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当仁不让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44章 当仁不让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朱瞻基扫了眼群臣,淡淡道:“诸卿以为,派谁合适?” 群臣面面相觑,都不知该如何接话。 少顷,蹇义出班道:“皇上,汉王在军中影响甚广,为保险起见,应派有分量的文官督战,以免军中有人三心二意。” “臣附议。”杨士奇出班,“臣不才,愿为皇上分忧解难。” 老杨头毛遂自荐,气得蹇义吹胡子瞪眼。 夏原吉出班,拱手道:“臣举荐兵部尚书李青。” “臣附议。”蹇义紧随其后,暗骂:这功劳给狗也不能给内阁。 朱瞻基看了眼李青,“李卿,你可愿前去平叛?” 李青无奈出班:“臣愿往。” “你真愿往?”朱瞻基斜睨着他。 “呃……愿还是不愿啊?” 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朱瞻基气得不行,“愿不愿你自己不知道吗?” 李青无语:“臣年事已高。” 朱瞻基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既然如此,那朕亲征!” 靖难之役才过去二十多年,李景隆的例子在那儿摆着呢,尽管可能性不大,但朱瞻基还是不愿冒险,谁去也没他自己去保险。 且正好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巩固自己的地位,朱瞻基哪儿肯放过,这次征讨二叔,他当仁不让。 “皇上三思。”群臣呼呼啦啦拜倒,“皇上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 “笑话!”朱瞻基怫然道,“太祖皇帝金戈铁马,创就大明伟业,太宗皇帝五征漠北,打得元人望风而逃; 难道朕就不可吗?” “皇上亦有太祖、太宗之才,然,此一时,彼一时也。”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说道,“太宗北伐,由先帝监国,若皇上亲征,该由何人监国?” 朱瞻基没儿子,这是他的短板。 越王朱瞻墉一直逗留在京师,未曾就藩,也有着某种考虑。 之前朱瞻基在南京,小胖病危之时,朱瞻墉就曾监国一阵儿,但朱瞻基回来后,立即将他边缘化,短短半年,就已成了透明人,其用意不言而喻。 群臣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们笃定朱瞻基不会让越王监国。 越王不监国,那便没人有资格监国了,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没人监国,朱瞻基就没办法亲征。 说来说去,朱瞻基还是败在了没儿子上面。 这也是他的痛点。 太子乃国本,对一个皇帝来说,没有子嗣绝对是一大硬伤。 奈何生儿生女这方面,谁也无法干涉,他闺女都好几个了,就是没儿子。 寻常百姓生不出儿子都会脸上无光,甚至遭人嗤笑,何况是一代帝王。 朱瞻基自觉人格遭到践踏,有些恼羞成怒,猛一拍御案,怒道:“你们屡屡阻碍朕亲征,是何用意?” 他冷笑道:“莫非是……收了汉王好处,亦或是想立个从龙之功?” “臣等冤枉。” …… 李青见僵持不下,只好帮朱瞻基一把,出班道:“皇上,臣以为眼下这情况和太宗北伐不同, 太宗是出关讨伐元人,而皇上这是平定内乱,乐安距离京师不过千里,皇上未曾出国,何须有人监国? 只派一两人暂理事务也就是了,左右用不了多久,朝廷大军一到,汉王必降!” 朱瞻基笑了:“卿之所言,甚是有理!” “皇上三思啊。”都察院佥都御史出班,劝谏的话还未说出口,就被朱瞻基打断。 “来人!此人有私通汉王之嫌,打入大牢审问。” 群臣脸色一变,心里愤愤不平:我们跟你讲道理,你跟我们讲‘拳头’? 朱瞻基暗暗冷笑:我是皇帝,跟你们讲不讲理,我说了算。 作为执掌着军队的帝王而言,讲不讲理全在他一念之间。 尤其是内阁制度的完善,导致朱瞻基的权力更加大,单从制度来说,甚至超越太祖、太宗,待到后面司礼监出台,他的实权将会更大。 朝臣的权力是自下而上,皇帝的权力则是自上而下,只要将上层官员尽数掌控在手中,那这个皇帝,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九五之尊。 朱瞻基虽还没达到那一步,但也接近了。 他的权力,可比他父亲强了太多太多。 佥都御史的下场,让朝堂一度陷入沉默。 朱瞻基懒得再扯皮:“散朝!” …… 中殿。 “皇上你找我?” “嗯。”朱瞻基道,“这次平叛,你跟我一起。” “用得着吗?”李青有些无语。 “你跟着我心里踏实。”朱瞻基揶揄道,“怎么,你能做洪武朝的监军,建文朝的监军,永乐朝的监军,就不能做我宣德朝的监军?” 李青:-_-|| 监军这个词儿……他都过敏了。 “我去也成,不过我要带上一个人。” “于谦?” “嗯,这么好的镀金机会,我想让他沾沾光。”李青直言不讳,“他日我退休后,唯有他能顶替。” 朱瞻基挠了挠头:“他有你说的那么牛?” “至少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李青道。 “没问题!”朱瞻基爽快答应。 李青想了想,又道:“这次亲征,你还应该多带些人。” “比如……?” “蹇义、夏原吉、胡濙、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黄淮。”李青叹道: “具体谁私通了汉王,我们也不知道,不过,他们对内书堂的排斥是明面上的,应做万全准备; 以避免,我们出征在外,被人偷了家。” 朱瞻墉也是嫡子,同样是张皇后所生,要是外臣联合后宫来个另立天子,那可真就悲催了。 尽管这种可能性小的可怜,但不能完全排除。 多疑的朱瞻基深以为然:“还是青伯你考虑的周到,把这群家伙一起带上,定可万无一失,嗯……六部留一个李友直,内阁…让翰林学士杨溥入阁,此二人暂理朝中事务。” 想了想,终是有些不放心,“要不让太后看着?” 李青不发表看法:“随你。” 朱瞻基想了想,摇头道:“后宫不得干政,还是算了。” 你可真够多疑的……李青好笑点头,“什么时候发兵?” “明儿就走。”朱瞻基一刻也不想耽搁,“尽快将汉王扼杀,于国于民都有利,对内用兵不需什么粮草补给,你这去京营点兵,我去跟李友直、杨溥他们画饼……咳咳,嘱咐他们一下。” “……” …… 李青回到家,已是傍晚时分。 这次亲征带的兵不算多,仅三万五千精兵,打一个小小的乐安,绝对是杀鸡用宰牛刀。 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 宣德朝的朝局,和建文朝根本不是一码事,第一,藩王已经废了,第二,朱瞻基控制得住军队。 甚至李青都觉得不用打,只要朝廷大军一到,朱高煦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 “先生,这是又要出门吗?”婉灵问。 李青回过神,讶然道:“你怎么知道?” 怜香笑着接话:“先生每次出门,都是这副表情,其实也没什么,先生不必过分在意我们。” 李青笑了笑:“这次和以往不同,最迟一个月,快的话二十天内就能回来。” 顿了顿,“最迟后年,先生就带你们回金陵,到时候先生哪儿也不去了,就整日在家陪着你们。” “真的?” “当然,先生何时骗过你们?” 三女心花怒放,她们的时间不多了,人生最后一段路有先生陪在身边,她们自然开心。 …… 翌日。 早朝过后,朱瞻基换上一身战甲来到校场,看着威风凛凛的数万将士,意气风发。 二叔啊二叔,你哪什么跟我斗? 靖难的戏码,你真以为可以复制?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