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施琅的奋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清兴衰录第35章 施琅的奋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而施琅就这样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专征权,当施琅得到授权之后,他感受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自己十几年的冷板凳总算没有白坐。 我终于可以开创自己的伟业了,我将和那些传说中的名将一样,名留青史,为万人景仰! 自从施琅获得了统帅大权之后,他又将已经训练的十分熟练的海军继续加紧练习,各种阵型变换、登陆演练得滚瓜烂熟。 平常不流汗,战场就流血! 1682年十一月初三(12月1日)施琅特意率领约21000人,军舰238艘前往兴化平海卫,一方面训练军队,另一方面,用事实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性,施琅到了海上,很快就被海风吹的阵型全乱。 看到施琅这么得意,姚启圣十分郁闷。因此,姚启圣只能剑走偏锋,为避免施琅独得战功,姚启圣试图和郑氏王朝谈判,期望获得万分之一成功的可能性。 台湾方面,他们又使出了老招数:假和谈。 而姚启圣明知希望渺茫,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谈判,没办法,谁让军队不掌握在自己手上呢。 因此姚启圣屡次派使者过海和谈,台湾方面也多次派人过来大陆。 双方你来我往,谈的不亦乐乎。可是毫无进展。 台湾郑氏就一个条件:“不削发,不上岸,称臣纳贡,诸事仿朝鲜例。” 这还谈个屁啊! 要能接受,当年明珠早就成功了,还用得着你姚启圣。 对于这样的结果,康熙完全在意料之中。既然谈不妥,那就打。 于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五月,身在台湾的郑克爽接到了康熙送的礼物《讨伐通牒》。 这份通牒内容比较多,总结起来就是告诉郑克爽,搞独立是没有好下场的,分裂祖国者,虽远必诛。康熙为自己找的借口确实非常地高明! 身在台湾的郑克接到了清廷的《讨伐通牒》,他和他的叔父、幕僚们感到惶恐不安,担心战争一旦临头,将可能玉石俱焚、满门抄斩。在一片惊慌和混乱之中,有人甚至主张派使者南联吕宋诸国、北结日本,许以重酬,请他们派船派兵来台,共御清军。此时,刘国轩等将领显示出了战将的勇气,坚决主张决一死战,成败在此一举。郑克派刘国轩全盘指挥这场决定台湾命运的战斗。 与此同时,康熙也给施琅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就这样,刘国轩和施琅,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境界和如今不同的东家,他们这两个老熟人终于在这一场决定双方命运 看:书;*网原创kanshu^Com的战役中正面交锋了。 而施琅下令他的海军集结了,战争的浓云弥漫于台湾海峡上空。在这里即将发生的澎湖海战,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更是台湾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施琅来说,此战是他最后的机会,不容有失。 因此,施琅的战前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充分。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他充足的准备工作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施琅一面再次审视了征台方略、进兵时机,一面选将练兵。 在用人方面,经过十几年历练的施琅真正发挥了每个人的作用。 鉴于施琅和姚启圣的关系不是太好,为了让取得姚启圣的权力配合,施琅写信给姚启圣,言明进剿日期已近,自己准备以南风进兵,称赞姚启圣所捐资建造的大小船只、所招募的水军官兵都将为征台做出贡献,若征台胜利,姚启圣功不可没,并请他选派部下朱天贵所属的一半官兵随征。 朱天贵是姚启圣的亲信部将,且骁勇善战,熟海道,曾是郑军中著名的水军将领。朱天贵所部原本留在福建作为策应,此时施琅主动提出要朱天贵所部一半官兵随征,其意还在于缓和与姚启圣的矛盾,争取总督的最大协助。 而既然已经宣战,姚启圣也只能绝了招抚之心,转为专心支持施琅的武力平台工作。在后勤问题上,姚启圣还是比较顾大局的,他并没有因为施琅和自己不对付就给施琅使绊子,在这征台的关键时刻,姚启圣捐弃前嫌,对施琅的征台工作给予了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出色的。 姚启圣迅速采取措施修治船只、筹措粮饷,保证朱天贵所部官兵的顺利从征,并拨出六十一艘战船、所有的将士,由朱天贵率领随征。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随施琅同征的还有原兴化总兵官吴英,施琅曾一度打算将其留于厦门镇守,总领征台后续部队,后又考虑到若到澎、台后,要进行陆地作战,需智勇双全、水陆作战均较为熟练之人统领指挥,而吴英统率东征军陆路官兵最为妥当,施琅又写信给姚启圣,请其代奏康熙,让吴英随同东征台湾。姚启圣接到施琅的求援信后,一方面具疏题奏,一方面迅速通知吴英前往施琅军中。 施琅在用人方面确实能够不拘一格。 蓝理,表字义甫,号义山。从他以后的行为来看,这个人绝对是平台第一勇将,无人可望其项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人是福建漳州漳甫县,他的民族实在是不太常见:畲族。 如果不是蓝理,我还真不知道中国竟然还有这个民族。 他就是这么个少数民族,在以前,那就是个标准的南蛮。就这么个出身,你让他饱读诗书,就是拿他开涮。 虽然没读过书,但是这位蓝理还是有其他方面的特长的。 史书上记载的蓝理是个十分传奇的人,据说他身材魁梧,能力举八百斤,足追奔马,还能拽马尾倒行。和隋唐演义里面“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排名好汉榜第11名的虹霓关总兵的新文礼有的一拼。 关于蓝理是不是真有这么神,这个还真不好说,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位蓝理确实是身高体壮,并且从小练武精通刀、枪、矛、盾等各种兵器,是个武林高手。 有了这么个特长,那工作就很好找了,长大以后,蓝理去当了兵,小兵。 蓝理确实是个天生的军人,没有背景的他从一个小兵做起,到康熙十五年的时候已经做到了参将(大概相当于上校)。 一个少数民族有这样的成就,确实非常了不起,如果放在今天我们对少数民族有优惠政策,蓝理同志怎么也能捞个人大代表当当。 不过即使没有优惠政策,蓝理也足以名垂青史,参将远不是他的终点。 不过蓝理同志很快受到了他人生第一次打击,由于读书少,他的为人确实很是桀骜不驯,不服上司管教。一下子得罪了姚启圣,后来又被姚启圣抓住了把柄,被姚启圣弹劾下狱。 如果不是遇到战争,像他这么个性格,还真有可能升升降降,最后也就在某个参将位置上光荣退休。 是金子终归是要发光的。 由于平定台湾正是用人之际,施琅也听说过他作战非常勇猛,于是施琅不仅奏请赦免他的罪,还任命他当水军先锋。 不过这个蓝里实在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韦小宝曾经曰过:一般都能力的人,都比较有脾气。这个蓝里就属于这样的人。 蓝理任先锋官之后,其手下有两个士兵外出买柴,无故遭受军中一个名叫噶叭什的提标一顿痛打,这两个兵士向蓝理投诉,蓝理听了士兵的申诉,二话不说,就把噶叭什抓来杀了。噶叭什是旗人,在军中享有优越的地位,更何况他的错误也罪不至死,这件事如果朝廷追究下来,不但蓝理,就是施琅也不好交代。施琅得知此事后,心里很不痛快,但大战在即,如果处分蓝理,会挫伤他的的锐气。于是便装做若无其事,并激励蓝理。 而正是这位蓝理,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将远远超过施琅的预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清兴衰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清兴衰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清兴衰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清兴衰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