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第一百一十六章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一句没错。 回答的陈经心里一阵茫然。 圣贤书上可是说了,钱财乃铜臭之物,怎么突然间变香了呢? “繁华是真的繁华,可一直都在追逐钱财,也不是一件好事。” 一直都在喝酒吃烧烤的沈炼,不由的说道。 “钱财本无罪,有罪的是人而已,我刚去天津卫的那一会,海边的渔民穷困潦倒,吃不上饭,穿不上衣,可后来,许多人在那个地方建设了厂子,修了道路,那些穷苦人家,现在却是活得很舒坦。” 严世蕃遥想刚到天津卫的时候。 那个惨样啊。 他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 至今他还记得,送给了一个小孩子一块馒头,就换来了一条大鱼。 海边的物资很丰富,就是运送不出去。 现在路也只修了一半。 可就是这一半路,就已经改善了沿途的县城里,许多的百姓们生计。 有活干。 有钱拿,还不用遭人白眼。 生活说不上大富大贵,但绝对比那些还没有商人去过的县城,好得多。 听到严世蕃能够说出这一番话,沉静怔愣了半晌,仿佛才重新认识了此人一般。 “若是如此的话,让全天下的人经商好了。” 陈经不服气地道。 “看吧,想法极端了,我曾听闻二殿下说过,这天下,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以前只有读书人,往后可就不是咱们读书人说了算了。” 严世蕃嘿嘿一笑。 他自己的学问不咋的,若不是他的父亲,也做不了官。 现在突然发现,做生意自己还是很拿手的。 “算了,不说了,本官也该回去了。” 陈经实际上已经信了严世蕃说的那些话,只是作为一个科举出身的文人来说,商人的地位提升,让他很是不舒服。 在他往回走的时候。 嘉靖也在很亲民的微服私访。 一直坐在皇宫里,大臣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都是被人说给他听。 自从在大同,亲眼看到了底层人是怎么生活的,他就开始了思考,皇权的基础来自哪里。 经过细致的思索之后。 恍然发现,原来都是那些读书人。 只有读书人就太单调了一点,还很容易出现权利的失衡。 于是就抬出来了武将。 没想到后来还蹦出了一个道门。 皇权的基础,多了几种颜色,他在朝堂上说话的声音,也能大起来。 瞧着京城中的繁华盛景。 嘉靖有理由高兴。 或许书上的盛世,也不过如此吧? 而他却能继续做得更好。 正开心的时候,突然一名护卫,向着跟随在一旁的黄锦耳语了几句。 黄锦的面色一紧,严肃地吩咐几声,才悄无声息的来到了嘉靖的身边。 “皇上,宁波传来消息,葡萄牙人又生事端了。” 黄锦记得,在嘉靖三年的时候,葡萄牙人在双屿港设市,一度中外客商云集,泊客拥有徒众万余人。 倭患日趋严重,海禁也日益严厉。 宁波沿海连下海捕鱼与海上航行都在禁止之列。 更不要说没听说过的葡萄牙人了。 当时冲突来得很快,但去得也很快。 没想到如今这些人又卷土重来。 嘉靖皱眉,一时间没想到,这个葡萄牙人,是哪一个部落的蛮子。 “海上的蛮子?” “是的陛下。” “走,回宫。” 坐上马车之后,一边往回走,一边思索着海上蛮子的事情。 他的记忆还算不错。 在记忆的旮沓角落,总算找到了关于西班牙人的一点线索。 “当时这些人是为什么来着?” 仔细地思索好一会,依旧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来的,又是为何而来。 时间太过久远,当时也没有闹出多大的动静,印象自然不会深刻。 若不是这些人的名字很特殊的话,嘉靖也不会想起有这件事情。 很快便回到了御书房。 让人找来了所有关于葡萄牙人的信息。 卷宗少得可怜。 只记载了刚刚登基之后的第三年,有过来大明宁波港的记录。 说是为了经商。 如今,嘉靖对经商两个字很是敏感。 不由的就想起了俺答汗,不断地打仗,侵扰边关,就是为了开市。 两者的做法,似乎有借鉴的地方。 “还是得打一场啊。” 只有打胜了,才会坐下来好好的说话。 嘉靖凭着经验,迅速的就找到了应对的办法。 “季总哨船这点兵力,肯定是不行的。” 陆地上的行军打仗他不懂,更不要说海上了。 看了眼地图。 宁波港距离京师太远,就是修路都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修通。 而从海上行船的话,距离似乎要近一点。 心里不断地衡量着。 “得找个熟悉海战的人,来给朕好好地讲解一下才行。” 嘉靖揉了揉眉心。 突然发现,大明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吟诗作对,在关键时刻,屁用没有。 “黄大伴,朕突然有些想念汪鋐了。” 嘉靖叹息一声,只有用人的时候,才知道人才得好。 再次翻看了一遍,汪鋐留下的奏疏,建议朝廷重边防,兴水利,引进推广使用佛朗机铳。 真正的认真去了解,才明白汪鋐为何会重视这些。 大明的火铳,他见过。 士卒们都说不太好用,可这个西班牙海上蛮子的佛郎机铳,却不在此列。 可连续快速开火,重量比普通火绳枪重,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若情况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弓箭可以被堆放在角落里吃灰了。 “皇上,大明人才济济,现在更有盛世的征兆,想要再出几个像汪鋐那样的人,也不是不可能。” 黄锦上前宽慰道。 “你去统计一下,我大明现在的水军将领都有哪些,谁的本领更高一点,立刻招到京师来,朕要好好地询问一下兵事。” 嘉靖再次使用出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的办法。 “另外让兵部尚书刘天和来见朕。” 兵部被嘉靖一阵折腾,已经和原来的兵部不太一样了。 只管着军队和粮草后勤。 就连上朝,也是站在武将那一边的。 如今又加上一个军学院,不同于户部被减少了权利,兵部的权利反而增加了。 少了一些掣肘。 嘉靖对大明就变的改制,也在慢慢地进行着,有银子一切好说话。 第二个边镇,宣府镇也已经快要改制结束。 第三个就是蓟州镇。 看了一遍自己的改制进展,嘉靖很是欣慰。 “朕好不容易有点银子,又要因为打仗花出去了。” 想到不是自己的,是自己二儿子的,嘉靖的心里就舒服多了。 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情,就是得劲。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父亲是嘉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父亲是嘉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