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这个饼又大又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第160章 这个饼又大又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从前呢,有两个世家大族,一个姓李,一个姓沈,姓李的世家坚持与人为善,从不会压榨老百姓,他们家做的生意都是低于市场价,姓沈的世家就笑话姓李的世家,按照李家的这种做法,不出两代,李家就会倾家荡产。” “为何?” “因为李家是用自己的钱去填的,这不是做生意,是做慈善,而姓沈的就不同,他们喜欢压榨老百姓,任何东西售卖的价格都要比姓李的高很多,而且,老百姓都很怕姓沈的。” “可是后来,姓沈的把老百姓都压榨干了,老百姓没钱了,他们就骂老百姓是穷鬼,好吃懒做,赚不到钱,死不足惜,沈家只能将老百姓收为奴仆,然后继续压榨老百姓工作。” “但是,当沈家到李家去炫耀的时候,却发现,李家还是没有破产,反而生意蒸蒸日上,围绕在李昭周围的人也越来越多,沈家人很吃惊,他们不明白,为何李家的东西卖的这么便宜,怎么还能赚钱呢?” “大家明明都是做生意,为什么沈家被骂死了,李家的人却享有长生牌位?更重要的是,李家如今的资产已经超过了沈家,李家周围的农户日子越来越好,资产越来越多,最后,沈家的产业逐步被李家收购了,沈家被那些压迫许久的老百姓给灭了。” “这……” 听懂的和听不懂的都沉默了。 李昭的故事听起来极差,连过程都没有,诉说起来也平平无奇。 身为世家子弟的薛景文和沈兆霖他们还真的听出来了一点不一样。 故事之中的李应该就是代表他自己吧? 沈代表的就是世家大族吧? 只是,您说故事的时候这么赤裸裸真的好吗? “王爷,故事咱们姑且不谈,我就想问一句,是不是今后这集市真的越做越大?越做越赚钱?” 沈兆霖不想追究故事之中的一些隐晦和逻辑。 李昭微微一笑道:“曾经,这里只有一个摊位,也只售卖低价的粮食,抛开别的不谈,本王因为这个看似送钱的生意破产了吗?” 众人露出沉思。 是啊,幽王的粮食可是一文钱一斤半,每天购买的人数都在数千人。 可并未让李昭的钱袋子空掉。 “那你们再看看,如今这些老百姓还会为粮食的多少而发愁吗?”李昭继续问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从来到海龙郡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在观察。 他们也早就看出来了,交州境内,现在发展最好的郡是海龙郡,而海龙郡中发展最好的县城是青云县,青云县之中发展最好的乡是龙阳乡,龙阳乡下发展最好的几个村落都在幽王府附近。 看似在每一个州郡都可以找到例子,但偏偏这个例子却又不太像这里。 为何? 因为这都是围绕着幽王府而起来的。 幽王府不管是距离龙阳乡、青云县还是海龙郡郡城都不远。 地理位置极其特殊。 这也造就了特殊的情况。 不说别的,就单说龙门村这几个村子,现在就看不到一个面带菜色的百姓。 相反,这些百姓们一个个身材健硕,那古铜色的肌肤上,线条格外的清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京都大家族养的打手。 就连这里的小孩子都精神抖擞,看不到一个面黄肌瘦的存在。 李昭看着他们露出了沉思之色,继续道:“诸位,不用等太久,一年!” “给本王一年的时间,也给你们自己一年的时间,一年后在看这里,我想诸位就会明白,故事之中的李姓大族为何会赢。” 但在商业还不算发达甚至是被打压的时代,很多套路大家都不知道。 就像李昭搞的集市,表面是一个集市,但真正运用的却是货币体系。 他是在搞一个小型的内经济循环。 说通俗点,他就是要让钱财流通,钱财只有流通起来,这里才有生机与活力。 这里的老百姓现在每日赚到的钱财绝对不算少,但大部分人都会养成将钱财藏起来的习惯。 如果李昭堂而皇之的说:大家要多花钱,只有你们多花钱了,我们这里的GDP才能搞起来! 信不信,就算李昭是皇帝,也得被老百姓还有世家大族搞死? 这可不是后时代。 李昭之所以让这里运转下去,是一环套一环的。 给的多,但不给喂饱,始终保持着一个完整的闭环。 另外,花钱这个习惯是不能着急的,是需要花时间好好培养的。 就像现在,李昭都不用号召,只需要说一声,集市之中又有新品云云,大家下班之后就会去逛。 只要有人买就有消费。 消费,就是带动的关键。 所以,这些老百姓就是李昭的根基,最艰难的时候自然要靠粮食来带动他们的消费习惯。 真的等到大家都有田都有粮食后,李昭这边已经发展起来了,也就不需要粮食作为最核心的销售产品了。 大家对集市已经习惯,花钱的习惯也养成了。 后期只要李昭布置到位,钱财会一直流通。 薛景文他们这些人就是新鲜的活水,保持着活水的灌入,这里只会愈发强大。 赚钱是早晚的事情。 这就跟后世专家鼓励大家多消费一样,你都不消费了,国家怎么运转? 当然,也得大家手里有钱才行。 薛景文和沈兆霖他们都还想不通这个问题,不是他们蠢,而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 他们只是还不清楚,自己已经成为了李昭套环之中的一环。 李昭继续带着他们逛集市,集市是摊位制度。 李昭现在没时间也没精力将集市扩造,只能等以后再说,反正这里现在是完全够用。 顺便给这几人画个大饼,足够他们吃到老。 哪怕薛景文这个在李昭看来是商业奇才的家伙,现在也被李昭画的大饼给勾了魂儿。 他们不敢想象,如果按照李昭的布局走下去,这里将会何等辉煌? 忽悠一波后,李昭才将他们送走,并且嘱咐他们早点过来入驻集市。 薛景文等人立即答应,表示回去就着手准备。 开店是大事,前期准备要充分。 李昭还要接待另外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 来找李昭下订单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不希望等明年东西免费了再去抢,太费劲了。 鬼知道到时候的竞争有多激烈? 李昭在高价格上略微松动了些,差点把这群远道而来的人给感动哭了。 现在谁不知道打谷机这些工具难抢啊? 李昭竟然看在他们如此遥远奔波的份上优惠了一大笔钱,怎能不感动? 怎能不好感大增? 李昭又含泪赚下了几百万贯的资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