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这个监军蛮不错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91章 这个监军蛮不错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打发走小胖墩儿,李青无聊的想着:算了,燕王知道便知道吧,反正监视他是老朱的旨意,他知道也不能如何。 翻了个身,呼呼大睡。 翌日。 李青早早起床,饭吃了一半儿,朱棣就匆匆赶了过来。 “是本王来早了。” “是下官起晚了。”李青拍了拍手,“公务要紧,我们出发吧!” 朱棣从怀里取出一张信纸,“李先生先看看这个,确定无误后,咱们再去衙门调度。” 李青接过一看,好家伙,伙食方面:稻米十万石,小麦三万石,猪八千头,羊五千只…… 器械方面:箭矢五万发、炮弹五千颗,铅弹一万发……林林总总加起来,折合宝钞三百五十余万两。 这还不算军饷,以及战后抚恤。 古代打仗竟这么烧钱吗? 朱棣见他面露异色,笑问道:“李先生可有异议?” 李青缓缓摇头,这些事后都是要上报朝廷的,朱棣敢这么做,就证明合乎情理。 不过他有些奇怪,“王爷,咱们大明士兵的伙食…这么好的吗?” “士兵伙食好坏,是分时候的。”朱棣耐心解释,“当初天下大乱,父皇他们起义时,只要有口吃的就成,现在不一样了,天下大定,民心思安,战士们去拼命,要是吃的还不如在家好,哪还有斗志可言?” 李青点头,“谢王爷解惑。” “那咱们……?” “哦,王爷请。” …… 北平是军事重地,这里有兵工厂,军械库、粮仓,调度起来很轻松。 李青突然发现他这个监军权力还真不小,竟然还要他一同签字画押,没有他的署名,光朱棣一个人,调不动任何东西。 也不知是监军本就如此,还是老朱给他的特殊照顾。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明朝藩王的权力确实不大。 朱棣作为戍边藩王,的确有武装,但只有三个护卫,这里一个护卫不是指一个人,而是三千人至一万九千人。 理论上,一个藩王最高能拥有五万七千人。 但具体有多少,不是藩王说了算,而是朝廷说了算,因为护卫的俸禄是朝廷发的。 朱棣由于面向北元,地理位置特殊,级别比其他人高些,但三卫加在一起,也只有两万四千人。 不过一般常规作战,不会用到藩王护卫。 护卫的职责是保障藩王安全,准确的说,他们是王府保镖,并不是正规军。 是朱元璋怕儿子们受欺负,花钱给儿子雇的保镖。 但有时候也会被征用,朱棣的三卫就经常被征用,有时候他自己手痒了,也会领着三卫去草原上逛逛。 不过这次有明确目标,精准路线,朱元璋恐错失良机,这才全部用的精锐骑兵。 李青跟着朱棣忙活了几天,对明朝军事也有了浅显的了解,至少知道了调粮找谁,调火器找谁…… 同时,他对朱棣也有了些了解。 朱棣是一个很喜欢打仗的人,除了有立功心理,他对打仗本身,也有着狂热的偏爱。 这些天,他走路都带风,好似有用不完的精力。 一连忙了四五日,军需事宜总算告一段落。 其实李青这个监军,压根没起到多大作用,意见一个不提,就是签签字,画画押。都是朱棣在忙,但他不以为耻。 不懂瞎指挥才可耻,他准备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不懂绝不装懂,这是李青的行事准则。 古人如何打仗,他是一窍不通。 电视剧上的那一套,他可不敢胡乱拿来套用,战场上,瞎指挥会死人的。 老朱让他来镀金,可不是让他指挥战斗的,打仗交给国公、藩王,他跟着喝喝汤就成。 忙活完军需,李青又咸鱼下来,和小胖墩儿打得火热。 小胖墩儿确实义气,真就谁也没说,为李青守住了秘密。 …… 五日后,宋国公冯胜率大军赶来。 李青、朱棣一起将老国公迎进王府。 “哎呀,年纪到底是大了,这仗还没打呢,一路行军就受不了了。”冯胜刚一落座,就摆明了态度。 这个段位的人,行事都讲究一个‘稳’字,圣意如此明显,他自不会抢朱棣风头。 “殿下有何妙策,不妨说说。” “老国公当面,朱棣何敢班门弄斧?” “哎?殿下莫要谦虚。”冯胜笑道,“殿下经常和元人作战,对他们的熟悉程度比我强多了,我的那些套路已经过时了。” 朱棣见老家伙不说,只得道,“那晚辈就献丑了,说的不对之处,还请国公指正。” 沉吟少顷,他缓缓开口: “此次作战与以往不同,我们有精准的目标和途径,且做足了准备,在我看来,只需做到以下两点便可, 一是快,迟则生变,元人与我汉人不一样,他们没有固定的住处,都是哪里的草涨势好,他们去哪儿。 二是隐秘性要做好,如今的元人已是惊弓之鸟,方圆附近必定遍布密探,而且他们还有海东青这种天然眼线,五万人马想在草原完全隐藏太难了。 我的意见是,距离目标五百里时,改为夜间行军,再近些时,马蹄裹布将暴露的风险将至最低。” “殿下高见。”冯胜点头,“如此甚为妥当。” 朱棣矜持笑笑,“都是些浅显的兵法常识,国公谬赞了。” 顿了顿,见冯胜也没个战术补充,便看向李青,“李监军可有高见?” 李青拱手,“殿下高见,如此甚为妥当。” 冯胜瞥了眼李青,这才想起本次出征还有个监军,不过他并不在意,朝朱棣道:“殿下,可否说说对敌之策?” 朱棣点头,“本次我方占尽优势,胜只能算及格,必须要大胜才算得上圆满。” “所以……?” “围而不打,进行招安!”朱棣目光湛湛。 “嘶~!” 冯胜原本古井无波的脸色终于变了,“殿下,这样太冒险了啊!” “国公放心。”朱棣解释道,“肯定是以赢为战略目标,招安只是一个策略,并不是非要执行。” “嗯。”冯胜这才放下心来,眼神难掩赞赏,“殿下敢打敢拼,却又不失谨慎,如此甚为妥当。” 朱棣谦虚一笑,随即又认真道:“只要我军行动隐秘,在敌军警觉前形成包围之势,招安未必就行不通。” 接着,他看向李青,“李监军可赞同本王的策略?” “殿下敢打敢拼,却又不失谨慎,如此甚为妥当。”李青拱手道。 冯胜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李青,旋即又是一乐。 这个监军…还蛮不错。 至少,比不懂装懂,还瞎逼逼的监军强多了。 确定了战术、战略方针,接着就是规划行军路线了。 李青跟个哑巴似的,一言不发只喝茶,要么就剥橘子吃,大半天下来,两盘水果被他炫的干净。 最后,朱棣起身,定了调子:“大军休整一晚,明日出发!” …… 晚上,李青收拾好床铺,刚准备睡觉,门就被推开了。 小胖墩儿抱着枕头,笑嘻嘻地走了进来。 李青诧异道,“你不会是想跟我睡吧?” “明儿你就要和父王去打仗了,我想跟你聊聊天儿。”小胖墩儿满脸担忧,“你可不能战死了啊!” “我谢谢你啊!”李青翻了个白眼,掀开被子,“入秋了,外面凉,进来说话。” “哎,好嘞。” “对了小胖,你来我这儿,王爷王妃知道吗?”李青问。 “没事儿,我平时都是和三宝一起睡的,今晚我骗他说和父王一起睡,他总不能去敲父王母妃的门吧?” 李青好笑道:“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那是…哎呀,你别捏我呀。” “小胖,你这肉咋长的啊?” “还能咋长,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