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战略包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夜明第650章 战略包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一秒记住【.biquwo】,本站为您提供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go-->隆武六年,大明的南京朝廷迎来前所未有的好局面。◎文學館www.◎ 解除郑芝龙的后患后,大明完成了对满清的战略包围。多尔衮执掌的满清朝廷如陷入蛛网徒劳挣扎的飞虫,正在做垂死挣扎。 于此同时,朝廷各项制度的细则也在不断完善。 如兵部从武器工坊中购置燧发枪、开花弹等火器。今年年初兵部根据摄政王要求制定的细则,如购置的兵甲和火器若出现质量问题,会立刻削减订单,并进行惩戒性罚银。 现在三家武器工坊各拥有工匠超过万人,规模化生产带来成本降低。工匠们多劳多得,手艺娴熟的工匠每年能挣到五六十两银子,在粮价保持平稳的世道下,比种田强上太多。想起当初为官府强行招为劳役,如今日子过的辛苦,总算已经有个盼头。 军中常用的戚刀、盔甲、箭头等物成本都很透明,三家武器工坊为了能从兵部拿到更多的订单,几乎在绞尽脑汁提升武器质量。 听说郑芝龙在广东也有组建武器工坊,武器已经成为大明仅次于与生丝、棉纺和瓷器的生意。 朝廷上下几乎都知道摄政王好像很喜欢各式奇巧淫技。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已经增刊了三次,一问世便被一抢而空。 西番人来到大明后,除了当传教士和海盗,现在又多了许多挣钱的方式。 这两年,浙江往东洋和厦门的海贸呈现出爆发势发展,江南的造船业也初见雏形。远洋船队不仅要船体坚固,船主往往还会因对抗海盗的需要,在防备火器上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 朝廷不插手控制,金钱的力量让手工行业如荒原中疯长的野草,让沿海的官绅感觉如同坐在待爆发的火山口上。 武器工坊和海上的势力的蓬勃发展,让他们似曾相识。嘉靖海难之前,浙海便是如此。那个时候乡绅们尚能利用自己在官府中话语权,强行从海贸中夺取一份利,但现在,原来他们的地位被摄政王占据了。 二月河边柳发芽,翟天健已去讲武堂报到。 礼部和南京提督府之正在全力筹备一个月将要举行的会试。士子们正陆陆续续赶来南京,不仅是来自南京朝廷管理的地方士子,闽粤和四川也有士子到来。 前日,一队四十多人的兵士来到南京城,手持大将军府的公文住进驿馆。 驿馆中多文官,这些粗鲁的兵士住进去,很是惹人注目。这些人说话大声,行事嚣张,偏偏驿馆的监事还给他安置了最好的房间,过往文官们心中愤愤不平,也只能在腹中骂几句。 一连三日,有来自福建的士子经过,他们才知道,这些人是镇海王帐下大将施福的亲兵。 施福去年还在赣州当总兵,镇海王和朝廷和解后,江西全境归朝廷统管,施福便待本部兵马退回福建去了,没想到一个月后又出现在南京。 在驿馆中闲置了五日,大将军府的侍卫前来宣令,命施福明日觐见摄政王。 施福个头不高,四十多岁,属短小精悍类型。他身后一直紧跟着一个青年人,身材魁梧,双目有神,一表人才,比他更能引人眼光。 大将军府侍卫没有多话,传令后随即离去。 施福对身边的年轻人道:“尊侯,明日我觐见摄政王,你可随我同行。”那少年是他的侄子施琅。 施琅大喜,道:“多谢叔父。侄儿一直仰慕摄政王的大名,从浙海北上时,我见双屿岛附近,船帆如云,不下厦门,能在短短两年让浙海匹敌闽海,王爷既是当世之英雄,又是治世之能臣。” 施福眉头微皱,道:“这等话,你也就在我面前说说,切忌不可外传。” 施琅笑笑,看似毫不在意,道:“去年在赣州时,侄儿听说了王爷要起兵清君侧的传闻,很是担心。此次北行到南京,侄儿愈发觉得王爷与朝廷和解乃是上上之选。” 施福轻哼一声。 他是郑芝龙从草莽中一手提拔出来,唯听郑芝龙的命令行事。 施福此番来到南京听命,缘由正是朝廷与镇海王之间的盟约。他部众万人已经沿近海北上,与原留守南京的水师万人在崇明岛汇合。 北伐清虏是个苦活,也是个累活,郑氏部将没有人愿意来。 北方气候寒冷,航线又不熟,清虏在福建人眼里仍然很可怕。施福才失去赣州之职,广东和福建好地方都被人占据了,这趟差事他想逃也逃不了。 不过,年青的施琅没有这种感觉。 次日辰时,两人早早来到摄政王府前。通报后等候了片刻,有侍卫出来引两人入内。 几乎每个人初次走进王府都有相同的感受,摄政王府内外差别太大,外奢内简,令人难以置信。 两人走到一座威武的门楼前,又停下等了片刻,里面传来声音:“宣施福、施琅入内。” 施琅念头转动,他没有机缘拜见过皇帝,但这架势与传闻中面圣的仪式已有几分相似。 两人走入大殿,两边站立了威武的卫士。施福走到大殿当中,隐隐感觉前面坐了个人,他不敢抬头看,跪拜叩首道:“参见大将军” 施琅随跟在他身后跪下,他年轻,胆子大,下跪的同时抬头往前瞄看。 正前方的虎皮大椅上坐了一个中年人,脸色和善,隐有笑意,不像他来前想象的那么威严。 翟哲道:“施福,你率水师北上参与北伐,事关重大,要事事精细。你回去整顿兵马,先探明从崇明岛到山东乃至京师的航线。” “遵命”施福额头贴着地面。 翟哲道:“你们既来大将军府听令,本王已命兵部给你这支水师编入正兵序列,你可上报名册,兵部会提供号服粮饷。” 施福略一犹豫,答道:“遵命” 南京朝廷正兵待遇丰厚,军饷超过郑氏所给,他觉得此举有些不妥,但又不敢拒绝。 “本王计划八月远征京师,你们回去后要抓紧行事,我听说浙东双屿岛去年已有商船到朝鲜贩运货物,你可找海运司杨志高询问具体信息。” “遵命” 施福初到江南,对北海航线一窍不通,只能事事先答应下来。 两人觐见摄政王的过程其实就是翟哲听下达命令,施琅没有说话的机会。他比他的叔父强,至少看清楚了摄政王的模样。摄政王的声音听上去像个长者。 约莫一刻钟左右,两人领命离开王府。 翟哲也离开大殿返回书房,在路上行走时,他突然想起刚才那个年轻人大胆抬头看他的眼睛。那个年轻人比他叔父有胆子。 他喜欢年轻人,年轻人有**,有**才能有开拓之心。他听说郑森回到福建后,没能进入郑芝龙掌权的核心圈,这说明郑森还没有解决与他父亲之间的分歧。这对朝廷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父子之间在发展策略上的重大分歧,迟早会让郑氏分裂。郑森只是没长牙齿的老虎,现在有一头虎王束缚住他了 翟哲想了一会,摇头轻笑,自言自语道:“也许那个年轻人能为我所用” 走进书房门口,一个侍从候在那里,行礼道:“参见王爷” 他手里拿着一叠文书,那些都是来自各地军情。 翟哲道:“把来自贵州和陕西的公文挑出来。” 那侍从道:“遵命” 他叫张秉因,有举人的功名,是方以智桐城的老乡,得方以智举荐,来摄政王身边当了侍从。 翟哲登上摄政王后,士林对他的看法分裂成两派。一派把他当做篡位奸雄,不敢起兵勤王,但也至少不与朝廷合作。更多的人已把他看做皇帝般的人物,能在摄政王身边理事,是莫大的机会和荣耀。 贵州和陕西的局势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今日恰巧都有急报送来。 张秉因挑出两封密封奏折随翟哲走入书房,恭敬放在桌上,再倒退出门。 翟哲没有急于拆信,他先用一个很舒坦的姿势靠在椅子上,视线往正前方看。 书房椅子的正对面张贴了一张记忆中的世界地图,这个时代,欧洲人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哥伦布也已经发现美洲大陆。 想到再多,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他拿起张秉因刚才挑出来的两封奏折,看了看封面,把来自陕西的奏折先放下,小心撕开柳随风从贵州送来的密报。 柳随风的字很漂亮,带有一股飘逸气息,在他见过的书信和奏折中,只凭字就能给他留下好印象的人不多。 翟哲一字一字往下看,神情专注,看完以后忍不住兴奋的轻轻拍了下桌子。 他该要好好琢磨,等大西军事了后,他该给柳随风什么官职? 书信中,柳随风写道:“……刘文秀请入贵州,愿听朝廷调遣北伐陕西,李定国亦有此心。……” 翟哲不知道柳随风是怎么做到的,这真是今年朝廷的第一大喜讯。纵然他对此早有预感,真得到确切的消息,他还是按捺不住兴奋之情。 大明后路无忧,清虏三面环敌,胜局已定矣。<!--over-->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夜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夜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夜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夜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