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诸神的黄昏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全职艺术家第四百零四章 诸神的黄昏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这个文学交流群里随便拎出一个,都是文化圈赫赫有名的人物。 再沽名钓誉的人能混到这个群里也必然是有一定文学素养的,所以只一眼,他们就能看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 甚至有人已经拿起手机,对照着内容颂念起来。 颂念方式严格按照韵律,贴合着意境,可谓是一气呵成。 其实只从上阙看,这首词已是展现了作者的大格局! 空灵与大气兼备,伴随一股悠远寂寥,几乎是力透纸背! “明月几时有……” 最初的发问是直抒胸臆的形式,看起来很简单。 要知道,文坛所追求的是一种含蓄美,各种诗词作者不免追求繁复和无穷的变化。 有点炫技的意思,但更艺术。 在某些人眼中,若是咏月的诗词嘛,最好连一个月字都不出现才完美。 然而这个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 这词句一开始便是“明月几时有”这样的提问,有种“你不让我干什么我偏要干”的任性。 但…… 配合着后文阅读,这种任性却似乎更像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体现! 还不服? 那就继续看! 从“不知天上宫阙”起,词人的意境,已经从淙淙溪流化为了高山流水,以至于大家看到“我欲乘风归去”后面几句时,甚至感受到长河入海的气势扑面而来! 偏偏,文字还那么空灵。 只是寥寥几句,便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仙宫气象。 到了这时,不服已经不行! 所以哪怕是这样的高端文学群,也会被惊动,这几乎成为一种必然,《水调歌头》这种作品如果无法在文学界闹出点动静,绝对是那一届文学界的无能表现—— 不过,当那位教授询问作者时,转发者并未能第一时间回复。 倒是针对这部作品的讨论,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 “好词,几乎是我看过咏月词中的最佳范本!” “诗词发展这么多年,意境深远大气的作品不知凡几,然而到了我们现代,诸多诗词作品往往是走到穷尽辞工繁复变化的道路上,能返璞归真的大家当然也有,但就咏月词而言,意境能到眼前这个程度的却是寥寥无几,这个作者不简单。” “的确。” “这诗词一路变化,意境也一路变化,甚至有所扩展,偏偏还能举重若轻……” “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妙极。” “我倒是更喜欢这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拟人,人喻月,相得益彰。” “……” 那位最先发问的教授又艾特了一遍转发这首词的群员:“小张,这到底是谁的作品,别说是你写的,你几斤几两我还是清楚的。” “王教授,您这话说的,我就不能写……好吧,这种歌词我还真写不出来。” 那个id就叫“小王”的转发者尴尬的回复。 但群里的大佬们却是敏锐的抓住了小王这句话里的关键词: “歌词?” “你是不是打错字了?” “这分明是古词的韵律,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水调歌头》,不过作者应该稍微变种了一下,这也是自然的,水调歌头传了这么多年,格式上早变种多少次了。” “就是啊,那些流行歌的作词人能写出这种大作?” “小王,说话还是要严谨一些的。” “……” 群里虽然是大佬,但地位也有高有低。 这个“小王”在外界可是极为出名的文学界大人物,但在这群大佬面前也是个小辈,属于群地位极低的那种,谁都能呵斥几句: “真是歌词!” 小王连忙把《但愿人长久》这首歌分享到群里,心里直犯嘀咕。 这群有很多老家伙。 什么诸神之战,那是年轻人的玩意儿,老家伙们可不会在意。 他们只会抱着本书,一看就是一上午,下午就在群里讨论,偶尔学术界有什么动静,这些老家伙也会考虑是否发声…… 只是他们一发声,文学界会抖三抖就是了。 群聊暂时安静下来。 显然,大家都去听歌了。 几分钟时间足够所有人听完歌,群里才重新热闹起来。 “这么好的词,竟然用来当歌词?简直胡闹!” 有大佬似乎很不满。 但紧接着就有人持不同意见上阵: “我倒觉得这样挺好的,年轻人现在喜欢听歌,诗词文化的流行程度和歌曲没法比,二者结合倒是可以让更多人对古诗词文化产生兴趣。” “浪费啊!” 又有大佬出现了。 相左的意见则紧跟其后:“刘老头你这话说的,怎么就浪费了,给这种古韵浓厚的词谱曲,又不会掩盖这首词本身的优秀,还有利于传播呢。” “……” 持有两种意见的老家伙越来越多,甚至有争吵起来的趋势。 小王小心翼翼的发言:“我觉得吧……各位老师,我能说话吗?” “说!” 最先问作者的教授开口。 小王哆嗦着打字:“古词在以前就是用来唱的,只是那些古调基本没有流传下来,人家给词谱曲本就是古代人也会做的事情,况且这首曲子和歌词本身都是羡鱼同一人所作,他当然有这个权利。” 这话一出,倒是引发了群内的思考。 有些老人虽然古板,但并非不能接受正确的意见。 “说的有几分道理。” “词和音乐结合,确实是古来就有的。” “本来就是嘛,你们这些老东西太落伍了,我平时也听流行歌,这首歌唱的非常棒,另外有一首流行歌叫做《十年》我也非常喜欢,你们肯定没听过。” “唱的确实不错,这唱歌的小姑娘有点体会到词的意境了。” “就是低绮户的绮,她唱的不清楚,是qi不是yi。” “……” 小王看着群聊,愣是没敢说《十年》也是羡鱼的作品。 这时。 群里又有人道:“作者是羡鱼,你们有谁认识吗?” “羡鱼啊,我知道。” 某个在文艺协会任职的实权人物竟然也出现了,发了段常常的话: “你们去年不是讨论过几首诗吗,那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就是出自羡鱼之口,另外‘世人笑我太疯癫’那个桃花诗也是羡鱼写的,出自他一部名叫《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还有些作品我一时间记不清了,我还让人调查过,这个羡鱼是个没毕业的大学生,年纪轻轻才华斐然,我是有考察他,考虑让他进文联的,但他太年轻了,现在还不行。” 小王看到这个消息,吓了一跳。 蓝星文艺协会,竟然也在关注羡鱼? 这可是文艺界喉舌,官方设立管理艺术家的部门! 包括赛季榜,包括界的种种奖项等等,都是文艺协会主办! 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去的部门,竟然在认真考虑吸纳羡鱼的可能性? 结果没有直接吸纳,还是因为羡鱼年龄太小? 继续发展下去,这条鱼以后还得了? 小王打了个哆嗦,开始寻思着以后有机会,看能不能跟这个神秘的羡鱼接触接触。 “他就是羡鱼?” “大学生?” “你这么说我就理解了,孩子嘛,喜欢音乐,喜欢诗词文化,喜欢结合一下,没什么问题。” “是个好苗子。” “年纪轻轻可以写出这等诗词,天才。” “我非常喜欢他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不知道阳关在哪?是楚地那个还是魏地那个?” “过几年可以把他也拉群里,好苗子要保护的,知道吗?” 一个id就是乱码的群员说道。 那位文艺协会的代表人物之一连忙回复,显然这个id是乱码的群员身份不简单: “这是一定的,这么好的苗子,不会让他长歪了,文艺协会以后还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在。” “另外,课本不是要重编么……” “还有些事,我们私聊吧……” 这个群里,看似闲聊,但对外界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就在群里围绕“羡鱼”聊了约莫两个小时之后。 文艺协会的官方部落上,突然转发了《但愿人长久》这首歌。 配上的文字是: “歌词严格按照古词格律创作,词牌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咏月当以此作为巅!” 紧接着。 以蓝星为头像的家园账号转发:“善!” 官方盖章,一锤定音! 所有关于《但愿人长久》歌词有多优秀的讨论,都随着文艺协会这个官方的盖棺定论而鸦雀无声。 咏月之巅! 官方的定论,胜过所有作词人的赞叹,也胜过所有网友的高谈阔论! 与此同时。 赛季排行榜上。 从发布起就已经开始领先所有歌曲的《但愿人长久》,下载量再度飙升,直接把第二名甩到了几乎看不到的位置! 业内。 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有更多的反应,便瞬间有种被堵住喉咙的感觉,还是某位曲爹在片刻的恍惚中,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诸神的黄昏啊……” 这是史上第一次有歌曲凭借歌词,碾压一切,强势登顶诸神之战的最终王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全职艺术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全职艺术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全职艺术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全职艺术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