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简单的答案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如意事444 简单的答案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被儿子这么一看,燕王立即意识到了不妥,心底暗道一声“儿子若娶不到媳妇自己实在难辞其咎”,张口正想要补救,却见那小姑娘平静认真地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既无人踏足,不仅谈话方便,也不必担心会被人留意到来时的痕迹。” 燕王一怔之后,不禁爽朗地笑了两声,并悄悄看向儿子——看吧,人小姑娘可没生气,瞎操心了吧。 察觉到这隐隐约约的视线,吴恙只看向面前的女孩子——那还不是因为昭昭善解人意。 “坐下说话吧。”燕王边在石桌旁的旧石凳上坐下,边对两个孩子说道。 石凳虽老旧,此时其上却各垫着一只干净的软垫。 许明意边坐下边在心中判断着,如此细心,想来多半是小七。 “陵庙中的事情,我已听阿渊说过了,此次母后能得以避过一劫,全因有许姑娘在一旁相护。”燕王开口说道:“本王在此先行谢过许姑娘此番相助之举——” 见燕王抬手作礼,许明意双手交叠抬起于眼前,还礼道:“王爷客气了。” 看着举手投足透着飒爽的女孩子,燕王含笑道:“往后许姑娘若有什么需本王相助之事,还请尽管开口。” 许明意干脆地应下:“是,晚辈定不同王爷客气。” 她此次救下太后,从一开始到现在,并无其它杂念在,但如今既已顺利将人救下,若能因此同燕王之间结下一份“善缘”,她自也没道理不要。 大局当前,在最后的赢家面前,许家说不定还真有需要对方相助之时。 燕王点着头,眼中笑意更浓了几分。 他这倒好,儿媳妇还没娶回家呢,他先欠上恩情了,且是救母之恩这样的一笔大债—— 不过也不打紧。 若寻常之事报答不了,他这不还有一个现成的儿子可以拿来抵债吗? 了不得回头就把儿子推给国公——横竖家里就数这小子最能拿得出手,收是不收将军看着办吧。 燕王殿下抽空幻想了一下那情形,很快便也收了神,看着两个孩子问道:“不过话说回来,你二人先前是如何得知太后娘娘会在此次祭祀中遭人暗算的?” 这是他今日一直在想的事情。 听着这个令人多少有些头疼的问题,许明意便知道又到自己该撒谎的时候了。 然而她这边还来不及开口,就听身侧的吴恙说道:“此事乃是我凑巧梦到的——” 被抢了词又被抢了梦的许明意微微一愣。 燕王更是愕然:“……梦到的?” 究竟是什么睡姿才能做出这么灵验的梦? 吴恙神色平静地点头:“正是。” 昭昭做梦灵验这一点,他不想让太多人知晓——如此反常之事,难保不会被人拿来利用,他并非是信不过王爷,只是有些不必要的麻烦,他不想让许明意沾染上。 且做梦这个说辞,实则多多少少是有些敷衍的。 这样的印象,还是让他来吧。 燕王短暂地沉默了一下。 来之前倒是没想到会听到一个如此简单而又不简单的答案。 但自己的儿子说出来的鬼话,他难道还能去质疑吗? 于是,燕王殿下很平静地点了头:“如此说来,倒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了。” 这么接话打圆场,这爹当的应当还算称职吧? 吴恙心照不宣地道:“或是如此。” 燕王笑了笑,爽快地揭过,不再多问。 虽说是他亲生的,但若论起“相识”,实则也没几日,这般情形之下,孩子肯坐下来同他谈话,已是十分难得了,许多事情是急不来的。 现如今,毫无保留四字,应当是他该去做的,而不该是拿来要求孩子的。 见他无意追问,心知这是长辈无声的包容,许明意心中暖洋洋的——是替吴恙。 她问道:“今晚在议事厅内发生的事,想来王爷应当已有听闻吧?” 燕王点头。 实则这也是他今晚找到两个孩子的原因,他本以为提前知晓母后可能会出事的两个孩子这里会有关于此事的线索—— 虽说没问出什么,但既都坐在了这里,燕王也就往下说道:“纪尚书这是被拿来替人顶罪了。” 即便他当时并不在场,但此事结合前后经过也并不难判断。 吴恙:“王爷认为是替何人顶罪?” 燕王微一沉吟:“多半就是四弟——” 有些时候,寻找真相时,未必一定要挖得多深,想得越复杂越容易被混淆视线——在整件事情里,最关键的人物无疑是孙太妃,单是这一点,湘王的嫌疑便是最大的。 再有今日在议事厅内,孙太妃指认纪尚书的经过,他已听人细细回禀过了,总体来说,大可直接归结于四个字:护子心切。 对此,吴恙的看法是相同的。 是以只是接过话说道:“皇上之所以选纪尚书来做这替罪羊,其中怕是少不了夏廷贞等人的推波助澜,然最关键之处,想来还应是在于纪尚书同王爷之间的那桩旧事——” 他所指自然是纪修那两名早亡的儿子。 燕王道:“应是如此了。” 这件旧事,在世人眼中,可以成为纪尚书下手的动机——或许皇兄还认为,这“足够”作为给他和母后的一个交待。 但所谓交待,重要的并非是分量是否足够,而只在于真相二字。 而说到那桩旧事…… “实则当年之事,在我看来多有蹊跷。”燕王此时说道:“这些年我一直未曾放弃追查当年真相,然而与此事有关之人,几乎都殒身在了那场突袭之中。这十余年来,我身在北境,即便想要彻查,亦无法大张旗鼓将手伸到京中,若不然恐会给纪尚书招来杀身之祸——” 许明意会意点头。 若纪修是被人蒙蔽利用的那一个,一旦有得知真相的可能,便会反过来成为始作俑者的威胁——而皇帝稍有察觉,定也不会心慈手软。 “不过,经暗中辗转打听,如今我倒得知了当年一位旧人的下落,但一切还需我亲自见过他之后才能有定论。”燕王道:“此人应是侥幸留下了一命,这些年来隐姓埋名于临元城内,我正打算找机会暗中与之见上一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如意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如意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如意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如意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