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变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第六十六章变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京师。 由于扩大外城,到处都是忙碌的工人。 若是以前,这样的大工程肯定是要发派徭役的,可到了裕王殿下的手中,就成了给银子干活。 一度造成,京城周边的用人短缺。 虽然来京城讨生活的人,也因为传出去的消息,来得颇多,可在朱载坖连续开办了两个厂子,然后扩建了几个工坊之后。 人员又短缺了。 一时之间,京师仿佛成了一个可以随便捡钱的宝地。 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做事。 这一天,京城又来了一位年轻人。 年轻人头上戴着秀才的头巾,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左顾右盼。 性情显得还颇为孤傲,然而仔细去看的话,又有些郁郁寡欢。 很是矛盾。 他叫徐渭,字文清,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观桥大乘庵东(今属浙江绍兴)一个趋向衰落的大家族。 自父亲去世之后,十岁时,徐渭的生母又被苗氏逐出家门,骨肉分离,对他而言刺激颇深。徐渭十四岁时,苗夫人去世,徐渭随长兄徐淮生活。二人年龄相差三十多岁,又缺乏手足之情,相处得不甚愉快。 二十时为诸生,但屡次参加乡试,均不得中。 二十一岁的徐渭入赘绍兴富户潘氏,并随任典史的岳父潘克敬游宦阳江(今属广东),协助办理公文,对官场情况开始有所了解。不久,他又返回山阴,参加乡试,往返于浙粤两地。 后来听到一则传言。 说是只要给裕王殿下做事,就能增加中举的机会。 他决定前来试一试。 今年已经二十四岁了,他觉得自己再也经不起蹉跎。 朝中无人做官,家中财产又被豪绅无赖觊觎,若不挣扎一下,怕对不起列祖列宗,更对不起如今身体不大好的潘氏。 京师他没有来过。 只听说有多么的繁华,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外城的扩建已经可见雏形。 越是往里面走,已经修建好的房屋街道和商铺就越多。 “小二,定间客房。” 很快徐渭就找到了一处,看起来客人不是很多的客栈。 店小二还未曾开口,客人已经说出了需求。 “客官里边请,需不需要用餐?” “不用。” 徐渭熟练地在柜台交了银子,就被店小二带着往楼上走去。 “向你打听个事。” 顺手又给出了三枚铜板。 店小二立刻眉开眼笑。 “客官您请说。” 连说话的语气都恭敬了许多。 “不知锦衣卫千户沈炼,沈大人家往哪边走?” 小二笑得更开心了,他就喜欢这些向他打听沈大人家的秀才们。 通常都很大方。 即便是自己啃馒头,都得给打赏钱。 而且问的还都不是秘密。 “沿着那条街,往前一直走,有一座二进的院子,旁边的柱子上刻着‘书剑’二字,就是沈大人的家。” 熟练的回答,让徐渭颇为侧目。 “原来京城的店小二,都要读书的吗?” 感叹的话语刚落,店小二耳尖地刚好听到。 嘿嘿一笑道:“小的那懂得读书识字,都是听别人说的,也就渐渐地记下了。” “你是说,找沈大人的人很多了?” “那是自然,都是像你一样的秀才,对了,你隔壁客房住着的,就是昨天来求见沈大人的,到现在都还没有进到沈府的大门。” 徐渭一阵沉默。 竞争对手有点多啊。 店小二并没有阴阳怪气地说酸话。 巴不得这样的秀才们多来一点,他自己好多赚点打赏。 “据说,沈大人最近并不在沈府住,若是想要找到人,还得去通惠河边上,才有机会遇到。” 或许是三个铜板的打赏给得多。 又或是徐渭长得帅,看得顺眼,多给了一点消息。 毕竟被家乡人称作“貌修伟肥白,音朗然如鹤唳”可不是白来的,若非如此,也不可能让绍兴富户潘氏看中入赘。 “多谢小哥提点。” 徐渭又摸了摸衣袖,掏出了一块碎银,赏了出去。 “再准备点洗漱热水。” 小二高兴地离开。 进了客房,放下了随身背着的包裹和雨伞。 略作休息,就送来了热水。 洗漱之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还没有穿过的儒衫,就出了门。 沈府的大门口肯定有不少人守着。 他只能去往通惠河边上碰碰运气。 ** 通惠河的工坊一再扩建。 现在规模宏大。 每一块邻水的工坊,都有工匠上百人,外面还有数不清来来往往的工人们忙碌着。 少了几个会管理的人,单凭陆绎和许绅,忙得是焦头烂额。 哪怕是招收了一批读书人。 依旧没有改变现状。 “殿下人呢?” 头昏脑涨的陆绎,转了个身,就又剩他一人了。 “陆总管,殿下去了镜子厂,说是要准备再生产一批立身镜,需要看看样本。” 一名管事,身穿着最新的工作服,咯吱窝下面夹着一块记事本,迅速地回答道。 “两位殿下一起的吗?” 陆绎转头看了一圈。 “是一起的,还有几位小公主。” 立身镜如今宫中的需求很大。 只有少量外流。 原因就是皇上的嫔妃太多导致的。 朱载坖觉得不能在这方面厚此薄彼,让他父皇的后宫,出现严重的宫斗,从而影响到他的母亲。 只能破财消灾了。 就是如此,几块流出的立身镜,很快就被吹捧得有价无市。 曾经不屑一顾的便宜货色,突然就登上了大雅之堂。 偏偏一些隐秘的技艺失传了,一时半会还真就成了独门生意。 和香皂差不多。 不知道多少人在暗地里哀叹不已。 明明放在眼前的金山,却成了别人的东西。 当然,也有不甘心的想要复制朱载坖的工厂,可最后银子花了不少,成功的也因为成本太高而作罢。 据说是转而投向了其他的方向。 大有把古书上那些传说故事中的物品,要重新做出来的架势。 “哦!这样啊,现在还有多少工坊和工厂的人,没有工作服?” 事情太多,陆绎只能逮着那个解决那个。 “很多,最少需要五千套,夏天也快到了,依旧需要重新定做。” 管事打开本子,查看了一下。 对于裕王殿下的要求,没有人不喜欢。 免费发放衣服。 破天荒的头一遭。 据说裕王殿下觉得这样好看,工作起来也很方便。 好看他们没有觉得,但工作的方便,确实感觉很明显。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父亲是嘉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父亲是嘉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