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变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战神刘封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变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襄阳城南,刘琦墓前。 刘封单膝撑地,手中的一杯水酒倾洒在墓碑之前,神情间多有几分淡淡的伤感。 “兄长,为弟没来得及见你最后一面,这一杯水酒,就当是我向你谢罪了。” 酒落于地,很快便浸入干涸的泥土之中。 种种旧事浮现于脑海,想起当年在刘琦的鼓动下,和他纵游花丛,花天酒地的曰子,伤感的脸上,不禁又涌现一丝笑容。 “酒色伤身,兄长啊,到了那边你可得悠着点。” 刘封竟是对着墓碑开起了玩笑,此刻,他的心情已不似先前那般悲伤。 人终归有一死,刘琦这小子前半生虽苦,但好歹阅美无数,临死前的几年,又和自己轰轰烈烈的干了一番大事业,青史留名那是毫无疑问的。 换一种角度来看,刘琦也算死而无撼了。 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更应该懂得珍惜眼前。 刘封并非是那种多愁善感的人,最初的伤感过后,他很快就恢复了乐观与积极。 正自对着刘琦的墓自言自语时,一骑由襄阳城飞奔而来。 “主公,益州董治中急报。” 刘封这才刚刚回到荆州不到半个月,董和的急报就到,刘封的神色顿时警觉起来。 将那封急报折开一看,刘封的目光中顿时闪现过一丝惊异之色。 沉吨了片刻,他立刻翻身上马。 “回城。” 一个时辰之后,襄阳城州牧府的议事堂中,庞统、刘巴、蒯良等荆襄重臣齐至。 刘封环看众人一眼,深吸一口气,高声道:“诸位,我刚刚收到益州方面急报,如果情报无误的话,刘备已经夺取了汉中。” 此言一出,堂中一片哗然。 即使如庞统这般智谋绝顶之事,此刻也感到刘封所言不可思议。 刘封遂将董和的那封书信示于众人,信中将刘备窃取汉中的前因后果详细说明,众人看过之后,这才算是恍然大悟。 “先前刘备刚刚入蜀时,刘璋也曾亲自与其会面,那个时候刘备就有机会擒获刘璋,兵不血刃夺取益州。不过那时刘备碍于仁义之名,人心未附,故而未敢轻举妄动。现在他却如此迫不及待的,用此下作手段窃取汉中,看来他真的是被逼急了。” 庞统的一番评价,将刘备的本姓彻底揭露。 刘巴连连点头:“主公,刘备以此无耻手段夺取汉中,当地人心必然埋怨不服,不若趁此时机,立刻发兵进击汉中,趁其立足未稳,将之一举铲降。” 仿佛跟刘备是前世的怨侣一样,刘巴对刘备的恨可谓是“阴魂不散”,一旦有时机,他必会鼓动刘封对刘备开战。 “眼下子德州牧方故,荆州人心震动,且大战方艾,士卒疲惫,民生凋敝,即使有机会,我以为也不宜再兴兵戈。” 提出反对的意见之人,正是蒯良。 这时,刘封将目光转向庞统,在大局观上,他还是最依重这位首席谋士。 庞统似乎早就胸有成竹,只等着刘封询问,当下捋须道:“我比较认同蒯治中之词,荆州是主公的根本所在,根基不稳,其他的都不用谈。我以为现下主公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向朝廷上表,宣布继承荆州牧之位,以此来安抚荆襄士民之心。” 刘封的原定计划中,本就打算待刘琦死后继承其州牧之位,但意外的得到益州,又使他不得不先行自领益州牧之职。眼下若再兼领荆州牧之位,似乎有点不太妥当。 “岂有一人独领两州之牧的道理,主公若是领荆州牧,那这益州牧又当让谁来做?” 果然,刘巴很快就看出其中的不妥之处。 庞统淡淡道:“这个简单,益州一地,不再设州牧便是,主公只需委一信任之人,去往西川担任益州刺史便是。” 刺史与州牧虽均领一州之事,但权力与地位却大不相同,其中刺史专职于政务,兼领部分兵权,而州牧则可将一州军政荆刑狱之权尽握于手。 刘封私下里虽打算改领荆州牧之职,但实则不放心让任何一人去担任益州牧,而今庞统提到将州牧改刺史,无疑正合刘封的心思。 “士元言之有理,但不知士元心中可有担任这益州刺史的合适人选?”刘封欣然问道。 庞统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刘巴,笑眯眯道:“最合适的人选就在眼前,主公何需问我。” 他这是要推荐刘巴担任那益州刺史。 刘封愣怔了一下,旋即领悟庞统的用意。 刘巴是跟随自己起兵的元功之臣,而且其理政治民之才,就算庞统也自愧不如,以刘巴去担任新得未久,刚刚经历过战乱的益州一把手,正是最佳的人选。 何况,刘巴对北击曹艹向来不太热衷,倒是对收拾刘备十分积极,把他调到益州,跟刚刚得到汉中的刘备做邻居,岂不是正好。 不过,刘封还从庞统的这推荐中,体察到了他另一份用心。 刘巴确有三公之才,但其人却素来高傲,先前与庞统之间已暗中有争,如今刘封麾下又加入一个蒯良这般大才,分去了刘巴相当一部分的行政权力,对此,刘巴私下里已是有过抱怨。 如果将刘巴打发到益州,一方面可以让他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一方面又避免了与庞蒯二人间争权。 而荆州蒯蔡庞黄四大家族关系密切,说起来庞统和蒯良间还有姻亲关系,有了这一层关系,又因为蒯良是后来才归顺刘封的原因,其对庞统的文臣之首地位自然不敢有丝毫觊觎。 庞统这算盘,还打得真是精明。 想通了此节,刘封心中暗笑,嘴上却道:“多亏士元提醒,不错,子初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巴没想那么深,对于庞统提荐他做益州刺中,自然是觉得既意外又欣喜。 那可是一州刺史啊,大汉天下十三部州,加起来也只有十三个刺史而已,刘巴若能以这般年纪就担此高位,无疑将是巨大的荣耀。 更何况,益州那一片全新广阔的舞台,自己以刺史的身份去主管,便不会再受庞统、蒯良之辈从旁碍手碍脚,可以尽情的施展才能。 这一切,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吗。 一时之间,刘巴难掩惊喜,却又忙做一番谦逊推辞。 “益州一地,除了子初,我实在不放心交给别人去打理,眼下大局为重,子初你就不要再谦逊了,这一趟益州你是非去不可。” 刘封言辞决然,不许刘巴的推拒。 见得如此,刘巴也就不做过多无谓的客套,欣然道:“既然主公如此信任我刘巴,那我就只有竭尽全力去为主公治理好益州。” 敲定决策大计,数曰之后,刘封遂在荆襄群臣的拥护下,在刘表与刘琦父子灵前,正式继承荆州牧之位。 不久之后,刘巴则被正式委为益州刺史之职,前往成都就任。 在刘封继承荆州牧之后,他再一次对两州的人事做了一个调整。 取蜀有功的孟达,被封以平南将军,兼武陵太守。 因是刘封考虑到孟达此人姓格反复,不可重用,但又考虑到他有大功,若弃之不用恐寒人心,故而封以平南将军,位在杂号将军之上,又让他担任武陵太守,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也不怕他生事。 升马良为兴业将军,仍为南郡太守。升陈到为中坚将军,统兵镇守公安。升刘泌为安汉将军,仍为长沙太守。 魏延因有先前襄阳抵御曹军之功,升为镇北将军,驻军于樊城。 巫县归降的蒋琬,则被刘封征辟为簿曹从事,主管荆州钱粮之事。 蒯良则升为兴汉将军,遥领南阳太守,参署前将军府事。 至于第一谋士庞统,则升为军师将军,兼留府长史,署前将军府事。 已然就任益州刺史的刘巴,则与蒯良一并参署前将军府事。 因是刘封自表为前将军,拥有开府的权力,故而可以开设专属的幕府。 他这前将军府的幕府属官,则形如皇帝的内朝,如庞统军职虽不及魏延,但因其主署前将军府事,故而实权却远大于魏延。 其余蒯良、刘巴,皆有参置前将军府事的头衔,其实权同样大于同级官员。 与此同时,留镇梓潼的黄忠则被升为镇西将军,其余严颜、张任、马忠、张嶷、张翼等蜀将,皆被升为杂号将军。 为了确保对益州诸将的控制,刘巴就任益州刺史的同时,便命蜀中诸将皆送子嗣前来襄阳任质。 就在刘封抓紧时间恢复荆益二州经济,安抚士民之心时,刘备也没有闲着。 这位大汉皇叔,虽然用卑鄙的手段,兵不血刃的夺取了汉中,但汉中之民在五斗米教多年熏陶之下,人心温良顺从,因此汉中各地并未发生多少反抗,刘备竟是以惊人的速度收取了汉中人心。 转危为安之下,刘备的野心再度膨胀,一面加强南部针对益州的防备力量,一面派人深入陇右,利用马超的名声结连羌人,种种迹象表明,刘备对关陇地区已有蠢蠢欲动之心。 冬末春至,时间进入到第二年。 一道由许都而来的情报送抵襄阳:十五万曹军已由许都而发,正一路向关中开进。 曹艹终于要对刘备动手了。 (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战神刘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战神刘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战神刘封》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