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出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11章 出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青望着雪人,望了许久许久。 “先生好看不?”三女炫耀。 李青粲然一笑,轻声道:“好看。” 闲来无事,李青也学着堆起了雪人,他想堆出三女的样子,但多次尝试皆无果,只换来三女的嘲笑,“不像不像,一点都不像。” …… 轻松惬意的日子,过得总是很快,眨眼间,饺子变成了元宵,再一眨眼,院里的果树发出了嫩芽。 冬去春来,雪人融化,目之所及,生机勃勃。 蓟州、真定、济南等地的精锐,先后赶赴京师,前去视察民情的朱瞻基,也赶了回来,经此一趟,他更内敛了,有了责任与担当。 出征在即,京营也开始动员,李青、张辅整日忙着调粮。 在此期间,兵部都给事中忙得脚不沾地,几乎跑断了腿儿。 ~ “禀尚书,都办妥了。”于谦呼哧呼哧地喘着气,来到衙门后堂。 “坐。”李青提起茶壶倒了杯温茶,推到于谦面前。 这么久的相处,于谦对他少了分敬畏,多了分亲切,举杯‘吨吨吨’一饮而尽。 李青笑了笑,又给他倒了一杯。 于谦扶着茶杯,问道:“尚书大人还有吩咐?” 相处了这么久,他对这位尚书有了一定了解。 ——对谁都不客气,一旦客气,准没好事儿。 “这次北伐,你随本官一起。”李青开门见山。 于谦怔了一下,迟疑道,“南民北迁的国策在持续进行,下官还需监督,有些…抽不开身啊。” 他是个文官,并不喜欢打打杀杀,虽然看演武看得很上头,但他始终认为,若想国泰民安,必须以文治,而非打仗。 “你负责的事,交接给给事中。”李青不容拒绝,“跟着我就是。” 于谦拱了拱手,“下官遵命。” 见他一副怏怏不乐模样,李青好笑道,“怎么?是害怕行军苦,还是害怕上战场?” “不是怕!”于谦摇头,“只是下官对军事并不在行,虽也读过兵书,但真实的战场并未经历过,怕是无法为国效力。” “你能有如此觉悟,便已超越了许多人。”李青笑道,“没经历过也无妨,这次不就是带你经历嘛,呵呵……技不压身!” 李青抿了口茶,“会了可以不用,却不能不会。” 于谦挠了挠头,不明白这话的意思,但明白这次北伐,他不去是不行了。 “敢问尚书大人,何时出发?” “大概五日后。” 于谦点头:“那时间还来得及,下官去交接一下百姓迁徙事宜。” “嗯,去忙吧!”李青道,“忙完后就不用来衙门了,好好歇两天。” 于谦怔了怔,拱手称谢,“下官告退。” 他前脚一走,后脚朱瞻基就来了。 “青伯,你看我这杆枪如何?”后堂只有李青,朱瞻基用着私下称呼。 他炫耀道:“这可是用极品牛筋树的树心,精心打磨而成,后又经桐油浸泡三日,拾起来得心应手,无惧普通刀兵劈砍,还有这枪头……” 李青懒得听他巴拉巴拉,伸手拿过长枪,来到院里耍了耍,别说,真好用。 “你回头再让人做一杆,时间上完全来得及。”李青爱不释手,“这杆抢归我了。” “你想得倒美,我就是让你看看。”朱瞻基哪肯割爱,当即伸手去夺,却根本碰不着李青半分。 朱瞻基急了,“你快还我。” “我是你的保镖,没有趁手的兵器如何保护你?”李青淡淡道,“你还想不想随军出征了?” “我……”朱瞻基噎了一下,“你先还我,我回头再让人给你做一杆。” “这杆就挺好。”李青笑眯眯道,“你再让人给你自己做一杆就成。” 好东西到了他手里,岂能再还回去。 “你……”朱瞻基气急败坏,早知如此,他绝不来显摆。 “好了,回头我再教你两招。”李青没好气道,“瞧你这小气劲儿。” “那…说好了啊,不能食言。”朱瞻基脸色缓和了一些。 李青笑道:“放心,我拿人品保证。” 就你那人品……朱瞻基翻了个白眼,“你还是拿俸禄保证吧,回头你若食言,我让皇爷爷扣你俸禄。” 李青:-_-|| 该说不说,这杆枪确实好用,挥舞起来很有感觉,手感也是一流。 李青耍了一会儿,扛着枪乐呵呵地回家了。 ~ “先生,要去打仗了吗?”婉灵问,眼眸中透露着一丝不舍。 李青点头,笑道:“用不了太久就回来了,估摸着也就三个月。” 现在迁都北平了,一来一回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加上补给线的改革,出征一次,并不需要太久。 三女闻听此言,失落的心情好转许多。 怜香问道,“什么时候出发呀?” “还有好几天呢。”李青把枪放好,拍了拍手,“走,带你们出去转转。” 几女年岁大了,腿脚不如以前,出行也都是乘车坐轿。 李青带着三女在把京城热闹的地方逛了个遍,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 五日后,校场点兵。 六十多岁朱棣英武不减当年,腰挎宝刀,甲胄在身,尽显大帝风采。 朱瞻基立于点将台,慷慨激昂地做着战前动员,校场兵甲林立,气焰滔天。 ‘咚咚咚……’擂鼓声响起。 ‘锵啷啷……’刀出鞘声紧随其后。 明军将士,手握长矛、高舞刀剑,整齐划一的‘杀’字喊出口,惊天动地,气冲云霄。 于谦心怀激荡,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扯着脖子大吼:“明军威武……!” ~ 时隔七年,皇帝再次御驾亲征,将士们个个激动。 太子朱高炽携群臣为大军送行,送出京城外。 接着,群臣行礼,预祝皇帝旗开得胜……简单的礼节过后,大军正式出发。 一日后,出居庸关。 天空湛蓝,水草碧绿,视野开阔,一望无垠。 于谦坐在马背上,颠得他很是难受,浑身像是散了架一般,但兴致却很高,这种风景他以往不曾见过。 “还习惯吗?” 于谦扭头见是李青,拱了拱手,还未来得及说话,身子却先是一歪。 “小心点儿。”李青以枪杆扶了他一下,拨转马头离他更近了些,“你不会骑马?” “骑过,但马术一般。”于谦尴尬道,“从没骑过这么久。” 李青笑了笑,“过会儿就傍晚了,晚上好好休息一下,这才刚开始呢。” “下官明白。”于谦苦笑点头,关外风景的确不错,但行军也确实辛苦。 但许多士兵都是步行,他一个骑马的也不好说苦,只得咬牙硬挺。 到了傍晚安营扎寨的时候,于谦大腿内侧都被磨秃噜了皮,走路都颤颤巍巍。 “喝两口。”李青递上酒袋。 于谦接过,‘吨吨吨’灌了几大口,抹了把嘴,感慨道:“真痛快!” “呵呵……留着慢慢喝。”李青笑道,“后面的路还长着呢,吃过饭早些睡觉。” “嗯。”于谦又灌了口酒,好奇道,“李尚书,你这是第几次出征了啊?” 他的确好奇,李青都六十多了,这一天行军下来,跟没事儿人似的,比他这个年轻人好了不知多少。 李青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招降乃儿不花一次,捕鱼儿海一次,靖难后一次随蓝玉出征,两次随朱棣亲征,“算上这次,第六次了。” “这么多次啊?”于谦面露诧异,“难怪……” “难怪什么?” 于谦讪笑道,“难怪尚书你行了一天军,一点不显疲惫。” 顿了顿,又好奇道:“尚书出征这么多次,怎么做了文职,而非大将军?” “这个……” “是因为不善打仗吗?”于谦问。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