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流年不利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213章 流年不利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周氏觉得贞儿天生克她。 她吃牌,贞儿碰走,她听牌,贞儿自摸,自贞儿做了这桌,她就没胡过一把。 牌场失意也就算了,偏偏纪淑妃也是油盐不进,拉拢不成,且惹得皇帝儿子黑着一张大脸,这个年…… 过得着实闹心。 ~ 淑妃寝宫。 各自忙了一天的母子难得清闲下来。 “孩儿给母妃拜年了。”朱佑樘恭敬地磕了头,“祝母妃身体健康,事事顺遂。” “我儿快起来。”纪淑妃看着长大的儿子,开心又满足,在坤宁宫的不愉快尽数消弭。 “佑樘啊,过了这个年,你也十六岁了,以后要更懂事些,”纪淑妃说教,“记着,要多听你父皇的话,别惹他生气……” 顿了下,“你现在也算是大人了,这后宫之地还是少来些。” 她不便说让儿子疏远周太后,只能以此为借口。 不过,朱佑樘确实称的上大人了,纪淑妃这么说并无不对,一般来说,皇子十岁以后就会搬去宫外十王府。 平常不能进宫,更别说进后宫了,也就父皇过寿、年节,这种大日子才能进宫。 太子则是储位定下后,就要搬去东宫入住。 而朱佑樘却是个例外,他一直在宫里,住在乾清宫偏殿,这很不合礼制。 为这事儿,群臣没少上表。 奈何,朱见深就是不让太子去住东宫。 不住进东宫,太子这个储君就不算稳,至少表面看是这样。 基于此,母子俩都有种不安全感。 “孩儿明白。”朱佑樘作揖称是,“今儿不是过年嘛,孩儿也有些日子没给母妃请安了,以后会注意的。” “嗯…。”纪淑妃轻轻点头,沉吟了下,说:“你父皇对你还是满意的,你莫要患得患失,保持平常心即可。” 别看今日皇帝夫君拒绝了选太子妃,她明白,那只是纯粹不爽周太后,并非是对儿子有意见。 从对宸妃的态度,就能看出,皇帝夫君更爱长子。 “立嫡立长,你不要有压力。” “母妃放心,孩儿理会的。”朱佑樘不好意思笑笑,“孩儿也没啥压力。” 这时,朱见深走进来,诧异道:“呦,佑樘也在啊。” “臣妾(儿臣)参见皇上(父皇)。”母子赶忙行礼。 “免礼免礼。”朱见深自顾自走到茶桌边坐下,道:“什么时候来的?” “回父皇,儿臣刚来。”朱佑樘解释,“听说母妃在坤宁宫跟皇奶奶玩万饼条,儿臣恐扰了皇奶奶、母妃雅兴,故才来拜年。” “皇上请用茶。”纪淑妃递上茶,对儿子道,“好了,年你也拜过了,天色也不早了,回去吧。” “不急着走。”朱见深接过茶,抿了口,笑道:“在这儿用过膳后,再回去。” 朱佑樘胖脸浮现一抹惊喜,拱手道:“儿臣谢父皇恩典。” “一顿饭,还算不上恩典。”朱见深好笑摇头,“坐吧,小纪,你也坐。” “是。” 母子二人坐下。 朱佑樘给母妃也斟了杯茶,“母妃请用。” 一家三口许久没有一起用膳了,他欢喜之余,也有些局促,搓着胖手,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一会儿看看父皇,一会儿看看母妃…… 朱见深把玩着茶杯,沉吟道:“佑樘…” “啊?儿臣在。” “不用起身,坐。”朱见深指了指椅子。 “是。”朱佑樘重新坐下,瞧着父皇,心中略微忐忑。 朱见深放下茶杯,神情也难得严肃起来,“今已成华二十一年,你也十六岁了,算是大人……” “儿臣很少来后宫……” “谁让你打断朕的?” “儿臣有罪。” 刚落座的朱佑樘,忙起身,撩袍跪倒,“请父皇责罚。” “……算了算了,起来吧。”朱见深有些无奈,吁了口气,道:“朕不是说你来后宫的事……” 顿了下,“过了十五散节,你搬去东宫住吧。” “是……啊?”朱佑樘懵了一下。 纪淑妃也不禁目光一凝,她拍了下大胖儿子,“父皇的话你没听见吗?” “呃…是,”朱佑樘连忙下拜,“儿臣遵旨。” 太子之位,彻底稳了! 朱见深暗叹,他还是有些不满意,却也没更好选择了。 就这样吧。 再说,不是还有李青的嘛。 太子都十六岁了,再住在宫里确实不像话,他又没打算换太子。 这么多年的言传身教,并非没有成效,仁弱的儿子还是很有进步的,没必要再拖了。 “起来吧。”朱见深道,“届时,朕会让你处理一些公文,莫要懈怠。” “是,儿臣愿为父皇分忧。”朱佑樘有些激动,面庞微微发红,“儿臣必竭心尽力,不让父皇失望。” “嗯,说的好。”朱见深颔首。 纪淑妃内心激动犹胜儿子,儿子这也算是熬出头了。 … 晚膳后,朱佑樘小坐一会儿,回了乾清宫偏殿。 一向不争宠的纪淑妃,头一次挽留皇帝夫君,今夜她要好生服侍…… ~ 雪夜人静好春宵,柳垂又把柳枝摇,情深带风翻红浪,白雪易融春难消…… … 元宵节后。 朱佑樘谨遵旨意,搬去了东宫。 群臣沸腾了。 一个个激动的热泪盈眶,皇上终于让太子去东宫了,且还赋予了部分理政权。 这下,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跟太子接触,再不用为见不到太子而忧虑了。 一时间,太子东宫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说难听点儿,简直就是赤裸裸搞太子党了。 不过,朱见深并不在意,也没阻止,提出让太子搬去东宫时,他就料到了这种局面,且这也不算是坏事。 提前让太子接触臣子、政务,利大于弊,至于架空自己……朱见深一点也不担心。 太子没那个本事,群臣没那个胆子。 当年,太祖还让懿文太子早早监国呢,太宗那等敏感,都放心让仁宗监国,自己远征漠北打仗,他就在皇宫大内,还怕翻天不成? 真要那般,干脆也别立太子了。 大明皇帝对太子的提防,较之唐,可以说几乎没有。 朱见深履行了承诺,真给予朱佑樘一定的理政权力,每天都有一些奏疏送去东宫。 只是……朱佑樘批复过的奏疏,都要再经他过一遍。 饶是如此,朱佑樘也很满足了,群臣亦是如此,难得见皇帝让步,他们还有什么好挑的。 一时间,朝局充满活力,百官干活都有劲儿了…… 三月, 年事已高的商辂,以身体不适为由,申请告老还乡。 朱见深驳回,升任其做内阁首辅。 被吊了这么多年,商辂总算是坐上了梦寐以求的首辅之位,然,他真的老了。 首辅仅做了一个月,商辂再次请辞。 朱见深依旧驳回,同时,召刘健入阁,让商辂好好带,为了大明,再干两年。 商辂深感无奈,他请辞并非客套,而是真心力有不逮,奈何,皇帝不让走,他也只能咬着牙干。 朱见深是明白人,万安是铁杆马仔,可做实事……万安真不行,还得让有才干的人来。 刘健是李青推举过的人,他相信李青的眼光,且刘健资历也够。 八月, 商辂再次请辞。 乾清宫。 商辂乞怜道:“皇上,老臣已是古稀之年,实不能为君分忧了,还望皇上恩准臣落叶归根。” 这么大人了,确实干不动了……朱见深也不好再驳回,点头道:“卿之功劳,朕看在眼里,来人,赏……” 再惊才绝艳的人,也逃脱不掉时间的腐蚀,连中三元的商辂,就此退下政治舞台…… 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走了一个商辂,并不会影响到大明江山社稷。 新人刘健,很快就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很受朱见深器重,且还特赐他,每月逢十可去东宫帮助太子理政。ωWω.GoNЬ.οrG 如此一来,刘健一跃成为了庙堂的风云人物。 就连六部九卿,也是以礼相待。 相比之下,太子讲师李东阳,翰林院编修谢迁,就显得默默无闻了。 十月。 朱见深拨款百余万两,让在福..建抗倭的水师总兵官李宏,招募兵士,铸造舰船,把福..建划归水师第二要地…… ~ 成化二十二年,春。 朱祁镇病了,病的很重。 在太医的竭力挽救下,勉强算是转危为安,却也落下了病根儿。 据太医说,太上皇是患了呆症。 长久封闭自己的朱祁镇,真的呆迷了,有时,连朱见深都认不出来。 绝大数时候,他都处在痴迷状态,话本也很少看了。 他整日神神叨叨,嘴里念念有词,奴婢们也听不清他在念叨什么,只能哄着,劝着…… 数月后, 贞儿也病了。 太医院的太医们直呼流年不利,然后,全力抢救皇贵妃。 皇贵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朝野皆知,他们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医治太上皇小。 幸赖,功夫不负有心人,皇贵妃的命也给保住了。 贞儿倒是没落下病根儿,但她压根儿就没痊愈,身体断断续续地时好时坏,药不能停,朱见深很是忧心。 同时,也很忧惧。 他害怕,害怕万姐姐离自己而去……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