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李景隆不是草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95章 李景隆不是草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青如愿以偿的请了个长假,带着几大箱子《永乐大典》赶赴金陵。 到金陵时,已经到了年关。 一进家门,就听到了个不好的消息。 李景隆病了。 顷刻间,李青的喜悦荡然无存,忙追问详情。 朱允炆叹道:“师父已经看过了,说是寿元到了尽头,非药石能医。” “真气呢?” “试过了。”一旁打拳的张邋遢说,“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这种情况很正常。” 李青默然。 岁月不饶人啊! “我去看看他。” “师兄,我跟你一起去。”朱允炆道,“我常去曹国公府,府上人都认识我。” 李青点点头:“那走吧。” ~ 曹国公府。 李景隆躺在床榻上,苍白的脸上满是沟壑。 不知不觉间,那个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顾盼伟然、雍容华贵的骚包美男子,已经这么老了。 见李青来了,李景隆苍白的脸上有了抹红润。ωWω.GoNЬ.οrG “我就知道你会来。”李景隆笑着说,“你们都先退下吧,我跟老友聊聊天。” “是,父亲(爷爷、太爷爷)。” 李家儿孙退了出去。 “怎么样?”李景隆挑眉道,“看我这儿孙满堂是不是很羡慕?” 他依旧那么嘴欠。 李青轻声说道:“什么时候病的,怎么不写封信?” “你不是忙吗?”李景隆翻了个白眼,揶揄道:“我哪敢让你分心啊!” 李青没心情计较,伸手探上他的手腕,片刻后,缓缓松开。 五脏俱衰! “行了,兄弟我这岁数绝对算得上是长寿了,死了也是喜丧,没什么可难过的。”李景隆很洒脱。 李青挤出一丝笑意,打趣道:“本来还想跟你喝酒呢,现在看,怕是不行喽。” “少来。”李景隆没好气道,“激将法不是这么用的。” 李青讪讪一笑,神色也正经下来。 轻声问:“兄弟,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 “我想想哈。”李景隆认真想了起来,好半晌,说道:“我这一生,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不过有件事一直如鲠在喉,心里不得劲儿。” 说着,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忙道:“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我早就看开了,你莫放在心上,我早就不怨恨你了。” “不是,我不是说这个。” 朱允炆:? 李青问:“是不是靖难之役的事?” 李景隆点头:“是啊,五十万朝廷大军兵围北平城,愣是没打下来,丢人啊,传之后世,我都能再死一次; 三国通俗演义都不敢这么写!” 朱允炆:“……” “我会给你正名的。”李青认真道,“李景隆才不是草包。” “嗯,我虽然比不上蓝玉,但怎么着也算是个正常人。”李景隆道,“青史留名就算了,但别被当做反面教材就成。” 李景隆对身后名很重视,不是他好面儿,古人对这个都重视。 50万:1万+, 栓条狗都能赢,可他硬生生打输了,这要是流传到后世,草包第一人,非他李景隆莫属。 李景隆嘱咐道:“你也别说我是背叛建文,我不想背负不忠的骂名。” “那……我咋说?”李青挠了挠头。 “你就说……”李景隆仔细想了想,道:“这样,你就说我从一开始就和建文不对付,一直都跟朱棣一伙儿,绝不是半路倒戈……” 朱允炆:这么不在意当事人的感受吗? 李景隆叮嘱完,也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老表,我这么说你不会生气吧?” “我……” “我都快死的人了。”李景隆说。 “……不会。” “那就好。”李景隆释然一笑,卖惨道:“老表啊,这事儿你真不能怪我,要怪都怪朱棣,谁让他为了彰显自己牛叉,不写明实情呢? 这下倒好,他是牛叉了,我成傻叉了。” 朱允炆:-_-||我才是真正的大傻叉! “好,我会按你说去做。”李青保证。 有李青的保证,李景隆彻底放了心,不再有遗憾。 “好了,不说这个了。”李景隆的心情欢快起来,“你别说,上次我听你的养猪,还真赚了不少钱,现在金陵百姓确实富裕起来了,也舍得花钱了,各行各业的生意都好做许多。” 顿了顿,“不过,若是一直这么发展下去,恐尾大不掉,那个沈鑫你看着些,别让局势失控。” 李青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嗯,我对你还是挺放心的。”李景隆笑笑,突然问:“李青,你会不会死?” “应该会吧。”李青叹道,“人哪有不死的啊,只是……我还没到时候。” “会死就好,会死就好。”李景隆长长松了口气,“真不敢想象,要是你一直就这么活下去,要遭多大罪。” 李青笑笑,“其实还好吧,我…我都快习惯了。” 李景隆握着李青的手,拍了拍他的手背,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叹息。 他能体会到李青的苦楚,李青也明白他的心思。 两人对望,无声胜有声。 许久,李青打破沉寂,“我帮你梳理一下身体,你多注意休息,能多和儿孙相处一段时间。” “嗯,好。”李景隆答应。 李青深吸一口气,精纯的真气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李景隆。 “舒服嘞。”李景隆眯着眼,满脸享受。 一刻钟后,李青收回手,李景隆睡着了,睡的香甜。 “我们先回去吧。”朱允炆小声说。 “嗯。” ~ 再有两天就年节了,下人积极地忙碌着,为过年做准备。 府院披红挂彩,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气。 李青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好兄弟即将离他而去。 朱允炆拍拍他的肩,“师兄,想开点儿,正如你所说,人哪有不死的啊,早死晚死而已。” “我明白,都明白。”李青点点头,挤出一丝笑意。 朱允炆岔开话题:“师兄,这几口箱子是《永乐大典》那?” “打开看看。” 朱允炆打开箱子,发现果真是永乐大典,诧异道:“这才多久啊,你就全部看完了?” “打开看看。” “这有什么好看的啊?”朱允炆好笑道。 话是这么说,他还是拿起一本看了起来。 “就是永乐大典,并不奇特之处……嘶,不对。” “好漂亮的字啊!”朱允炆惊叹,这比他当初做皇帝那会儿写的字还好,一看就是在书法上极有成就的人所书。 突然,他意识到了什么,满脸震惊:“师兄,这是正……” “嘘~!” 李青食指放在唇边,小声道:“下人就在不远处,你小声点儿。” “哎。”朱允炆压低声音,“真是正本?” “当然,我之前不是说了嘛,让你看看真玩意儿。”李青笑着说。 朱允炆难掩震惊,“这怎么……” 他压低声音,“怎么可能呢,皇帝会允许你把东西带出来?” “我是偷的。”李青说。 朱允炆:(⊙o⊙)… “好了,先让人搬去书房吧,你去看着点儿,别给弄混了。”李青说完,转身去找师父了。 留朱允炆一人在风中凌乱。 ~ “师父,李景隆真没救了吗?”李青紧张的问。 张邋遢苦笑道:“你自己都明白的事何必再问呢?” “其实老头子我也不想他死,那小子虽然是个碎嘴子,但有他在,还挺欢乐的。”张邋遢叹道,“能用的办法我都用了,奈何他五脏俱衰,大限将至,我也没法子。” 顿了顿,“好了,你也别太伤心,他这绝对是高寿,整个金陵城,九成以上的人都活不到他这岁数。” “弟子都明白。”李青轻轻点头。 可明白归明白,还是抑制不住的难过。 那个拿着描金小扇逛青楼,半遮着面的少年,是那么的朝气蓬勃,那一幕恍若昨日,可如今却已暮气沉沉,即将落幕。 李青一直埋怨时间过的太慢,可每当离别之际,他又嫌时间过的太快。 人啊,总是那么双标! “师父,你身体还好吧?” “放心吧,还能活些年呢。”张邋遢笑了笑。 李青揉了揉鼻子,强笑道:“那咱师徒俩喝一杯?” “嗯,小朱年纪也大了,跟他喝不痛快。”张邋遢松了松裤腰带,“走,去书房喝。” … 书房。 师徒俩在这边喝酒,朱允炆在那边儿整理书籍,下人他都没用,亲力亲为地将每一本书籍放在书架上。 李青和张邋遢都喝两坛酒了,他才忙完。 “师父,师兄。”朱允炆打横坐陪,给自己倒了一杯,“我酒量浅,就小陪一下。” “量力而行就好。”李青举杯跟他碰了下,道,“这书你可得放好了,我偷出来,就是为了它能更好的保存下去。” “我懂。”朱允炆皱眉道,“可问题是…皇帝知道吗?”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瞧你说的,他要知道还叫偷吗?” “……”朱允炆苦笑,“我的意思是,你就不怕被皇帝发现吗?” “没事儿,他都不看这个。”李青道,“这些大典一直在文渊阁吃灰,就连奉天殿御案上的那两本,他都没翻过。” 朱允炆咂吧咂吧嘴,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张邋遢道:“青子,看你这意思,是打算把整部大典都偷出来了?” “没错。”李青笑着点头,“当初我就想好了,用咱们家这一套盗版,去换皇宫那套正版。” 张邋遢:“这么多册,你得偷到什么时候啊?” 李青认真算了算,“要是勤快些,差不多三年就能偷回来。” 二人:“……” … 次日,李青去了织造局,了解完当前情况,又去了沈府。 沈鑫得知李青是来要钱的,顿时大吐苦水。 “大人,草民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庞大资金支撑。”沈鑫赔笑道:“等过了年,最迟明年底,我就如数还钱。” “那不行,你不还钱本官回去不好交差。” 沈鑫哭丧着脸说:“好几百万两银子呢,我一时间真挤不出来,能不能先还一部分?” “可以。”李青也知道,现金对沈鑫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眼下这个阶段,“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先还一百万两,余下的,你明年底前结清。” “好好,多谢大人体谅。”沈鑫长长舒了口气,又问,“大人,草民后面对苏杭下手,朝廷也会帮我的,对吧?”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李青含糊其辞的说。 顿了顿,“不过我的建议是,先把金陵稳住。” “哎?”沈鑫不以为然,“其实草民心里有数,也有信心,既然干了,就得往大里干,您说是不?” 李青无语:问题是你干的太大,小皇帝未必容得下你啊! … ~ ps:今儿就两章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