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英雄前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嫡长女第四百七十八章 英雄前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萧若元在三日前,就知道了西燕大军将有异动的消息。 这消息,不是朝廷间客所报,也不是安西都护府的斥候所探,而是昆州刺史沈则敬对他说的。 对于这个消息的可信性,萧若元没有一点怀疑,他知道沈则敬说的就是真的。 因为伯父萧厚仁之故,萧若元和沈则敬保持了十分密切的联系,自然也知道了沈家的本事。 这么重要的情报,沈则敬绝对不会是开玩笑。 在沈则敬任昆州刺史这两年间,萧若元和沈则敬来往甚密,他们对彼此的性情和行事,都十分认同。 在彭明义过世之后,萧若元被调任为安西都护,接管了赵钰罡的掌管的安西兵马。在沈则敬的建议下,萧若元到任之后,就是在不断地清除赵钰罡留下的暗线,并且在安西府兵中立威立信。 如今快两年了,赵钰罡在安北府兵中留下的势力,基本被清光了,赵钰罡的影响也降至可无,取而代之的,乃是浓浓的萧若元风格。 萧若元,乃是西宁卫的副将军。如今这安西都护府,实则上也承继了彭明义的治军风格,那就是勇猛向前、马革裹尸。 因此,不管是练兵、出兵、掌令,还是军功、惩罚、升迁,讲究的,都是勇猛威严。 按照萧若元的观点,只要勇猛不怕死,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才能取的胜利。 只是,这样勇猛的府兵,在沈则敬看来,还略有不足。勇猛是有余了,兵策实是不足。 当年彭明义带兵,也有这个缺点,不然他自身和二十名亲卫就不会丧命了,就是计策狠毒比不上赵钰罡。如果彭明有稍有防范。今天西宁卫怎么会在赵钰罡手中? 关于这个问题,萧若元和沈则敬也有过一番讨论。 “带兵以正,掌兵以严。是以将令有所下,士兵莫有不从。这才是主将带兵之策。” 萧若元对着沈则敬。是这样说的。义兵不行诡计,不是吗?既然是诡计,终非正道,最后怎么会成功? “这么说没有错。但是兵策并不都是诡计。战争的胜利,靠的,往往不是兵士的勇猛,而是适用的策略。” 沈则敬是这样回答的。克敌之计、制胜之策,所涉的都是兵法奥义。 在沈则敬看来,兵法奥义和为官之道,其实有许多共通之处。尤其是在沈则敬经历了京兆夺嫡、西宁谋势之后,对于这一点感受更深。 不管是带兵还是为官,最终渴求的,都是治下平和安定。只要守住这个本溪,所有的计策都可以拿来用的。 只要有守正之心。就是仁义之兵,何有诡计之说? 沈则敬这个想法,也是受了岳父俞谨之的影响。 萧若元听了沈则敬的话语,不禁若有所思。此后他在带兵过程中,除了勇猛之外,也尤为注意用兵策略。 为此,萧若元还招募了一批文人。授予他们亲卫的官职。此举,意在用他们来为安北府兵讲授兵书、兵法,以加强安西府兵在兵策上的运用。 沈余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安西都护府的一员。 原先,他跟着沈则敬来昆州的时候。是作为昆州刺史府的幕僚,谁知如今竟然成为了安西都护府的官员,成为了萧若元的亲信。 讲授兵书兵策这些,沈余宪表示完全没有压力。他的性子在沈宁的兄弟中,就是最灵通的。再加上掌管如流处这么多年。奇思妙计?肯定不成问题! 所以沈余宏在安北都护府的日子,过得是十分滋润的。 只是,当他一而再地接到沈余益的密信后,滋润的日子就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西燕大军有异动,这个不算是新消息。去年底,沈余益就说过这个事情,可是如今从西燕连续来了几封密信,沈余宏就知道,事情紧急了。 这时,沈则远也从互市中得知,西燕大商人,正在隐秘地撤离倚邦,看样子,这些商人已经得到消息了。 综合这些情报,沈余宏不敢有任何耽搁,立刻告诉了萧若元。萧若元当即下令,安西府兵严阵以待,必要时刻,大永边境戒严! 与此同时,萧若元也给赵钰罡和谢同甫去了书信,让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 萧若元的书信才发出去两天,赵钰罡和谢同甫都还没有回信,安西都护府的斥候,就传信了:西燕大军入侵!西燕大军入侵! 随即,斥候的汇报就更加详细了:西燕有三十万大军,司马昊御驾亲征,大军直扑莫窟山而来,目标正是文镇、昆州! 听到斥候的汇报,萧若元的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一个个紧急军令,从萧若元的营帐中发出。 立刻将此军情上报京兆,八百里加急,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至京兆,让景兴帝和朝臣知道西燕入侵; 立刻传书与赵钰罡,让西宁卫速来救援,同时还往岭南卫送了急信,向袁焕求助; 大永边境立即戒严,从文镇到倚邦这一带,任何人都不得进出。滞留在大永境内的西燕人要全部控制起来; 至于安西府兵,死守文镇,等待西宁卫和岭南卫援兵前来! 说起来,大永的两都护府各有五万兵马,平日里维持边境安全都没有问题,一旦有大军突袭,这些府兵就成了炮灰。 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在第一线阻挡外敌的入侵,等候各卫兵将的到来。 如今面对这样庞大的外敌军队,萧若元唯一的念头就是:死守!无论如何都不能丢掉文镇!不然西燕大军长驱直入,昆州、南州、桂州等地必定不保。 幸好西宁卫驻地就在昆州,西宁卫赶到文镇,只须一日的时间。十七万大军,加上各州的刺史府府兵,萧若元有信心守住文镇、守住昆州。 大永戒严的军令下达之后,文镇药材交易市场,很快就从繁华热闹变得冷冷清清了。 此过程,有赖于文镇药市行会会长张经纶的帮忙。在接到萧若元的命令之后,张家迅速联合行会中的其余七家,文镇和昆州的药市,采取相应的措施,药材交易是取消了,但是药市并没有因此大乱。 尤其是三七等军中所需药材,绝大部分仍在文镇药市行会掌控之中,也在杨步勋、胡氏安和堂控制之内。 除了文镇药市行会在积极行动之外,昆州刺史沈则敬,也带领昆州官员,做好战时准备。 昆州境内的西燕人,全部都被看押起来,以防当中有细作;没有户籍、新到昆州的百姓,也受到了昆州刺史府的严厉查问,防止另有动乱; 昆州刺史府的六曹主簿,也根据各自的官职,做好粮食储备、百姓疏散等工作。 尽管沈则敬带领昆州官员,尽可能地稳定着昆州境内的秩序,但是战争的恐慌,依然不可抑止地在昆州蔓延。 百姓中开始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比害怕西燕军队,他们开始收拾细软,准备离开昆州,最好是逃得远远的; 另外一种则是相信安西府兵和西宁卫,认为大永军队定能阻挡西燕的攻势,他们宁愿死在昆州,也不愿离开家园。 与这些百姓情况相对的,昆州官员中,也有人开始畏惧想逃。 对于这些官员,沈则敬一点也不留情,直接将他们关押起来,根本就不让他们有离开的机会。 贪生怕死乃是人之常情,但是昆州官员若是在这个时候出逃,必定会引起百姓的大慌乱,西燕军队还没有到来,昆州就先内乱了。 所幸,有贪生怕死之徒,也有守护百姓之人。昆州刺史府内,没有一个官员有出逃的想法。杨步云等官员,紧紧守在沈则敬周围,誓与他共同守护昆州! 沈则敬带着这样一批官员,稳定着昆州的秩序,就算有百姓逃离,昆州,却没有乱! 而此时在文镇,斥候的汇报,每隔半个时辰就送来一次,一次比一次更加危急! 西燕大军已经出了曼山…… 西燕大军已经踏入大永境内…… 西燕大军已经离莫窟山不远了…… 只要西燕翻过了莫窟山,就是文镇了! 文镇这里,是大永最靠近西燕的地方,虽然称之为镇,却是一个城的构造。 护城河、堡垒、城墙等军事护卫设施一应俱全,而且作为大永的边境城池,它比一般的城池更加牢靠。 仅是城墙,就比别的城要高出一丈,城墙上架设的守城弩,也有五架之多。 可见,大永为了文镇,也是下足了本钱的。 随着西燕军队越来越近,萧若元和安西府兵们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 “大人,西宁卫那边有回音了吗?!怎么还不见先锋前来?这当中会不会有问题?” 沈余宏忍不住担忧。萧若元的求救信已经发出四个时辰了,按理说看,就算西宁卫大军没有到,先锋队伍都应该到了,怎么昆州一点消息都没有? “西宁卫不来,文镇固然不保,西宁卫也是死路一条,怎么会不来?” 沈余宏的问题,萧若元也想过。赵钰罡这个人,萧若元很清楚。虽然狠毒,却不会不来! 不然,赵钰罡这个西宁卫大将军位置,怎么做得下去? ps: 一更。小姑娘生病,今天四更有难度,我尽量三更,会晚点。不好意思啊。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嫡长女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嫡长女》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嫡长女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嫡长女》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