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这就是故意打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规则系学霸第一百七十二章 这就是故意打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娱乐,是很意思的。 舆论风向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倒是兴起的火爆点,往往会有些出人意料。 就像是央视的人物报道专题。 这种人物报道的专题,就算放上全国的知名人物,也根本没几个人真正认真去看。 赵奕不是特殊的那个。 所以人物报道专题结束,似乎一切就都结束了,报道了收视率不高,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几天后。 一则搜索热搜逐渐火热起来,甚至冲到了热搜榜单第三名,内容是,“那个坐在赵奕背后的赌神’。 热搜内容有些莫名奇妙。 十三中高三年级的学生,都能想到赵奕背后的王建。 赵奕的人物报道专题中,王建只出现了两个镜头,都是摄像机‘路过’教室门口时拍摄的。 摄像机拍摄的是赵奕认真学习的场景,他身后的王建很容易被忽略掉,但把镜头拉近、放大,就发现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王建的右手捏着个硬币,还在往上不断地扔着。 王建仍硬币倒是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他本人的表情、状态。 第一个镜头里,王建似乎是在听课,但几秒内都是闭着眼的,硬币被抛到了耳畔高度,并准确的落在了手心里。 第二个镜头里,王建干脆就趴在桌上,右手大拇指往上弹硬币,硬币被弹得飞上去,再次准确的落在手心里。 他还快速完成了两次。 虽然听起来难度不是很高,但众多网友实验了一下,发现想连续两次成功并不容易,两次的衔接上暂且不说,力道有一点点掌握不好,硬币就会偏离落到其他地方。 更何况…… 那是上课啊! 有网友就分析说,“他肯定非常熟练了。硬币落在地上就会发出响声,肯定会打扰到上课,并引起老师的注意。” “同时,动作本身也很容易引起老师注意,但老师并没有理会,说明他经常做类似的事情。” “这是真正隐藏在民间的大佬!” “赌神啊!” 当人物专题节目的视频被网友们深入挖掘,立刻就发现了除‘赌神’外的好多亮点。 比如,美少女高中生。 林晓晴、赵琳琳都上镜了,孙佳丽、胡天艳都露了个脸,大概美女总是吸引人的,专题里还特别给镜头,结果就让网友们觉得? 十三中女生的颜值普遍比较偏高。 再比如? 老师。 牛莲花的长相、气质非常的深入人心,网友们都觉得‘他们上高中的时候? 似乎也有个类似的可怕女老师’? 代入感强烈都爆炸。 等等。 这些被挖掘的额外内容,着实让十三中跟着火热了一把。 有不少就近的网友以及媒体记者? 还特别来十三中门口拍摄,有的学生还接受了采访? 就出现了更多的爆料。 王承敏大概是最高兴的? ‘宣传十三中’的想法达成了。 赵奕也带动十三中跟着提升了名气,但多数人对赵奕的印象,依旧只是‘郑阳高中学生’,至于是哪个高中就没几个人关心了。 现在十三中火到了电视上、火到了网络上。 不少郑阳初中生的家长们? 都感兴趣的表示说? 会考虑让孩子就读‘网络素质教育名校’十三中。 最后才是赵奕。 在节目视频各种诡异的‘挖掘点’带动下,节目自然就跟着火了一把,赵奕自然也就跟着火了一把,有些人才意识到,原来人物专题的主角? 就是完成‘什么数学猜想’的天才高中生。 “天才高中生赵奕啊,前一段时间有好多报道? 他解决了角谷猜想!” “赵奕在计算机领域更有名气,他刚出版了一本‘筛选法’的书? 被收录到了国家图书馆。” “你要是以为赵奕是数学家就错了,实际上? 他是个计算机天才? 角谷猜想也是大半儿以计算机方法解决的。” “这个人物专题里的赵奕? 看起来还真是励志,就是不知道说的是真的假的……网吧学计算机?” “我去网吧只会玩游戏!” “除了这个解释也没其他的了,高中可不教计算机,他的家庭条件不好,也不可能长期报课外班,应该就是网吧,或者买书自学的!” “……” 赵奕看到网上对自己的评论都有点感动了。 人生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此。 央视给自己做了个人物专题,被注意到的都是打酱油的同学,他都怀疑周围都是伪装起来的演员,每当被摄像机指着的时候,一个个都被激发出了表演天赋。 好在…… 正道之光没有熄灭! 人物专题带动的热度维持了有几天时间。 学校门口总是有记者,还会有无聊人士蹲着,就过来打算碰碰运气,是不是能遇到十三中的‘网络名人’,凑过去热情的来上一张合影。 赵奕也被骚扰了几次,他倒是不太在意,但是有个记者的提问,却让他感觉很疑惑,“赵奕同学,你拒绝参加金宁举办的数学大会,为什么?” “金宁举办的数学大会?” 赵奕仔细思考了下,才想起几天以前,邮箱里有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参加五月末的数学大会,他拿起联系电话问了下工作人员,才知道是数学协会举办的大会,大会上还会颁发几个奖项。 他拒绝了。 一则是时间上,五月底都快临近高考,他还要正常的上课,去一趟金宁实在有些远,来来回回要两、三天。 二则,颁奖没他什么事! 如果是自己获奖的数学大会,他肯定会过去参加,本来他以为有自己的奖项,结果连个提名都没有。 赵奕就以‘还要上学’为由拒绝了。 他没放在心上。 现在被记者问起就感觉有点疑惑,因为数学大会是学术会议,就算有颁奖也不会有几个人关心,记者是怎么知道的? 记者一解释就明白了。 有个金宁大学姓冯的教授,谈起数学大会说‘邀请不到赵奕很遗憾’,结果引起了学界的热议。 金宁大学是今年数学大会的举办方,举办方要对大会进行组织工作,而数学协会好多人都认为,今年最该被邀请的是赵奕,因为赵奕破解了角谷猜想,才是年前到现在,国内数学领域公认最大的成就。 数学大会邀请不到‘国内数学最大成就者’,就感觉有那么点遗憾。 现在提问的记者就职学报杂志,国内数学界对数学大会还是比较关心的,学界的专业媒体也就来采访赵奕,询问他拒绝参加的理由。 赵奕了解一番后,心态倒是很轻松,他以玩笑的口吻说道,“我问了,没有我的奖啊!” 这是理由之一。 赵奕继续道,“因为时间。举办时间是在五月底,但我六月份要参加高考。” 记者疑惑,“高考对你不重要吧?” “很重要。” 赵奕认真道,“高考对我来说,意义不仅仅是被大学录取,还在于人生就只有一次。我只会上一次高中,也只会参加一次高考。” “高考就是对我三年学习的总结,考多少分不是给其他人看,而是我要对自己有个交代。” “高考具有里程碑意义,参加了高考并努力发挥好,是对自己的一种总结、肯定,高考后才能调整心态,准备迈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赵奕说的很认真。 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真实,重生以来就一直在想高考,再加上主线的人生目标任务,他不可能为了参加‘没有自己得奖’的数学大会,耽误了高考前最重要的时间。 高考确实是里程碑。 在度过了高考以后,他就能调整心态,准备正式迈入大学生活,不止是学习上迈入,生活上也会迈入。 比如,女朋…… 咳咳。 赵奕的回答让记者理解了。 高中学习了三年时间,一切都是为了高考,哪怕能随意选择大学,也肯定会认真准备高考。 数学大会,是数学研究者的聚会。 对于身为高中生的赵奕来说,参加类似的大会还是有点早了。 当记者做出了报道以后,国内数学界人士多数也理解了,也正是报道让很多人意识到,解决角谷猜想的赵奕,真的还只是个高中生。 有不少学界人士还为赵奕发声了,觉得他对待高考的态度很值得赞扬。 同时。 学界也有些人‘噌热点’式的,对赵奕本人的数学、计算机能力,甚至是现在和未来进行点评。 先前表示遗憾的金宁大学冯教授就说道,“赵奕确实解决了角谷猜想,但他所用的是基础的计算机、数学方法。由此可以看的出,他的基础学的非常扎实,但目前的他,在数学方面还缺乏更深入、更系统的理论知识。” 这里指的是大学及更深入的数学知识。 冯教授继续谈到说,“他解决了角谷猜想,但我们不能以数学家的眼光看待他,他还只是个高中学生。” “他无疑是个天才,在数学领域来说,很多专业的研究需要的是高深的知识、数学方法。现在他需要的是,对数学的基础进行系统的学习。” “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他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冯教授说的话算是正常点评,只是说赵奕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期待未来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其他点评的学者,则有些断言的意思了。 比如,李益来。 赵奕根本都不知道李益来的名字,但李益来深深的记住了赵奕,他开口点评就有些针对了,“赵奕就是个高中生,取得再高的成就,也是高中生。他能证明角谷猜想,但使用的都是基础方法。” “大家都公认他是个天才,但我认为他是计算机领域的天才,并不是数学领域的,数学是最基础,也是最有难度的学科,想要在数学上取得成就是非常困难的,有许多数学研究者,做了很多工作,到最后证明完全没有用。” “最少近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他都不可能再有数学方面的成就。” 李益来的说法似乎是有些极端,但代表了国内外数学界对赵奕的看法,他们认为赵奕是计算机天才,证明角谷猜想多是用的计算机方法。 数学方面要取得成就,要比计算机难度大的多,因为数学是基础学科,计算机的新兴学科。 基础学科取得成就更难。 另外,国内外纯数学界对赵奕证明角谷猜想,其实是有一定偏见的,主要是因为他没有用纯数学的方法证明,而是用二进制图,可以说是一种取巧的方法,再加上赵奕的年龄来说,也让数学研究者有些尴尬。 一个高中生证明了角谷猜想,取得了多数人都达不到的成就,不就说明他们这些研究数学一辈子的人‘很没用’吗? 当有很多数学界有影响力的人发声,网络上都掀起了讨论潮。 一些网友都参与进来。 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明明是很普通的网友,根本谈不上什么学者,或者说干脆就是做其他研究的人,却发表看法评价一个证明数学猜想的人,舆论风向是什么样的可以想想。 有些影响力的媒体人,都发表看法说,“赵奕是个计算机天才,或许未来会计算机上有突破研究,却很难在数学上取得成就。” 当评论的人多起来,甚至就形成了风向,“他不可能再有什么数学成就,用计算机方法证明数学采访只是取巧!” “世界上有很多少年天才,长大以后都会沦为平庸。” “也许高三就是他辉煌的顶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的天赋,但数学领域上,他还只是个初学者。” “他想要在数学上取得成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敢肯定,接下来,他很快就会被忘记……” “世界上的天才太多了……” 网络舆论热烘烘的讨论,也影响到了赵奕的生活,有记者就专门过来采访,希望赵奕能发表看法。 赵奕心里直骂娘。 木秀于林! 人怕出名猪怕壮! 在开始央视做了一期节目,他本来是被树立个正面的典型,一大堆莫名奇妙的学者站出来点评两句,发酵到网络上突然就变了味道。 “老子现在怎么样,未来怎么样,和你们有关系吗?” “老子又不是靠名气混的!” 面对胡搅蛮缠想得到消息的记者,赵奕连说一句话的心思都没有,都是直接回复四个字,“无可奉告!” 然后。 有记者干脆发表文章说,“赵奕默认了网络点评。” 当然了。 报道中也有很多为赵奕说话的人。 比如,贺明成。 之前贺明成看好赵奕,希望能受赵奕当学生,还给了他一大堆《模糊数学》相关的书籍。 后来贺明成就不承认赵奕是自己的学生了,因为赵奕还没有上大学,就已经在数学上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他觉得收赵奕当学生,有些‘沾光’的嫌疑,就固执地决定不再谈什么老师了。 贺明成对赵奕还是非常的欣赏,因为赵奕是计算机算法的天才,他希望赵奕能学好模糊数学,真正把这一门学科运用出来。 记者过来采访的时候,贺明成正在给学生上课,就被记者问及了赵奕,他很直接的说道,“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觉得,赵奕只是计算机天才,在我看来,他就是个数学天才。” “计算机是应用,数学是理论,每一个计算机取得成就的人,数学领域也都不会差。” “角谷猜想的证明过程,确实,很大一部分是计算机方向的内容,但也可以说是纯数学的内容,数学不是一大堆数字、公式,也是有进制变换,也是有数据分析的。” “至于几年内会不会取得成就,这个不好说。成就是很难讲的,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清,你能在十年前,想象出现在国内的样子吗?想象出世界的样子吗?” 贺明成接受采访说的话,就代表了学术界支持赵奕的声音,客观的来说,能证明数学猜想就证明了数学天赋,甚至直接说‘数学能力’。 首都大学一位数学系的教授说的话很直白,“谁敢说一个十八岁,奥数拿到满分的学生,不是数学天才?” “说这话得人就是故意打压!” “有哪个人敢站出来说说,你十八岁在干什么?奥数能考多少分?那么你有数学天赋吗?” “如果你十八岁的时候,数学没什么成就,奥数也考不了满分,就没资格谈赵奕是不是数学天才!” …… 网络、媒体。 对赵奕的点评、讨论到处都是,就连一些贴吧都有好多帖子,跟风发表起个人看法。 所有人都觉得舆论会渐渐随着时间消失,但没有人想到的是,有关的舆论是突然哑火。 那就像是一个正在打鸣的公鸡,突然被用力掐住了脖子,声音直接就消失了,不管是看好赵奕的点评,还是不看好赵奕的点评,都突然间没有了,只剩下一片安静的沉默。 这都是《数学新进展》的一篇论文,名为‘无规律三维震颤波形图(对黎曼函数素数解的拓展)’。 论文作者署名-- 赵奕!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规则系学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规则系学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规则系学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