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仙人洞府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苗疆蛊术杂谈第775章 仙人洞府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你可闻到尸花的香味?

小秋葵忽然问。

我心头也是猛地一震,连忙嗅动了,发现并无独特的花香。

可春芽就不一样了,若能在这里闻到尸花的香味。

那么,很有可能那朵万人枯骨之中的尸花,就在这处洞府之中。

同样,散发红色尸气的僵尸,可能就是千年僵尸。

因为他肯定会在尸花出现的周围。

春芽怔了一怔,笑着说:“没有闻到。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来暴风雪来临,尸花香味很难四处散开。

二来,入洞之后,就被尸气压着,我也无法准确感觉到。

我想,尸花在此间洞府的可能性很小。”

小秋葵说:“那就好。

看来咱们暂时不用面对那只千年僵尸。”

我说:“未必。

尸花不在洞内,不代表千年僵尸就不在洞中。”

叶双竹很聪明,很快就从我们话语之中听出了一些眉目,问:“你们想通过尸花的气味,找一只千年僵尸?”

麻婴笑着说:“没错。

眼下既没有证据证明洞内僵尸就是他,也没有证据证明不是他。

叶代教主,若是觉得不妥,可以在洞口等我们,大可不必跟着我们冒险。”

叶双竹说:“前辈你小看我了,我只是好奇你们的对话。

说实话,我很兴奋,没想到苗疆还真有千年僵尸。

当真不可思议啊。”

麻婴满意地点点头。

出发前,叶双竹说:“蛊王,黑竹蛇只能追踪萧公子到这里,没有办法靠得太近,所以不知道更准确的位置。”

我心想,以萧十三狡猾程度,黑竹蛇靠得太近,一定会被发现,那他早就溜之大吉了。

我说:“我们从外往内,仔细搜寻,不落下一个角落,肯定能够找得到。”

我们分成两排。

我、叶双竹和春芽走在最前面。

春芽能感知尸气细微的变化,一旦遇到厉害的僵尸。

我和春芽直接动手。

同时,叶双竹则控制红黑双蛇,可以不断靠近萧公子。

古夏、小秋葵以及麻婴走在后面。

黑狗与小雄护在她们三人左右。

“好狗子,你没忘记那位萧公子身上的气息吧!

你也要尽力帮忙,找到那位萧公子。”

麻婴鼓励大黑狗。

我们往里面走了大概五十米,洞内渐渐地温暖起来,与外面冰天雪地截然不同。

整个洞穴空气也有分层,洞穴上方是红色尸气,靠近地面一米则没有尸气。

尸气挡住活人进来。

再加上洞内温暖。

反而为五毒虫过冬藏身提供了一个天然之地。

我感叹不已:“这个地方还真是五毒虫的福地。

我有些迷糊了,怎么萧十三能够找到这里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啊。

甚至比青崖峒的养尸洞还要好。”

春芽也说:“没错,非常好的地方。

入口极小,还有各种乱石,藏在深山之中,极难发现,进来之后,尸气充沛,根本无人打扰,我若是萧十三,也会选择这么一个地方休养。”

又往前面走了十几米。

我忽然想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说:“这个地方极为隐秘。

那萧十三占据了萧公子的尸身,绝对不是误打误撞就跑到这里来的。

搞不好,他早早就知道了这么一个位置。

你们说,这里算不算萧十三的巢穴?”

叶双竹说:“萧家县城之变,萧十三占据萧公子尸身逃跑之后,虽然绕弯摆脱了毒山尸王云昆仑。

可他最终目的很明显,就是这里。

若这真是他的巢穴,咱们肯定能收获不少宝物。”

顿了一下,她补充了一句:“他可是黑煞这么多年最有本领最有权势的一位鬼王了啊。”

叶双竹一下子就跑题了。

我没顺着她的话说:“萧十三真是狗屎运,怎么会占据这么好的一个地方。

有时候老天爷真是不公平。”

古夏说:“冬生,这其实很正常。

就算是现在的三清山,上千年来无数道士在里面修行,可仍旧会有灵气充沛的洞穴没有被人发现。

五圣山地形险恶,毒虫环绕,估计不会有太多人跑到这里。

反而会便宜了萧十三。”

我点头说:“有道理。”

五圣山人迹罕至,倒让萧十三走了狗屎运,发现了这么一处特殊的山洞。

刚走了上百米。

便推翻了我们的结论。

一块不太规则的石头上刻着四个大字“仙人洞府”

,用的是颜体,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颇有大家风范。

“这里最开始应该不是萧十三的洞府。

而是仙人居住之地,到后来让萧十三发现了而已。”

小秋葵略带鄙夷地说,“萧十三作恶多端,不会有那么好的运气。

他分明就是强盗。”

我凝视着这四个大字,喃喃自语:“仙人洞府?世上有仙人吗?”

麻婴笑着说:“自古以来,各地都有仙人飞升的传闻,可谁也没有见过仙人的真面目。

到底有没有仙人,谁也说不准。

既然是仙人洞府,那么咱们就往里面走吧。”

我继续走在前面。

又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物件,有些生锈的铁器,还有一些形态各异的陶罐。

“小秋葵,能看出长刀和器皿是干什么用的吗?”

我问。

小秋葵说:“大哥,像是一些比较老式的养蛊器皿!”

“哦?为何说是老式?”

我问。

小秋葵耐心地解释说:“从古至今,养蛊所用器皿,都会使用和日常生活中的容器器皿来养蛊。

而我们所用的容器,伴随着生活改变,也会不断地改变。”

“比如说,以前吃盐都是粗盐巴,现在吃精盐,器皿自然不一样。

以前外面瓷器不宜运进来,我们会烧陶和用竹子做各种制作的竹制品。

这五十年来,我们苗人多用黑色方口罐子来养蛊,原因是这种罐子好装猪油,封口之后,容易保存。”

“还有一些是用金银器上,一百年来也在发生变化。

乱世的时候,会用些金银器装蛊虫,现在就没必要了。

所以,极少看到人使用金银器来养蛊了。”

听到她这么一说。

我才发现养蛊的器皿也有这么大的学问。

“为什么要用日常生活的器皿呢?”

古夏问。

小秋葵笑着说:“养蛊是为了看家护院,提防强盗。

用常见器皿,就是告诫那些恶人,不要胡乱抢东西,搞不好抢的就是要命的蛊虫。”

古夏认可地点点头:“受教了啊。

这当中的学问还真不小。

世事洞察皆学问啊。”

小秋葵脸颊一红,忙摆手说:“我这些不过是一些无用的知识。

知不知道都不影响养蛊控蛊。”

我说:“既然是老失的养蛊器皿,表明不是萧十三所用。

应该就是这位仙人留下来的吧。”

小秋葵将其中的一个陶罐拿起来,说:“这是自己烧制的。

所用的土壤,应该就取自五圣山。”

烧制陶制片要相对简单一些,比瓷器要容易。

小秋葵将陶罐转动,忽然脸色一变,迟迟都说不出话来。

我走过去,用火把就近一照。

陶罐另外一面,用极为简朴的比划勾勒出蜈蚣,蜈蚣

看到这两样东西。

我大脑一片空白。

“此间是蜈蚣仙人生前的洞府。”

小秋葵终于说了出来。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

谢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苗疆蛊术杂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苗疆蛊术杂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苗疆蛊术杂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苗疆蛊术杂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