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全能太孙朱瞻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44章 全能太孙朱瞻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张邋遢叹道,“你这家伙就是太轴了,爱钻牛角尖……” “师父,我现在都想开了。”李青不忍老头子一大把年纪,还为自己担心,豁达道,“静看花开花落,享受世间绚烂,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张邋遢怔了怔,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欣慰道:“你能这么想,为师很开心,凡事问心无愧便可。” 李青恭敬道,“弟子受教。” “嗯,这次回来多住两天再走。” “好的师父。”李青笑着点头,“对了师父,朝廷的人有没有找上门来?” 他知道,朱棣对朱允炆的寻找就没有断过。 当初,老朱能派锦衣卫来这儿找到这儿,现在朱棣未必不能。 “来过。”张邋遢笑道,“来了两次呢,不过,他们根本就没认出我来,只把我当做农家老汉,然后我给他们指了条‘明’路。” “……”李青问,“那建文呢?” “我在道观地下弄了个暗室,方便躲藏,他们没见过小朱。”张邋遢道,“放心吧,有为师在,小朱不会暴露的,现在他也是我的徒弟了,我自会护着他。” 李青闻言,大感放心。 如此,这也算是给了老朱交代。 “让师父费心了。” “也不能这么说,有个说话的挺好。”张邋遢笑道,“不然一个人在山上待着也无聊,小朱这孩子心肠不错,也很孝顺,比你强多了。” …… 接下来的几日,李青帮朱允炆开垦菜园,随师父上山采药,十分享受。 一连住了小半月,张邋遢的亲热劲儿过了,开始挑李青毛病。 李青无奈,只好提出告辞。 “师父,师弟我走了。” 朱允炆:“师兄慢走。” 张邋遢:“走吧走吧。” 李青:“……” …… ———— 回到京师,李青跟朱棣报个到,又在家里歇养几天,才正式上班。 小胖这几年辛苦的厉害,精神头儿明显差了不少。 李青劝道:“能干干,不能干就让皇上干,你还不是皇上呢,没必要这么拼。” “我也不想啊!”小胖苦笑道,“可我爹就那样儿,我能有什么办法,最气人的是干了活还不落好,找谁说理去。” 李青沉吟良久,还是把朱棣的心思告诉了小胖。 “和我想的差不多。”小胖并未太过意外,显然早有预料,叹道,“他呀,就会玩儿人。” “所以,你也不用有太大压力。”李青笑道,“有你爹顶着呢,你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小胖轻轻摇头,“如今百姓的日子苦啊,可我爹又一意孤行,不让百姓休息,我若再懈怠,百姓定会更加难过。” “其实…皇上并没做错。”李青吁了口气,“这些个事儿,他不做,你也做不了。” 小胖默然点头,“道理我都懂,只是……还是想在力所能及下,让百姓好受一些。” 顿了顿,“青哥给我开服药吧,我最近在房事上体力有些不济。” “……”李青真是服了,“你就不能给鸡儿放个假吗?” “整日这么累,再不享受享受,活着还有啥劲儿?”小胖不满道,“还是不是兄弟了?” 李青没好气地点点头:“成,那就给你开一个。” 说着,三下五除二写下一张药方,“三碗水熬制一碗,早晚各一次。” 小胖收起药方,狐疑道,“这次不会又是犯困的药吧?” “绝对是滋补的。”李青无奈道,“不过,你这身体也得注意些了,女色伤身,不要太频繁。” “放心,我都明白。”小胖笑笑,“对了,父皇准备对瓦剌动手,你去劝劝他吧,又要通运河,又要建都,国库实在支撑不起; 下西洋是赚了不少钱,可也经不起他这么花啊。” 李青问道:“刚打完鞑靼没多久,皇上怎么又想起打瓦剌了?” “鞑靼受挫后,瓦剌部趁机迅速发展壮大,上个月军情奏报,瓦剌军进驻了胪朐河。”小胖道,“父皇见他们有窥视中原的苗头,准备给他们来一下狠的。” “这样的话,那他们确实该打!” 小胖苦笑,“我也不是说不让打,但……总得缓缓吧?五十万大军出征的花销,可不是个小数目。” 李青点头答应,“好,回头我会劝劝他。” 小胖欣然笑道:“父皇比较执拗,也只有你的话,他才勉强听的进去。” 看御案上的奏疏没剩多少了,他笑道,“今儿活不算多,我们走走吧!” “嗯,好。” 两人刚出御书房,迎面就遇到了小胖的好大儿。 “孩儿拜见父亲。”朱瞻基执礼甚恭,又朝李青拱了拱手,“李先生。” 如今的朱瞻基,已有十四岁,脸上仍保留着少年的稚气,举止间却透露着成熟。 李青还礼,笑道:“皇太孙今儿没跟着皇上学习演武吗?” “皇爷爷他忙,哪能天天带我演武啊!”朱瞻基笑了笑,懂事的站在父亲身边,陪着二人散步。 小胖和老朱、老四不同,他是个慈父,对儿子很是宽容,父子俩的感情极好。 “没事儿多去你老师那儿转转,还有啊,和内阁也多亲近亲近,一文一武,张弛有道……”小胖絮叨个不停。 朱瞻基是皇长孙,更是皇太孙,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皇帝爷爷喜欢他、皇后奶奶喜欢他、太子父亲、太子妃母亲都喜欢他。 朱棣手把手的教,小胖也言传身教,老师是道衍……各方面都是顶配。 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朱瞻基可谓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提升,几乎没有短板! 小胖絮叨了一阵儿,又对李青道,“你也指点他两句。” “……”李青好笑点头,说了些‘大道理’。 朱瞻基性格温和,完全没有这个年龄段应有的叛逆期,虚心受教。 三人一路慢行,一路说笑,气氛融洽,直到遇上朱棣才结束话题。 朱棣每当看到李青和小胖亲热,他心里就不得劲儿,如今见大孙子也好似被拐了去,更是郁闷。 他也没个好脸,逮着好大儿一顿训。 小胖已经习惯了,嘴上赔着不是,心里却不以为然。 朱瞻基见老爹挨训,替父亲说了几句好话,朱棣这才罢休。 隔辈亲,在这一刻诠释的淋漓尽致。 朱棣对孙子,跟对儿子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变脸速度那叫一个快。 李青都怀疑,老四在巴蜀学过变脸。 “瞻基,你和你爹先回去吧。”朱棣打发爷俩离开,而后看向李青,“这次休息了这么久,爽了吧?” “皇上,我这不是已经开始干活了吗?”李青无奈道。 朱棣斜睨了他一眼,“你鬼主意多,想办法再弄些钱来,朕要北伐。” “……没有。”李青苦笑摇头,劝道,“皇上,事儿要一件一件做,饭要一口一口吃,用力过猛,百姓受不了啊,歇歇吧,缓上个一两年。” 顿了顿,“皇上不是致力于培养太孙吗?过两年等太孙再年长些,打瓦剌时让他去也跟着,这样岂不是更好?” 朱棣听到后半段,神色略微缓和:“行吧,那就再等等。” “呵呵……皇上英明。” “少来这套。”朱棣斜睨了他一眼,“这次休沐去哪儿了?” 李青笑道:“领略大好河山,放松一下心情。” “放屁,你去游山玩水,会不带上你的小妾?”朱棣狐疑道,“你老实说,是不是去你师父张仙人那儿了?” 李青呆了呆,索性把话说死:“他老人家已经没了。” “啊?”朱棣惊诧道,“他死了?” 李青硬着头皮点头,“岁数到了,就…那啥了呗。” “真是太遗憾了。”朱棣一脸惋惜,“本来还想找他弄些仙丹呢。” “世上没有仙人,又何来仙丹?”李青好笑道。 朱棣轻轻点头,嘀咕道:“这么说来,建文应该不是被他拐走了,娘的,这厮去哪儿了呢?” 他有些痛苦,一日找不着建文,他一日不踏实,总觉得这江山随时都有易主的可能。 “说不定他已经死在了某个角落,又或许,他当初就葬身火海,化为了灰烬。”李青安慰道,“当日的火势那么大,烧成灰也不稀奇,皇上你何须自扰?”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朱棣眯着眼道,“找不到他,朕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这已经成了他的心病,根本不是李青几句话就能劝住的。 李青岔开话题:“皇上,臣突然想到了个来钱的门路,虽然赚的不算多,但聊胜于无。” “是什么?”朱棣果然上套,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了。 李青认真道:“刊印永乐大典,而后发行。” 印刷术在这时代已经相当完善,刊印永乐大典并非难事。 “皇上,如此旷世奇作,若只放在那儿吃灰,实在得不偿失,虽然皇上已经允许官员阅览,但也仅仅有京师少部分官员能够看的到,并未得到大范围传播。” 朱棣沉吟半晌,蹙眉道:“永乐大典三万万又七千万字,想刊印谈何容易?” “慢慢来呀。”李青笑道,“可以先印几十册,等赚了钱,再多做字模。” “可谁会买呢?”朱棣摇头道,“就算不考虑朝廷体面,朕也觉得这是个赔本的买卖。” “买的人多了去了,皇家出品,那些富绅定然趋之若鹜。”李青笑道,“还有官员,皇上可以用大典抵俸禄,当然,不能强制性,官员可以自由选择。” 他自信道:“皇上你看着吧,肯定会有大量官员选择永乐大典,尤其是文臣!” 朱棣半信半疑,不过试试也没什么损失,“行,那这事儿就包在你身上了。” —— ps:今儿两章,脖颈太疼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