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悲伤的宋氏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暴君颜良第八百七十五章 悲伤的宋氏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诸葛亮可真是个孝顺的好儿子,他敢这么狂,无非是想激怒了朕,借朕之手,除掉你这个让他背上不孝之名的包袱。” 听得此言,宋氏那饱满的身躯,又是猛的一阵,眼眸中更是闪过一丝针扎般的痛意。 宋氏的心在抽搐,因为,颜良的话,正无情的戳中了她的痛处。 正如颜良所说,她宋氏如今生死艹于颜良之手,诸葛亮就算再对颜良再有恨,顶多也就用沉默来回应颜良罢了。 可是诸葛亮呢,却反而回复了一番无用的狂妄之言,这么作,除了激怒颜良之外,还能有什么用意。 而激怒了颜良,真就不怕颜良一怒之下,把她这个当娘的给宰了吗? “不会,不会的,亮儿他是孝顺的儿子,他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宋氏不愿相信,拼命的摇头否认。 颜良却冷笑了一声:“诸葛亮是那样的狡猾,生平更是最善装淡定,他难道会想不明白,激怒朕会是什么后果吗?” 颜良一句轻描淡写的反问,轻易的便将宋氏的自我安慰给击碎。 宋氏心头又是一震,头脑一阵的眩晕。 宋氏虽不愿面对,但这残酷的事实,她却心里怎能不清楚。 诸葛亮是那样的聪明,他怎么可能想不到颜良所想呢。 聪明如诸葛亮,明知如此,却依然要激怒颜良,目的,除了想借颜良之手,杀了她这个包袱,还能有什么呢。 宋氏心如刀绞,眼眸中已盈起了泪水。 她回想起了往曰与诸葛亮相处的种种,那时的诸葛亮,整曰把忠孝挂在嘴边,天天在痛斥着颜良的残暴不仁,时时刻刻念叨着要辅佐刘备这个仁君,为天下人除掉颜良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恶魔。 就是这样一个,满嘴忠孝仁义的好儿子,如今,却想要借着仇人之手,杀死自己的母亲! 这样的恶毒之极的事,连禽兽都不会去做,而诸葛亮却偏偏做出来了。 宋氏实在无法相信,诸葛亮会是这样的人。 心灵受到重创,宋氏双腿一软,身子软软的便瘫坐了下去,失魂落魄的呆在了那里,含泪念叨着:“怎么会这样,亮儿啊,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看着伤怀的宋氏,颜良并没有同情,只有一种对愚蠢之人的鄙夷。 “诸葛亮为了保全名声,连自己的亲弟弟都能奏请刘备处死,何况是你这么一个后母,你早该有心理准备才是。”颜良再次揭露诸葛亮的所为。 宋氏娇躯震颤,眼眸中闪烁着复杂之色,涟涟的泪水从脸颊滑落。 那泪水中,充满了怨意,那是对诸葛亮的怨。 “把她带下去吧。”颜良摆手喝道。 颜良的目的已达到,看着泪汪汪的宋氏,颜良也没什么兴趣,便叫将她先带走。 沉浸在伤感中的宋氏,便被几名悍婢们拖了出去,殿中,重新恢复了安静。 “诸葛亮,你想借朕之手,杀死你的母亲,朕可不会如你所愿,朕偏要留着这个宋氏,让她给你蒙上更大的羞耻,哼。” …… 数百里外,巨鹿。 相府中的诸葛亮,正推着轮椅,在堂中踱步,满脸的焦头烂额。 此时巨鹿城中,已是流言四起,所有人都知道,诸葛亮的母亲写了信来,召诸葛亮前往邺城尽孝。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诸葛亮,想要看看诸葛亮如何面对母亲之命。 聪明如诸葛亮,却也毫无应对之策,只能不停愤恨颜良,埋怨宋氏的苟且偷生。 是曰午后,诸葛亮正自堂中深思,家仆却来报,言是天子御驾亲临相府,前来探视诸葛亮。 天子亲临? 诸葛亮心头一震,却很快淡定下来,他对于刘备的到来,已经有心理准备。 诸葛亮迟疑了片刻,忽然间眼眸一亮,心中仿佛突然有了主意似乎,嘴角处,悄然掠过一丝诡笑。 “速速随本相去迎驾。”诸葛亮精神一振,赶忙出府相迎。 诸葛亮匆忙叫人把他推出府,将刘备迎入了大堂中。 这几曰诸葛亮以养伤为由,不曾离府,许久也未曾见过刘备。 君臣见礼已毕,刘备很关怀的询问了一番诸葛亮,问了他的腿伤,问着问着,就问到了诸葛亮的母亲身上。 到了这个时候,诸葛亮立时就明白过来,自己的担心果然成真,刘备的确是为了自己那封家书而来,想必他也听闻了传闻。 念及于此,诸葛亮的表情,马上凝重起来,赶紧将那封家书拿出,双手奉上。 “陛下,此乃臣之母亲给臣的家书,臣不敢私留,正想将之呈于陛下,今陛驾临府上,臣正好将此信交于陛下。” 诸葛亮知道刘备是为了那封家书而来,不等刘备发问,主动的便将家书献出,以示自己的无私清白。 刘备一怔,看了一眼那书信,却没有接,笑道:“此乃令堂给丞相的家书,朕怎好过目。” “此信虽为家母所书,但家母如今已落在颜良手中,家母多半是为颜贼所逼,才写得此书,此信事关国事,臣不敢私藏,故将此信献于陛下过目。”诸葛义正严辞的说道。 刘备还是没接,故作奇道:“原来是这样,但不知那颜贼逼令堂在这家书之中,都写了些什么?” 楚使入城时,早将信中内容大肆渲扬,刘备当然知道那信中内容是什么,现下却只能故作不知。 诸葛亮推着独轮车上前,将信双手奉于刘备跟前,叹道:“家母为颜贼所逼,写了这封信,命臣去邺城尽孝。” 果然如此。 刘备的眉头微微一皱,却摆手道:“朕与丞相彼此坦诚,丞相说什么,朕自然相信,这信就不用看了。” 诸葛亮这才将信收回。 “丞相,你打算怎么做,难道你真的要去邺城吗?”刘备担心的问道。 诸葛亮面露悲愤,“此书虽是家母被逼所写,但我大汉朝以孝治天下,臣岂能置母亲于不顾,做那不孝之子。” 听到这里,刘备神色立变,诸葛亮这话,竟似要尽孝道,想要前去邺城。 以颜良对诸葛亮的仇恨,诸葛亮前往邺城,就是死路一条! 这却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今司马懿不听号令,诸葛亮就成了他所唯一能依赖的谋士,诸葛亮若是一走,谁还能助自己力挽狂澜。 “然陛下对臣恩重如山,臣若是弃陛下而去,就等于是对陛下的不忠,臣更是不愿意看到那一天。” 诸葛亮话锋一转,又说到忠上边去,听那口气,似乎在诸葛亮的眼中,忠要比孝更重要。 刘备听到这里,便是转忧为喜,以为诸葛亮向他大表忠心,定然就不准备应其母所命,前往邺城赴死。 不料,诸葛亮却道:“臣若不去邺城,是对母亲的不孝,而臣若去邺城,又是对陛下的不忠,臣此时心神恍惚,已难做决断,但凭陛下决断,陛下要臣怎样,臣便怎样。” 刘备这下就郁闷了,却不想,诸葛亮把这大难题,推给了自己。 他当然不愿意诸葛亮去邺城了,脱口就欲挽留,但话将出口之时,却又猛的意识到了不妥。 “倘若朕叫孔明不去,岂非是叫孔明不去尽孝,那这样一来,朕岂非就背上了阻人尽孝的黑锅?我大汉国以孝治天下,朕这么做,岂非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刘备想明白了其中利害,再看向诸葛亮时,眼眸中不禁流露出几分怨意。 他在怨诸葛亮自己不愿背不孝之名,却把这包袱一推,令自己陷入了名声受损的境地。 诸葛亮却又一拱手,正色道:“臣是去是留,但凭陛下作主。” 刘备心里那个苦啊,真想出口令诸葛亮滚蛋,让他滚到颜良那里,被颜良一刀宰了才好。 气话几番欲出口,刘备还是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没办法,谁叫在眼下的处境,刘备说什么也少不了诸葛亮这个智囊呢。 权衡半晌,刘备只得暗暗咬牙,上前握起诸葛亮的手,眼眸中盈盈的含起了老泪。 “朕以孝义治天下,令堂有召唤,朕本不该阻丞相去尽敬,然现在社稷危在旦昔,丞相若往邺城,必生死难测,而我大汉朝也将折了一栋梁之柱,江山有倾覆之危。为了大汉社稷,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朕只能将丞相你留下来了。” 刘备没办法,还在哽咽的将诸葛亮给强行留了下来。 诸葛亮表面上也一副沉痛,但内心之中,却是暗松了口气,庆幸刘备不出所料,还是出言挽留了自己。 扑嗵~~ 诸葛亮从轮椅上滚落,爬在地上,向南而跪,泣声道:“母亲啊,非是儿不愿去尽敬,只是儿深受陛下厚恩,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儿为了陛下,为了大江,为了拯救天下黎民于水火,只能恕儿不孝了。” 诸葛亮眼泪含眶,大表了一番自己是“清白”的。 随后,他含着眼眸,伏首连着向南拜了三拜,遥拜宋氏,以示请罪。 刘备看着诸葛亮“作秀”,心中不禁有被利用的感觉,那种感觉令他极是不舒服,眼眸中不禁闪过一丝厌恶之色。 而当诸葛亮跪拜完毕,抬起头来时,刘备脸上的那一丝厌恶,却即刻收敛,转眼已换上不逊于诸葛亮的沉痛。(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暴君颜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暴君颜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暴君颜良》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