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4 进宫祭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界仙书0844 进宫祭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赵良逃出张亭昀家后,跑出去好远,完全听不到张亭昀和如花的声音,这才停下了脚步,回头一看,两个家仆不见了,他跑得太快,两个家仆根本跟不上他。 堂堂神龙大比头名,青城学府大比头名,赵国先锋大将军,假婴期高手赵良,被一个如花吓得如此魂不附体,如花姑娘可以引以为傲了。 赵良拍了拍胸脯,稳定了一下受伤的情绪,站在原地等两个家仆,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两个家仆才追了上來。 “丰儿,锁儿,你俩怎么这么慢。” “少,,,少爷,你跑得太快了,我俩根本追不上你。” “少爷,那,,,那个如花姑娘太吓人了,老爷让咱们來他们家要干嘛啊。” 赵良就跟丰儿开玩笑,说道,“老爷让我來给你说亲,等回去的时候,就把如花姑娘许配给你。” 丰儿一听,直接扑通一声,仰面就倒,他被赵良的话吓坏了,如花姑娘的魅力还真是大,要人命啊。 锁儿一见,赶紧上去掐丰儿的人,过了片刻,丰儿才清醒过來。 赵良见丰儿如此脆弱,赶紧解释道,“丰儿,我是给你开玩笑的,你可别当真。” 丰儿一听,这才咯的一声缓过劲儿來,趴在赵良的肩膀上大哭起來,“少爷,你真是吓死我了,我打死也不会娶那个如花,她太可怕了。” “好了,好了,你俩先回去,我还要去见一个人。” 丰儿这才停止了哭泣,跟锁儿一起往客栈而回。 赵良跟袁客师约好今日午时在洛阳东城宣德门见面,打发走丰儿和锁儿后,赵良就往宣德门方向而去,经过洛南的几个坊,穿过洛河虹桥,來到东城宣德门。 此刻还沒到午时,赵良也不着急,就在宣德门等候。 虽然已经是冬季,但洛阳的天气却十分暖和,北边的邙山将寒风都挡在洛阳城外,暖洋洋的日光晒得赵良昏昏欲睡。 正当赵良在宣德门外打瞌睡的时候,只听一人说道,“狄老弟,你來得可真早,等半天了吧。” 赵良笑道,“沒多会儿,也就半个时辰而已,洛阳的天气真好,晒得我都快要睡着了。” “走吧,跟我进宫去看看。” “进宫,进宫干什么。” “你不是想去祭奠一下家父和玄奘法师吗。” “我正有此意,难道说令尊和玄奘法师的灵堂设在宫里吗。” 袁客师点头道,“家父曾为国师,玄奘法师是太宗皇帝的御弟,两人身份非常尊崇,沒想到会同时离世,当年圣上以国礼厚葬他们,所以将灵堂设在皇宫内,供武百官前來吊唁。” “那我也去拜祭一下,也好瞻仰两位先辈的风采。” 袁客师带着赵良往上阳宫方向走去。 上阳宫在洛阳皇城之西南,苑之东垂也,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东面即是皇城右掖门之南。 东面二门,南曰提象门,北曰星躔门。 提象门内曰观风门,南曰浴日楼,北曰七宝阁,其内曰观风殿。 殿东面其内又有丽春台、曜掌亭、洲亭。 其西则有西上阳宫,两宫夹谷水虹桥,以通往來。 北曰化成院,西南曰甘露殿,东曰双曜亭。 又西曰麟趾殿,东曰神和亭、西曰洞元堂。 观风殿之西曰芙蓉亭,又西曰宜男亭。 北曰芬芳门,其内曰芬芳殿,又有露菊亭,宜春、妃嫔、仙杼、冰井等院,散布其内。 宫之南面曰仙洛门,又西曰通仙门,并在其、其内曰甘汤院。 次北东上曰玉京门,门内北曰金阙门,南曰泰初门。 玉京之西曰客省院、荫殿、翰林院。 又西曰上阳宫,宫西曰含露门。 玉京西北出曰仙桃门,又西曰寿昌门,门北出曰元(玄)武门,门内之东曰龙飞厩。 袁天罡和玄奘的灵柩停在甘露殿,过了虹桥即到,此处设灵堂,方便武大臣们吊唁。 赵良在袁客师的带领下,进了上阳宫,只见前來吊唁的大小官吏络绎不绝,但品阶都不高,只是七八品的京都小吏,那些朝廷大员早在两天前都吊唁完了。 吊唁活动完全按照官员的品秩进行,可不是你想來就來的,那否则,还不乱了套。 袁客师虽是袁天罡的亲身儿,那也不可能想什么时候吊唁就什么时候吊唁,完全要听朝廷的安排,他昨日到老父亲的灵柩前恸哭了一场,虽说他生性豁达,但面对已经仙逝的父亲,还是泪如雨下,毕竟是父情深。 袁客师带着赵良在袁天罡和玄奘的灵柩前各上了三炷香,恭恭敬敬的行了礼,算是完成了祭奠。 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沒有人注意到他们。 两人出了灵堂后,袁客师问道,“狄老弟,祭奠完家父和玄奘法师,也算完成一桩心愿,不知你接下來怎么是什么打算。” “袁兄,我要在东都盘桓几日,还有一些事情沒有处理好。” “为兄也会在东都办一些事情,到时候,我们再道别吧。” “我在清华坊知云客栈,你要有事,到那里找我。” “好,我们就此别过。” 赵良想起來一件事情,抱着试一试的念头,问道,“对了,袁兄,我想跟你打听一件事情,看看你是否知道。” “你说,只要我知道,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可否知道修仙界的一些情况。” “修仙界的情况,狄兄何故会问这些事情。” “自然是有用,袁兄如果知道,还望不吝赐教。” 袁客师笑道,“你要是问别人,别人还真不知道,你要问我,还真是问对人了。” 赵良一听,不由大喜道,“袁兄赶紧跟我说说吧,“ “别忙,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找一个地方慢慢说,对了,这都过了午时,我还沒有吃饭,你是不是要考虑请我吃午饭啊。” 赵良笑道,“自然沒有问題,袁兄想吃什么,我请客。” 袁客师笑道,“那真是太好了,一看狄老弟就是有钱人,我可要吃大户,咱们到洛阳花满楼去吃吧,那里的洛阳水席是天下正宗,别无分号。” “我也沒有吃过洛阳水席,正好去见识一下。” 水席起源于隋唐时期的洛阳,这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传说隋唐时期,为获取上流社会的支持,僧尼们潜心研制精美的素食斋饭,款待颇有地位的施主,王公贵族吃腻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乍吃素食,倍觉清爽,味道新鲜,于是这素食汤菜和制作方法被带入宫,传播到上流社会,经过改进加工,配上山珍海味,开始登上宫廷和官场的大雅之堂,随后一些讲究排场,摆阔气的庶民百姓又把这素食荤做的汤菜搬到民间的筳席上,这就是洛阳水席的起源和雏形。 所谓“水席”,有两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像流水一般,故名“水席”。 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个冷盘、四个压桌菜、八个大件、四个扫尾菜,其上菜顺序是:先摆四荤四素八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菜,名曰“带上朝”,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二十四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毫不紊乱。 在水席上,爱吃冷食的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凉菜,爱吃酸辣菜的人,水席菜能让你辣的冒汗,酸的生津,有人喜食甜食,第四组菜足以让人吃得可口,水席独到之处是汤水多,赴宴人菜汤交替食用,能使人感到肠胃舒适,菜虽多胃口不腻,看到鸡蛋汤上桌,了解当地风俗的人都知道,二十四道菜已全部上完,这碗送客汤说明水席到了尾声,宾主皆大欢喜,纷纷起身离席。 有人说洛阳水席的汤,就像一段舒缓有致的音乐,开始时味道淡淡的,然后加进点麻辣,再加糖变成甜咸味,再來醋的酸,几碗之后只能用“爽快”來形容。 洛阳人把水席看成是各种宴席的上席,以此來款待远方來客,它不仅是盛大宴会倍受欢迎的席面,就是平时民间婚丧嫁娶、诞辰寿日、年节喜庆等礼仪场合,人们也惯用水席招待至亲好友,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三八桌”。 它作为传统的饮食风格,和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被誉为古都洛阳的三大异风,成为洛阳人的骄傲。 洛阳水席以其独特的风味、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美好的传说、渊源的化积淀而引起轰动,被称作有洛阳古都地方特色的一朵奇葩。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界仙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界仙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界仙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界仙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