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章 岂曰无衣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说出来你可能不信432章 岂曰无衣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观渔城时,夫子一剑大河天上来。 但敌人只有一个。 夫子那一剑,并不算真正的出剑。 澜山之巅,老镖师万千雪白剑气悬空,缕缕皆是剑时,对手是武道高人,动用的万千剑气并不多,但亦是壮观绚丽。 此刻李汝鱼一剑挂溪河,他要为穿云军铁骑争取到一片可以提速的空间。 他的对手,是长剑所指方向的所有敌军。 那一挂溪流泼下,便是无数剑意泼下,浩瀚壮观得一塌糊涂。 成百上千道剑意泼洒下,每一道剑意都像是一柄实质的剑,无差别的笼罩着前路,亦没有既定目标,只是简单的落下。 人在雨中,能避过雨点? 不能。 此刻李汝鱼长剑所指方向上,那些士卒更不能避开。 被剑意劈中者,只死。 不伤。 当那一阵剑雨泼过之后,一条长近百米,宽亦数十米的空白地带出现,在这片区域里,横陈了数百尸首。 每一具尸首几乎都残碎不堪。 浓郁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只是短短几个呼吸间,这片空白地带里就真的出现了溪流。 血流成河。 宛若地狱。 这一副画面,远比沙场上两军死伤上万人来得还要震撼。 中军里,李溯看着这一幕,抽搐了一下嘴角,对身旁的杨洪说道:“这个世界什么都好,有时候我甚至很喜欢出现这么多异人,毕竟能和某些人在沙场上分胜负,对我等之流,是人生梦寐以求的事情。” 杨洪也在苦笑,“但不包括武道拔高到这等地步。” 李溯点头。 确实如此,当一个人的武道足以影响一场战事时,对于指挥大军的将军,这就少了很多趣味——不过又多了一丝趣味。 在战胜敌军的时候,能否顺势斩杀敌军阵中的武道高手? 这也会有一种成就感。 不过遗憾的是,这一次攻城,自己军中并没有配备相应的武道高手来对付李汝鱼,这是己方情报的失误。 李溯和杨洪二人是见过大场面的。 但其他士卒却没有。 哪怕是当年的岳平川,枪上生风雷,又或者是兵部旧人徐晓岚在澜沧江畔一剑挡三百甲士,也不曾出现如此不讲理的血腥屠杀。 那个白袍少年,一剑劈落,便在半空引出了一挂诡异的溪流。 溪流落下之后,竟然死了数百人。 而且没有一具全尸,这种画面,如果不是亲眼目睹,谁敢相信,哪怕以后就是回到军中说与袍泽听,别人也只当是天方夜谭。 一个人而已,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做到。 无数人僵滞。 僵滞的人都是些无法参战的士卒,真正要面临那白袍少年的西军士卒早就吓得魂飞魄散……毕竟这是沙场,再惊诧神奇的画面,也没有小命要紧。 而穿云军那些士卒,早就见识过李汝鱼的剑道,就是观渔老卒,也曾见过阿牧一剑破了三百甲。 此刻又是生死攸关。 谁也没有浪费哪怕一秒战机,跟随着君子旗和李汝鱼,杀向敌军! 趁着李汝鱼这一剑之威,必须要将战马再次提速,如果冲不破敌军阵型,那么就只有壮烈死在七里坝这片血流成河的地方。 穿云军终于获得了冲刺提速的空间。 当李汝鱼那一剑在七里坝这场战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道画笔后,就已经注定了这场战事的结局。 生死之战下,人求生的潜力被彻底激发,穿云军两千余儿郎,本就如逐渐僵眠的长虫,倏然间又活了过来,直指前方,从被李汝鱼一剑中吓得胆战心惊的蚁群之中碾压过去。 在李汝鱼一剑劈落时,他的战马早已奔到了前处,刻意压低了速度的君子旗纵马驰过,很有默契的伸出手,李汝鱼趁势搭手,借力翻身坐到君子旗身后。 两袭白袍共一骑。 就这么率领着穿云军杀出重围,其后是两千余儿郎,战马强势无双的拱卫着君子旗和李汝鱼,留下一地尸首,以及李溯、杨洪无奈的苦笑。 杀出敌阵后,李汝鱼终于发现尴尬的地方——两个大男人共乘一骑。 好在追上了自己的战马。 换过战马,率领大军继续远离……轻骑一旦脱战,除非对方也有轻骑,都在绝对无法撕咬上,不巧的是,对方还确实有一只支骑。 先前那一千轻骑被穿云军撞溃之后,并没有死绝。 再惨烈的战事,也难以达到一比一的战损,哪怕是四成的战损,就足以让一支军队崩溃,那一支千人轻骑,被穿云军两错,战损就达到了恐怖的五成。 毕竟人数优势。 但就因这样,才越发彰显出李溯治军的恐怖之处,剩余的近五百轻骑,在穿云军撞入步卒阵列后,并没有丧事战斗意志,很快重整阵型。 当穿云军破阵而出,那五百轻骑便迅速出击,撕咬在穿云军的后翼上。 骑军之战,对撞之时胜负不定。 但如果是一方逃跑一方追杀,哪怕兵力呈劣势的一方是追击方,也足以让敌人留下无数尸首……位置优势让追击方的弓箭杀伤力翻倍增长。 而此刻穿云军先是冲撞了对方骑军,又在对方阵营里撞了一圈,战马体力下降极快。 眼看就要被西军五百铁骑追上一箭之地里。 若是被追上,以当下的局势,穿云军不留下数百儿郎尸首,绝对不能平安离开七里坝。 形势依然严峻。 李汝鱼和君子旗一直关注着后翼,见状心中都是一阵苦笑,不得不佩服西军那位一直不曾露面的将领,带兵治军的能力,丝毫不弱于大凉那些名将。 正思忖间,跟在李汝鱼身后的张贵和薛三对视一眼,同时大笑,旋即朗声道:“襄阳薛三、张贵请罪!” 话音落地。 两人同时一夹马腹,勒着战马一左一右,向左右方向驰去,在两人身后,是作为前锋的襄阳新兵,见状亦是壮声四起。 襄阳梁武请罪。 襄阳杜老幺请罪。 襄阳王甲请罪。 …… 在一声声壮怀激烈中,数百襄阳新兵一分为二,如一条长虫伸出了两条触须,绕了个大圈,在穿云军外围形成一双蝴蝶翅,直扑身后紧追撕咬的敌军轻骑! 李汝鱼苦笑。 这群人终究还是新兵,不知道战场上军令如山,此刻他们根本不听从军令,以无畏之姿阻截敌军轻骑的追杀。 这一次回身给那些观渔老卒争取了撤退的时间,但他们很可能被对方轻骑牵扯住,难以脱身,然后被步卒一步一步蚕食围杀。 能成功阻截追兵,但基本上也无法活命,哪怕侥幸算活下来,事后也少不了要被责罚,甚至问斩,阵前违抗军令,绝无轻饶! 无论怎样,难逃一死。 可以说,襄阳新兵在赴死,无所畏惧慨当以慨的赴死。 然而他们没有退缩。 作为前锋阵营,当下的局势中,只有他们调转马头,才能阻截追兵——后翼的襄阳老卒也可以,但他们调转马头,却要承受敌人羽箭泼淋和提速后的铁骑冲撞。 无论怎么看,阻截追兵都非前锋的襄阳新兵莫属。 君子旗若有所思的笑,点头说了句走罢。 李汝鱼轻呼一声,“你先带老卒们先走。” 说完拉着战马斜刺里奔去,让观渔老卒跟在君子旗身后,避免被敌军轻骑撕咬住难以脱身,而李汝鱼则去追张贵和薛三。 襄阳新兵是我李汝鱼带来的,我带他们来到永川,又来到七里坝,我就要将他们带离战场。 活着离开战场。 就算最后他们要被君子旗或者安相公以军法问斩,那也不能全数死在这里。 李汝鱼追上了张贵。 这位出身襄阳老卒之后的汉子哈哈快意大笑:“李将军莫要阻我,若是还能活着回到永川,张贵愿受军法处置!” 李汝鱼和张贵纵马并肩而驰,亦是快意大笑,朗声道:“在江秋郡回龙县,我听到一位老妇人唱过一首歌,一首属于前朝大燕的歌,我很喜欢。” 李汝鱼深呼吸一口气,用尽力气声竭力斯的振剑吼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当初在回龙县时,苏茗先生在夜色里唱的歌。 是前朝大燕太祖在回龙县见百里春香时拔剑而唱的歌,后来成了大燕军伍壮歌。 苏茗,就是君子旗的母亲。 为了君子旗的前途,这位出身眉山苏氏,和苏寒楼同族同宗的堪称先生的老妇人,到亡夫坟前而死,让李汝鱼颇为动容。 此刻竭尽全力的怒吼,力竭声嘶,刺耳至极。 毫无美感。 但这道声音响荡在尘埃里,响荡在战马铁蹄声中,响荡在男儿豪气间,响荡在袍泽刀剑上,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热血。 襄阳新兵无不动容。 这一刻,他们真正认可并接受了李汝鱼。 愿与将军共赴死! 数百新兵的声音在铁蹄如雷中齐声大吼:“岂曰无衣!” 我等俱在! …… …… 随着穿云军前锋调转马头改后翼,那位统率五百西军轻骑的部将怔了一下,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嘴角,对面这是要和自己同归于尽。 但麾下五百轻骑是李溯将军仅剩的机动力量,不容有失。 这位将军很明智的挥手下令,示意降速。 李汝鱼也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对身旁的旗兵吼道:“传令,降速!” 于是五百轻骑和数百襄阳新兵,皆有默契的一步步缓了下来,最终隔着一箭之地两两相望,都不愿意率先撞阵。 西军轻骑不愿意撞阵,是不想牺牲掉最后的五百轻骑。 襄阳新兵求之不得这种局面。 但沙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双方的对峙终究要被打破,尤其是在后面的步卒开始重整阵型,准备上来围杀襄阳新兵时,这个对峙就要打破。 双方即将展开最后的厮杀。 就这此时。 远处烟尘弥漫里,忽有一骑白袍破开尘埃冲出,君子自一袭白袍手持长枪哈哈大笑,“我穿云军儿郎,岂能丢下袍泽!” 随后,是穿云军众多儿郎的山呼海啸声:“岂曰无衣!” 这一日,观渔老卒也认可并接受了襄阳新兵。 我等皆袍泽! 既是袍泽,又岂能我观渔老卒苟活,留下你们襄阳新兵断后,断无此理。 亦愿共赴死。 随着君子旗率领老卒去而复返,汇合数百襄阳新兵之后和西军五百轻骑对峙,而再听到那一句异常熟悉的“岂曰无衣”李溯顿时一脸蛋疼。 岂曰无衣啊…… 多熟悉的诗歌,不仅是前朝大燕的军歌,也是自己那个世界的沙场名作。 而穿云军这是要拼个鱼死网破,再这样打下去,穿云军很可能难以脱身,但真会全军覆没? 李溯没有绝对把握。 何况自己那五百轻骑也有可能要全军覆没,手下这些步卒今日大概率也要折损过半。 这算得了胜利? 甚至说失败更为贴切一些。 而且一旦战损过半,自己就算拿下永川城,也守不下来,那样的话,这一条战线就彻底失败,渝州将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李愬又不得不承认,七里坝这一场战事,自己输了。 输在以攻代守的君子旗。 输在了那穿云军那数百调转马头慷当以慨赴死的铁骑。 输在了那白袍少年…… 那一剑扭转了整个战事的局面。 权衡再三,李溯还是鸣金。 输一场不可怕,双方都还有一战之力,自己还有打败君子旗的机会。 随着李溯鸣金,穿云军亦缓缓后撤,最终在撤出安全的距离后,全员调转马头扬尘而去,只留下数千人合唱的《岂曰无衣》隔空传来。 李溯收兵,就地驻扎整顿。 穿云军扬长而去。 永贞三年的第一场战事,就这么落幕。 但又没有落幕。 李溯虽然这一次吃了些亏,但并没有伤筋动骨,只是一千轻骑十死其五,弓骑兵被波及死了百来人,步卒死伤最多,仅是李汝鱼那一剑,便足足死了两三百余人。 但实力仍在,依然可以进取永川城。 而三千穿云军战损更小,观渔老卒们的伤亡不算太大,死伤最多的还是襄阳新兵。 这一战穿云军小胜。 可以说,这小胜的小部分功劳要归于李汝鱼的一人一剑。 双方心知肚明,穿云军胜在君子旗的战术,也胜在襄阳新兵的不畏死,更胜在了那少年一剑——那是改变局势的一剑。 那一剑落在了西军所有将士的心中。 成了噩梦。 随着双方军机郎的战报送递回各自后方,七里坝一战,李汝鱼一人一剑,破八千敌军的事迹很快传遍传遍整个大凉天下。 誉为传奇。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