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君臣(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一品容华番外之君臣(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平国公心中那个气就别提了。 身为武将,希望麾下的士兵有良马兵器盔甲,这没有错。可这些年,朝廷一直在轻徭役减税赋,对军中的投入逐年减少。 贺祈在奏折里狮子大张口,皇上岂能应允!宣他进宫的真正目的,定然是为了敲打警示。 平国公定定心神,恭声说道:“大楚安宁数年,没有打过大仗。军中将士们的兵器盔甲战马确实有几年未曾更换了。不过,此事也不能操之过急。国库空虚,怕是一时抽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宣平帝轻叹一声:“老国公说得没错,国库里确实没那么多银子……” 瞧瞧,皇上开始哭穷了! 下一步就是缩减开支! 平国公心里笃定地想着,万万没料到,宣平帝下一句竟是:“不过,贺祈在奏折中所言颇有道理。鞑靼同样修养生息数年,近年来又开始蠢蠢欲动。边军得加强戒备,更换盔甲兵器战马势在必行。不论国库如何,这笔银子也不能省下。” 平国公:“……” 记得没错的话,几年前他也上过类似的奏折。当时宣平帝可不是这么说的。换了贺祈做主将,宣平帝的态度倒是变了不少。 由此可见,主将得不得圣心是何等重要!!! 平国公一时不知该吐槽,还是该为边军庆幸。 宣平帝沉吟片刻又道:“朕已召了户部尚书进宫,另有卫国公靖国公等人。你也留下,一并商议此事吧!” 平国公收敛心神,恭声应下。 …… 过了片刻,卫国公等众臣被召进了保和殿。 平国公回京这几日没闲着,早已见过卫国公靖国公了。众臣相见,各自略一拱手,眉眼示意一个来回,便都心中有数了。 户部梁尚书这几年头发掉得越来越多,只剩稀疏的几缕倔强地留在头上。 梁尚书的孙女做了中宫皇后,且帝后恩爱。天子后宫空悬,只有梁皇后一人。如今天子膝下只有一个公主,尚无皇子。 朝中有按捺不住的上奏折,奏请天子选嫔妃进宫。 宣平帝对这些奏折置之不理,也毫无选妃的意思:“众卿是国朝栋梁,应该将心思放在如何朝政和百姓身上,盯着朕的后宫是何道理?” “今日奏请朕立妃,朕要是应允,接下来是不是就要将自己的女儿孙女侄女之类都塞到朕的后宫来了?再接下来,就该等着她们生下皇子,让朕早些升天让位了吧!” 这话说得实在太诛心了! 众臣连道不敢,齐刷刷跪了一地。 年轻俊秀的宣平帝坐在龙椅上,冷冷俯视众臣:“你们不敢最好!当年的永安侯是何下场,晋宁侯镇远候又是什么结局。你们也都看见了。” “谁将手伸进朕的宫里来,朕就剁了他的手!” 真以为天子年轻温和就好摆布不成? 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元氏的血液!死去的先帝心狠手辣,年轻的宣平帝一旦沉下脸,同样令人心惊。 这一席冰冷入骨的话,听得众臣后背直冒凉气! 至此之后,谁都不敢再提立妃之事。 不过,梁府的日子其实也不太好过。宣平帝宠爱梁皇后,对梁家也算亲近。不过,并未大肆提拔任用梁家人。 梁尚书还做着户部尚书,梁皇后的亲爹外任做官,不过是四品的知府。 梁家的女儿,也不那么好嫁。众人不免会想,梁皇后子嗣艰难,天子却不选妃。他们家中若娶了梁氏女,生不出儿子来,到底是纳不纳妾的好? 这些闲话姑且不提。 宣平帝召重臣们进宫议事,先将贺祈的奏折给了众臣。 奏折在众臣手中转了一遍,有这小半个时辰的时间,也足够众人心中思虑斟酌了。 宣平帝是先帝一手调教起来的,询问众臣时的语气都和先帝差不多:“这一道奏折,众卿看了有何想法?” 卫国公靖国公迅速对视一眼,由卫国公率先张口:“老臣以为,奏折中所言颇有道理。边关安宁,关乎大楚社稷安稳。边军需要崭新的兵器盔甲,更需要良马良弓。否则,一旦鞑靼启禀大举进犯,拿什么来抵挡?” 靖国公沉声附和:“老臣也以为,应该准了这道奏折。国库再紧张,也不能省了这笔银子。” 吏部尚书捋一捋胡须,缓缓说道:“新一任平国公年轻有为,颇有报国之志。执掌边军才半年,就有荡平关外的志向。这等锐意进取的精神,值得褒奖。不过,老臣以为,不应轻启战事。” 文臣们当然都不愿打仗,顿时一个个出言附和。 平国公原本没吭声,听着也忍不住了,沉声说道:“谁也不愿打仗。不过,这和不防备任人欺凌是两回事。” “若是鞑靼骑兵大举进犯,边关守不住,到时候会是何等景象,你们都想过没有?” 宣平帝透露心意在先,平国公知晓圣意,此时侃侃而谈,分外有底气:“关外近来不太平,鞑靼骑兵蠢蠢欲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战事。老臣以为,户部应该尽快拨银子到兵部,早一日将盔甲兵器战马送去边军,或许就早一日派上用场。” 宣平帝略一点头;“老国公此言有理。” 众臣:“……” 得,天子已经表露出圣意,他们还有什么可反对的? 就连户部梁尚书也转了口风,恭声说道:“这几年风调雨顺,国库勉强有了些存银。老臣出宫后就去户部官署,召户部众臣清算库银,筹措军资。” 宣平帝温声道:“辛苦梁尚书了。” 又对卫国公说道:“有劳卫国公,令兵部武库司紧急筹备兵器,再购买一万匹良马。” 卫国公拱手应下。 宣平帝留众臣一同用了御膳。 御膳后,众臣告退离去。 卫国公邀平国公坐了自己的马车,一上车,就低声笑着打趣:“你几年前也上过类似的奏折,当时皇上不肯应允。到了贺祈这儿,皇上二话不说就点了头。瞧瞧你这个老子,比儿子圣眷差远了。” 平国公:“……”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一品容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品容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品容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品容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