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书院入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清灵记第六章 书院入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小伙子,”老者转过身来对王浩道,“你来得可真巧哇,我这里刚好缺一名助教,你就留下吧!” “多谢先生!”王浩不禁喜出望外,赶忙行了个大礼。 “哎,严重啦!”老者伸手扶起王浩,“老夫姓秦名若望,是清州书院的教授,你就叫我秦教授吧。” “是,秦教授。” “时候不早了,你随我来。” 说罢秦教授领着王浩向拱门内走去,里面又有一个小院。 “孙超!过来。” 随着秦教授的叫声,一个小伙子应声从一旁的厢房跑出来。 “老师有何吩咐?” “这是王浩,新来的助教,你带他安排一下住宿。” “是。” 秦教授说罢径直向前走去,前方又有一道圆形的拱门,原来这是一个三进的院落。 “王兄请随我来。”那个叫孙超的年轻人领着王浩向一侧的厢房走去。 “有劳孙兄了。”天色渐晚,王浩看不真切孙超的面容,只是感觉他大概二十左右年纪,高高瘦瘦,为人很谦和。 孙超先回房取来烛台,打开隔壁厢房,王浩在烛光下环顾四周,这是间普通的卧室。 “王兄,这间本是苏助教住的,他家做药材生意,去年家中出了变故,他的兄长收货途中遭强人打劫,不幸丢了性命,他便回去接了兄长的差事。” “哦,真是可惜!”王浩摇头叹道,接着问,“敢问孙兄,这书院有助教几名?” “王兄有所不知,根据清州署衙核定的职数,清州书院有教授一名,助教两名,如今你既补了苏助教的缺,职数也就满了。” “原来如此,那眼下有多少学生呢?” “只有五十几人了,去年大战前还有九十几人,这一打仗好多学生就回家了。这里的学生大都是平民子弟,虽说在官学读书不用花钱,但老百姓家的孩子早晚还是要当家的。” 孙超叹了口气,忽问:“王兄可曾用饭?” 王浩不好意思的摇摇头:“尚未。” “你看我,只顾和你说话,忘了带你用饭了,来,王兄这边请。” 说罢孙超便引王浩出了卧室,向后面的小院走去,进了院门左拐便是伙房。孙超指了指右侧三间厢房道:“那是秦教授一家住的地方。” 王浩扭头看去,只见中间的厢房亮着灯,应该是秦教授一家正在用膳,随后孙超将王浩引入伙房。 “李嫂,这是新来的王助教,有饭就给他安排点吧。” 一个中年妇人热情的迎上来,将王浩让在桌旁坐下,然后在灶台上盛来一大碗米饭,又端来半小盘炒菜,王浩谢了一声便立刻狼吞虎咽起来。 大半个月来,王浩第一次吃到香喷喷的米饭,感觉美味无比,炒菜中竟还有些许肉末,吃得王浩满嘴油滋滋的,心中感动得快要落泪了。吃罢虽是半饱,却已十分满足了。 谢过李嫂后王浩独自回房。铺好被褥,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的遭遇,王浩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上午还食宿无着,焦灼无比,晚上便吃上米饭肉菜,睡在有被褥的床上。 “看来这一切冥冥中早就注定了!否则哪有这般巧的事?我先前是清州大学的老师,如今做了清州书院的助教。”想到这他心中坦然,于是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日清晨,孙超叫醒王浩同去用早饭,然后回到学堂。大约七点半钟学生陆陆续续来到书院,照例是一个时辰的晨读。秦教授很快也来了,先是安排一天的任务,上午由孙超讲授《中庸》,下午由秦教授讲授《春秋》,王浩因为是新到,暂不授课,只负责批改学生的作业。 孙超将昨日学生课堂上的作业拿来,王浩看了看,主要是默写四书五经里的段落,这些内容他都熟悉,只是都用繁体字书写,他虽认识一些,但却认不全。于是待秦教授和孙超走后,他将书架上的四书五经拿来,对着书卷批改起来。 用毛笔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小时候老家村东头有个叫白云庵的寺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书法极好,当地不少官员都来向他求字。王浩打小跟老和尚学习书法,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老和尚看他很能吃苦,也用心教他,初中时他参加市里的书法大赛,还获过奖。后来上大学,他还坚持周末练习,一手欧体书法颇有几分神似,所以功底还是很扎实的。 “看来学过的东西不白学,早晚会有用着的一天,技多不压身,古人诚不我欺也。”王浩暗自庆幸起来。 如此一个月,王浩天天负责批改作业。同时,他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恶补古文,真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拿出了读博时的劲头,凡是书院书架上有的书,几乎都被他读了一遍,有不认识或不理解的便向孙超或秦教授请教。他本就有较深的古文造诣,经过这一番强化训练,已然不在话下,无论是读还是写都十分熟练了。 秦教授对他赞许有加,也因发现了这个人才颇为自得。这期间秦教授跟王浩闲聊,问起他的过往,王浩只说自幼和家乡长辈修习过一段时间,后来便是自学的,如今家中只剩一个老舅,生活难以为继,所以只身来清州寻个出路。问及年纪,便说今年22岁。秦教授深信不疑,不加多问。 孙超成了王浩课余最好的朋友,他今年恰好二十岁,家里是开豆腐坊的,这是极苦的营生。他因自幼见父母日夜操劳,便立志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童年念私塾时就十分用功,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州书院,在书院的表现亦十分突出,因此颇得秦教授赏识。 可惜大唐已亡,由于战乱频繁,中原政权更迭,科举一途早就荒废了。清州书院的学子们入仕无门,也不能像以往还能推荐去长安国子监深造,因此除个别家中有关系或运气极佳的,在出师后会被选入衙门作笔吏,其余的都是回家自谋营生,不少学子中途就终止学业回家去了。 因秦教授赏识,孙超出师后被聘为助教留在书院。助教每月有二两俸银,在清州城内算得上是中等收入了,孙超家的豆腐坊每日起早贪黑也挣不了这么多,因此他甚为满意,做起事来兢兢业业。 王浩听说每月有二两银子拿,开心得快要跳起来:想不到这小小书院既管吃管住,还管银子,一点不比清州大学的待遇差啊;看来我中华民族屹立数千年而不倒,正是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刺史朱斌果然非等闲之人,从他重视教育这点就可窥知一二。自此王浩做起事来更有干劲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清灵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灵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灵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清灵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