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开平之乱——太子叛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大梁,反贼竟是我自己?第一百三十章 开平之乱——太子叛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李晋】

李晋这个弥天大谎,完全没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但毕竟说的义正言辞,唾沫横飞。

所以最后,不但太子,连他自己都不由得信了,仿佛张让的三万河西精兵真的就藏在万岁山内,而且蓄势待发。

正当李晋说服了太子,以为自己计成之时。

还没来得及高兴,门外小校连滚带爬来报,城中叛乱。

太子似被惊雷劈中一般,猛然弹起,抓住小校,大喊道:“何处反?”

“皇城!皇城!”

“何人反?”

“不知!不知!”

“衙府司军呢?”

“不见!不见!”

什么?一万五千衙府司军,说不见就不见了?

太子心说果然是张让谋反,感觉天崩地裂,“啊呀!”大喊一声:“父皇!!!”

李晋也大喊一声,但他与太子不同,只有他知道,此刻,攻入皇城起事的一定是公孙荧。

这么快!

“小荧!!!”

李晋心急如焚,不能自已,竟脱口喊出公孙荧的名字。

对太子来说,任何的猜测,都没有意义了,再多的推论也无济于事。

没有任何的犹豫,太子大步转身,从旁边的兵架上拿起一把横刀,猛地抽出,斜在手中,目光毅然决然,掷地有声的吼道:“火速通知武机局所有执红卫,随本王进宫救驾!”

一个未及弱冠,面容清秀的男子,穿一袭金丝纹绣作饰的青绿色袍杉,此刻手里却执着一柄一尺四寸七分的锋利长刀,金皮镂铁、刀鞘缠藤,刀柄上还裹着密密匝匝的三股红绳,哪一个执红卫,都未曾有过如此的坚毅和威风。

太子如此的凌然,只一瞬间,就完全不见了刚才的混乱忧郁,也没有了往日的柔弱谦和,这大概就是公孙荧口中所说“人在特殊情况下,阳气达到鼎盛,可英勇无惧”罢。

其实哪里有什么月中骞,人心便是自己的月中骞。

武机局内所有当值的执红卫听得令下,只一瞬间,就全数闯入风中,舍命向皇城奔去,即使明知此行很可能有去无回,但却没有一个人有半点的偷生之念。

太子提刀,向门外冲去。

李晋也提刀,紧随太子,向门外冲去。

太子是去救人。

李晋也是去救人。

就在两人抬脚正要跨出威严的武机局,踏入未知的黑夜时,太子突然想到了什么,顿住了脚步。

“你刚才喊什么?”太子转身问李晋。

“我……”

“肖英?”太子道:“你喊肖英?!”

没等李晋回答,太子转头对杜冲喊道:“快去西厢寝房,通知肖将军救驾,城内衙府司军不见,肖英一十二人也可一战,此刻,有一人,算一人。”

“等等。”太子又叫住杜冲,嘱咐道:“一定要告诉肖英他们,是李御察在关键时刻,给了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望他们舍命珍稀!”

李晋来不及多想,反正即使不是自己歪打正着的提醒,守营的狱卒小校也很快会将事情告诉肖英。

这一刻,重要的只有救人。

可他和太子去救的,却不是同一个人。

太子与杜冲言毕,拉着李晋,迅速消失在了开州府的夜风之中。

西厢寝房。

按梁王旨意,“关押”着南衙府司军副统领肖英,他麾下的第一猛将,手刃昭宗皇帝的心腹重臣。

这是天下唯一一个在任何时候都不被梁王天子怀疑的人。

不愧是久经沙场、骁勇善战,即使在睡梦中,肖英也保持着战士的警觉。

杜冲在门外的一声呼喊,让上一秒还在酣睡的他立即从床榻上弹起。

“救驾?!”肖英来不及穿上衣服,大声招呼了一声身边的军士,赤着脚跳进了院中。

院中除了杜冲,已没有一个人,值房内平时轮班打盹的执红卫全都不见了,肖英心说不好,振臂一挥,就向皇城冲去。

十二名贴身亲信,随手抄起操练场兵架上的军器,紧随其后,也顾不得是刀是剑,是否趁手。

这个八尺壮汉,像一头巨熊一样在城中飞奔,一双赤着的大脚踏在地上,咚咚作响,路边房顶的梁瓦,也随之抖动,烟尘四起,如同地震一般。

“一定是衙府司军造反。”肖英心想,若非如此,有亲军在,哪需执红卫们上阵杀敌?这普天之下,无论哪个节度,也无论哪支军队,都绝不可能杀尽三万衙府司军,逼得太子和执红卫都提刀持剑,前往救驾。

肖英在这武机局中足足关了十二天,直教他心急火燎如坐针毡。可他从未有一刻怪罪过梁王。

自己幼时,家中穷困,备受欺凌,为讨一口饱饭,肖英十四岁便投了汴州梁军,随了梁王。不想自己命大,不但没死,反而屡立战功,大字不识一个居然一路做到了从四品南衙府司军副统领。

回雍县老家省亲时,县令陪着老母亲出城三里迎接,还未及城,就披红戴彩,锣鼓喧天,这是何等的荣耀,若没有梁王,不要说衣锦还乡,只怕早已是饿殍一具。

救主心切,肖英等十三人只奔得片刻,便赶到皇城附近。

崇元门外角楼处的府军驻营,本是梁王设立的铁闸。此刻,却死寂一般。平日里雄壮的军士,这时都倒在地上,睡得七荤八素。

肖英回头看了看十二名贴身军士手里的各色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什么都有,于是一指营房,喊道:“我先进宫,你们去营里取装备,速速便跟来,切不可耽搁一毫,天子能否得救,就看众弟兄来得有多快!”

说罢,便向崇元门冲去。

武机局到宫城的这五百步,是太子走过最远的距离。

前方执红卫们踏过时激起的尘土还未来得及落下,便被风吹散在了夜里。

回头望去,几乎已经能看到肖英追来的身影。

此去意味着什么?是救赎还是毁灭,太子不知道。

未来结局会如何?是希望还是绝望,李晋也不知道。

太子没有说一句话,将要摆在他面前的,是所有谜团的谜底。

李晋也没有说一句话,他已知道谜底,可又能如何?

眼见前面的执红卫们涌入了宫门,一瞬间,杀声四起。

太子和李晋都握紧了横刀,一个,是为了心之所爱,另一个,也是为了心之所爱,殊途同归的二人,只一闪念,便跟着踏入了宫门,向百步开外的寝宫奔去。

寝殿前的二十一级青玉台阶上,横七竖八的布满了尸体,台阶下,已然血流成河。

七八个还活着的执红卫,力战数十名玄医局女官,奋力向殿门拼杀。

几个奄奄一息的内官,靠在青石阑上,痛苦哀嚎。

台阶上,更多的是青色短衫的女子,只有一个白衣的身影,是这一抹血色中最闪耀的荧光。

而殿门前,梁王天子已经化作一尊威风的肉身金刚,被手执长剑的公孙荧与七八名女子合围在正中,虽然脸上已有刀伤,双手也鲜血淋淋,但左劈右挡,毫无惧色,两手擎着的环首宝刀,赫然续写着当年在战场上的雄武英姿。

显然,公孙荧低估了梁王的英武。

汴州军统领,依旧可敌百人。

公孙荧虽人手更多,但在梁王面前,已陆续倒下,此时很难说能占上风。

太子见战斗胶着、胜负难分,并无任何犹豫,提起横刀,就要向台阶上冲去。

李晋见小荧危险、死生未卜,瞬间心急如焚,也提刀向前,打算豁上性命。

正在李晋和太子刚刚迈出一步时,二人的身后,轰然冲过一个巨大的身影,坦胸赤脚、披头散发,喉咙里发着隆隆的嚎叫,如发狂的野牛一般撞开二人,向台阶上冲去。

李晋一看,正是赤手空拳的肖英。

刚要上前拦时,却被肖英猛地一撞,飞开一丈多远,重重摔在地上。

此刻,在肖英的身前,不要说是李晋,便是有五百罗汉、十万天兵,也得要统统闪开。

肖英喉中嘶吼,大声怪叫:“陛下,南衙府司军副统领肖英,前来救驾。”

三步并作两步都嫌太慢。

梁王闻声横手一扫,架开公孙荧,将环首大刀跺在地上,回头一望,英武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枚早已布局的棋子,果然不辱使命。

台阶下的女官见肖英来的凶猛,纷纷挺身阻挡,使铁索皮鞭,缠住肖英双手,趁机向他身上砍去。

可肖英就像服了月中骞一般,完全不知疼痛,任凭女官们的刀剑在自己身上乱砍,也浑然不觉,既不躲闪,也不回击。

二十一级台阶,他几乎只用了半步,就径直跨到了寝殿门前。

对梁王天子的忠诚就是肖英心中的月中骞。

只见他横在梁王身前,背向寝殿,面向台阶,浑身是血的巨大身躯如城墙一般死死护住了身后的天子。

几名青衣女官上前来袭,被他巨手捉住,撕得粉碎。

公孙荧挥剑来刺,肖英也不躲闪,任她的长剑深深没入腰间。

反而顺势伸出大手,一把抓过公孙荧,凌空提起,放在身前,从身后用双手死死勒住了她,怒瞪豹眼,誓死一般,向宫门咆哮地大叫——

放箭!

放箭!!

放箭!!!

崇元门,一列当世无敌的大杀器“急龙车”被推了进来,一字排开,正对殿门。

这正是与肖英一同被羁押的十二名亲信军士,已从角楼营中取得装备赶到。

肖英誓死大喊,嘶吼中没有任何犹疑。

兵士们得令发动机弩。

顿时万箭齐发,俱向殿门射去。

四尺长的急龙大箭,如箭雨一般,密密匝匝,飞向肖英,飞向梁王,飞向公孙荧。

这一切,几乎都发生在一瞬间。

摔在地上的李晋,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感觉一阵杀气重重的呼啸从头顶掠过。

只一秒。

兵刃的交错声,停了,痛苦的呐喊声,停了,就连开州府这呼啸的风,也在这一瞬停了下来。

一刹那,喧闹的战场,就变得鸦雀无声,安静的只听得见血水滴落的声音。

寝宫门前,除了被肖英用身体死死挡住的梁王,所有人都被急龙大箭射穿。

宫女、内官、侍卫、执红卫、玄医局女官,所有人,都被这天下无敌的急龙大箭,定格在了同一时间。

公孙荧被肖英从身后紧紧箍住,三支急龙大箭射入胸膛,将两人贯穿在了一起。

粗鄙如肖英,此刻,用自己的死,回报了梁王,更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向梁王证明了自己的忠贞。

李晋惨叫一声,泪水瞬间涌了出来,在颤抖的脸上滑落下来。

他疯了一般爬起,提刀冲上台阶。

可这一刻,他却看到,倒下的公孙荧,眼神正望着自己,还缓缓的伸出了手。

正待李晋要伸手去握住这只手时,只见公孙荧却牢牢抓住了旁边一同跑上来的太子。

“殿下。”公孙荧眼睛望着太子,口中气若游丝,幽怨地说道:“殿下……起事未成,城北伐树之恩,小女来世再报。”

说完,涌下一滴泪水,幽幽的望了李晋一眼,便死去了。

李晋停下了。

从这最后一眼的深邃中,他终于读懂了什么。

“李晋,今后若我已不可救时,你莫要舍命救我,只完成我心愿便好。”

“什么心愿?”

“李晋,在这乱世,你就不想成就一番大事么?”

“小荧,你有几成把握?”

“十成。”

“要死一起死,说吧,我能做些什么?”

“活着。”

就在小荧脸上这一滴泪水尚未落地时,梁王推开身前的肖英,无比狂怒,使手中的环首大刀,只一刀,便朝李晋狠狠劈了过来。

“你果然要反!”

“啊!”李晋本能地伸手去挡。

可凌冽的刀风划过脖颈,却未能感到疼痛。

再看时,身边的太子已应声倒下。

梁王收刀,兀自伫立殿前。

双足微分,将环首大刀立在面前的地上,双手扶住刀柄,闭口微喘,眼神淡定且坚毅地望向远方。

他知道,这,还是他的江山。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大梁,反贼竟是我自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大梁,反贼竟是我自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大梁,反贼竟是我自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大梁,反贼竟是我自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