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受命于天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剑颂第六百九十六章 受命于天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青色的太阳开始陷入梦蝶的翅膀,武丁的怒火也逐渐平息。 “原来这世间,是这样的。” 武丁在梦蝶中看到了自己的世界,但那不过是自己天下的反向投影,万古以来所见证的岁月浓缩在小小的翅膀内,但是武丁的愤怒虽然消失,却依旧不认同程知远的做法。 “圣贤凭什么不认为,圣贤所在的世界,也是虚幻的梦呢!单单站在自己的角度,那么以孤的目光来看,圣贤又何尝不是虚无的人呢!” “是谁,谁能定义青史与岁月?谁能证明真实与虚无?梦蝶本就是仙人梦中的东西!” 武丁看向天下:“我的天下,大商的天下,岂能因为一只小小的蝴蝶而终止?把天下寄托在蝴蝶的翅膀上,圣贤又怎么认为,这只蝴蝶,难道是不死不灭的吗!” “这只蝴蝶会死,会灭亡,它能出入于两方梦幻,也能来往于彼方青史,但它依旧害怕白马,当白马来到这里,蝴蝶依旧会灭亡!” 武丁的心中带着震动与不甘心,他虽然已经看到了,在梦蝶展示的未来彼方中,看到了白马出现的几率,那是微乎其微,但是放在宏观角度上来看,把青史连成一片,谁又能说,白马不会出现在下一个时代呢? 于是光阴顺着推衍而显化,岁月开始倒流。 梦蝶扇动翅膀,武丁与程知远身上的两片关乎于天道的力量,开始为梦蝶提供帮助。 于是,光影出现了。 龙马负河图而出,伏羲氏窃仙法于天,于是大道震怒。 因为人间的岁月开始移动,从伏羲氏时起,便开始从记忆成为真实。 这片记忆向前延伸,造就古老的天神时代,这片记忆向后延伸,造就了无数变乱浩瀚的百骸。 人间从此成为唯一真实,虚幻的一切记忆成为真实。 所谓的“窃”,或是伏羲窥透了天地间本不可见的奥秘至理。 伏羲明白了世间很多事象的运行规律,甚至由此推衍出各种修行之道与文明之路。 而伏羲作为人,登临高山窃去法,人登山上,故而称“仙”! “艮卦对应一,阳为一,伏羲在思考如何前进。” “师卦为二、无,意思是时机到来就要上,必须主动强硬的动手。” “震卦对应四,逆天登山,夺上苍之法,故让天骇。” “大过卦对应三、六,阳之三,三生万物,然而孤阳炽烈失调,是伏羲得手的意思。” “坤卦是零,也就是无,顺势而下,伏羲运用仙法来教导众生。” “直至乾卦,是七,从开始到繁荣,无须解释,文明始开。” 程知远回忆起自己解连山第一句话时,得出的这个“句子”,这是以仙人的身份解读出来的,而这一瞬间,程知远甚至开始有点忘记,自己是怎么解读出来的了。 好像是在看着的时候,正确的文字提示就一直在浮现? 是连山在有意识的引导自己? “这个故事并不好笑。” 武丁在梦蝶中所推衍出来的结果,让他神情凝重,且十分愤怒。 程知远与他同样推衍出结果,但最后的表示,只是沉默无声。 “圣贤,说话啊! 武丁震怒:“这个结论是荒谬的,那伏羲窃取岁月之前,人间又是什么状况?” “它所展示的,是岁月在移动,难道伏羲之前的岁月,人间是混沌一片的吗?伏羲之前的记忆,都是虚妄?还是说,圣贤你也错了,你所谓的来处,所谓的人间,本也就是虚妄的历史!” 武丁的质问充满针对性! 程知远思考了很久,但最后也只能得到一个“不知道。” “或许仙人天道知道什么,或许无所不及的天之至尊,西极之国的幻化人,他能知道。” 程知远对武丁这样保证,而武丁盯着程知远,忽然惨笑起来。 “圣贤也是可怜人,啊,这样看起来,还不错。” 程知远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而武丁则是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在这个时候,敌意全都消散了。 “相比于我,我还能知道,我的天下,在很多所谓‘真实’者眼中,原来只是一场大梦,是你口中所谓张仪观看某片桑叶而留下的迷梦,又因为你口中所谓的道尊而得以独立存在....” “什么道标,我并不知道,但是显然,你们这些追求强大力量,或许是不死,或许是长生,或许是羽化而登天者,口口声声,说着我的天下是虚妄的梦,但你们自己,却也不知道你们的人间,是真实还是虚妄!” “亦或是青史之中的,一个片段呢!” “如果刚刚我所说的荒谬故事,真的是属于你们的真实......” “那么你们,就是被伏羲氏所带来,遭到所有梦幻恶意加诸的,连自己是真是假都不明白的,可怜的,可悲的....人们啊!” 武丁在笑,在嘲笑,程知远有些反应。 虽然他的理解,和程知远的理解相比稍有偏差,但这些话,确实是给了程知远很大的触动。 “不,我不是这样想的.....” 程知远道:“所谓岁月转动,指的是神话时代的开端,亦或是人与幻想争斗的开始,我们涉及到很大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什么是青史?” “变乱的青史,无所不及的天之至尊在青史中反复来往,一片又一片的青史分开,人与人之间留给后世的印象也开始逐渐不同。” “伏羲窃取的仙法,是真正触摸到了大道的宝物。” 程知远对武丁点了点头:“商帝,我之前有些迷惑,但是现在,我确定了,如果真的是这么简单的东西,那么幻化人,又何必叫做幻化人呢?” “人间就是人间,不可更迭,岁月中的记忆,也并非是你想的那样,是人从虚妄中取得了力量,我所认为的,是伏羲拿到的,不是岁月这个东西,而是岁月被伏羲拿到的那个‘宝物’所开始驱使。” 武丁听闻这番话,愣在原地,心神剧烈震动! 程知远道:“是的,人开始驱使岁月向前!而不是被岁月裹挟向前,随波逐流!” “而这个宝物,就是‘道的根源’!” “于是人间有了法,于是有了这些法,才开始衍生出桑,有了桑,才有了各个历史,而人间窃取了道的根源,所以,也就能够在天道之中谱写自己的道理!” “南海的大帝叫做倏,北海的大帝叫做忽,中央的大帝叫做混沌,伏羲氏窃取了混沌,于是元始天道分崩离析!” “是的,元始天道!在他之前的时代,所谓的‘道的表面’,或许就是所谓‘元始天道’!” 元始天道古时曾经下降,化为混沌氏来到人间,化为仙人‘人间世’! 那么它下来做什么? 因为伏羲窃取仙法,所以混沌下界,而连山之中,也有类似的答案! 天道曾经清算于伏羲! 庚桑楚一直在说元始天道,在他看来,要用元始天道加持在统一天下的人皇身上,然后就可以使世间恢复所谓的“清明”,重新回到“民之相死而不与往来”的时代,顺应天地而生灭! 而元始天道下降之后,曾经往世雷书说过一句话,即“往世来世俱灭矣”! 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在其中找到似乎正确的答案! “如果真的有这个宝物,那么幻化人频繁变乱青史,就能够说得通了。” “他在寻找完整的道之根源,而变乱岁月的力量,或许是因为他手上拥有一部分的根源.....” “根源,就是本源,是源头,是源流,是万道所发,是众生所始知之法,是一切青史最古老之师。” “天之至尊,这个称呼也极有意思,而仙人‘天道’!也是在昭示他的本相!” “于是,又牵扯到素王与玄圣!” 程知远想到这里,忽然心中生出一种极大的震撼! 若是还有恐惧的情绪,那么此时所感觉到的,应该就是贯彻天地的大恐怖吧! “素王,玄圣!南华真君,奈何之王.....” “他们两个,究竟是道之根源,还是得到了道之根源的生灵存在?亦或是...混沌氏本身所分的两个个体?” “史书之中所谓的‘本相’,是舜帝他们寄托的希望,要还原本相....” 程知远站在天空上,久久无言,而武丁也忽然觉得,这片天下实在是太小了,但他在听完程知远之前的一部分话之后,却又觉得,程知远更加可怜了些许。 “人间的混乱,人间的问题,圣贤口中所谓的人间,其实远不如我们这些所谓的梦幻啊....圣贤,你说的一些东西,虽然震撼,但是后面闭口不言,是否可以看做,是圣贤的猜测,超乎自己的判断,以至于,更加不明所以了呢?” “不过这样看来,我们都很悲哀,我们悲哀于虚妄,圣贤的悲哀...说到底,不还是虚妄吗!” 武丁的这句话,就像是醍醐灌顶,程知远瞬间双目回神,而之前仿若越陷越深的那些胡乱念头,瞬间粉碎! “是啊,虚妄!” 程知远严肃起来:“我错了,没有人会自己认为自己的天下是虚妄,我试图给出一个折中的方法,但是现在看起来并没有。” “那么,我不是以外来人的身份,向商帝请求。” 程知远在向前去,于是天命震荡,商朝的一半天道,天纲的力量被他调动起来! “我是以另外一尊商帝的身份,再和你决定商的未来!” “是以我为尊,还是以你为尊?” 商朝的天命碰撞,天与地分割,阴与阳,晦暗与明亮,充斥着这片荒芜苍茫,上方与下方,犹如有一道璀璨的剑锋,割裂了阴阳昏晓。 大碰撞之后,武丁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武丁告诉程知远,他得出了结果,于是他要让程知远用他的方法。 如果程知远执意要取得天道太阳的话。 程知远同意了。 于是,在祭祀的高台上,两个人肩并着肩走过来,在诸臣目瞪口呆的注视中,武丁对他们宣布了重大,且从未曾有过的事情。 甘盘整个人都愣住了,重臣们在反应过来之后,却又张口呐呐,想要说反对的激烈话语,但他们却发现,他们居然在颤抖。 他们口不能言! 商朝,有了两位“帝”! 共天下! 但更让人感到恐惧,与荒诞的事情还在后面。 武丁把手中的帝剑交给程知远,而程知远手中则有了两把帝剑。 随后! “圣贤非商人,但如今,他是你们新的帝了!” “见他,便如见历代先帝,包括我在内!” 而臣子中,祭祀们感觉到天道的呼唤,他们神情激动,并且天道的呼喊分成了两片! 他们从没有感觉到如此清晰的天道之声! “是上天的旨意!是上天的恩赐!” “帝是受命于天的!所以这个结果,也是受命于天!” “新帝!新帝!” 祭祀们发了疯似的高声欢呼,而诸臣们想要说话却如同被限制,巨大的震撼不允许他们开口,即使他们惊骇,愤怒…… 直至交接完毕! 天道的压力豁然崩塌! “不可……” “不可!!!” 一个大臣此时大嚎出声! “告,你要说什么?” 武丁看向他,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侯告则是心中大震。 同样,甘盘也震动了。 因为,侯告与甘盘一样,也是被武丁称呼为师的人物,甚至地位还在甘盘之上,与侯雀相提并论。 但是侯雀是能征善战的大将,现在不在殷都。 “我……臣有禀!天无二日,国岂有二主,而且帝居然把帝位让给外人?难道现在,我们不是在商,而是在三代的时候吗!” “帝受命于天,早已没有禅让的说法,更何况,即使是禅让,也必须要经过三年的考察,十年的行事,这样才能确定继承者究竟合不合格,帝啊,他是谁?外来者,不是王族的人,他是谁?” “君权旁落,难道帝,要学习仲康,来一次夏代时后羿窃国之事吗!大商邦地,广有方土,岂能拱手相让,帝以为,自己让的是什么?” 侯告豁出老命,要让武丁收回成命,而武丁对他道:“你不知道我在让什么。” “你也最好不要知道。” 武丁的话让人根本听不懂,但是接下来,当程知远举起帝剑,随后商朝天纲给予回应的时候—— 所有的人,都骇然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剑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剑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剑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剑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