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颜良料敌先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暴君颜良第九百一十九章 颜良料敌先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汾水东岸,大道上,绵延不见尽头的军队,正急行前进。 大楚的皇旗,在瑟瑟秋风中,猎猎的飞舞。 颜良坐胯赤兔马,飞奔而行。 二十万大军已由平阳城而发,颜良之目的,自然是一股作气扫平晋国,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 “报~~”斥候飞奔而至,“前方三十里便是永安县,晋军据守永安,并未继续北退。” 颜良勒住了战马,远远向北望了一眼,鹰目中浮现一丝疑色。 “速传徐元直前来见朕。”颜良挥鞭喝道。 前番徐庶率军去往蒲坂津,抵御鲜卑宇文部的进攻,今司马懿主力已逃,宇文部鲜卑军自然不敢再战,也匆匆北退。 徐庶赫退胡虏后,留一军守蒲坂津,自率一军星夜赶来与颜良主力会合。 徐庶与张辽镇守河东多年,对并州的地形了如指掌,今颜良灭晋,自然要将徐庶这员谋将带在身边。 未多久,徐庶从后飞奔而至。 “元直,永安县的地形如何?”颜良问道。 徐庶略略一想,拱手道:“禀陛下,永安不过一小县,其城并不坚固,周围的地形还算开阔,只有过了永安县,进入西河郡境内时,地势才会变得越来越险峻。” 徐庶的回答,令颜良心中的狐疑,愈加的浓重。 他便问道:“适才斥候回报,言那司马懿将大军驻于永安,摆出一副不打算再逃,要坚守永安的架势,元直你怎么看。” “司马懿要坚守永安?”徐庶显得有些吃惊,“司马懿此人极是狡猾,他现在还没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岂会选择被水一战。” 颜良微微点头,智者所见略同,徐庶果然和自己一样,对司马懿此举觉察到了狐疑。 “再者,就算司马懿要背水一战,也当选一个地形有利于他的,不该是永安才是。”徐庶补充道。 “嗯,元直所想,与朕的猜测一样,那司马懿狡猾如狼,不可轻敌。”颜良点头,表示赞成徐庶的分析。 接着,他又问道:“那依元直之见,朕现在是当追还是不当追。” 徐庶沉思片刻,拱手道:“臣以为,陛下当派一支轻骑军,打着陛下的旗号逼近永安,看看司马懿能有什么花招,若其果真有计,我神行骑兵也可即刻撤嫁,让司马懿无法得逞。” 颜良深以为然,决心采纳徐庶的计策。 当下,颜良便叫赵云传来,命他率一万神行骑继续北上,并叫骑士们多执旗帜,以营造出楚国大军北上的态势。 赵云率军离去,颜良却叫大军且驻,待探清司马懿有何意图时,再进兵不迟。 …… 两曰后,永安城。 司马懿眉头深锁,驻立于城头,一双鹰目冷冷的注视着南面。 举目远望,但见南面方向,隐隐约约有尘雾扬起,稍通军事的人一看便知,那必是有骑兵正在奔驰而来。 司马懿嘴角钩起了一抹冷笑,眼眸中闪过几分诡秘。 未久,斥候飞奔还城,带回来的情的,印证了司马懿心中的猜测。 斥候报称,楚军数万大军,正沿着汾水东岸,向着永安县急奔而来,看楚军那旗帜阵势,少说也有七八万人之众。 “七八万人,应该是楚军主力前军,陛下,颜贼果然上当了。”贾逵面露欣喜,激动的向司马懿道。 司马懿冷笑一声,摆手道:“传朕旨意,全军离城北退。” 旨意传将下去,驻扎于永安县中,早就披甲准备已久的晋军,忙由北门而出,向着西河郡方向退去。 司马懿随军出城,纵马狂奔十余里,于汾河东岸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此时,河岸一线已是驻扎了一处营垒,近五千名晋军,正在汾河边挥汗如雨。 “传令给王凌,命他即刻动手,将汾河河堤给朕决开。”司马懿厉声喝道。 斥候飞奔而出,直往河畔晋营而去。 王凌早就等候在营中,他率领着这一万多晋军,用了数天的时间,将汾河堤挖松了有百丈。 今得司马懿的命令,王凌督促麾下士卒,五千人齐上阵,不多时便将河堤彻底决开。 河堤一开,滚滚的汾水之水,汹涌而出,很快就漫过了营地,向着下游的永安县漫卷而去。 此时,王凌已率挖堤之兵,退往了北面,与司马懿的晋军主力会合。 因是此间地形,乃是南低而北上,故决堤而出的汾河水,直向下游漫卷而去,却危及不了已经撤到上游的晋军。 司马懿驻马于高处,远望着滔滔漫卷的洪水,嘴角钩起一抹阴笑,难抑心中的得意。 “陛下此计当真妙极,楚军自以为可追上我军,却万万想不到,会被大水所淹,颜贼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陛下圣明。” 王凌兴奋之极,对司马懿是万般的赞服,对颜良则是无比的轻视。 司马懿笑而不语,昂然得意。 他驻军于永安,佯作背水一战的态势,为的就是诱使楚军前来追击,而他暗中却派出王凌,于上游偷掘河堤。 司马懿之所以在上游决堤,就是为了瞒过楚军的耳目,好诱使楚军放心前来。 如今楚军虽近,但他只需离永安往北数里,便可利用洪水隔断楚军追击,更可利用大水重创猝不及防的楚军。 如今虽已金秋,北方各条水系水势已弱,但这汾河乃并州最大之河,其河在永安这一段,高出地面稍许,一旦河堤决开,所形成的洪水之势亦不可小觑。 现下,司马懿计策已成,他现在也不急着逃跑了,只稳居上游,坐等着上演一出水淹楚军的好戏。 “这大水一冲,永安县的百姓可就遭殃了,可惜啊……”贾逵稍有些叹惜。 王凌却冷哼一声:“为了大局,有所牺牲也在在所难免,贾丞相不会是有妇人之仁吧。” 王凌话中暗藏讽意,贾逵也不多说,只冷笑不语。 洪水滔滔,直卷南下,很就漫到了永安县所在。 此刻,附近乡村中的百姓,并不知道晋军掘堤,尚在田里耕作,浑然不觉危险已至。 于是,永安附近不少村落中的百姓,因为不及避水,统统都被大水淹没。 漫卷而过的大水,很快就袭至了永安县城,水势虽只及膝,却足以将整座县城就浸泡在水中,变成了一片汪水。 大水漫过永安,水势稍弱,却仍汹汹的向着下游继续卷去 此刻,赵云率领着的一万多楚军神行骑,刚刚杀至了永安城内数里。 “将军,前边好似发大水了!”斥候飞奔而至,大叫道。 “吁~~”赵云勒住了战马,心生狐疑,策马于前军,举目细细远望。 果然,前方数里处,浑黄的大水,正铺天盖地的向着己军漫卷而来。 此情此景,却将楚军将士们看得,无不是惊奇万分。 “现下雨季已过,这并州之地怎突然会有洪水?”赵云心中狐疑,蓦然间神色一动,“难道说,那司马懿竟然掘了汾河不成!” 念头一闪而过,赵云旋即断定,除了司马懿掘河堤之外,再无可能形成如此洪水。 他这时才恍然明白,原来司马懿驻军于永安,故作背水一战的态势,原来根本不是为了决死守城,而是为了诱使他们楚军来攻,好大水淹军。 “好个司马懿,当真是狡猾阴险啊。”赵云禁不住骂了一声。 此刻,赵云不禁又对颜良的判断力,大为的钦佩。 “原来陛下早料到司马懿会耍阴招,所以才步军未动,只派我率轻军虚张声势前来探查,幸亏陛下早有防备,若不然,这十数万步军杀至此间,洪水一来跑都跑来了,非被重创不可……” 赵云感慨万分,心怀着对颜良的敬佩,当即下令全军即刻向南撤退。 号令传下,一万神行骑勒马转向,即刻向着飞奔而去。 那洪水虽然势大,但袭卷的速度毕竟有限,又怎赶得上战马的飞奔,不多时间,洪水便被楚军甩在身后,再也看不见。 赵云不敢小觑,一面派出斥候北上,随时禀报洪水的形势,一面派人飞马南下,去向颜良报信。 永安县北,晋军高地。 司马懿索姓坐马上下来,席地而坐,优雅的品起了美酒。 眼前大水滔滔,口中美酒醇香,司马懿那个得意啊。 他的脑海之中,已浮现出了一幅这样的话画: 十余万的楚军汹汹而来,却为突如其来的大水吓破了胆,成千上万的楚兵被大水吞噬,颜良被洪水追得狼狈而逃…… 一想到颜良那心惊胆战,狼狈不堪的样子,司马懿的骨头都在笑。 此役若是能不战则摧毁楚军主力,他的晋军根本不需要撤退,只需跟在大水之后,一路辗杀南下,便可将楚军彻底的摧毁。 倘若能毕其功于一役,别说是夺取河东,就算兵进中原,一举扫平楚国,也未必没有可能。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哈哈~~”司马懿越想越妙,禁不住放声大笑。 正当这时,却有斥候从西岸飞奔而来。 为了监视楚军的动向,司马懿在西岸一面部署了大批的斥候,因西岸未被大水波及,故这些斥候可以隔岸任意的监视楚军动向。 “启禀陛下,楚军皆为轻骑,目下已远撤而去,并未被洪水伤及。” 哐铛! 司马懿手中的酒杯,脱手而落。(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暴君颜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暴君颜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暴君颜良》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