管是朱载坖还是陆绎,京师依旧安静,外敌也没有打过来。 “都不是,殿下,你让人研究的那个玻璃,已经有人制作出来了。” 许绅喘息的一下,接着又道:“也不对,应该是还原出来了,而且成色要比历史上记载的好得多。” 朱载坖闻言一喜。 总算是来了一个好消息。 朱载坖一开始提出制作玻璃的时候,一度以为玻璃是后世的工业产品,谁知道刚刚提出来被许绅给认出来了。 并且找了一大堆关于玻璃制造的历史和话本。 其中最早的玻璃形成,就是一群道士们炼丹练出来的,后来之所以没有继续的研究,也不过是因为玻璃太过廉价。 到了宋朝的时候,宋人已经明白了那些玻璃器虽然漂亮,不过是砂土烧制的,并没有多值钱,也不具有神秘效用。 于是玻璃器被称为“药玉”、“假玉”,价值一落千丈,富贵人家不屑再用掉价的玻璃器来装饰自己,也就没有意愿去发展玻璃工艺。 就是现在的民间,也有人会只做玻璃,区别只在于成本的多少。 在知道朱载坖想要制作这种没用的东西时。 许绅还特意这方面的工匠,开出大价钱来继续研究。 如今随着技术的再一次进步,许绅就对玻璃的印象改观了。 透明到一定程度,真的很漂亮,而且成本也低廉得可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父亲是嘉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父亲是嘉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