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申请哥德巴赫猜想项目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规则系学霸第二百四十二章 申请哥德巴赫猜想项目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仁喆啊,不要多想,我绝对不是故意坑你!” “我都是为了你好呀!” “你看看你,名字这么好听,就像是明星一样,见到女生却总是畏畏缩缩的,连句话都不敢说,像什么样子。” “这就是锻炼你啊!” “刚才如果换做是范雷,他肯定再出一个口哨!” “你得跟他学学!” 李仁喆仔细思考了一下,还真像是赵奕说的,换做是范雷怎么被坑了一下,铁定会再补个口哨,让路过的女生脸红的走开。 “不过,我不会吹口哨啊!”李仁喆思考着说道。 “……” 赵奕发现自己跟不上思路,他顺着恨铁不成刚的说道,“你抽烟的时候拽拽的,吹个口哨都不会?” “不会。” “学学!” “学过啊,怎么学都学不会。”李仁喆很认真的说道,他一小时候看别人吹口哨,也希望自己能吹好口哨,最好是能吹出一首歌。 结果怎么吹都吹不响。 这个东西很奇怪。 有的人根本不用学,嘴巴一翘,声音就出来了,有的人是怎么学也学不会。 两人的话题不知不觉就跑偏了。 李仁喆还是很喜欢和赵奕走在一起的,倒不是因为赵奕多有名气,他是那种心里很傲气的人,觉得自己不是借助赵奕的名气,主要是和赵奕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能吸引好多女同学的目光。 那些非常漂亮的女同学就不考虑了,他的要求真的不高,长的一般的能交往也好呀…… “那些女同学会不会,发现没办法和赵奕交往,然后……就选择我呢?” 李仁喆默默的思考着。 这就是李仁喆和范雷的不同,李仁喆是心甘情愿当陪衬的那一个,而范雷总是想争取到C位,可是和赵奕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被当成c位的‘助理’。 李仁喆的位置很固定,就是C位旁边的冷酷男,也确实有女生对这位冷酷男感兴趣,但他千万不能开口,一开口就漏气了,冷酷就瞬时间变成了猥琐。 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就是这样,基本就是赵奕和范雷在说话,李仁喆板正了身体坐在旁边,远远看去和军人差不多,气质形象展露在外。 他很少说话。 当旁边桌的女生走开以后,李仁喆马上换了个样子,连背都驼了起来,还主动找到了话题,“赵奕啊,你那个什么病毒变异研究很厉害呀,昨天我翻墙上网,看到国外的新闻报道也有你的研究。” “是吗?”这个说法让赵奕有一点惊讶。 “好像是一个什么纽约医疗所,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就是国外的一个医学报道,里面好像说你的研究非常有意义。那到底是什么东西?是能控制病毒变异吗?” 范雷也认真看过来。 赵奕道,“想控制病毒变异,哪有那么容易。就是一个发现,诺如病毒在染色环境一下变异的可能性非常高,好多病毒变异都是同一个方向,也就是感染性增强、毒性减弱。” “哦。” 赵奕的解释很简单,两人全都听懂了。 他们有些羡慕。 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每个人都考虑未来的工作,有些学生是调剂过来的,对专业不满意,可以选择读第二专业,但那是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的特权。 范雷就是调剂过来的,他不知道学这个究竟要干什么,只想拿到本科毕业证。 现在发现赵奕已经能做生物学的研究,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自然也是有想法的。 “如果能在专业上学的很好,也许未来也能做相关的研究工作?” 范雷思考着,马上摇了摇头,专业研究工作并不适合他,拿到毕业证以后,去考个公务员、或者找个其他工作,才是正常的人生发展。 李仁喆是直接报的生物科学专业,但报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只是觉得自己生物学的不错,就直接报了这个专业。 他和范雷的想法是不同的,觉得应该努力学习,争取考个研究生、有机会再读个博士,也许就能留在学校做生物研究。 这样只需要学习就好了,不需要再考虑其他东西。 于是李仁喆就问起了,怎么样才能进实验室,怎么才能做研究工作之类。 “考研!” “读博!” 赵奕的回答很直接、干脆,“如果是做研究工作,最好还是有个博士学位。” “不然这样吧,仁喆,你争取好好学,等你读研的时候,就直接挂我名下,我带你。” “……” 李仁喆下意识觉得赵奕在打趣,可仔细一想还真是有可能,他们是同宿舍的室友,可赵奕已经有教授名头。 虽然赵奕是理学院的教授,但他在生物学研究上已经有了成果,未来还有三年多时间,也许什么时候他就变成了生物学教授。 然后,就资格带学生了? 到时候自己考研以后,导师就是大学室友…… 听起来怪怪的啊! …… 当赵奕还在学校里吹牛打屁的时候,他的‘诺如病毒染色环境的变异’研究,已经快速的在全世界微生物科研领域传播。 就像是李仁喆说的,国外也有了很多报道,都是对国内论文的转载、评论。 好多微生物专家看到论文儿之后,第一时间就做了诺如病毒的染色实验,随后就把染色后的废物放在那里,等待着可能发生的变异。 这是一个很惊奇的发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在此之前,病毒的变异是绝对不可控的,科学家们对病毒变异的理解是‘随机的’。 赵奕的研究发现给病毒变异开启了一扇门。 在论文发表一周后,就有微生物专家公布了研究结果,是微生物技术实验室的魏世清和白建武,两人一起公布了他们对诺如病毒变异的实验测算数据。 “经过几十组循环的测算,我们很确定在染色的环境下,诺如病毒在七天内发生变异的概率在百分之十以上。” “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比率,也就证明病毒的变异,在某些环境下也是可控的。” “诺如病毒集体变异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感染性增强、毒性减弱。” “……” 这个成果就是对赵奕的研究发现的佐证,而数据结果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在染色的环境下,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会发生变异,肯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魏世青和白建武的研究,确定了一个数字:七天、百分之十。 “在百分之十的病毒发生变异的情况下,病毒样本的感染性增强了近三成左右,说明变异的病毒感染性增强了三倍。” “这只是一个大体估算的数据,后续还会有更详细的测定,也许数据会更加惊人。” “我们相信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开端,等于为病毒变异研究打开了一扇门。” “从诺如病毒开始,也许还会有其他病毒,也会对染色环境有反应,也许是其他化学环境。” “但我们在研究病毒变异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对实验的控制……” 好多医学界人士已经站出来开始呼吁了。 任何的研究都是一把双刃剑,用再好的地方就能有助于人类发展,你坏的地方就是很可怕的事情,像是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肯定想不到自己无意中发明的炸药,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危害。 病毒的变异研究也很可怕,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肆意的去研究,也许就会给人类带来一场巨大的病毒灾难。 历史上任何病毒带来的灾难,都是非常非常恐怖的。 当赵奕的论文传播开来以后,好多人都站出来呼吁,要对病毒变异研究进行最严密的监督。 多数微生物学家对此只是笑笑。 虽然诺如病毒的变异发现,给病毒变异研究打开了一扇门,但想要研究病毒变异,依旧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光是诺如病毒的变异,就还有好多可研究的东西。 比如,基因。 诺如病毒的变异究竟改变了哪些基因? 这些基因为什么改变? 这些改变究竟和染色环境有什么关系? 等等。 人类对于基因的了解还是太少太少了,想要利用病毒变异来制作病毒,或许是有希望的,但想要朝着可控的方向制作病毒,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像是有人想配置毒药,不了解原理的情况下,就把一大堆物质放在一起。 这种方式配置出来的毒药,毒性很难赶上自然界已有的剧毒,像是蛇毒,多数情况下做的都是无用功。 赵奕并没有在意接下来的发展,而是继续安心的享受大学生活,他唯一的目标就是刷币。 现在剩余不到两百个学习币,就能够获得下一能力,他也是非常期待的。 但是当真正投入到刷币中时,赵奕就发现原来刷币这么困难,他过去大多数学习币增长,都是依靠的研究成果、影响或任务,刷到的币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现在要刷两百个学习币,差不多就要一周时间。 这还是要每天刷满的情况下。 难啊! 当又一节高数课开始的时候,赵奕决心要刷到‘休息币’,趴在桌子上就思考起来。 他继续思考素数问题,思考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问题的思考真有助于睡眠,有时候脑中里的逻辑关系,想着想着大脑就朦胧了。 可今天却越想越精神。 赵奕以筛法的角度去思考过哥德巴赫猜想,筛法就是以最开始的素数为底,把后续是这个素数倍数的数字全都划掉。 下一个没有被划掉的数字就是素数。 在以这个素数为底,把后续素数的倍数花掉,然后下一个没有被划掉的就是第三个素数。 以此类推。 过去哥德巴赫猜想的所有进展,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摔法来进行论证的,也陈景润证明的‘1+2’。 到此为止了。 就像是赵奕不建议陶哲轩继续缩小246这个数字,他认为,继续缩小难度比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还要困难。 哥德巴赫猜想也一样。 想要把1+2缩小成1+1,难度比证明猜想还要高,否则也不会四十年来都没有进展。 所以,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就必须另辟捷径。 赵奕考虑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半计算机辅助法,也就是去思考素数验证问题,为什么素数验证时,除二直接被排除的偶数,就能够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数字二,究竟和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奇妙的关系? 第二个方法就是从广义角度去证明。 之前多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思考都是朝着‘弱化’方向,广义,也可以理解为‘强化’,只要证明出,所有素数两两结合(也包括本身)组成的数字,能覆盖所有的偶数,自然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 赵奕还是喜欢第一个想法。 后一个广义的想法,思考起来好像包含了整个宇宙,想找一个切入的角度并不容易。 前面都和计算机算法联系在一起,算法对于素数的验证,和哥德巴赫猜想相结合,思考起来显得更加顺畅,只不过大部分思考转回来,就又会回到起点。 “想弄懂这个问题太难了。” “不过锻炼一下脑子也有助于智慧增长?” 赵奕用力的抚了抚头发,只是有助于智慧增长,肯定是好消息,但长期用脑子会不会秃顶…… 他不是琦玉啊! 系统提示声忽然响了起来,赵奕看到了一个脸色发黑的消息。 【激活,成就任务: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类)。】 【成就任务,数学类,哥德巴赫猜想:你需要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任务奖励:学习币1000,科研币10。】 “呼……” 赵奕看着消息才想到,自己的数学类成就任务,一直都没有刷新过,在不断思考哥德巴赫猜想时,肯定是有机会刷新任务的。 这…… 在激活成就任务的时候,他就刷到过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后来干脆就刷新了任务。 现在又接到了? “所以说如果想刷出别的数学类任务,就要平白消耗科研币和学习币……?” “幸好啊!” 赵奕忽然有些庆幸起来,“幸好不是人生目标任务!” 他完成了第三阶段的人生目标任务,第四阶段也处在等待开启的过程中。 如果是把哥德巴赫猜想刷新成了人生目标,就变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那实在就太坑了。 赵奕都有点想哭。 刷就刷吧! 反正暂时没有数学类的研究目标,就让哥德巴赫猜想放在这里,也许偶尔就能找到灵感了。 这样一想也对。 赵奕突然想到身上还挂着理学院教授的名头,他这个教授不用去带学生,也不用去搞研究,但作为教授也是有权利搞研究的。 等高数课结束以后,他干脆去申报了一下研究内容,顺便申请了一下研究经费。 赵奕,理学院四级教授。 申报项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申请经费:五万元。 做专业学术类研究的缺点在于,几乎申请不到什么科研基金,所以有的专业研究数学、研究物理的学者,真可以用‘穷到叮当响’来形容,他们甚至购买专业的学术杂志、去参加学术会议的路费,都要打个发票申报一下,否则好像就没有能报销的地方了。 作为理学院的教授,申请数学类研究也一样,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需要什么呢? 这个项目听起来就非常的高大上,可是仔细一想,根本就没有需要经费的地方。 所以项目经费只有象征性的五万元。 赵奕还是打上了最高的数字,因为他觉得一万元配不上哥德巴赫猜想。 五万…… 好吧! 只能勉强当做很多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规则系学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规则系学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规则系学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