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六章 时也命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第一强兵八九六章 时也命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贾诩手中的密信其实是两份,一份是徐庶飞鸽传书送来的密报,同时送来的还有情报司初步的调查。两封信上的内容大致相似,却有很多细节不尽相同。 徐庶的信中先是为了战败而请罪,更多的内容则是对具体损失加以说明,并且对并州战场的局势走向做出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情报司的密信之中主要说明的,是那一场夜战中,影响到最终结果的一些细节。 两封信先后看过,对这一仗也就差不多有个整体的概念了。 “元直真的败了?不会是什么人送来的假情报吧?”太史慈匆匆赶至,满脸无法置信的神色:“明明就是夜袭啊,西凉人当时也应该在内讧不是吗?这种仗会打输?怎么可能?” 并州战场虽然由徐庶全权掌控,但每隔一段时间,徐庶都会把近期采取过哪些策略,背后有何种思考,记录成信,发送至黎阳汇总,然后转达给王羽,让他最后把关。 所以,此战前的形势,和徐庶具体出击的时机,太史慈的心里基本上也有数。他怎么想都想不出,到底是发生怎样的转折,这一仗才能转胜为败。 “军师,此战损失几何?”赵云和太史慈前后脚赶到中军,问的问题也更具体一些。 “元直和并州分司都知形势紧急,故而都是隔日送来的急报,具体损失尚未统计完全。”贾诩面色凝重,轻声答道:“当夜元直是全军出战,拂晓时分败归兹县,随后清点军马,可战之兵只余三万多,考虑到夜战之中,相对混乱,事后应该多少还能收拢几千溃卒……” “嘶……”以赵云的胆魄和沉着,闻言也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 照这说法,徐庶这一战损失了近两万兵马,王羽在洛阳起兵之后,即便是胜仗,也没有过如此惨重的损失啊,何况还是败了…… 要知道,此战之前,青州可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一支常胜之军啊!这一仗虽然不是出自王羽的亲自指挥,可是,以徐庶在青州军中的地位,这一败的意义,也只是比王羽亲征战败稍逊一筹而已。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青州前所未有的一场大败,不但导致西线战局岌岌可危,同样也给整场战争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那……西凉军损失如何?”魏延和徐庶没打过多少交道,不像赵云、太史慈那样,更关注徐庶和并州军团,他对战局后续发展的关注度更高。 “具体还不好说,西凉军本身是一支大规模的联军,各路叛军或羌胡部落出兵多少,只有在分战利品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上报,具体数字连马腾、韩遂恐怕都不太清楚。粗略计算,西凉军的伤亡及溃散的部众,应该在三万到五万之间……” 王羽拿到信之后,一直都没出声,陷入了沉思之中。众将不敢打扰主公思考,又关切战局,便围着贾诩询问,贾诩也不隐瞒,将自己所知的内容坦然告知。 单从战损的绝对数字来说,这一仗倒是青州军占的便宜更大一点。但就战损比例,和最终是谁占据战场而言,胜者当然是西凉军。 “西凉军前期受到的杀伤极大,连营东部区域已经陷入了全面的崩溃,自相踩踏而亡者,就不在万数之下,再加上并州军团的拉网式清剿,马腾、韩遂、张横皆死于当夜,校尉阎行不知所踪,有这样的损失倒也不足为奇……” 众将听得面面相觑。 若说一开始,大家只是疑惑这一战的结果,现在,这一战的过程却成了焦点。以用兵的常识来考虑,西凉军先是内讧,然后被突袭,遭受了如此之大的打击,根本就不可能翻盘啊! 不说别的,马腾和韩遂都死了,群龙无首,即便西凉人迅速达成共识,临时再推举出一个领袖,也没办法在那种情势下整合全军,消除混乱啊。可若是西凉军不从混乱中恢复过来,又要如何反败为胜呢? “既然如此,西凉军是如何逆转的呢?”连吕布都拿不住架子了,挤到人群中央,提出了疑问。 “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阴差阳错了。”贾诩抬头看看王羽,见后者没有任何表示,知道是默认的意思,于是重重叹息一声,讲述起来。 韩遂为了出其不意的拿下马腾,在军中并没有做出太多的布置,只是暗中抽调了最为亲信的数千嫡系精锐,再加上一向以他马首是瞻的张横、阎行的近卫亲兵,合计约在万人左右。 因为他的动作足够小,所以并未引起马腾的疑虑,等到烧当羌被韩遂暗中拉拢到,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按照韩遂的计划,干掉马腾之后,他会带着阎行、张横马不停蹄的攻打马腾的中军。马腾的嫡系部队差不多有两万,但其中真正的精锐,也就是那么一万来人。在韩遂想来,他不用把规模搞得太大,就是趁着马腾诸子还没收到消息的时候,打一场突袭。 说是马腾诸子,但韩遂真正忌惮的,也只有马超一人而已。 韩遂没急着突营,而是派遣在西凉以勇武闻名的阎行单骑去邀马超相见。他知道马超自恃勇武,知道阎行一个人来,肯定不会搞出太大的阵仗来,八成一个人就出来了,然后阎行就可以攻其不备,斩杀这个最大的威胁了。 马超若死,马铁尚且年幼,马岱又是从子,在军中威望有限,肯定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来。到时候韩遂只要派人将马腾、马超的首级挂出去,基本上就不会再有太多麻烦了。 这样一来,他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场火并,即使青州军杀过来,他也可以迅速组织抵抗,倚仗兵力优势将其击退。 乱起之初,可说是一切顺利。 马腾、马休授首,阎行顺利约出了马超,结果就在阎行觑得机会,企图以长矛从侧面刺杀马超时,变故陡生……一支从暗处射出来的冷箭改变了一切! 马超的警觉性也很高,弓弦才一响,他立刻发觉身边有异,百忙间来了个镫里藏身,恰到好处的避过了阎行的突刺。闪避的同时,他还不忘反击,回手就攥住阎行的矛杆,就那么斜仰着身体发力,将阎行偌大的一个身躯直接从马上提到半空,像一块破抹布似的甩了出去。 马超这一下反击只是出于自保的目的,他不知道旁边还有没有潜伏的敌人,不敢放任阎行在身边纠缠,结果却是救了阎行一命。 那支冷箭本来是奔着阎行的心口去的,结果马超这一提,一甩,正好帮阎行避过了这一箭,被甩出去后虽然就没了声息,但马超事后搜索,也没发现尸体,想必是跑了的。 发生了这种事,即便没人报信,马超也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也顾不得杀阎行泄愤,连忙回营,召集兵马。而另一面,韩遂得知阎行失手,吃惊之余,也是毫不犹豫,立刻催动兵马攻营,正与召集了数千骑兵杀出营,试图去救老爹的马超撞上。 新仇旧恨都是不得了,一场血战就此展开。 本来是韩遂占了先手,准备更足,兵力也更充沛,怎奈马超骁勇异常,身边又有猛将庞德和妹妹马云騄相助。 那个放冷箭救下马超的就是马云騄,小姑娘本来是偷着去看二哥马休娶亲的热闹,结果却看到了父兄惨死。她来时没骑马,又要避过韩遂的大军,时间上其实是比韩遂慢了半步的,要不是韩遂想尽量减少损失,并收编马家军,她就来不及报信了。 结果,就因为韩遂的贪心,这个没人在意的小姑娘成了这一夜,乃至整个并州战场上最大的变数。 她年纪虽幼,却是天赋异禀,武艺几不在猛将庞德之下。西凉军对战,就是骑兵对冲,勇将、悍卒更多的一方,就更占优势。比兵卒,两边其实差不多,韩遂素知马、庞之勇,事先也做有安排,却偏偏漏掉了马云騄。 结果,韩遂挡不住马超三人组成的三叉戟的锋芒,上万精锐兵马死活围不住马超临时拉出来的三千骑兵。等到马岱整合了后援部队,从营中杀出,等待韩遂的也只有败逃一途了。 本来韩遂是有机会逃回本营,整军再战的,结果烧当羌看到韩遂被马超打败,再次发挥了反复无常的本性。一面由族中的几名长老出面杀了那离,另一面集结兵马,直接把韩遂给堵在回营的路上了。 就这这样,经过了多番转折,始作俑者的几大首脑尽数完蛋,最后是马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时徐庶的兵马已经杀进连营有一段时间了,先前马超只顾着报仇,韩遂只顾着逃命,也来不及理会。到了韩遂授首之时,局面已是不可收拾。马超通报全军都来不及,哪里有办法整合乱军反击? 换了寻常人,可能干脆就放弃了,放弃大部兵马,只带着嫡系部队从没有敌人的方向逃走,先保住命和实力再说。 但马超可不是普通人,虽然对具体军情都一无所知,却不妨碍他凭借一股子狠劲做出拼死一搏的决断。 他直接闯进韩遂的大营,用枪杆挑着韩遂、张横的脑袋,绕着军营走了一圈,吓住了韩遂军。然后将嫡系部队与韩遂军合二为一,直接朝东营的南面杀了过去。 西凉军大致可以按南北营来区分,北营以汉民叛军为主,南营则是各路胡人。马超的想法很简单,北营那些人都是拥护韩遂更多一些,他犯不上去救,救下来也很难统合指挥,南营以羌胡为主,号令起来就简单多了。 就这么着,他的骑兵滚雪球一般扩大,最后又恰巧和立功心切,脱离本队过远的潘璋部迎头撞上。 听过贾诩的叙述,众将都有一种相当荒谬的感觉。难怪军师感叹时也命也呢,徐庶这场败仗吃的还真是很冤啊。 但凡是中间的环节稍有差池,最后获胜的就不可能是马超,获胜的不是马超,也就不会出现这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最终结果。 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徐庶犯了太岁,运气实在太差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第一强兵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第一强兵》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第一强兵》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