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试探百官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86章 试探百官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大明官员七成来自江南,就连大多勋贵也是如此,除了靖难功臣外,想来没多少愿意迁都北平。 或许,就连靖难功臣也不愿回去。 北平的经济水平,和金陵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二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举个例子:北平连个像样的青楼都没有! 金陵随便一个中等偏上的酒楼,就比北平最好的酒楼还要好,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亦或交通,都和金陵相差甚远。 朱棣通运河,很大原因就是为了方便赋税运往新都。 大明不仅南方官员占七成,赋税也是如此,北方的赋税太少了,官员们在南方这富裕之地,稍微伸伸手,就能捞到油水,而北平…… 这时代的北平,和后世的京都,完全是两码事。 北平不仅贫苦,环境也十分不好,沙尘暴、寒冷气候……处处比不上金陵。 而大明在金陵定都这么久,无论是勋贵,还是百官,都在这里落了户,老婆孩子都在这儿,家资,子女教育……李青苦笑摇头。 “李兄愁眉不展,是有什么烦心事儿吗?”李景隆问。 李青也没避讳,将心中的顾虑说给他听。 “的确。”李景隆点头,“不说别人,就拿我来说吧,我也不想去北平。” “北平…也没那么差劲儿。”李青道,“是,它现在是比不上金陵,但真迁都过去,未来那里肯定发展迅速。” 李景隆摇头:“问题不是出在这儿,人都有乡土之情,谁愿意大老远拖家带口去北平?” 顿了顿,“不过,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当今皇帝可不是建文,他要做的事儿,哪怕群臣没一个答应,一样能执行下去; 他和太祖一样,是个有实权的武皇帝! 迁都肯定有阻力,但只要他铁了心迁都,谁也阻止不了。” “这话不错。”李青苦笑:“不过…我更希望能心平气和地迁都,而不是以强硬手段硬迁。” 李景隆道:“这个怕是很难啊!” 李青也知道难,但他还是想努力一下,不想因为迁都破坏了这大好局势。 …… 一场酒,直喝到下午申时才散。 出了国公府,李青没有回家,转头进了宫。 ~ “朕也知道难,不过这个都,朕是迁定了,谁挡不住。”朱棣面容严肃,势在必行。 李青叹了口气,问:“新都还有多长时间能竣工?” 说到这个,朱棣的脸色难看起来,“本来按照朕的意思,最迟后年,不过看如今这架势,估摸着还得个四五年。” 顿了顿,“不行,朕等不了那么久,两年之内必须迁都。” “皇上先别急,迁都的阻碍不在于京都建设,而是群臣。”李青劝道,“不若先试探一下百官的口风。” “你的意思是……?” “投票!”李青道,“不记名投票。” 朱棣没好气道,“这不是白费劲儿嘛,那样的话大多数官员都会反对。” 李青道:“只有这样才能知道百官的真实想法,投票并不决定迁都与否,而是摸摸群臣的底,看看迁都的阻碍有多大; 有了底,便能提前应对、谋划,到时候才能水到渠成。” “嗯…也有道理。”朱棣哼哼道,“朕倒要看看,反对迁都的有多少。” “来人。” “奴婢在。”殿门口的小黄门迈着小碎步急急上前,“皇上有何吩咐?” “传朕口谕,明日早朝在奉天殿广场进行。”朱棣吁了口气,“包括公、侯、伯所有勋贵,所有在京官员,必须到场。” “奴婢遵旨。”小黄门第一次办皇差,激动的不行,腰杆都硬了几分。 这会儿,他就是钦差了,行了个大礼,转身后,脸上带着小人得志的笑,昂首挺胸地出了大殿。 “李青,你觉得会有几成官员反对?” “八成吧!” “应该不会这么多吧!”朱棣不悦的扫了他一眼,道,“朕觉得最多七成。” 顿了顿,“朕还是觉得应该记名投票,方便秋后算账!”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皇上,投票的目的是把问题暴露出来,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并为解决问题做准备,真要记名,那投票还有什么意义?” “嗯……那成吧!”朱棣叹了口气,“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先等看完结果再说吧!”李青道,“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 朱棣点头,转而又问起徐妙云病情。 对此,李青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表示尽心尽力。 …… 回到家,已临近傍晚。 “先生,你喝酒喝到现在呀?”婉灵略带埋怨,更多的是心疼。 “没有,进宫和皇上谈公事了。”李青笑嘻嘻道,“你闻闻,我身上有那么重的酒味儿吗?” 婉灵嗅了嗅鼻子,故意道,“有呢,刺鼻子。” “你这丫头……”李青失笑摇头,接着,突然问道,“丫头,你想不想去北平住?” “先生去的话妾就去。”婉灵帮他退下外衣,从一旁衣柜里取出厚些的袍子,一边伺候着他穿衣,一边说道,“先生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呵呵……”李青伸开双臂,配合着她,“抛开先生不谈,单论金陵和北平,你更喜欢哪个地方?” “更喜欢……”婉灵帮他穿好袍子,又整了整少许褶皱,这才道:“当然是金陵啊!” “北平不好嘛?” “倒也不是,北平有北平的特色,上次去那儿的时候,千里冰封实在壮观,但……”婉灵嘟着嘴道,“偶尔看看还行,真要定居久住…还是金陵好。” 李青苦笑点头,连婉灵这样没有利益得失的女子,都不愿去北平,可见关乎自身利益的官员会多排斥了。 “先生,朝廷要迁都吗?”婉灵问。 “早着呢。”李青笑道,“我就随口问问你的意见。” 婉灵好笑道,“妾能有什么意见呀,先生去哪儿,妾就去哪儿。” “嗯…嘴儿真甜。”李青笑着捧起她的脸,想去吻她,却被避开了,“先生,该吃饭啦。” 这妮子又开始自卑了,看来晚上得好好惩治她们一番……李青打定主意,与她一起前往大堂。 红袖、怜香都在等着了,见他进来,这才让下人上菜。 晚饭间,李青又问了一下两女的意见。 如婉灵一样,只论金陵和北平,她们更喜欢金陵。 无他,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宜人的气候,这些都是北平比不了的。 三女如此,李青不禁对投票结果更为悲观。 …… 次日,天刚泛青,还没蒙蒙亮,李青便进了宫。 奉天殿广场,百官汇集于此,很是热闹。 文武百官只是一个统称,事实上,上朝的并不只有百人。 只是很多人没资格进殿,朝会都是在殿外站着,又紧要奏本,需通知先让站殿将军通禀,得到召见才能进殿面禀。 今天平日不上朝的勋贵都来了,广场上的官员足有上千人,比平时热闹多了。 朔风呼呼挂着,夹杂着清早的水汽,还是很冷的。 冬季的金陵就是这样,出太阳时暖洋洋的,但清早这会儿,气温并不高,尤其是刮风时。 六部大佬平时都在殿内上朝,贸然来到殿外,却还是习惯性得穿着之前的衣服,一阵风来,一个个直哆嗦,人都年轻了不少,冻得跟个孙子似的。 生无可恋地看着空空的龙椅,祈祷皇帝快来。 两刻钟后,朱棣终于姗姗来迟,身后还跟着一群小太监,一个抱着箱子,其余几个分别拿着笔墨纸砚,还有两个小太监抬着桌子。 群臣不明所以,照例行君臣之礼,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 朱棣轻轻挥一挥衣袖,坐在龙椅上,“朕宣布个事儿!”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