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程夫子树立政治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剑颂第五百六十六章 程夫子树立政治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甘鲤虽然上课打盹,但他却能背诵商君书的很多句子,商君书是秦国贵族...嗯,新兴贵族都会去看的一本书。 他们无比惧怕这本书,但却又要求下一代人不断去钻研与琢磨。 秦国的贵族,是不会形成世家宗族的,因为秦法中的分家制度,可以明确保证这些宗族在三代之后不会有过多的纠缠,而一代代这么弱化下去,基本上大型的,可以对抗国君的强大势力就基本上很难再出现了。 孟西白三家老氏族尚且被弄得欲仙欲死,便不要说那些更小的一些的了,连嬴氏本宗的人都被整的死去活来,但同时,一种尚武,勇以公战换取爵位,而不屑于私斗的良好风气,也在秦国逐渐形成了。 甘鲤的先人是甘茂,与秦国的秦孝公时期的老氏族首领甘龙并没有关系,所以甘茂也很痛恨这些宗族势力,他从小被教育要以秦法为大,要以商君书为重,因为,正是因为这种秦法,才造就了他们这些人如今的地位。 秦法是一切的根本,当然,更多的,其实不是为底层人寻找出路,寻常的庶民战士顶了天也不过就是升到公大夫,这已经是破天荒,像是白起那种人物,也是因为当初被魏冉发现而提拔,否则他估计还要打拼很久才能冒头。 而秦法的晋升渠道,大部分,还是为了这种寒门弟子而敞开的。 “先生抨击了弱民篇,我觉得先生说的片面了,我便要讲,说民篇!” 商君书其五,说民。 “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徵也;慈仁,过之母也;任誉,奸之鼠也。” “乱有赞则行,淫佚有徵则用,过有母则***有鼠....则不止。” “八者有群,民胜其政;国无八者,政胜其民。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强。故国有八者,上无以使守战,必削至亡。国无八者,上有以使守战,必兴至王。” 巧言善变,聪而有智,是民众违法乱纪的帮手;儒家繁琐的礼节,使人涣散意志的音乐,是导致民众放荡淫佚的原因;仁慈是犯罪的根源;担保、举荐,是罪恶的庇护所。 坏事有了帮助才能四处流行,放荡有了引导才能做起来,错误有了根源才能产生,罪过有了庇护的场所就无法制止。 这八种东西结成群,民众就会不受政府法令的限制,国家就会被削弱;反过来,政府的法令能压制住民众,兵力就会强大。 所以,国家如果有这八种东西,国君就没有办法派遣民众去防守和打仗,国家一定会被削弱直到灭亡。国家没有这八种东西,国君就有办法役使民众去防守和打仗,国家就一定兴旺,直到称霸天下。 “先生说,要众生开明智,但世人愚蠢,若开明智,此八乱其一之祸将至,士尚且敢于钻法律的空子,黎民都是贪小便宜的人,礼乐,这是无用的东西,而仁慈,就像是齐国法家一样,以德教化民众,但那些民众都知道如何躲避齐法家的惩戒,我听说,他们往往把犯罪的行为,约束在一定程度,这样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能躲避法家的惩戒。” “前四者产生了,后四者必然产生,所以不是商君弱民!而是民本不该开智!” 甘鲤的声音很洪亮,那位大叔没有动静,他静静的听着这个“贵族”的话。 “先生所说的,商君的道理,弱民是大错的,要使民为法而战,而非为君而战,此是为国非为王,但无王,又何来的国呢?” “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合而复者,善也;别而规者,奸也。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 “用所谓的善民治理民众,那么民众就只爱他们的亲人;用所谓的奸民治理民众,那么民众就会遵守国家的法制。” “民众结合起来就会互相掩盖过失,这就是所谓的善,这是包庇;而使民众疏远分开,互相监督,这就是所谓的奸,但却可以稳固社会风气。” “表彰所谓的良民,民众的罪过就会被掩盖起来;任用所谓的奸民来治理,那么民众中的过错就会受到惩罚?” 甘鲤问道:“学生不明白,难道这也是错的吗?” “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 “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 “是先生的道理错了,还是学生的理解错了?” 小课堂上很多人都没有说话,之前的嘲笑声也都消失无踪,那些孩子们,亦或是青年人,都眼睛眨着,有些羡慕的看着甘鲤。 这就是军功贵族的家教,他们什么都可以不会,但必须要会背商君书。 而他们这些庶民呢?别说背了,连字都认不全呢! 老先生教字很慢,而且让人记不住,但是程夫子来了之后,大家很快就喜欢上了写字,觉得那些飞舞的文字,是世上最美丽的图画。 但要做到和甘鲤一样出口成章,上课睡觉还能反问老师...他们是做不到的。 “说的很好。” 程知远觉得,如果自己可以笑,那么在这个时候,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鼓励性质的微笑。 只可惜,在自己这里,只有铁面老师这个称呼。 “商君之说民,商君之弱民,其实并不冲突,说民的问题,你听我给你讲讲。” “随便找一个切入点吧,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 “问,民胜法,为何会国乱?” 甘鲤一愣,理所当然道:“因为民众愚蠢啊!” 程知远:“愚蠢于何处?贪小便宜?自私自利?一毛不拔?时常嫉妒旁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甘鲤道:“都有。” 程知远点了点头:“我来说一句吧,也是说民篇的,你可能没有仔细想过这句话。” “治明则同,治暗则异。同则行,异则止,行则治,止则乱。治则家断,乱则君断。治国者,贵不断。” “社会政治清明,则民心齐;社会正当黑暗,则民对世事就会产生异议。” “民众同君主的意见相同,国家的法令就能执行,民众同君主政见不同,国家的法令就不能实行。” “国家的法令执行了,国家就能治理好。国家的法令不能实行,国家就会混乱。” “国家能治理好,是因为民众在家中就能判断对错。国家混乱,那就要君主做决断。治理国家最可贵的,是在民众中作出决断。” “法来自于思想,而脱胎于人民。” 程知远面向这些学生,带着商君书本来讲述的道理,而后,在最后加上了自己的几句话,以此宣告此次提问的.....结束。 “民强则国强,民开智,知法,有德,生归属之心,法之下,无倾侧,生前事,生后事,天下事,君王事,百姓事,庶人黔首事,若皆为国事,民,便愿为法而效死。” ———— “治明则同,治暗则异。同则行,异则止,行则治,止则乱。治则家断,乱则君断。治国者贵不断,故以十里断者弱,以五里断者强。家断则有余,故曰:日治者王。” ——《商君书·说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剑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剑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剑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剑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