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骑兵PK步兵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宋代王朝到五洲联合帝国第四十八章 骑兵PK步兵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吃过晚饭,带领众女来到飞机里面的会议室,收集资料,讨论阵法的事情,虽然制定了三年训练规划,但都是梗概性的和指标性的达到的标准,具体怎么练兵,阵法怎么摆,各队人马怎么穿插,兵部和骑兵怎么配合,就是步兵里面的大刀队、镰钩队、长矛队、弓箭队、盾牌队、火药队(南宋应用的还比较少)等等怎么灵活应用都是我们从来没有研究过,我们在襄阳打的仗都是用别人训练好的部队,用得是老套路老办法,也没有用到什么阵法,就是埋伏,偷袭,冲锋,决战,进攻然后就是一对一的厮杀,没有讲究什么阵法,规章,最多的就是灵活的使用弓弩部队和先进的攻城部队,我们要在这实战的基础上开发出有用的阵法还是要花费一番功夫的! 首先我们讨论第一个核心的问题:这个阵法究竟是搞搞个好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还是弄成有实战用处的多兵种应用的特种战?(古代从来没有过的新型攻防兼备的队列,现代术语就没有阵法这一说!阵法骗一骗古人还是比较有效的,给人感觉很高深,很玄的东西,所以,我们对外说阵法,自己用现代术语,队列、多兵种应用、多种战略战术的灵活使用)。 大家七嘴八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孙美丽为首,安蓝芳、杜如花、罗清芳队长为主赞成搞个花架子:一是我们主要目的是通过练阵法夺取兵权,安插一些自己人马混入部队,搞的花架子也玄乎也好看就也难,最终最有利于我们借口他们的军官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从而替换我们在成都训练好的亲信进入关键岗位,为最终控制兵权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古代传说中的阵法我们也没有见过,什么孙膑和孙武练兵用的阵法,什么孔明八卦阵法,包括杨家将对付辽兵用的阵法,宋高宗时期武穆遗书里面提到的兵法和阵法等等,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用,只能用电脑查询一些有用的资料,胡乱拼凑几个花架子好看的阵法,怎么可能实用于实战?第三,就算花时间凑了几个阵法出来,没有实战怎么就能检验出它有多大作用?还不如搞个花架子糊弄诈唬他们一下还有效的多。 以李飘逸为首,其他队长支持后一种说法:第一,最终要对付的就是蒙古骑兵,我们训练阵法何不顺便搞个对付骑兵有效的阵法来,现在就贴近实战的演练,等到同蒙古骑兵决战的时候,现在训练的大军就是对付骑兵的有力的武器和王牌军队;第二,反正我们怎么训练阵法,他们也不知道,我们演练个多兵种对付蒙古骑兵的阵法肯定有新颖又别样奇怪,他们许多人见过金国骑兵,肯定觉得又适用又好理解还不一样!就更加知道此阵法的适用性;第三,我们不能忽视大宋的将军们的智商,他们有的是身经百战曾百胜的实战将军,有的还是有理论基础的将军,忽悠出花架子,到时候我们自己不能自圆其说,难免不引起他们的怀疑;第四,我们引导他们训练新的兵种的融合最有利于以后军队的改革,我们把这次训练阵法放到未来全局考虑,这次看作是全新的局部变革,为以后变革埋下新的革新的种子(这个观点是李飘逸提出的,我想也只有她有这个全局的观点,有思考未来的思维能力和驾驭变化局面的变通方式,有下棋能看见后十步走法的统筹能力,有她真是我的三生有幸,真是我的再生诸葛)。 结果毫无疑问,最后当李飘逸把最后一个原因说出来的,原来检查前一个观点的姐妹也有人开始叛变赞同了:我当场拍板,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蒙古骑兵问题,原来在成都没有解决的难题没有想到,现在就开始解决了,看样子人还是要多考虑几步问题,跟下棋一样,多看几步棋,多留几个后手,多几条思路就多几条活路。 核心问题一敲定,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参考我们在成都就已经研究过的套路依葫芦画瓢,用21世纪最先进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法,一一画出我们的直观图:对付蒙古骑兵的方法,首先要把我们多兵种的优势发挥出来,创造性用步兵对付蒙古骑兵,阵法就是,当突然遇见蒙古骑兵时候,所有的士兵要形成条件反射,结阵法。迅速地利用铁车和辎重后勤所有的东西组成最外一层,形成一个圈子,然后就是盾牌队,对付蒙古骑兵的弓箭,盾牌旁边就是散钉队(马上要形成的新兵种),把许多铁藜棘(就是带棱角的铁钉)用弹弓(近处用)、弓箭(远处用)把它们迅速地散到周围,杀伤蒙古骑兵的马掌,马脚痛了,受伤了,骑兵就残废了,不能再发起猛烈地进攻了;再后面就是火枪队(在大宋部队还没有普及,我们打算马上在部队普及,只是火枪现在还比较原始),不仅迅速击溃骑兵的骚扰,还可以用突然的许多枪合成的响声吓惊蒙古马,暂时延缓敌人的进攻;再后面就是弓箭手和弓弩队,在火枪的第一轮打击后,迅速发射弓箭,压制骑兵快速地进攻和消灭已经靠近的敌军;再随后的就是火炮队,火炮一响,万事可定,只要前面的队伍为火炮的准备赢取时间,胜利的天枰就已经倾斜过来了,再多的敌军在火炮的轰鸣中都是徒劳,所有的战马在巨响中崩溃,不仅是马被惊吓过度,而且受伤导致狂奔不已(不过大宋的大炮还要改进!)最里面就是后备队,那队人马出现问题,后备人马迅速地踏步真空;中间就是指挥官和传令员通过鼓声、号角、旗语等方法传达命令。。。。。。 通过思维导图,很清晰地看见对付骑兵的阵法图形轮廓,然后我们顺着各个导图,针对每一个环节又细化,基本上有了大致的清晰地思路。最后,我把所有的兵种分解给每个队:第一队刘大兰负责外围辎重部队的训练,不仅运输后勤辎重,更要能够迅速用手中辎重变成铁桶般的围墙,同时要求制定怎么演练围成圈的训练计划;第二队安蓝芳负责散钉队的组建工作,同时制定有关散钉队的训练计划;第三组杜如花负责火枪队的组建和训练,同时制定有关火枪队阵法训练的计划;第四队寇准梅负责弓箭手和弓弩队的选拔和完善工作,把成都研究建造的弓弩补充进入,替换射程不远的老弓弩,同时制定本队的训练阵法;第五队沈小蓝负责火炮队的组建工作,需要成都研究建造的火炮设备,可以先训练部队的阵法组建,等到先进火炮的来到,再行训练火炮的使用操程,同时制定火炮阵法的详细计划;第六队负责通讯工作的训练,把上次从各营里面选拔出来的精英训练成会熟练使用鼓声、号角、旗语传递信息的高手;第七队朱青琴负责各组的联络和其他新遇到的问题的处理,作为后备部队,也同时负责安全的警戒工作和我的保卫工作。本飞机安全和维护只需要两名人员负责,其他的所有人员全部投入到此次训练工作中。最后就是指挥官的确定和人数的确定,直接告诉太子襄阳前线抽调有实战经验的下级军官担任,实际上把从成都大本营训练好的亲信插入各小队。至于多少人马和小队能够迅速组成一个铁桶,这要等到反复训练后,用实践的结果确定具体的人数。初步确定各小队人数:外围辎重部队需要100名,散钉队30名(散钉任务完成后加入弓箭队),弓箭队80名,弓弩队100名,火炮队30名配备10门火炮三人负责一门火炮,通讯队10名,后备人员50名,指挥官正副2名,总数402人,当然每一队还有正副队长一名。具备确定:一小队402名,一中队600名,一大队1200名,如果是3万的出征部队,可以迅速地分解成三个大队和五个中队,分别分开组队形成铁桶围墙,可以相互策应,这等到部队分成小队训练一年后再进行大部队组合练习,各队之间怎么协同配合作战的问题,这是后话,暂表不谈。 把整个系统工程细化成几个小问题,然后具体分别制定各自的计划,就完美地解决了阵法演练的问题,最后整个工程的统筹就交给孙美丽和李飘逸负责:包括从成都调集多少火炮,调拨多少弓弩,需要多少亲信补充到各小队里面等等,零碎狗杂的许许多多事情需要她们具体操作。最后剩下逍遥的我,就临时到各组视察,看遇见什么问题就具体参与她们的讨论,拿出最佳的方案和紧凑的计划来。。。。。。 今天晚上也是一个不眠之夜,看样子我们对未来又有了几分把握!一旦大军训练成功,不仅被我牢牢控制,同时也是一支针对骑兵的杀手锏,从此中原民族再也不害怕骑兵部队了,什么万里长城都是花架子,从来就没有起过什么作用。 我憧憬未来真正遇到蒙古骑兵,那个决战该是什么样子。从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燕国等国先后修建长城,用此对付骑兵,再到秦始皇连接各个长城对付游牧民族(匈奴等),再到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暴露出汉族的步兵的致命的弱点,再到败家子汉武帝用文景之治攒下的钱财组建汉族骑兵,打败匈奴,给汉民族出了几千年的恶气,卓著功勋倒是建立,从此以后汉朝就衰落下去了,再到五胡乱华的民族悲剧,再到南北朝的泾渭分明的对峙(北方是游牧民族,南方是汉民族,一个骑兵,一个步兵,骑兵不敢南下,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容易得病,南方水乡也不适应骑兵的驰骋,南方的步兵也无力收复北方,就这样很有趣的对峙着!),再到北方贵族后裔隋唐的建立,到北方蛮人安禄山的“安史之乱”,再到唐朝借兵北方骑兵镇压叛逆,就明白骑兵在中原王朝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再到五代十国大乱时期,最后到大宋的崛起,但是也无力收回契丹占领的幽云十六州,(出现了中国历史最屈辱的儿皇帝石敬瑭),虽然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何其雄伟,凭借步兵是也无力一统江山,最后给大宋祖业留下了最大破绽,以至于子孙受辱(特别是靖康之耻),再到蒙古骑兵横扫中亚,当骑兵南下之时,西夏,金国,大理,南宋都犹如被秋风扫落叶般结束。再到,清朝八旗兵南下,本族人马区区三万,竟然驱使蒙古骑兵等游牧民族南下,夺取天下。最终,鸦——*片战争,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在机枪面前受尽屈辱,从此骑兵在工业文明时代逐步消退。最终结论:农业文明的时代的确是骑兵的天下。(老是中国步兵被动挨打,先补充一次中国唐代辉煌的历史,得意一下吧。高仙芝消灭石国之后,中国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活动,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得到这个情报之后于天宝10年四月(公元751年),从安西出发,准备先发制人。唐朝经营西域,因为不堪突厥骚扰而愤起还击。在贞观四年(630年),惊才绝艳的名将李靖,仅仅以三千之众,奇迹般使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后与另一位大唐名将李世绩的配合之下,一举将东——啊突——厥彻底消灭。突——啊厥汗国纳入中国版图。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军队作为先锋,开始经营西域。以千余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和击破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这两次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高仙芝的胜利也标志着唐朝中国在中亚的扩张达到了顶点。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它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芝在库车驻地上,其行为俨然是中国在中亚的总督。高仙芝旨在恢复唐朝在河中地区势力的行动自然会遭到阿拉伯帝国的反击,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战役终于在天宝10年(公元751年)爆发。唐朝方面,主将是高仙芝,副将为李嗣业,别将为段秀实,兵力为安西都护府二万汉军,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高仙芝时代“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但罗斯之战居然出动安西都护府八成以上的兵马,说明这次高仙芝是下了血本的,也是对即将和阿拉伯的大战有心里准备的。唐军虽说是马步混合部队,但是唐军的步兵均有马匹,平时以马代步,作战的时候才下马作战,战斗力极为强大。阿拉伯方面的主将是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手下大将为齐雅德·伊本·萨里,兵力为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四万人,加上已经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总兵力当在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在兵力方面,阿拉伯联军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在素质方面,呼罗珊是是阿拉伯历代经营的军事重镇,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罗珊骑兵的素质在阿拉伯帝国中当属翘楚,都是精锐。马匹方面阿拉伯人占了绝对的优势,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种,这是唐军所不能相比的。最终中国战败,怛罗斯之战的后果是阿拉伯帝国完全控制了中亚,中亚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的过程。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后果就是中国的造纸术由是西传,撒马尔罕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关于唐朝最后退出中亚的争夺,根据白寿彝先生的看法,唐朝的退出不是因为怛罗斯之战,而是因为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即使是怛罗斯之战获胜,唐朝依然会退出中亚,这是必然的结果。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阳,天下大乱,唐朝在西域的辉煌也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只留下那些不朽的诗篇还在被后人传唱……怛罗斯之战被中外传诵不已!也写下了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与外国的一次不可多得碰撞!) (补充智慧:阐述一下你心目中农业文明时代,骑兵的积极影响和步兵的积极作用?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心理有什么不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游牧民族骑兵的成本优势?农业民族的步兵的成本优势?) 本书新建立个QQ讨论群:338160389(宋代王朝到五洲联帝国)差个字没有办法,QQ群名不能超过10个字,现在才觉得本书的名字冗长,哎,改不了。本人QQ:448948948,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讨论,同时分享智慧碰撞的火花!欢迎您的加入指导!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宋代王朝到五洲联合帝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宋代王朝到五洲联合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宋代王朝到五洲联合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宋代王朝到五洲联合帝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