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生真天人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剑颂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生真天人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程知远竖起一根手指:“还附送一城,这座城池,不,关,就在楚都附近。” 此话出,又是一阵哗然,无数人大怒,此时有司败(刑法官),大阍(太监首领),司徒,玉尹,工尹等齐齐出面,同声怒谏道:“此言大谬,荒唐至极!” 玉尹昭雋哭泣道:“此子胡来,岂有此理!那淮西十五城,皆是十年前老氏族出力死拼夺回之地,秦国有此十五城,其中正有平靖关!此关失,秦国南下武胜关,直破楚地,便再无阻滞啊!” 程知远道:“不错,送出去多的一座城,就是平靖关!” “我杀了你!” 玉尹昭雋拔剑出来便扑向程知远! 然而那剑没有落到程知远身上,后者已经抬手,把那剑直接捏住! 程知远反手一推,剑刃倒转,直接刺穿了玉尹昭雋的左肩膀! 他一下子跌坐在地,放声惨叫,又哭又狂,直是嚎叫道:“便是死了,岂可把祖宗的土地拱手送人啊!” “冥厄三关去其二,楚国危矣亡国之祸,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程知远大喝一声! “割地求和,楚国不是没做过,以前不是也做过么,怎么没看到你那时候要死要活的?” 程知远冷冷说了一句:“楚怕秦,不就是因为上一次大战元气未复吗,结果呢?最后还是割地了。” “而且此次会面,王上是在武胜关前,说到底,还是秦王吃暗亏,两个结局,他若不率大军前来,那必然就是不来。” 楚王点点头没有说话,他当太子时也曾两度为质,但这一次,他觉得还可以继续听下去。 程知远道:“谢王上宽恕在下喝骂朝堂之罪!而纳之,取之,是纳人口而取王权。” “割出去的淮西十六城,都是神道上次大战中收复的城池,地上神国已经初具规模,此时割让,诸神必然震怒,决不允许十六城交给秦国,而秦国需要这十六城作为南方跳板,一个不得宠爱的王孙换取图霸中原的十六城池,秦国自然极其满意!他们以此道伐中原,如此,神道与秦,势不两立。” “王上割城,东皇不让,那么王孙何在?” “秦军入十六城,必伐山破庙,打击东皇信仰,楚众神岂能让步?” “割出去的都是地上神国,而收回来的都是人道疆土,王上实力不降反增,东皇实力不增反降,这....谁高兴,谁苦恼?” “总而言之,所谓上策,便是借秦之力反逼神道!不是掳了秦王孙吗?那就借力打力,卖秦国面子,许以重利,倒逼神道退让,东皇为了不失信仰,必然交出秦王孙。” “天下没有固定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划算的买卖谁不愿做?” “秦国听闻楚国神道拒绝,反复,必然大怒来攻,且时间,必然提前。” “为何提前?因为如果慢了,这正大光明入楚的机会,可就飞了啊。” 程知远双手束在身前:“昔年张仪以商於之地六百里欺骗楚怀王,怀王中计,先行断列国之交,结果呢?拼死拼活,换来六里地,怀王怒,击秦,被修养许久,体力充沛的秦军反击,从而大败,至此,割地赔钱,又失去合纵之位,亏输巨大。” “秦,可不会在自己的样板计策上出问题,他肯定是先拿地,再收人。” “所以,秦王孙估计刚到王上手中,还没捂热乎,秦国就生怕王孙送回,没有借口,恐怕会提前来伐,王上可以提前派人去迁移十六城人口,国人尽走,不损分毫,于是十六城中,还剩下的不过是神道与秦军罢了。” “龙虎相争,必有一伤。” 楚王听到这里,眼睛已经越来越亮,同时心中久违的升起一股强烈意愿! 在这次外交事件上,他竟然真的见到了天旦的曙光! 程知远最后加了一把火,道: “而此时,便是最后一步,王上需要把秦王孙的天子使者身份,公之于众。” 楚王急不可耐,速问道:“为何要公之于众,这不是依旧大大得罪了东皇么,于事无补,而且恐生变故啊!” 程知远则道:“神道也有神道的纠葛,秦王孙乃稷下学子,又为天子使者,东皇太一虽强,但同时开罪天齐渊与昊天帝,想来也不会过于好受吧,我听闻,对于吴越大地,天齐渊可是垂涎三尺呢。” “天齐渊引东方神脉来伐,东皇必然回救,昊天帝传旨意,只需要一个旨意,赵国必然响应,因为上一次,楚国大司命去收了赵国英魂,带回神国培养,赵国已然怒不可遏,只是缺少证据,如今昊天帝下令,赵国拿住中央天帝的谕令,便有了动手机会,必然来伐,此时秦赵齐三国齐动,岂不是地裂天崩之势?” 楚王眼神闪烁:“然而,这丢失的都是楚国疆土,被伐的,出力的,也都是楚国子民啊。” 程知远道:“错!此战,乃正人道,伐神道之正义之战,非伐楚也!” “楚国会灭吗?当然不会,三国皆是为伐神而来,占据楚土不过是随手拿去,损失的是神道,而不是楚国,而神道为了不丢失信仰,必然拼力而战,毕竟那些失去的城池,都是地上神国的苗床啊.....” “秦会灭神的道统,赵为报仇而来,齐则是为了抢夺信仰,三国都有东皇不得不抗击的理由!” “要让秦国退兵,交城,要让赵国退兵,交司命,要让齐国退兵,交吴越。” “就看东皇陛下,舍不舍得交出去了!退后也是赔,进攻也是赔,但进攻,赔的反而少一些!” “王上若是不信,我且当即便可书信一封,送去齐,赵二国,二王听闻,必然应诺。” “楚不失国人,失去的不过是山野之民,无足道哉!国人乃国之本,本不损,则事可成,神道统治之地虽广阔无边,然而却处处漏风,禁不起折腾。” “而神道一旦稍有怯懦,必然心气已散,由此,王上可尽聚十六城国人,引其为新兵,一鼓作气,插手其中!届时,是攻秦还是灭神,全都听王上自己罢了!” 话语到此,楚王拍案而起,大震道: “先生计较,真天人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剑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剑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剑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剑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