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各有难处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第八十四章各有难处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先进的理念,并不一定适合现在这个时代。 正如吃了三个包子就饱了,可直接吃第三个包子,依旧是饿肚子。 否定了前两包子,就是否定了文明的进程。 循序渐进是必须的。 有皇帝坐镇大同,好处就是没有当地的士绅们,前来找朱载坖商量着如何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实际上则是让自己的家族,怎么更进一步。 朱载坖不去触碰当地士绅们的利益。 田地很重要。 但在赚钱这方面,永远也比不上科技和工业。 他要做的就是,以成熟的办法,略做调整,复制京城的那一套。 算是一种另类的,以工业倒逼出让土地,然后再收购便宜土地,无偿让人租种,从而压低粮食的价格。 只要粮价下来了,一切也就都平稳了。 他让人算过一笔账,此时的大明耕地,收获的良好足以养活两三倍的人口。 之所以还有人饿死,不过是一些人,宁愿粮食烂掉也不会便宜出售。 几千年来习惯积攒下来的认知,总是把人绑在了土地上。 不能不说错。 但更大的原因不过是为了朝廷管理方便。 怕经商会聚集起巨大的财物,容易造反,范蠡就是个例子,后来的吕不韦也很不错。 怕工业会聚集起巨大的人口,也容易造反,方腊起义,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当然还有许多。 怕人口流动起来,增加了人们的见识,从而不好掌控,也容易造反。 反正就是不管如何,都是容易造反。 于是,就被很多人拿来作为了借口去打压,自己却用着这一套,不断地圈地,挤压同族之外人的生存空间。 矛盾因此而生。 一旦底层百姓们,支撑不起上层的奢侈。 那么原来的中层就会从新成为新的底层,因此而引起的动荡,才是整个国家,被改朝换代的真正原因。 这些人见到过繁华,也嗅到过朱门酒肉。 刚刚爬出底层,又跌落下去的不甘心,瞬间就会化作一团大火。 朱载坖也怕啊。 好不容易这一世,一辈子不愁吃穿,可不能因此而毁于一旦,整天活得战战兢兢。 从朱载圳到来开始,已经过去了十天时间。 天气越来越热。 “殿下的银子,拿得也太轻松了点,照我说,中午休息啥,接着干活不好吗?” 一人坐在树荫下,吃着送来的冰棍。 没有滋味,但很解暑。 往常他们这些干活的工人们,可不敢有这种奢望。 “是啊,简直搞不懂殿下怎么想的,早知道有这种好日子,就得让殿下早一点来大同。” 另一人附和的接话道。 “唉!你们听说了吗?建昌县现在也是不得了。” “怎么没有听说过,人家那些种莲藕的人,算是活出来了,平时便宜得不像话的莲藕,现在早就被高价收购一空,不要银子的,也可以用莲藕来换米。” “谁说不是,据说还是三殿下经过建昌的时候,看那个地方的人太穷,这是特意要求二殿下照顾的。” “要不咱们也回去种莲藕吧。” “想什么呢?你家有地?还是有多余的劳力?” “也是,我就好好地干几年工,看能不能买上两亩地,到那时就可以养老了。” “我也这样想的,就看两位殿下,能够在大同住多久了。” 百姓们的谈论,总是最实际的。 吃穿住行。 朱载坖最先出手的就是如何让当地的特产,流通到更远的地方。 别看大同离京师很近。 可当地的某些东西已经泛滥得不值钱了,依旧运送不出去。 所以修路,又成了头号问题。 每个县城负责一段,算好花费的银两,直接派人去当地招工。 “殿下,算出来了,大同府治大同县,辖浑源、应、朔、蔚四州,大同、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七县,每个县之间的道路总花费在五百三十万两银子左右。” 徐渭埋首苦算,经过了十来天的时间,总算是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这么多?” 朱载坖吃惊地问道。 “修路从来都是体力活,材料不怎么值钱,付出的大多都是劳力,咱们是要给工钱的,不算是徭役,而且伙食方面咱们也有补贴。” 徐渭自己都很吃惊。 按照殿下给出来的方案,差不多要花出去整个大明,两个月的税收总和。 “现在咱们手上还有多少银子可用?” 朱载坖仔细地看了一遍,账册。 其中材料占比不多,最多的就是粮食支出和人工费用,哪怕是用了新式的马车来搞运输以此来节省人力,加快修建速度。 也依旧要半年时间才能够完工。 期间,还不能有刮风下雨。 不然每延误一天的工期,损失也得算上。 “十五万两。” 徐渭迅速地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字。 “这么说,已经支出了二十万两银子了?” 朱载坖在屋内转来转去。 从京师把银子运输过来不是不可以,但会破坏掉京师的金融环境。 突然少了那么多的银子,许多物价都会上涨。 “最近大同的收益是多少?” “都是支出,目前没有收益。” “难办了呀。” 朱载坖坐在椅子上。 一旦开工,就不可能停下来。 “殿下,其实一段一段的修建,还是可以的,咱们现在摊子铺得太大,难免入不敷出。” 徐渭试着建议道。 “你以为我不想吗?可父皇他不肯啊。” 朱载坖叹息一声。 嘉靖需要的是巨大的变化,容不得他慢慢来。 时间拖得越久,出现的变数就会越大。 都是聪明人,一旦那些官员和士绅们反应过来,亲自下场来争夺资源,他有多少银子都不够填窟窿的。 “那些买过来的女子们,培训得怎么样了?” 朱载坖决定开钱庄了。 论吸取资金,还是这个无本万利的手段,最是快速。 只要信誉一直不错,就绝对不会亏本。 况且,这个时代存钱,可没有给储户利息的说法。 “已经熟悉了记账方法,最近两天都是他们帮着在下计算支出的。” “你安排,每个县城需要有一个载坖钱庄,每个钱庄最少六人,再搭配四名护卫,务必在十天之内就同时开业。” 十天时间。 赶路都得多少天? 不过,徐渭也知道事态的严重,没敢说出宽限几日的话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父亲是嘉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父亲是嘉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