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让孙权付出代价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暴君颜良第二百五十一章 让孙权付出代价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颜良所指,正是陆口。 徐庶等众人,又一次陷入了茫然之中。 纵使如徐庶,一时也难以猜透,东击柴桑,却和江夏境内的这个陆口有什么联系。 众将之中,唯有一人眼眸忽然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 面露惊悟之色那人,正是角落中的吕蒙。 颜良目光如灼,无时不刻不观察着众将表情的变化,吕蒙那神色明显的变化,又岂逃得他的眼睛。 “子明,你可知攻破柴桑之关键,为何在于陆口?”颜良问道。 吕蒙一怔,起身说道:“主公的意思,末将略有领悟,却不知对也不对。” “此间都是自家人,尽可畅所欲言便是,说错了又没人会怪你,来,到这边来说与众人本将的用意。” 颜良招手将吕蒙叫到了地图跟前。 颜良深知吕蒙有统帅之才,他自也有意将吕蒙培养成为,能为自己独当一方左膀右臂。 对于年轻的吕蒙来说,颜良需要给他更多的机会,来展示他的才华,以让那些颜良旧将们心服。 吕蒙见有展示的机会,亦无丝毫犹豫,当即从容出列上前,大大方方的站在了地图之前。 “留守柴桑的东吴诸将,皆乃水战好手,那一万水军更是精锐之士,以蒙之所见,我军即使尽起水军与之在江上决战,胜负之数也实难预料,所以适才张将军的顾虑,蒙以为极有道理。” 吕蒙原本就东吴旧将,对吴军士卒的战斗力,以及东吴诸将的水战能力的评价,自然是最有说服力。 他这般一说,众将便皆微微点头。 “吴人水战无人能敌,以我军眼下的水军实力,确实无法抗衡,但我军却有陆战之长,欲要取柴桑,就必须要扬长避短。” 听得这一席话,颜良暗暗点头,面露几分欣赏,便想吕蒙果然是天赋过人,他的确是领悟了自己的意图。 其欲诸将却就奇了,张郃不解道:“我军步战强悍,这自然是不用说的,可这步战再强,在大江之上也无用武之地啊。” “那可未必。”吕蒙笑了笑,将目光移向了地图上的陆口所在。 他边是比划,边从容说道:“陆口一地有陆水汇入长江,沿陆水河往上游走,即可穿过南岸幕阜山,再走陆路便可直抵柴桑,若以骑兵急行,仅仅数日时间而已。蒙是想,这应当便是主公把袭陆口视为袭取柴桑关键的原由。” 吕蒙的一席话,在众人心中掀起了莫大的波澜,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惊奇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着地图。 他们顺着吕蒙的思路,眼观着地图地形,心下琢磨着吕蒙所说,众人的脸上渐渐涌起了惊喜。 “原来还有这一条道路,可以由陆路抄袭柴桑,若是这般的话,我们便可以水军顺江急进,吸引吴军主力出战,却密派一支骑兵,由陆口出发奔袭柴桑,倘是这计划顺利,袭取柴桑倒真不在话下。” 徐庶兴奋的道出了吕蒙未尽之词。 颜良嘴角浮现一丝笑意,负手而立的他微微点头,吕蒙和徐庶二人,正是道出了他的计划。 自兵锋深入长江以来,颜良闲暇之时,一直抽空熟悉着长江一线的地形,琢磨着历史上发生在此间的战役,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颜良第一时间想到的,当然就是赤壁之战。 当初赤壁大战时,孙刘联军逆江而上,第一站抢夺的就是陆口,然后才以陆口为依托,进据赤壁要地。 回想到这里,颜良不禁对陆口一地产生了好奇,但仔细的分析了陆口的地形。 几经琢磨之后,颜良才明白,吴人之所以抢占陆口,就是害怕曹操的步军由陆口抄袭柴桑,使之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 正是如此,颜良才敢大胆的决定袭取柴桑。 徐庶等人虽智谋过人,但到底对长江一线的地理地形还不甚熟悉,甚至于颜良,如果不是因为有着先知先觉的记忆,也不会对陆口这么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予以重视。 吕蒙则不同,他原为吴军将领,日夜所谋的就是攻取荆州,私下里自然对长江一线的地形,分析得了如指掌,所以他才能看出陆口的重要性。 吕蒙,果然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智将。 颜良欣慰之际,堂中的气氛已经沸腾起来,参悟了颜良用意的众人,无不对他抱以惊叹与敬佩。 有了破敌妙计,众将无不是亢奋激昂,纷纷慷慨请战。 只转眼之间,众将和谋士们就由方才的狐疑,斗志变得空前的高涨,所有的思想都团结成两个字,那就是——开战! 人心一齐,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得多,无非是排兵布阵而已。 此番东进事关重大,颜良自当亲统大军,然江陵新得,也必需有得力的人选来镇守。 思来想去,颜良遂决定将夏口的满宠调去镇守江陵。 满宠此人不光守城能力强,治政也是难得的良才,无论是新野还是夏口,每每镇守过的地方,无不是政通人和,民心归顺。 江陵这般新得之战略要地,正需要满宠这样文武兼备的人来镇守。 至于逃往长沙的刘琦,手下兵马不过万余,士气低落之极,而荆南四郡除了长沙郡外,其余三郡都对他是貌合神离,这个时候根本不怕他折腾出什么动静。 虽如此,但黄祖那一万未受损伤的水军,还是不可轻视,颜良遂留吕蒙率三千水军镇守巴丘,以阻绝黄祖军北出湘水。 除去吕蒙一军,以及留镇宛城、襄阳、江陵等地的兵马,颜良所能用于袭取柴桑的兵力近有三万,其中水军有八千之众。 原本集结三万之众,势必会引起东吴的警觉,但幸运的是,此时正处于江陵之战结束未久,颜良的主力原本就大多聚集于江陵一线。 于是,颜良便借着由汉水北归襄阳为由,堂而皇之的率军向夏口集结,却不用担心引起柴桑吴军的警觉。 打发走阚泽的第三天,颜良抵达了夏口。 三万水陆大军,除了部分步军之外,大部分已齐集于夏口。 南岸长江水寨,中军大帐中,众将齐聚。 肃杀的暗流在涌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跃动着复仇的烈火。 当初夏口之役,吴人长达数月侵略之仇,而今孙权嚣张的公然命令,所有的仇恨积蓄在心头,早已汇聚成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众人知道,他们心中那座愤怒的火山,终于到了痛快迸发的时候。 颜良环视热血沸腾的众将,旋即下达了军令。 水军方面,以甘宁和周仓统八千水军,顺江东下,直逼柴桑,务必要透使东吴水军出战。 陆路方面,以张郃率轻骑四千,由陆口而发,穿越幕阜山,直插柴桑之后,攻敌不备,一举袭破柴桑城。 颜良自己则自统余军,位于甘宁军之后,随时接应诸兵马,掌控全局。 “吴人不把咱们放在眼中,这一战,就叫吴人见识见识咱们颜家军的厉害——” 颜良环视众将,猎猎的杀机在脸上流转,暴雷般的激励之词,在军帐中回响。 “杀尽吴狗——” “复仇雪恨——” 诸将们怒啸着回应,杀意如怒涛般汹涌。 ######柴桑城。 黄昏时,那一叶扁舟抵达了这座沿江重镇。 船行徐徐进入水寨,栈桥上,鲁肃与老将韩当已闻讯而至。 鲁肃虽有周瑜推荐,但其在东吴中资历尚浅,故孙权命元老韩当和鲁肃共同统帅柴桑之军。 阚泽的官位虽逊于这二人,但到底是孙权身边的人,如今他出使荆州归来,途经柴桑,鲁肃和韩当自然要有所礼待。 阚泽下得船来,宾主相见,几番客套后,鲁肃等便将阚泽迎入了中军大帐中。 在那里,薄酒小宴已备好,只待着为他接风。 几巡酒下肚,寒暄过后,鲁肃拱手笑道:“德润此番出使荆州,不知那颜将军可答应息兵?” “子敬曾言那颜良乃残暴奸诈之辈,此番泽之所见,他也不过是个欺软怕硬之徒而已,和子敬所说的大不相符啊。” 阚泽流露出几分轻蔑,颇有些不以为然。 鲁肃顿为神色一奇,“怎么,难不成那颜良竟是答应了不成?” 阚泽点了点头,嘴角掠起一丝冷笑,“我东吴水军纵横长江,天下无敌,他颜良敢不答应才怪。” 听得此言,鲁肃面露意外之色,倒是韩当冷哼一声,似是早有所料。 这位东吴老将,捋着胡须,恨恨道:“颜良狗贼倒也识时务的紧,老夫倒还希望他不答应,如此咱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起兵西攻,一举灭了那狗贼,以为我综儿报仇血恨。” 韩当傲然之余,还念念不忘着自己杀子之仇。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老将军且宽心,过不得月余,山越的叛乱就会撤底平定,到时候主公自会亲统大军荡平荆州,老将军的仇自然可报。” 阚泽宽慰道。 “这个颜良素来不肯屈服于人,没想到他竟然答应了……”鲁肃喃喃自语,眼眸中却流露着狐疑。 阚泽冷笑道:“他不光答应了,而且还对咱家主公盛赞一番,那般卑颜之相,子敬你若看到了,定然和我一样都会觉得恶心。” 说着,阚泽哈哈大笑起来,韩当听着痛快,也欣然大笑。 鲁肃却并未半分得意,眼眸中的狐疑之色,反而是愈加浓重。 (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暴君颜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暴君颜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暴君颜良》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