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它很好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29章 它很好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次日清早,李青来到礼部,祭祀所需物品已就绪,简单寒暄两句,一行人赶往孝陵。 滴滴扫墓、上坟、烧纸……之类的电子业务在后世曾风靡一时,李青初闻只觉得人性扭曲,道德沦丧,不曾想在这封建时代也有。 李青有些无语,更可气的是…没小费。 …… 孝陵。 祭台设好。 李青净手,上前;祭祀官员先后净手,立于李青身后,所有人满脸肃穆,神情悲痛。 静默半刻钟后,礼部给事中嗓音嘹亮中带着悲怆:“叩首,拜~!” 李青带头参拜,众官员跟上。 接着,起身,静默。 “叩首,再拜。” …… 三叩九拜之后,给事中扬声道,“鸣炮!” “噗噼啪啪……” 一阵鞭炮响过,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味儿,李青首当其冲,呛得鼻子发痒几欲要打喷嚏,但忍住了。 “执事者,各诣执事位。”给事中的声音再次响起。 接着,十余人提着食盒,依次摆放贡品、贡酒。 同时,乐师就位。 李青等官员默哀,约莫三分钟后,给事中唱道:“俯伏。” 众人俯首伏地,神情崇拜。 “起伏。” 众人起身。 “迎神,奏乐。” 李青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台词,富有感情的吟诵起来,主要就是给老朱汇报工作。 南征交趾,北伐草原,通运河,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李青一桩桩叙述,迁都除外,老四特意嘱咐不让说。 朱棣的功绩确实辉煌,这一系列举措,无论是对现在大明,还是未来的大明,都有着极为深远影响,甚至延续到数百年后。 若是老朱真在天有灵,儿子如此有出息,想来也会感到欣慰吧……李青一丝不苟念叨着。 ~ 繁杂冗长的仪式过后,官员们纷纷取出祝词,放进祭祀台前的小篮子里,接着,返回原位静立默哀。 李青提着小篮子进了祠堂。 老朱的祠堂本来只有朱棣这个皇帝,亦或小胖这个太子才能进,但朱家人没来,只能李青这个能钦差来办了。 上香,烧祝词,烧纸钱…… 滴滴扫墓小哥李青,可谓是尽职尽责。 供桌上供奉着老朱灵位,墙面上老朱的画像栩栩如生,不怒自威。 烧完纸钱,李青抬头望向画像,久久不语。 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初刚进京,第一次见这个草根天子的场面还犹似昨日,转眼间,老朱都死二十多年了。 良久,李青对着画像轻声开口:“放心吧,它很好,他…也很好。” …… 回到侯府,已是下午,李青简单吃了些东西,让小李子去采购东西,然后带着三女逛京城。 虽然迁了都,但金陵作为大明发家地,朱棣依旧保留了它的京师头衔。 陪都也是都。 南京城可比北京城繁华太多了,气候也十分宜人,刚正月末,艳阳高照时,温度已有十六七度,春天气息浓郁。 万物竟发,生机勃勃。 街道上,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各种铺子应有尽有。 一家人开始买买买,疯狂购物。 成衣铺,应季的衣服,李青给她们一人买了五套。 知道三女喜吃甜食,李青一口气买了两大篮子,别说,味道确实不错,不输宫廷出品的糕点。 一直逛到傍晚,一家人才兴尽而归,扮做仆役的东厂番子,总算是松了口气,一脸解脱。 人都说永青侯身子骨强健,他们今儿算是见识到了,别看拄着拐杖,体力那叫一个充沛,就连几位夫人,也不遑多让。 次日清早,李青去了曹国公府。 “这么快就走啊?”李景隆有些不舍。 “嗯,时间有限。”李青笑了笑,“待办完了事儿,咱们再好好喝一场。” 李景隆不服:“下次喝酒,吐得一定是你。” “那可不一定,”李青挥了挥手,“走啦。” “走吧走吧。”李景隆满脸嫌弃,“整天比狗还忙,也没见你讨了什么好。” “呵呵……下次再聚。” 李青抱了抱拳,转身告辞。 “等一下。”李景隆叫住。 李青回头:“怎么了?” “一把年纪了,可别再跟年轻时似的意气用事。”李景隆叮嘱道,“你这到哪儿不吃亏的性子也得改改了,偶尔吃个亏,服个软也没啥,又不会少块肉; 怂点没什么不好,活得长久,以你的功绩,即便办不好案子,皇帝也不会治你的罪,心里得有杆秤,凡事为自己考虑考虑。” “哎,知道了。”李青吸了吸鼻子,望着头发已有些许斑白的李景隆,挤出一个笑意,“好好养身体。” 李景隆有些伤感,“嗯,你可别死江.西了。” “……” ~ 李青再次出发,依旧走水路。 七日后抵达江.西,又转马车行了两日,才来到新淦县。 知县王远接到消息,立即推掉手头上所有的事务,颠颠儿地前来拜访。 那股子殷勤劲儿,让混迹官场多年的李青,都大感不适应。 适当的奉承会让人心情愉悦,可过分奉承就让人愉快不起来了,眼下就是这样。 王远这架势……就差叫李青祖宗了。 “本钦差要在此处暂住一段时间。”李青实在受不了这厮,打断道,“在府衙整理个住处出来,你该忙忙你的,不要贻误公务。” “是是是,下官这就去办。”王远匆匆拱手,“钦差大人稍等,下官只需半个时辰。” 说罢,风风火火地去了。 “侯爷,有什么需要咱家效劳?”小李子问。 李青取出一沓宝钞,“让番子在附近找个住处暂住,休息一日,明儿来县衙集合。” 顿了一下,“公公辛苦一下,跟本侯一起住县衙。” “侯爷客气,为皇上办差,也是咱家的职责,何来辛苦?”小李子语气激昂,心情激荡。 李青看得出来,这小太监不是装的,是真想干出一番事出来。 人活一世,谁不想留下点儿什么? 太监没有子嗣,死后不入祖坟,因此对‘名’的渴望更大,甚至犹在文官之上。 尤其是三宝的成功,更是让些个人看到了希望。 太监怎么了? 谁说太监成不了事? 群臣哪个提到三宝,敢言语轻视? 都是太监,三宝可以,我们未必不行! 人越是缺什么,越是在意什么,太监裤裆里矮了一截儿,腰杆儿也挨了一截儿,仅存的那点儿自尊,都无比诊视。 他们比常人更希望被认可! 加上三宝珠玉在前,已经成功被认可,这些小太监都是干劲儿满满,争当三宝第二。 “侯爷,需要咱家做什么尽管吩咐,千万别客气。” “嗯,好。”李青笑着点头,习惯使然,随口画饼:“本侯是个实在人,向来不贪功,好好干……” 巴拉巴拉…… 半刻钟后,小李子成功被cpu。 王远的办事效率极高,不到半个时辰便赶了过来,“钦差大人,住处已整理出来,还请大人移步。” “嗯,劳请带路。” 一共三间房,一间客堂,两间厢房,房间清洁,被褥也都是全新的,东厢房精致很多,两张床拼在一起,还临时做了床幔。 “有心了。”李青很满意。 “都是下官的分内之事。”王远抹了把额头的汗,小半时辰完成这些,他几乎动员了衙门里的所有衙役,嘴上矜持道,“县衙条件有限,委屈侯爷了。” 李青笑了笑,“已经很好了,去把那个烧瓷器的金元宝,给本钦差找来。” “是……”王远干脆答应,旋即回过味儿来,讪讪道:“现在吗?” “怎么,他不在?” 王远干巴巴道,“钦差大人,那个…这个……他不在大牢关着,走私的事儿,下官之前从于都给事中那儿听说了,但…… 他没犯法啊! 办案讲究证据,他只是把瓷器烧出来,在大明销售,并未出海走私,下官也不好直接拿人。” “怕是收了人家的好处吧?”小李子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 王远心中一凛,僵笑道,“公公这话从何说起?” 要搁以前,一个没把的敢这么跟他说话,他必须刚回去,但眼下不一样了,东厂虽然才建立两年,但势头直追锦衣卫。 尽管不爽,嘴上也不敢说出来。 小李子继续阴阳怪气:“王知县有无收人好处,咱家自会去查,但愿如你所言。” “呃呵呵……”王远笑得有些发苦,这年头,地方官儿哪有不受贿的,“公公大可去查。” 李青直接问:“明日本钦差要见到这个金元宝,能办到吗?” “能,能。”王远哪敢不答应,“大人放心,下官这就去请……啊不,去把他逮回来。” “嗯,去办吧。”李青面色不虞,随意摆了摆手。 见状,王远倍感压力山大,谄媚地作了一揖,急急去了。 “侯爷,”王远一走,小李子就忍不住开口,“咱家瞧着,这人就是收了人家贿赂,要不立即着番子去查?” 整治贪腐也是功劳一件,小李子一门心思立大功。 “先办大事。”李青微微摇头,“咱们人生地不熟,这个知府还有用,本侯有件事要劳烦公公亲自跑一趟。” “侯爷请说。” “去洪都通知宁王,”李青略一沉吟,霸气道,“让他来见我。” “啊?这……”小李子都惊呆了:知道永青侯牛逼,但也没想到会如此牛逼,那可是藩王啊,让人家来见你? 诚然,钦差代表着皇帝,但也不至于有这么大派头。 “去办吧,回京后少不了你李公公的功劳。” “哎,咱家这就去。”小李子倒也机灵,听命办事即便有罪,也不追究,这买卖稳赚不赔。 跟着侯爷有肉吃……被cpu的小李子开心的想着。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